日本推動半導體發展藍圖 籲與美合作 擺脫 - 股票

By Daniel
at 2021-05-25T16:47
at 2021-05-25T16:47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標題:
日本推動半導體發展藍圖 籲與美合作 擺脫依賴台灣及中國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hQLiLf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5月25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於2021年5月21日成立議員聯盟,由自民黨重量級人物擔任最高顧問,
例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現任副首相兼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舉行首次的會議,對利用
日本稅制、預算等政策工具來促進半導體研發與生產提供方針。
內容提及,打算加強美日兩國的半導體產業合作,希望建立不依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供應
鏈,並提出對日本業者援助半導體研發、生產預算等預算,或是促進稅制補助等方案,預
計日本政府在6月將敲定政策方針。
該聯盟建議日美為軸心加強合作,聚焦於四大類IC產品為發展重點:記憶體(memory)IC
、微元件(micro-component)IC、功率半導體、以感測器為主的類比(analog)IC等,
並包括原本就是日本強項的日本生產半導體設備、材料作為建構日本經濟國家安全重要基
礎。並結合日本半導體業者,鎧俠(Kioxia,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廠)、SONY(全球最大
CMOS影像感測器廠),以及三菱電機、東芝、富士電機等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占率合計約2
成為發展核心。
日美打算建立一條安全的半導體供應鏈,打算將台灣、中國大陸排除在外,確保分散風險
以及強健供應網絡的重要性。日本多位前國安專家都提出建言,應該先建立日本先進晶片
研究所,並排除對台灣晶片供應的依賴,結盟並吸引美國英特爾到日本投資等方式,加強
日美半導體自主化。
日本政府計劃擴大投資2000億日元(18.4億美元),以提高本地先進半導體的產量。而日
本專家基於國土安全及擔憂日本半導體產業在10年後絕跡,建議日本應該對半導體領域投
注巨資補助,必須砸10兆日圓(約2.6兆元新台幣),並加強人才培育、技術研發等。
根據將於6月最終確定的發展藍圖草案,日本政府還將推動大規模投資來開發電動汽車晶
片及電池,以因應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已導致日本汽車製造商的產量中斷,並有可能傷害到
依賴出口的經濟。
美國方面,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導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於2021年5月18日公佈
了修改後的兩黨立法,批准了520億美元的資金,以在五年內積極推動美國晶片發展。同
時,該法案若再包括聯邦經費及企業投入將高達1200億美元用於美國的基礎和先進技術研
究,預計到完成時,美國可能有七到十座新晶片廠以更有利於對抗中國競爭。
在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出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華府舉行競爭力及
彈性CoRe高峰會,宣示聯手抗衡中國,並加強因應氣候變遷、COVID-19及B5G/6G通訊方面
等領域合作,同時在敏感的供應鏈(包括半導體)以及關鍵技術的推廣和保護方面,進行
合作。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日本投資半導體產業,希望能重整供應鏈,加強本地製造能力,希望與美國合作,減低對
中國和台灣的依賴。
--
日本推動半導體發展藍圖 籲與美合作 擺脫依賴台灣及中國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hQLiLf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5月25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於2021年5月21日成立議員聯盟,由自民黨重量級人物擔任最高顧問,
例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現任副首相兼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舉行首次的會議,對利用
日本稅制、預算等政策工具來促進半導體研發與生產提供方針。
內容提及,打算加強美日兩國的半導體產業合作,希望建立不依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供應
鏈,並提出對日本業者援助半導體研發、生產預算等預算,或是促進稅制補助等方案,預
計日本政府在6月將敲定政策方針。
該聯盟建議日美為軸心加強合作,聚焦於四大類IC產品為發展重點:記憶體(memory)IC
、微元件(micro-component)IC、功率半導體、以感測器為主的類比(analog)IC等,
並包括原本就是日本強項的日本生產半導體設備、材料作為建構日本經濟國家安全重要基
礎。並結合日本半導體業者,鎧俠(Kioxia,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廠)、SONY(全球最大
CMOS影像感測器廠),以及三菱電機、東芝、富士電機等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占率合計約2
成為發展核心。
日美打算建立一條安全的半導體供應鏈,打算將台灣、中國大陸排除在外,確保分散風險
以及強健供應網絡的重要性。日本多位前國安專家都提出建言,應該先建立日本先進晶片
研究所,並排除對台灣晶片供應的依賴,結盟並吸引美國英特爾到日本投資等方式,加強
日美半導體自主化。
日本政府計劃擴大投資2000億日元(18.4億美元),以提高本地先進半導體的產量。而日
本專家基於國土安全及擔憂日本半導體產業在10年後絕跡,建議日本應該對半導體領域投
注巨資補助,必須砸10兆日圓(約2.6兆元新台幣),並加強人才培育、技術研發等。
根據將於6月最終確定的發展藍圖草案,日本政府還將推動大規模投資來開發電動汽車晶
片及電池,以因應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已導致日本汽車製造商的產量中斷,並有可能傷害到
依賴出口的經濟。
美國方面,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導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於2021年5月18日公佈
了修改後的兩黨立法,批准了520億美元的資金,以在五年內積極推動美國晶片發展。同
時,該法案若再包括聯邦經費及企業投入將高達1200億美元用於美國的基礎和先進技術研
究,預計到完成時,美國可能有七到十座新晶片廠以更有利於對抗中國競爭。
在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出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華府舉行競爭力及
彈性CoRe高峰會,宣示聯手抗衡中國,並加強因應氣候變遷、COVID-19及B5G/6G通訊方面
等領域合作,同時在敏感的供應鏈(包括半導體)以及關鍵技術的推廣和保護方面,進行
合作。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日本投資半導體產業,希望能重整供應鏈,加強本地製造能力,希望與美國合作,減低對
中國和台灣的依賴。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21-05-29T09:22
at 2021-05-29T09:22

By Candice
at 2021-06-01T05:45
at 2021-06-01T05:45

By Yuri
at 2021-06-06T00:10
at 2021-06-06T00:10

By Odelette
at 2021-06-08T08:52
at 2021-06-08T08:52

By Edwina
at 2021-06-08T20:24
at 2021-06-08T20:24

By Agnes
at 2021-06-13T04:53
at 2021-06-13T04:53

By Enid
at 2021-06-14T18:09
at 2021-06-14T18:09

By Hedwig
at 2021-06-18T17:19
at 2021-06-18T17:19

By Hazel
at 2021-06-22T09:39
at 2021-06-22T09:39

By Andrew
at 2021-06-25T12:35
at 2021-06-25T12:35

By Tracy
at 2021-06-26T23:59
at 2021-06-26T23:59

By Kumar
at 2021-06-27T11:22
at 2021-06-27T11:22

By Franklin
at 2021-06-30T05:05
at 2021-06-30T05:05

By Olive
at 2021-07-03T22:40
at 2021-07-03T22:40

By Oscar
at 2021-07-08T18:53
at 2021-07-08T18:53

By David
at 2021-07-09T11:09
at 2021-07-09T11:09

By Valerie
at 2021-07-12T10:45
at 2021-07-12T10:45

By Joseph
at 2021-07-14T02:43
at 2021-07-14T02:43

By Caitlin
at 2021-07-16T04:41
at 2021-07-16T04:41

By Barb Cronin
at 2021-07-19T14:41
at 2021-07-19T14:41

By Elizabeth
at 2021-07-20T21:04
at 2021-07-20T21:04

By Caroline
at 2021-07-25T20:17
at 2021-07-25T20:17

By Dorothy
at 2021-07-30T11:56
at 2021-07-30T11:56

By Brianna
at 2021-07-31T06:36
at 2021-07-31T06:36

By Ivy
at 2021-08-02T22:59
at 2021-08-02T22:59

By Tracy
at 2021-08-05T20:44
at 2021-08-05T20:44

By David
at 2021-08-06T06:45
at 2021-08-06T06:45

By Sarah
at 2021-08-10T00:54
at 2021-08-10T00:54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8-12T16:11
at 2021-08-12T16:11

By Ursula
at 2021-08-16T04:57
at 2021-08-16T04:57

By Eden
at 2021-08-20T17:00
at 2021-08-20T17:00

By Elvira
at 2021-08-25T15:49
at 2021-08-25T15:49

By Sarah
at 2021-08-28T13:01
at 2021-08-28T13:01

By Agatha
at 2021-08-31T09:01
at 2021-08-31T09:01

By Linda
at 2021-09-03T07:39
at 2021-09-03T07:39

By Frederica
at 2021-09-06T22:56
at 2021-09-06T22:56

By Zora
at 2021-09-08T23:12
at 2021-09-08T23:12

By Gary
at 2021-09-09T14:05
at 2021-09-09T14:05

By Selena
at 2021-09-11T13:26
at 2021-09-11T13:26

By Hamiltion
at 2021-09-12T00:16
at 2021-09-12T00:16

By Olga
at 2021-09-16T14:28
at 2021-09-16T14:28

By Poppy
at 2021-09-19T20:37
at 2021-09-19T20:37

By Wallis
at 2021-09-21T13:31
at 2021-09-21T13:31

By Carol
at 2021-09-23T01:25
at 2021-09-23T01:25

By Kelly
at 2021-09-24T03:36
at 2021-09-24T03:36

By Leila
at 2021-09-25T21:35
at 2021-09-25T21:35

By Wallis
at 2021-09-30T16:48
at 2021-09-30T16:48

By Wallis
at 2021-10-04T19:15
at 2021-10-04T19:15

By Isla
at 2021-10-09T15:53
at 2021-10-09T15:53

By Callum
at 2021-10-12T20:16
at 2021-10-12T20:16

By Callum
at 2021-10-17T18:46
at 2021-10-17T18:46

By Daph Bay
at 2021-10-22T08:38
at 2021-10-22T08:38

By Dora
at 2021-10-22T22:18
at 2021-10-22T22:18

By Damian
at 2021-10-25T04:57
at 2021-10-25T04:57

By Caroline
at 2021-10-26T04:35
at 2021-10-26T04:35

By Dorothy
at 2021-10-30T22:59
at 2021-10-30T22:59

By Sarah
at 2021-11-02T12:52
at 2021-11-02T12:52

By Poppy
at 2021-11-06T00:44
at 2021-11-06T00:44

By William
at 2021-11-07T09:52
at 2021-11-07T09:52

By Hedy
at 2021-11-10T12:31
at 2021-11-10T12:31

By Rae
at 2021-11-13T13:15
at 2021-11-13T13:15
Related Posts
綠能助長銅價飆!高盛:2030 年需求成長

By Quintina
at 2021-05-25T16:34
at 2021-05-25T16:34
中國監管部門出手 管制鋼鐵價格

By Yedda
at 2021-05-25T16:25
at 2021-05-25T16:25
大盤

By Franklin
at 2021-05-25T16:13
at 2021-05-25T16:13
中壽每股隱含價值75.6元 市價逾三倍

By Charlotte
at 2021-05-25T16:00
at 2021-05-25T16:00
台驊:海運旺到明年 船公司獲利有望季季高

By Xanthe
at 2021-05-25T15:57
at 2021-05-25T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