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閣揆蘇貞昌呼之欲出,副閣揆鎖定沈榮津? - 股票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2-27T15:50
at 2018-12-27T15:50
Table of Contents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3531#!
選後的內閣大改組聲浪洶湧,在行政院長賴清德辭意堅定之下,待立法院總預算案明年1月中左右結束後,就將是內閣總辭的最佳時機點。目前檯面上以前行政院張蘇貞昌回鍋接任閣揆呼聲最高,且蘇貞昌近日也已展開內閣人選徵詢,未上任就直接先進入作戰狀態。其中,有消息指出,經濟部長沈榮津將接任副閣揆,而征戰高雄市長失利的陳其邁則將接下秘書長一職。
賴清德請辭閣揆已成定局,根據《信傳媒》掌握到的消息,明年1月10日立法院總預算審查就會結束,正好當天是行政院會,賴清德將主持完最後一次行政院會後離開,但因總預算審查拖延,預計內閣總辭可能會稍微延至1月中旬。
由於賴清德堅決要擔負起政治責任辭職,因此在選後,即便外界頻點名內閣應全面換血,他仍僅進行了小幅度的部會人事異動。在先前首波內閣改組中,農委會主委、環保署長及交通部長辭職下台,另外,加上選後請辭的中選會主委、因東廠事件請辭的促轉會主委以及放行管案後請辭的教育部長,目前一共有6位部會首長出缺,由副首長代理。
不過,內閣一次6位首長出缺未補,其實已經創下紀錄,賴清德之所以遲未換上新人選,或許就是考量到內閣即將總辭,因此基於尊重新閣揆安排,而未徵詢新人選補足出缺職務。
眼見即使勸留聲音不小,但賴清德仍堅決離去,總統蔡英文鎖定過去有擔任閣揆經驗的蘇貞昌接手,而蘇貞昌也傳出已經同意扛起重擔,更直接向蔡英文表明,未來在政府運作互動上將「完全配合」,打破黨內的種種憂心,畢竟未來還要面臨2020大選,總統與行政院長能否同心協力拚選戰相當關鍵。
蘇貞昌也已在近期積極展開徵詢閣員,準備重新佈局「蘇內閣」。然而,有不少媒體報導指出,副閣揆一職高度看好由中生代接任,包括陳其邁及林佳龍都被點名,另外還有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名列其中。
但在各種點名及傳聞聲浪冒出之際,根據《信傳媒》掌握到的訊息,目前接任副閣揆的人選,又竄出經濟部長沈榮津這批黑馬,而目前內閣財經部會中,有不少閣員甫上任不久,任期不長,也大多傾向留任,倘若沈榮津接任副閣揆,財經部會人馬又大多留任,間接代表未來新內閣將著重在財經方面。
從另一方面來看,過去行政院正副院長安排有個慣例,如果院長是財經背景出身,副院長通常不會是財經人士;反之,若院長不具有財經背景,就會搭一個財經出身的副院長。從過去馬政府時代內閣正副閣揆搭配,到近年的「林全配林錫耀」以及「賴清德配施俊吉」,都能看出這樣的不成文安排。
因此,蘇貞昌若接下閣揆,就極有可能搭配具財經背景的沈榮津組閣,而沈榮津的出線,背後有諸多代表意涵。沈榮津是前經濟部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的愛將,何美玥又與蔡英文關係良好,日前有媒體就報導,前行政院長林全、前央行總裁彭淮南、資政何美玥等人,都時常進總統府與蔡討論經濟相關對策,他們是相當受到蔡信任的人。
包括林全、彭淮南、何美玥等人不僅被外界喻為蔡英文的財經決策核心,也幾乎被視為蔡的核心智囊,蔡政府的財經決策基本上都與這幾人有關,且財經核心圈的影響力相當大。換句話說,沈榮津若接副閣揆,基本上就代表著蔡的核心智囊在未來的新閣揆上台後,仍將主導及掌握財經相關施政重點及議題。
過去在2006年時,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搭配副閣揆就是蔡英文,當時蔡英文就是主導財經,如今的新內閣安排,不難看出後續政策走向仍會鎖住財經層面,將沈榮津放在副院長的位子代表能源、生技發展及產業轉型等政策都會持續推動下去。
過去在行政院正副院長任內、甚至是2011年台北、新北市長選舉屢屢爆出兩人「不合」、「有心結」的蔡跟蘇,如果繞了一大圈,接下來可能以「蔡蘇」體制再度合體,或許這種種在這次大選造勢中,蔡蘇幾次互動、擁抱可以嗅出端倪,如果最後蘇貞昌真的接下院長一職,只能說政治圈,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但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心得:如果沈部長接副閣揆,公投結果應不會影響政府推動綠色能源的目標
--
根據網路鄉民的風向
動態調整藍綠的持有部位
阿北!就是政治圈的ETF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Olga
at 2018-12-29T14:20
at 2018-12-29T14:20

By Poppy
at 2018-12-31T03:04
at 2018-12-31T03:04

By Quanna
at 2019-01-02T19:38
at 2019-01-02T19:38

By Regina
at 2019-01-03T00:47
at 2019-01-03T00:47

By Steve
at 2019-01-03T13:25
at 2019-01-03T13:25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1-05T06:42
at 2019-01-05T06:42

By Donna
at 2019-01-07T23:33
at 2019-01-07T23:33

By Rebecca
at 2019-01-09T00:57
at 2019-01-09T00:57

By Mia
at 2019-01-10T12:54
at 2019-01-10T12:54

By Dorothy
at 2019-01-13T18:57
at 2019-01-13T18:57

By Eden
at 2019-01-17T19:42
at 2019-01-17T19:42

By Rae
at 2019-01-20T11:54
at 2019-01-20T11:54

By Lily
at 2019-01-21T15:35
at 2019-01-21T15:35

By Selena
at 2019-01-24T15:39
at 2019-01-24T15:39

By Dora
at 2019-01-26T04:18
at 2019-01-26T04:18

By Leila
at 2019-01-28T05:51
at 2019-01-28T05:51

By Mia
at 2019-01-29T17:24
at 2019-01-29T17:24

By Puput
at 2019-01-30T12:47
at 2019-01-30T12:47
Related Posts
107年12月27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Rae
at 2018-12-27T15:05
at 2018-12-27T15:05
沒有1000萬,學巴菲特只是找死??

By Frederic
at 2018-12-27T14:06
at 2018-12-27T14:06
觀察分點的重要性

By Margaret
at 2018-12-27T14:03
at 2018-12-27T14:03
2018/12/27 盤後閒聊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2-27T14:00
at 2018-12-27T14:00
華映跌停打開奔漲停 大同續彈

By Zora
at 2018-12-27T13:54
at 2018-12-27T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