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客製化 拉高競爭門檻 - 股票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10-01T09:18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39608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原文內容:
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表示,新普今年營收與獲利都會比去年健康,目標是維持每年至少賺一
個股本,並逐步擴大非資訊科技(IT)產品比重,這將有助於提升毛利率。

新普是台灣電池模組龍頭,在電子零組件領域居關鍵地位。宋福祥指出,少量多樣的客製
化工業電池產品,是新普未來發展策略,因為小供應商很難攻進這個市場,新普是產業龍
頭,擁有技術、品質與交期等優勢,工業型客戶需要新普,別人很難取代。


宋福祥強調,工業型客戶可以讓新普的生意做的很長,加上價格比消費性電池產品高,有
望支持毛利率表現。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新普今年業績展望?

答:新普今年在中高功率的電池產品開發進展不錯,IT行業未來的成長性不像以前大,加
上毛利率不是很好,已經相當成熟,在一個有限的餅去搶市場,就會犧牲利潤,這不是新
普的文化。

除美系大客戶的智慧手機外,新普的策略是不做單顆電池,把資源放到高功率,比較難做
的產品。目前高功率產品做的非常成功,例如電動腳踏車(LEV),尤其是歐洲與日本市
場,已經達到預期效果,假以時日,新普在電動腳踏車市場會變成老大。

另外,新普也開發伺服器的備用電池,目前已小有收獲,陸續攻城掠地,要一個一個拿下
來,新普在伺服器電池開發方面花了很多時間,這比LEV產品要大一點,功率也較大,但
是難度不高。

由於一個案子接一個案子攻,只要攻下來,就會守得很好,其他人很難拿下來。新普接下
來要搶攻工業型產品,這個案子很多、很雜,沒有一個主力,目前正進行中,但不便透露
經濟日報提供




軟硬體設計 全部自己來

未來公司策略將以工業型產品為主,工業型產品有一個好處,不太計較利潤,而且要好的
品質,壽命要長,這是現在發展的方向,並直接把利潤給客人,工業產品很難攻,但新普
有一組團隊在做。

工業型產品多為小量多樣,而且單價較高,毛利會比消費性產品好。新普的策略是「小量
多機種」,同業沒有能力攻,客人也不會找小供應商,因為小供應商保障太少,新普的品
質與技術好,而且速度又快,小供應商很難做到。

新普做的不是標準品,要自己規劃,設計軟硬體,全部都自己來,這樣才不會被取代。現
在談的產品全部是客製化產品,因此客人也不太想換,加上客人的量沒那麼大,也不要第
二供應商,若換一家重新來,客人也很累,只要新普成功搶進,可以守住生意很多年。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問:今年是否仍賺一個股本為目標?

答: 這是目標,而且去年還現金減資,股本變小,今年營收與獲利都比去年健康,包括新
產品比重提升等。

問:如何看今年匯率的變數?

答: 只要新台幣不要亂升、甚至升破29元以上,業績就會比去年好一點,今年比去年更樂
觀,不論是營收與獲利成長都是正面。

政府要有膽識(guts),不要美國放話,我們就害怕,要平衡一下匯率。我們不是操縱外
匯,也不是炒作,中央銀行要做合理的外匯政策,每一個企業對新台幣升值都很頭痛,新
普產品的報價早就報出去,客人不會管你匯率,平穩匯率就是政府最大的貢獻,企業會自
己想辦法賺錢,開闢江山。

加速自動化 發展事業群

問:新普目前自動化的程度?

答: 自動化程度很高,從來沒有放棄,也沒有停下來,不管是蘋果或是非蘋客戶,或是小
量多樣,都以自動化為主。

新普盡量採用自動化作業,機器可以做24小時,又聽話,現在勞動法規很嚴,一周不能做
超過多少工時,客戶的要求也很嚴,不論是歐洲或美國客戶,加上大陸經濟愈來愈好,人
民水準提升,自然會對工時有所要求。

為因應此趨勢,新普內部很早就做準備,並開發機器手臂,包括驅動器等,都是自己研發
製造,只有馬達是外購,其他都自製。除了自己使用很多數量,未來可能對外販售。目前
新普整條線自動化設備都自己開發,也對外接單,把自動化慢慢擴大,變成一個事業群。

新普有國家級的實驗室,可以自己做測試,目前已領先很多企業,這是與其他企業不同的
地方,自動化與實驗室是新普的優勢,所有客人,只要實驗室說可以用,99%的客人就會
相信,可以節省客人的時間與金錢。

問:原物料漲價對新普的影響?

答:這沒有辦法,還好新普規模夠大,原物料會吃緊,但不會缺,現在緊不是永遠緊,供
應商也不要短視,不要得罪大客戶,供應商可以漲一些。新普也會反映零組件的漲價給客
戶,不能不漲價地賣,我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短期漲價還可以吸收一點,但是長期來說
是不可能。

子公司拚登陸股 將匯回獲利

問:如何看台灣供電的議題?

答: 新普的工廠都在大陸,台灣是研發與支援部門,不受影響;大陸從來沒聽說供電吃緊
,電力很穩,大陸重工業與輕工業都有,從來沒聽說跳電。四、五年前大陸還有供電吃緊
,但大陸經濟一直成長,現在沒聽說有供電吃緊,代表大陸電力規劃得很好,可以事先滿
足企業需求。

可是台灣變成倒過來,就是被企業追著跑,政府要檢討。還有廢核,無核化目標我同意,
但不能操之過急,會出現亂象。廢核需要計畫性,廢核不是一、二天的事,是要逐漸性。
核能本身不是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例如該保養的有沒有保養? 該檢修的也要檢修,零
件要換,若是做到,就不會有問題,全世界這麼多核能都沒問題。日本福島電廠也是因為
海嘯才發生問題,這也可以預防,設計上要考量。

全世界還是以核能為主,台灣地太小,又沒有天然氣,風能與太陽能會有多少效果,有待
商榷;燃煤一定要取代掉,因為最汙染,不應該啟動燃煤,這對台北有影響,大陸治汙染
就很厲害,比台灣有績效,燃煤的都搬走了。政府不能動不動就說汙染是從大陸吹過來,
自己要先做好,再來講別人。

工廠與國家一樣要管理,政府用人很重要,董事長職位不能有酬庸性,政府用人是不是到
位,不行就換掉。部會首長就像公司總經理,政府要做好,從上面開始檢討,組織才會強


問:新普大陸子公司規劃在當地申請掛牌上市的進度?

答: 鴻海旗下FII是特例,正常程序不可能這麼快,新普大陸廠很小,必須透過排隊申請
,這不是今天想做,明天就可以做到。

而且大陸要掛牌,人家還要看產業別,要在當地具有發展性,產業性要看好,不能為掛牌
而掛牌。新普要深耕大陸市場,與當地市場競爭,籌資是想在大陸掛牌的一個因素,因為
本益比高,新普是要與大陸同行競爭,但現在很難與大陸競爭。

大陸廠商只要賺一毛錢,新普就要必須賺到五毛錢,才能得到相同待遇,但現在的產業現
況,大家供應的都是同一家客戶,你的效率比同業高30%至40%,這是有可能,你不可能比
同業多賺五倍的利潤。因此,新普在大陸申請掛牌目的,利潤仍然回到台灣,只是想運用
本地資源、當地的市場、當地的競爭力來與同行競爭。

3.心得/評論:
新普每年幾乎都可達到至少一個股本,優等生
三不政策也很棒,比系統廠毛三盜四,只會玩cost down 來的有水準。
技術含量低的不做,大陸人做的也不做,很明確的市場區隔也是新普不敗的主因
看好新普愈來愈棒。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8-10-05T09:55
低調 鴿 剛買而已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8-10-09T02:06
老闆蠻認真的 會維持住本業 之前有減資過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8-10-12T10:04
不看好..鋰電池環保問題未來會被視為議題

2018/10/01 盤中閒聊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10-01T08:30
10月來臨 開戰啦! - ...

國巨短強空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8-10-01T08:10
1. 標的:2327 2. 分類:空 3. 分析/正文: 雖然我不敢說我自己多準 我只想把一個現象跟大家說 從8/12 我用圖解跟大家討論被動元件 49 8/12 Ejaculation □ [心得] 第一名是我最佩服的分析師(被動討論) 大家可以看 整體族群跌了多少 我覺得這檔股票最令人不寒而 ...

貿易戰衝擊 陸製造業PMI重摔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8-10-01T08:06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8xvcrfe 2.原文內容: 貿易戰衝擊 陸製造業PMI重摔 2018-09-30 23:22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統計局及財新傳媒昨(30)日公布,9月官方製造業PMI 和9月財新製造業PMI分別為50.8和50, ...

國產車掛牌數近5年新低 進口車卻成長66%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8-10-01T08:05
1.原文連結: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28/1438137/ 2.原文內容: 雖5年來車主少了逾10萬人,但從趨勢來看,即使關稅高、價格也較高,國人就愛進口車 !統計國產車跟進口車掛牌數,國產車去年掛牌數為25.9萬輛,是近5 ...

美擬5大策略 防大陸竊取技術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8-10-01T06:51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9tess9m 2.原文內容: 美擬5大策略 防大陸竊取技術 2018-10-01 00:24聯合報 華盛頓記者張加/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際安全與防核武擴散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福特表 示,美國面臨「中國問題」,尤其是「中國製造二○二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