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發問及坦伯頓歐洲潛力基金 - 投資

By Elizabeth
at 2007-10-05T13:17
at 2007-10-05T13:17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是基金新手
最近購買了人生第一筆基金
透過銀行專員的介紹, 他推薦富藍克林坦伯頓的潛力歐洲基金
因為我是要做長期投資, 而他預估這款基金是最好的選擇
但我看了一下, 他是屬於股票型基金, 此種基金雖然高報酬, 但風險也很高不是嗎?
資料上是顯示說, 五年下來年平均是 20.1%
但他說, 因為我還年輕, 所以可以承擔較大風險, 且我們是要走長期 (至少五年)
我之前也看過投資的書, 也有講到其實真正的投資就是放長期
然後長期的話通常的 return 都是正面的 (雖然也有很多長期賠本的例子)
家父甚至還建議要我每個月再定期定額買進更多 ...
但我覺得我現在只是新手, 這樣會不會有點太冒險了
我的投資目標目是希望是能在結婚前存到至少一百萬到兩百萬元以上的準備金
至今算起差不多就是五至七年後
那假設我現在的投資額是 200K, 那年平均 20.1 %
五年後若先不算手續管理等費用, 加上走勢是如預期
那我是否就會有 200K * (1+20.1%)^5 = 400K ?
(感謝版友指正)
請問大家對此基金看法如何?
我該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呢?
最後, 那理專告訴我說, 要學習技術分析 (k 線圖等), 才能功力大增
但我昨天去翻書, 感覺那好像是用在股票的分析是嗎?
基金的話也可以用股票的技術分析來做嗎?
剛有爬文, 好像是比較沒人這樣做
那為何那理專又告訴我要學呢?
p.s. 那理專在該分行得了滿多獎的 ...
感謝大家的指教 :)
--
最近購買了人生第一筆基金
透過銀行專員的介紹, 他推薦富藍克林坦伯頓的潛力歐洲基金
因為我是要做長期投資, 而他預估這款基金是最好的選擇
但我看了一下, 他是屬於股票型基金, 此種基金雖然高報酬, 但風險也很高不是嗎?
資料上是顯示說, 五年下來年平均是 20.1%
但他說, 因為我還年輕, 所以可以承擔較大風險, 且我們是要走長期 (至少五年)
我之前也看過投資的書, 也有講到其實真正的投資就是放長期
然後長期的話通常的 return 都是正面的 (雖然也有很多長期賠本的例子)
家父甚至還建議要我每個月再定期定額買進更多 ...
但我覺得我現在只是新手, 這樣會不會有點太冒險了
我的投資目標目是希望是能在結婚前存到至少一百萬到兩百萬元以上的準備金
至今算起差不多就是五至七年後
那假設我現在的投資額是 200K, 那年平均 20.1 %
五年後若先不算手續管理等費用, 加上走勢是如預期
那我是否就會有 200K * (1+20.1%)^5 = 400K ?
(感謝版友指正)
請問大家對此基金看法如何?
我該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呢?
最後, 那理專告訴我說, 要學習技術分析 (k 線圖等), 才能功力大增
但我昨天去翻書, 感覺那好像是用在股票的分析是嗎?
基金的話也可以用股票的技術分析來做嗎?
剛有爬文, 好像是比較沒人這樣做
那為何那理專又告訴我要學呢?
p.s. 那理專在該分行得了滿多獎的 ...
感謝大家的指教 :)
--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07-10-08T18:00
at 2007-10-08T18:00

By Caitlin
at 2007-10-11T09:00
at 2007-10-11T09:00

By Eartha
at 2007-10-14T20:05
at 2007-10-14T20:05

By Franklin
at 2007-10-19T02:26
at 2007-10-19T02:26

By Erin
at 2007-10-23T17:06
at 2007-10-23T17:0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10-28T02:25
at 2007-10-28T02:25

By Todd Johnson
at 2007-10-29T15:48
at 2007-10-29T15:48
Related Posts
贖回管理費

By Gilbert
at 2007-10-05T11:54
at 2007-10-05T11:54
停賣基金(德盛小龍)可否部分贖回

By Frederic
at 2007-10-05T11:50
at 2007-10-05T11:50
想投資新興市場

By Selena
at 2007-10-05T11:16
at 2007-10-05T11:16
美國運通新興市場債券(月配息)

By Adele
at 2007-10-05T11:12
at 2007-10-05T11:12
請問有沒有基金技術KD線的網站 感謝 感謝

By Kyle
at 2007-10-05T08:22
at 2007-10-05T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