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選股策略後 大幅提高了報酬率(對帳單) - 股票

By Jacky
at 2019-06-09T12:04
at 2019-06-09T12:04
Table of Contents
美國財報季剛結束 看完了投資標的各個公司季報後 閒來沒事寫一下心得
由於改變了選股策略 讓個人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來到了115 % (YTD, year-to-date
06/07/19) 改變成效挺有感的 同時期NASDAQ YTD 16% S&P 500 YTD 14%
https://i.imgur.com/7VbypHq.png
我的目標還是一樣 希望每年能打敗大盤
以下持股是投資組合占比 信心越高的 比重越大 如果個股比重超過20% 會適度減碼
只專注於選擇好的公司和景氣循環始末 不在意股市短期波動 然後長期持有
除非基本面改變或停損才賣掉
以下是對帳單 https://i.imgur.com/gR08Bnd.png
最後一欄YTD是各個股票今年的漲幅
圖上ZM上漲19% MDB上漲15%和earning report有關
持股 比重
AYX 16%
ZS 18%
TWLO 16%
MDB 15%
TTD: 14%
OKTA 11%
SAMR 5%
PLAN: 4%
ZM: 1%
100%
對於月底的G20 雖然中美兩國領導人 會前不斷地互相buddy buddy
我認為兩國達成協議的機率不是很大 就算沒撕破臉 大概也是邊打邊談
不會有什麼決定性結果 未來兩國會陷入貿易戰-> 科技戰-> 匯率戰-> 金融戰
而長期處在冷戰狀態下 中國有可能進入鎖國模式
(希望我是錯的 二國達成協議 對中美 甚至全球經濟都是好事)
首部曲貿易戰 美國GDP初步預估會掉0.5% 家庭支出會增加$830
然而目前core PCE卻只有1.6% 離所謂通膨還有段距離 貿易戰帶來通膨不是很大
且只是一次性 但會減緩全球經濟成長是確定的
目前兩年/十年期的公債利差還有23 bps 尚未倒掛 利率期貨顯示未來半年
聯準會可能會降息2碼 FED fund rate會來到1.75%-2.00%
https://i.imgur.com/Dxcwz98.png
這也無形中替川普帶來貿易談判的籌碼 且降低貿易戰對股市所帶來衝擊
雖然禮拜五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只有75,000人 遠低於預期的185,000人
但失業率仍處在50年來最低紀錄的3.6 % 只要2Y/10Y 殖利率還沒倒掛
失業率還沒長期往上飆升而成為一種趨勢 運輸服務指標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差距還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美股短期內要崩盤的機率不大 一如之前我幾篇文章不斷強調的 在可預見未來
雖然美國經濟放緩 但個人對於美股還是審慎樂觀 未來若接近經濟衰退時
屆時再將資產慢慢轉換為長期政府公債TLT(20Y+) 中期的IEF (7-10Y)
或短期的SHY(1-3Y)及少量黃金GLD 另外放空指數期貨ES, NQ
當然也可以考慮購買債券期貨ZN, UB
https://tinyurl.com/y9rpwzdv
我過去選股方式 主要是以威廉歐尼爾的概念做基礎 也就是公司一定要有獲利
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收成長率 淨利成長率至少大於20% 選擇中大型成長股
這類股票特性比較屬於中游 現在選股方式 不是往下游更成熟的藍籌股走
而是往上游 也就是選擇剛上市沒幾年的股票 例如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雲端軟體股 (根據威廉歐尼爾統計 成長股一般都是上市15年以內股票)
如果讀SaaS年報和季報會發現 他們的商業模式 基本上大同小異 採取訂閱制
並且將公司大多數的預算花在行銷和研發上 在這個初級發展階段的公司
主要是開疆闢土 開發新客戶和搶市佔率為主 如果做回歸分析會發現
所有提升股價的因子裡 營收成長率是相關係數最高的 其他重要的metrics包括毛利率
客戶回流率 (dollar- based retention rate) 客戶數成長
這些都會在公司的法說被強調
至於企業評價方式 由於SaaS的公司大多上市沒幾年 有些還出現虧損
有點類似AMAZON把賺來的錢繼續投資在市場開拓和研發上 所以並不適合採用本益比
而是用企業價值營收比 (EV/S) 會更合理地反應股票的合理價值
沒以複雜的DCF/FCFE評價 而是以通用的價格乘數去做估價 考量到這類股票的高成長性
如果單純以企業價值營收比來評估 可能會受到每家公司未來成長性的不同而產生錯誤的
評價 所以這個時候 將企業價值營收比 以及營收成長率合併來考量
就可以避免這樣的缺點 有點類似PE/G的概念
(根據PE/G 與預期成長率之間關係的曲線圖成等比級數下滑
到約15%之後趨於穩定一直線 也就是G=15% 所以PE/G只適合高成長股 並不適合成熟型股票)
如果再加上毛利率 將更能完善這樣的評價方式 也就是(EV/S)/G‧GM
EV/S: Enterprise Value-to-Sales
G: revenue growth rate
GM: gross margin
而EV計算方式為: Market Capitalization+Debt- Cash/Cash Eq.
看年報10-K或S-1內的財報會發現 公司通常現金部位不多 所以P/S會接近EV/S
當然如果你要在獲利以及開拓市場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有兩個折衷做法: rule 40或SANE
1. Rule 40: (revenue growth rate, ntm+ operation margin rate)
or
2. SANE: valuation multiple=2.5+10.8(revenue growth rate,ttm)+ 4.8(EBITDA%)
這2個方法有考慮獲利狀況 不過根據經驗 我通常不會這樣做 因為會失去了一些還在燒錢
卻很有潛力的股票 例如: MDB TWLO OKTA 當然如果想保守一點 這些方法算是不錯選擇
由於SaaS算是明星產業 許多這類公司 因為具有利基 護城河和先行者優勢
可以說是處於一片藍海之中 高營收成長率+高毛利
例如做大數據分析的Alteryx (AYX)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 有24B 而他的年營收是250M
做雲端行銷數據廣告的The Trade Desk (TTD) 年營收640M TAM是33B
做雲端資料庫的MongoDB (MDB) 營收250M TAM有63B 做雲端資訊安全的Zscaler(ZS)
營收240M TAM有20B 這些持股年營收大多位於50%-90%
我過去選擇的 FB ISRG ADBE GOOG或 NFLX通常遠低於這個數字
雲端股的另一個優勢是他們的毛利非常高 例如AYX 90 % ZS 82 % TTD 76% ZM 82%
再來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是訂閱制 特色是消費重複性高 不像賣你電視或筆電
一用就是5年 10年 才可能再消費 所以營收相對穩定 這有點像中興保全或者第四台
我也是投資了才了解 原來美國的雲端產業真是五花八門 百花齊放
個資/通訊/資訊安全/資料庫/大數據分析/電子數位廣告/計劃管理 皆能雲端化
根據IDC資料 這些產業市場潛力很大 所以公司成長軌道將會很長
是未來的新趨勢 很值得大家研究和投資
一點想法..如有誤 請不吝指正!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9-06-12T02:24
at 2019-06-12T02:24

By Yedda
at 2019-06-16T17:04
at 2019-06-16T17:04

By Franklin
at 2019-06-19T17:31
at 2019-06-19T17:31

By Doris
at 2019-06-24T10:22
at 2019-06-24T10:22

By Quanna
at 2019-06-28T08:48
at 2019-06-28T08:48

By Doris
at 2019-06-28T23:01
at 2019-06-28T23:01

By Enid
at 2019-07-01T18:56
at 2019-07-01T18:56

By Ursula
at 2019-07-02T01:47
at 2019-07-02T01:47

By Xanthe
at 2019-07-05T11:48
at 2019-07-05T11:48

By Lucy
at 2019-07-07T06:14
at 2019-07-07T06:14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11T02:24
at 2019-07-11T02:24

By Margaret
at 2019-07-11T22:04
at 2019-07-11T22:04

By Anonymous
at 2019-07-12T20:19
at 2019-07-12T20:19

By Cara
at 2019-07-17T16:21
at 2019-07-17T16:21

By Suhail Hany
at 2019-07-21T21:17
at 2019-07-21T21:17

By Susan
at 2019-07-24T07:31
at 2019-07-24T07:31

By Tracy
at 2019-07-27T00:11
at 2019-07-27T00:11

By Oscar
at 2019-07-31T23:49
at 2019-07-31T23:49

By Emma
at 2019-08-04T07:42
at 2019-08-04T07:42

By Ida
at 2019-08-05T05:52
at 2019-08-05T05:52

By Joe
at 2019-08-08T02:56
at 2019-08-08T02:56

By Damian
at 2019-08-11T02:11
at 2019-08-11T02:11

By Mia
at 2019-08-12T18:22
at 2019-08-12T18:22

By Anthony
at 2019-08-15T09:12
at 2019-08-15T09:12

By Annie
at 2019-08-19T21:00
at 2019-08-19T21:00

By Lucy
at 2019-08-20T21:28
at 2019-08-20T21:28

By Queena
at 2019-08-23T23:33
at 2019-08-23T23:33

By Elizabeth
at 2019-08-25T05:09
at 2019-08-25T05:09

By Jacob
at 2019-08-28T19:46
at 2019-08-28T19:46

By Liam
at 2019-09-02T02:42
at 2019-09-02T02:42

By Emily
at 2019-09-05T16:03
at 2019-09-05T16:03

By Frederica
at 2019-09-08T11:15
at 2019-09-08T11:15

By Steve
at 2019-09-09T08:41
at 2019-09-09T08:41

By Rachel
at 2019-09-14T00:51
at 2019-09-14T00:51

By Tracy
at 2019-09-14T13:09
at 2019-09-14T13:09

By Daph Bay
at 2019-09-15T01:54
at 2019-09-15T01:54

By Mason
at 2019-09-15T17:14
at 2019-09-15T17:14

By Aaliyah
at 2019-09-19T09:21
at 2019-09-19T09:21

By Adele
at 2019-09-23T03:55
at 2019-09-23T03:55

By Callum
at 2019-09-24T04:19
at 2019-09-24T04:19

By Candice
at 2019-09-25T23:02
at 2019-09-25T23:02

By Harry
at 2019-09-29T04:29
at 2019-09-29T04:29

By Joseph
at 2019-10-02T02:42
at 2019-10-02T02:42

By Lydia
at 2019-10-05T07:35
at 2019-10-05T07:35

By Thomas
at 2019-10-07T19:48
at 2019-10-07T19:48

By Audriana
at 2019-10-08T04:11
at 2019-10-08T04:11
Related Posts
vix為什麼禮拜五美股大漲時還會漲?

By Noah
at 2019-06-09T11:01
at 2019-06-09T11:01
美國或決定把中國企業,從美股踢出

By Freda
at 2019-06-09T10:52
at 2019-06-09T10:52
說GOOGLE遊說川普政府解除華為禁令這件事

By Liam
at 2019-06-09T10:05
at 2019-06-09T10:05
瓦城無畏貿易戰衝擊 成資金避風港

By Edith
at 2019-06-09T09:57
at 2019-06-09T09:57
投資石油好標的

By Megan
at 2019-06-09T09:43
at 2019-06-09T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