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壽險要保人 改為房貸戶 - 保險
By Ina
at 2012-03-14T11:02
at 2012-03-14T11:02
Table of Contents
出處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6960398.shtml
房貸壽險要保人 改為房貸戶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2.03.14 09:32 am
隨著銀行通路崛起,房貸壽險逐漸成為銀行通路主力商品之一。不過,現行房貸壽險因契
約關係混亂導致權責不清,金管會決定予以導正,研議將「要保人」從銀行改為房貸戶。
官員說,研議未來導正方向有三,除房貸壽險的要保人應該改為貸款戶外,應允許貸款戶
選擇分期繳、或躉繳,並依據認識客戶「KYC」原則,建議應買的保額;第三,應充分揭
露房貸壽險的權利義務關係。
所謂房貸壽險,是民眾向銀行申請房貸時,銀行要求民眾要另外購買房貸壽險,主要是為
了確保債權,萬一民眾尚未還完房貸發生不幸,保險公司可以幫忙還房貸,貸款戶不必債
留子孫。
目前包括合庫、一銀、華銀、台銀、北富銀等多家銀行都與壽險公司合作,積極銷售房貸
壽險商品。
不過,現行的作法,房貸壽險的要保人、受益人都是銀行,卻是由民眾繳保費。即使房貸
繳清,若民眾未辦理變更,銀行還是受益人,消保會過去曾批評這種情況「很離譜」,房
貸壽險契約條款明顯不利房貸戶。
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上路後,金管會認為房貸壽險權責不清的情況,未來恐造成紛爭不斷
,內部正檢討相關法規,希望能導正市場作法。
相關官員指出,多數銀行放款給房貸戶後,要求房貸戶另外購買房貸壽險,且必須採
「躉繳」方式,也就是一次繳清所有保費。以500萬元的保額來看,保費可能要數十萬元
。如果房貸戶沒有錢繳保費,銀行又另外借一筆錢給他。
對銀行而言,不僅能確保債權,推銷房貸壽險、又是躉繳,可以收一筆手續費,是一魚兩
吃。
對民眾而言,雖然有了房貸壽險的保障,但借的錢更多、負擔變重;另保單的「要保人」
是銀行,所有權利義務的行使,都是由銀行決定,民眾無法決定。
官員表示,這樣做有幾個問題,一、民眾付這麼多保費,但保單是銀行的。二,是否要必
要採用躉繳?或民眾是否有必要買這麼高的保額?
官員表示,民眾辦房貸,銀行也會要求購買住宅火險,但要保人是民眾,不是銀行。
學者:拆除「小違建」 有利發展
金管會有意檢討房貸壽險制度,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昨(13)日表示
贊成。他說,房貸壽險因歷史因素發展成很怪的架構,現在還算是小違建,趕緊拆除,未
來發展才能可長可久。
彭金隆指出,依據「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規定,「借貸保險商品的要保人,應
以依法經營存放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為限」。銀行、保險業都是依據這條規定來做,才會以
銀行為要保人。因此,這條規定應該優先檢討。
彭金隆指出,上述規定有歷史因素。當初發展借貸保險時,希望民眾因為向銀行借款,才
來買保險;不希望向地下錢莊借錢,也來買保險,讓保險變成逼債工具。因此,法規出現
「必須是依法經營存放業務的金融機構」字眼。但外界都誤解,要保人非得是銀行不可。
其實,民眾若主動買房貸壽險,並擔任要保人,應該可以。
彭金隆說,銀行、保險業都沒有錯,現行運作也沒有出現太大的爭議,但隨著房貸壽險規
模愈來愈大,繼續發展下去,難保未來不會出現大問題。
彭金隆認為,房貸壽險要保人應回歸民眾才合理。如果銀行為確保債權,自己想買保險,
就自己付錢。如果叫民眾付錢,就應該由民眾擔任要保人,這樣權責才會清楚。
至於銀行擔心,萬一民眾擔任要保人,取得貸款後,隔年立刻解約不再繳交保費。彭金隆
說,可在房貸條款另做約定,例如若房貸未還清前民眾就解除房貸壽險契約,必須立即繳
清未還的房貸餘額等。
想法評論:
--
房貸壽險要保人 改為房貸戶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2.03.14 09:32 am
隨著銀行通路崛起,房貸壽險逐漸成為銀行通路主力商品之一。不過,現行房貸壽險因契
約關係混亂導致權責不清,金管會決定予以導正,研議將「要保人」從銀行改為房貸戶。
官員說,研議未來導正方向有三,除房貸壽險的要保人應該改為貸款戶外,應允許貸款戶
選擇分期繳、或躉繳,並依據認識客戶「KYC」原則,建議應買的保額;第三,應充分揭
露房貸壽險的權利義務關係。
所謂房貸壽險,是民眾向銀行申請房貸時,銀行要求民眾要另外購買房貸壽險,主要是為
了確保債權,萬一民眾尚未還完房貸發生不幸,保險公司可以幫忙還房貸,貸款戶不必債
留子孫。
目前包括合庫、一銀、華銀、台銀、北富銀等多家銀行都與壽險公司合作,積極銷售房貸
壽險商品。
不過,現行的作法,房貸壽險的要保人、受益人都是銀行,卻是由民眾繳保費。即使房貸
繳清,若民眾未辦理變更,銀行還是受益人,消保會過去曾批評這種情況「很離譜」,房
貸壽險契約條款明顯不利房貸戶。
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上路後,金管會認為房貸壽險權責不清的情況,未來恐造成紛爭不斷
,內部正檢討相關法規,希望能導正市場作法。
相關官員指出,多數銀行放款給房貸戶後,要求房貸戶另外購買房貸壽險,且必須採
「躉繳」方式,也就是一次繳清所有保費。以500萬元的保額來看,保費可能要數十萬元
。如果房貸戶沒有錢繳保費,銀行又另外借一筆錢給他。
對銀行而言,不僅能確保債權,推銷房貸壽險、又是躉繳,可以收一筆手續費,是一魚兩
吃。
對民眾而言,雖然有了房貸壽險的保障,但借的錢更多、負擔變重;另保單的「要保人」
是銀行,所有權利義務的行使,都是由銀行決定,民眾無法決定。
官員表示,這樣做有幾個問題,一、民眾付這麼多保費,但保單是銀行的。二,是否要必
要採用躉繳?或民眾是否有必要買這麼高的保額?
官員表示,民眾辦房貸,銀行也會要求購買住宅火險,但要保人是民眾,不是銀行。
學者:拆除「小違建」 有利發展
金管會有意檢討房貸壽險制度,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昨(13)日表示
贊成。他說,房貸壽險因歷史因素發展成很怪的架構,現在還算是小違建,趕緊拆除,未
來發展才能可長可久。
彭金隆指出,依據「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規定,「借貸保險商品的要保人,應
以依法經營存放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為限」。銀行、保險業都是依據這條規定來做,才會以
銀行為要保人。因此,這條規定應該優先檢討。
彭金隆指出,上述規定有歷史因素。當初發展借貸保險時,希望民眾因為向銀行借款,才
來買保險;不希望向地下錢莊借錢,也來買保險,讓保險變成逼債工具。因此,法規出現
「必須是依法經營存放業務的金融機構」字眼。但外界都誤解,要保人非得是銀行不可。
其實,民眾若主動買房貸壽險,並擔任要保人,應該可以。
彭金隆說,銀行、保險業都沒有錯,現行運作也沒有出現太大的爭議,但隨著房貸壽險規
模愈來愈大,繼續發展下去,難保未來不會出現大問題。
彭金隆認為,房貸壽險要保人應回歸民眾才合理。如果銀行為確保債權,自己想買保險,
就自己付錢。如果叫民眾付錢,就應該由民眾擔任要保人,這樣權責才會清楚。
至於銀行擔心,萬一民眾擔任要保人,取得貸款後,隔年立刻解約不再繳交保費。彭金隆
說,可在房貸條款另做約定,例如若房貸未還清前民眾就解除房貸壽險契約,必須立即繳
清未還的房貸餘額等。
想法評論: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國壽得標承辦 每人享最高30萬元保障
By John
at 2012-03-14T10:00
at 2012-03-14T10:00
法國巴黎人壽保險電話推銷
By Sierra Rose
at 2012-03-14T08:39
at 2012-03-14T08:39
2歲女 南山醫療 保單請益
By Freda
at 2012-03-14T01:32
at 2012-03-14T01:32
保險理賠金可以直接會給受益人嗎?
By Sandy
at 2012-03-14T00:53
at 2012-03-14T00:53
職業災害與誠實告知問題請教?
By Bennie
at 2012-03-13T23:00
at 2012-03-13T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