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泡沫地雷,中國如何面對? - 股票

By Lucy
at 2018-12-24T10:36
at 2018-12-24T10:36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9wcmahr
2.原文內容:
每年年末,中共按慣例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新一年的經濟工作基調和方針,是中
國財經界窺探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球。2016 年 12 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央
經濟工作會議時,突然將矛頭指向房地產商,對於不斷上漲的房價說出了重話:「房子是
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年後的 2017 年 10 月,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做
政治報告時,再次重申了這句話,並贏得滿堂熱烈掌聲。自此,中國政府新一波打房行動
鋪天蓋地而來。
調控措施多 房價逆勢走高
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今年前 9 月,中國各地方政府公布房市調控措施次數接近 400 次
,較去年同期增加 8 成;其中,9 月公布的房市調控措施次數就達 70 次之多。這些調
控措施多半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不外從限購、限售,或提高首付款、房貸利率等
手段下手。
不過,中國政府在最近 20 年來,已進行多次全國性的「打房」行動,調控政策對抑制房
價的邊際效應正在明顯遞減,於是我們看到中國房價是愈打愈高,房市泡沫愈來愈大。
房市泡沫有多嚴重呢?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房價,在過去 16 年漲了 20 倍。以北京
為例,2000 年時,平均房價約每平方公尺 5,700 人民幣,蛋黃區的東城區,平均房價
約 8,000 人民幣。而到了今年 10 月,根據房仲機構安居客的數據,北京的平均房價已
漲到近 6 萬人民幣,東城區的平均房價更飆漲至 10 萬 4,000 人民幣,等於漲了十多倍
。
這些年來,中國各城市房價幾乎都呈數倍增長,遠遠超過民眾的薪資成長幅度,買房已成
為多數中國老百姓難以承受的重擔。中國媒體稍早根據各地房價和平均工資計算,北京居
民要擁有 1 棟 100 平方公尺(約 30 坪)的房子,得不吃不喝 46 年才買得起,但北京
還不是最長的。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廈門,得花 53 年,是中國買房壓力最大的城市,其次
是深圳的 48 年,北京排第三,上海也要花 44 年。
最近披露的另一組數據,更加深人們對中國房市泡沫破裂的憂慮。知名房地產商 SOHO 中
國董事長潘石屹日前在一場論壇中提到,中國全國房地產市值高達 450 兆人民幣,是美
國的 2 倍多,更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地房地產市值總和。相較之下,在 2017 年年
底,中國 GDP(國內生產毛額)總額為 82 兆,中國股市總市值為 60 兆人民幣。
不管是中國政府、財經專家或者房地產商,都知道中國的房市泡沫嚴重,也深知對中國經
濟造成威脅,但為何房價就是壓不下來?
資金過剩 房地產難降溫
首先,中國領導人的「打房」決心是堅定的,但下達到地方政府時,卻面臨「兩難」。中
國經濟成長在今年明顯放緩,從第一季的 6.8% 一路下滑至第三季的 6.5%;雖說經濟表
現不再是地方官員晉升的唯一指標,但仍是不可或缺的評鑑標準,而房地產業是最足以左
右地方經濟表現的產業,包括地方政府可藉售地增加財政收入,房地產開發可帶動鋼鐵、
水泥、家具、家電、裝潢等相關產業發展,同時可以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
因此儘管北京高層下達調控指令,地方政府也遵令公布各種調控措施,但除非房價漲幅衝
上全國前茅,地方政府在執行力道上必定有斟酌拿捏。
其次,房價在過去多年慣性上漲,已讓購房者或投資客堅信,買房是一項很好的投資標的
。特別是今年中國股市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而大幅下跌,交易量明顯萎縮,這些原本在中
國股市流動的龐大資金,必須尋找其他出口,房市便成為最好的選擇。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走向寬鬆,今年四度調降存準率,向市場「放水」2 兆人民
幣資金;雖然人行降準意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但按照過往經驗
,恐仍有不少資金流向房市和股市,房市要降溫並不容易。
表面上,中國官方大力進行房市調控,但背後幾股推升房價的力量未曾減弱,讓中國房地
產業陷入了深層矛盾中。可以預見,化解泡沫愈來愈大的房市風險,將是中國近期在應對
美中貿易戰外在變數之外,對內最重要的經濟課題,而在即將登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將有進一步的答案。
3.心得/評論:
中國房地產450兆 是美國+歐盟+日本的總和.....嚇死人
--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9wcmahr
2.原文內容:
每年年末,中共按慣例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新一年的經濟工作基調和方針,是中
國財經界窺探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球。2016 年 12 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央
經濟工作會議時,突然將矛頭指向房地產商,對於不斷上漲的房價說出了重話:「房子是
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年後的 2017 年 10 月,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做
政治報告時,再次重申了這句話,並贏得滿堂熱烈掌聲。自此,中國政府新一波打房行動
鋪天蓋地而來。
調控措施多 房價逆勢走高
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今年前 9 月,中國各地方政府公布房市調控措施次數接近 400 次
,較去年同期增加 8 成;其中,9 月公布的房市調控措施次數就達 70 次之多。這些調
控措施多半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不外從限購、限售,或提高首付款、房貸利率等
手段下手。
不過,中國政府在最近 20 年來,已進行多次全國性的「打房」行動,調控政策對抑制房
價的邊際效應正在明顯遞減,於是我們看到中國房價是愈打愈高,房市泡沫愈來愈大。
房市泡沫有多嚴重呢?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房價,在過去 16 年漲了 20 倍。以北京
為例,2000 年時,平均房價約每平方公尺 5,700 人民幣,蛋黃區的東城區,平均房價
約 8,000 人民幣。而到了今年 10 月,根據房仲機構安居客的數據,北京的平均房價已
漲到近 6 萬人民幣,東城區的平均房價更飆漲至 10 萬 4,000 人民幣,等於漲了十多倍
。
這些年來,中國各城市房價幾乎都呈數倍增長,遠遠超過民眾的薪資成長幅度,買房已成
為多數中國老百姓難以承受的重擔。中國媒體稍早根據各地房價和平均工資計算,北京居
民要擁有 1 棟 100 平方公尺(約 30 坪)的房子,得不吃不喝 46 年才買得起,但北京
還不是最長的。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廈門,得花 53 年,是中國買房壓力最大的城市,其次
是深圳的 48 年,北京排第三,上海也要花 44 年。
最近披露的另一組數據,更加深人們對中國房市泡沫破裂的憂慮。知名房地產商 SOHO 中
國董事長潘石屹日前在一場論壇中提到,中國全國房地產市值高達 450 兆人民幣,是美
國的 2 倍多,更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地房地產市值總和。相較之下,在 2017 年年
底,中國 GDP(國內生產毛額)總額為 82 兆,中國股市總市值為 60 兆人民幣。
不管是中國政府、財經專家或者房地產商,都知道中國的房市泡沫嚴重,也深知對中國經
濟造成威脅,但為何房價就是壓不下來?
資金過剩 房地產難降溫
首先,中國領導人的「打房」決心是堅定的,但下達到地方政府時,卻面臨「兩難」。中
國經濟成長在今年明顯放緩,從第一季的 6.8% 一路下滑至第三季的 6.5%;雖說經濟表
現不再是地方官員晉升的唯一指標,但仍是不可或缺的評鑑標準,而房地產業是最足以左
右地方經濟表現的產業,包括地方政府可藉售地增加財政收入,房地產開發可帶動鋼鐵、
水泥、家具、家電、裝潢等相關產業發展,同時可以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
因此儘管北京高層下達調控指令,地方政府也遵令公布各種調控措施,但除非房價漲幅衝
上全國前茅,地方政府在執行力道上必定有斟酌拿捏。
其次,房價在過去多年慣性上漲,已讓購房者或投資客堅信,買房是一項很好的投資標的
。特別是今年中國股市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而大幅下跌,交易量明顯萎縮,這些原本在中
國股市流動的龐大資金,必須尋找其他出口,房市便成為最好的選擇。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走向寬鬆,今年四度調降存準率,向市場「放水」2 兆人民
幣資金;雖然人行降準意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但按照過往經驗
,恐仍有不少資金流向房市和股市,房市要降溫並不容易。
表面上,中國官方大力進行房市調控,但背後幾股推升房價的力量未曾減弱,讓中國房地
產業陷入了深層矛盾中。可以預見,化解泡沫愈來愈大的房市風險,將是中國近期在應對
美中貿易戰外在變數之外,對內最重要的經濟課題,而在即將登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將有進一步的答案。
3.心得/評論:
中國房地產450兆 是美國+歐盟+日本的總和.....嚇死人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2-25T14:51
at 2018-12-25T14:51

By Queena
at 2018-12-28T21:07
at 2018-12-28T21:07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2-29T14:13
at 2018-12-29T14:13

By Elizabeth
at 2018-12-30T05:30
at 2018-12-30T05:30

By Christine
at 2019-01-04T00:41
at 2019-01-04T00:41

By Barb Cronin
at 2019-01-06T11:08
at 2019-01-06T11:08

By Steve
at 2019-01-07T17:56
at 2019-01-07T17:56

By Olga
at 2019-01-12T16:19
at 2019-01-12T16:19

By Isla
at 2019-01-16T16:30
at 2019-01-16T16:30

By Oliver
at 2019-01-19T08:40
at 2019-01-19T08:40

By Vanessa
at 2019-01-19T23:56
at 2019-01-19T23:56

By Lily
at 2019-01-23T01:32
at 2019-01-23T01:32

By Christine
at 2019-01-24T06:30
at 2019-01-24T06:30

By Enid
at 2019-01-25T11:19
at 2019-01-25T11:19

By Eartha
at 2019-01-27T06:04
at 2019-01-27T06:04

By Yedda
at 2019-01-30T15:56
at 2019-01-30T15:56

By Tom
at 2019-02-03T08:10
at 2019-02-03T08:10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2-06T12:58
at 2019-02-06T12:58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2-07T08:03
at 2019-02-07T08:03

By Faithe
at 2019-02-07T17:30
at 2019-02-07T17:30

By Genevieve
at 2019-02-11T00:13
at 2019-02-11T00:13

By Yuri
at 2019-02-15T08:32
at 2019-02-15T08:32

By Irma
at 2019-02-16T21:32
at 2019-02-16T21:32

By Bennie
at 2019-02-18T10:53
at 2019-02-18T10:53

By Ingrid
at 2019-02-21T12:22
at 2019-02-21T12:22

By Leila
at 2019-02-25T11:48
at 2019-02-25T11:48

By Isla
at 2019-03-02T10:14
at 2019-03-02T10:14

By Oscar
at 2019-03-06T16:52
at 2019-03-06T16:52

By Delia
at 2019-03-09T05:09
at 2019-03-09T05:09

By Suhail Hany
at 2019-03-13T08:01
at 2019-03-13T08:01

By Caroline
at 2019-03-15T14:36
at 2019-03-15T14:36

By Barb Cronin
at 2019-03-20T09:33
at 2019-03-20T09:33

By Robert
at 2019-03-20T22:44
at 2019-03-20T22:44

By Jack
at 2019-03-25T19:16
at 2019-03-25T19:16

By Mary
at 2019-03-28T22:11
at 2019-03-28T22:11

By Doris
at 2019-04-01T18:50
at 2019-04-01T18:50

By Leila
at 2019-04-05T14:16
at 2019-04-05T14:16

By Genevieve
at 2019-04-06T20:30
at 2019-04-06T20:30

By Mason
at 2019-04-11T07:29
at 2019-04-11T07:29

By Anonymous
at 2019-04-14T19:12
at 2019-04-14T19:12

By Noah
at 2019-04-19T16:25
at 2019-04-19T16:25

By Elma
at 2019-04-21T15:45
at 2019-04-21T15:45

By Xanthe
at 2019-04-24T08:55
at 2019-04-24T08:55

By Brianna
at 2019-04-28T01:21
at 2019-04-28T01:21

By Kyle
at 2019-05-02T04:23
at 2019-05-02T04:23

By Ursula
at 2019-05-06T07:29
at 2019-05-06T07:29

By David
at 2019-05-09T12:56
at 2019-05-09T12:56

By Rae
at 2019-05-09T21:24
at 2019-05-09T21:24

By Jacob
at 2019-05-13T14:07
at 2019-05-13T14:07

By Puput
at 2019-05-14T21:24
at 2019-05-14T21:24

By Leila
at 2019-05-17T02:25
at 2019-05-17T02:25
Related Posts
銀行團憂 大同財務惡化

By Dorothy
at 2018-12-24T10:16
at 2018-12-24T10:16
抽籤新股上市不能開高買卻能賣?

By Emma
at 2018-12-24T09:33
at 2018-12-24T09:33
如果決定這輩子要當“分析師”

By Gary
at 2018-12-24T09:03
at 2018-12-24T09:03
2031新光鋼 當沖空

By Zenobia
at 2018-12-24T08:59
at 2018-12-24T08:59
2018/12/24 盤中閒聊

By Donna
at 2018-12-24T08:30
at 2018-12-24T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