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 財部:三情況可豁免 - 所得稅
By Lydia
at 2022-06-09T19:09
at 2022-06-09T19:09
Table of Contents
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 財部:三情況可豁免追繳退稅款
2022-06-09 18:42 聯合報/ 記者 賴昭穎/台北即時報導
https://reurl.cc/zZ7bvk
財政部賦稅署今天發布解釋令,說明三種特殊情況之下的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可不需要追
繳原退還或扣抵稅額。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賦稅署今天發布解釋令,針對依法適用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的民眾,若符合因未成
年子女就讀或擬就讀學校訂有應設戶籍於該學區的入學條件、本人或配偶因公務派駐國外
、原所有權人死亡等三種情況,導致戶籍遷出或未設戶籍於該重購房屋,不需要追繳原退
還或扣抵稅額。
官員表示,房地合一稅於105年1月1日實施,並於去年7月1日推動房地合一稅2.0,而根據
所得稅法第14條之8規定,個人重購自住房地,無論是「先賣後買」,或是「先買後賣」
,只要出售舊房地與重購新房地兩者移轉登記時間在2年內且符合自住規定,均可申請適
用重購退稅或抵稅優惠,就已(應)繳納稅款範圍內,按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的比率計算
應退還或扣抵之稅額。
不過,自住房地的認定是以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應於該出售及重購的房屋辦妥戶籍
登記並居住,且該房屋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官員說,針對房地合一稅重購退還或扣抵優惠,民眾出售及購買的房屋均應符合「房地合
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20點辦妥戶籍登記的要件,且為避免投機,以落實保障自
住權益的立法目的,重購後5年內該重購房地改作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應追繳原退還或
扣抵稅款。
也就是說,依規定個人於重購後5年內,應於重購地自住房屋辦妥戶籍登記。但實務上可
能發生前述三種無法持續設戶籍於該重購房屋的特殊情形,考量這三種情形不屬投機且該
房屋實際仍作自住使用,因此發布解釋令規範這些狀況的房屋免予追繳稅款。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637657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2022-06-09 18:42 聯合報/ 記者 賴昭穎/台北即時報導
https://reurl.cc/zZ7bvk
財政部賦稅署今天發布解釋令,說明三種特殊情況之下的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可不需要追
繳原退還或扣抵稅額。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賦稅署今天發布解釋令,針對依法適用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的民眾,若符合因未成
年子女就讀或擬就讀學校訂有應設戶籍於該學區的入學條件、本人或配偶因公務派駐國外
、原所有權人死亡等三種情況,導致戶籍遷出或未設戶籍於該重購房屋,不需要追繳原退
還或扣抵稅額。
官員表示,房地合一稅於105年1月1日實施,並於去年7月1日推動房地合一稅2.0,而根據
所得稅法第14條之8規定,個人重購自住房地,無論是「先賣後買」,或是「先買後賣」
,只要出售舊房地與重購新房地兩者移轉登記時間在2年內且符合自住規定,均可申請適
用重購退稅或抵稅優惠,就已(應)繳納稅款範圍內,按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的比率計算
應退還或扣抵之稅額。
不過,自住房地的認定是以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應於該出售及重購的房屋辦妥戶籍
登記並居住,且該房屋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官員說,針對房地合一稅重購退還或扣抵優惠,民眾出售及購買的房屋均應符合「房地合
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20點辦妥戶籍登記的要件,且為避免投機,以落實保障自
住權益的立法目的,重購後5年內該重購房地改作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應追繳原退還或
扣抵稅款。
也就是說,依規定個人於重購後5年內,應於重購地自住房屋辦妥戶籍登記。但實務上可
能發生前述三種無法持續設戶籍於該重購房屋的特殊情形,考量這三種情形不屬投機且該
房屋實際仍作自住使用,因此發布解釋令規範這些狀況的房屋免予追繳稅款。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637657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Tags:
所得稅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公司賣股 先試算房地稅
By Candice
at 2022-06-09T09:42
at 2022-06-09T09:42
30%民眾還未報綜所稅
By Dora
at 2022-06-09T09:39
at 2022-06-09T09:39
報稅季賴香伶替外送員爭「薪資」6月底前
By Erin
at 2022-06-08T09:24
at 2022-06-08T09:24
離島消費 記得索取發票
By Hamiltion
at 2022-06-07T09:44
at 2022-06-07T09:44
出售自住房地優稅 三要件
By Kristin
at 2022-06-06T09:06
at 2022-06-06T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