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 - 投資

By Olivia
at 2008-10-09T05:35
at 2008-10-09T05: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faarr (遠)》之銘言:
: ※ 引述《nixt (不會取暱稱)》之銘言:
: : 用不盡的銀彈我是用比較誇張的方式說,但是其實我想說的是
: : 你必須要有可以撐過整個可能很長的空頭的一筆資金
: : 現在景氣如此的差,說真的你如果下個月被Fire
: : 或者是空頭結束前就被Fire,那之後怎麼繼續投資?
: : 正因為沒有花不完的錢,所以你怎麼可能隨便的長期投資?
: : 我似乎很少聽過巴菲特隨便出手或是隨便買一家野雞公司
: : 至於成熟的市場?印度算是成熟的市場嗎?巴西算是成熟的市場嗎?
: : 其實我應該問...新興國家算是成熟的市場嗎?
: 我應該沒有說要隨便投資吧,我認為長期投資的話,不宜去投單一新興市場國家,
: 整體新興國家是一個集合,當然裡面會有不成熟市場,不成熟的公司,但就像
: 任何一支先進國家基金裡面,都會有公司倒掉一樣(而巴菲特也會買中國的公司)
: 買新興市場夠分散的話,一樣可以適用長期比短期風險要低。(但的確,它風險
: 比先進市場要高,這在配置時就要考慮進去的)
: : 怕清算而不長期投資當然是沒必要的,因為這種事情不常發生
: : 而且清算這種事情也真的沒什麼,但是你卻很難保證十年內不會發生一次
: : 另外如果基金要清算,依我現在所看到的例子
: : 通常不會是只賠一點點這麼簡單,以去年次貸為標的的幾檔基金基金清算
: : 通常都是淨值跌了95%以上,而基金會清算通常有幾個原因
: : 1.淨值太低
: : 2.規模太小
: : 3.基金公司倒掉
: : 如果是淨值太低那你一定是賠翻了
: : 而通常規模太小也常常是因為淨值太低被贖回所以清算,那你一定也賠很多
: : 可能你因為在清算的時候因為每次的投資把損失攤平在或許只有-20%
: : 但是可能因為長期的溫水煮青蛙,你的本金卻有100萬,所以你就虧20萬
: 淨值下跌的風險在作長期配置時就要考慮清楚了。虧20%都不能忍受的話
: 就表示當初整體配置的風險太高。這就和是不是清算沒什麼關系了。
這部份你有點誤會,我的意思不是指只虧20%
而是指說有可能你長期買AAA基金,買著買著卻一直跌
後來它因為淨值過低而被清算
但是你因為長期攤平大概只有20%的虧損(其實這時候即使攤平也一定超過20%)
但是這個20%的虧損大概是20萬左右,而且因為被清算所以一定要贖回
: : 但是通常做短期投資的人了解會比長期投資的人多
: 這點我不贊同,不過也很難證明就是。
: : 但是版上的人幾乎都是這麼買的
: : 標的是我隨便舉立的啦=____=
: : 我並沒有想說你一定要買多少什麼基金什麼基金的
: : 而且你也可以不必要一定要買基金你也可以投資別的
: : 但是因為這邊是基金版所以我才只有舉基金而已
: : 但是其實如果是我自己我就不會把錢配置在基金債券上
: : 債券的獲利通常不高,在扣除手續費和管理費之後要從公債上面獲利實在是很困難的
: : 所以存在公債基金上我傾向全部存銀行
: 不高但目前歐美的國債基金長期而言一定比台幣定存高
: : 另外現在Yahoo上排名第一的債券基金三個月竟然可以有23%
: : 實在讓我覺得恐怖到驚人,債券的績效和RR5的基金差不多
: : (不過這樣的確顯示我之前說買日本債會不錯是沒錯的)
: 那主要不是債券漲,而是匯率漲(而且是因為歐元計價,所以等於把日元上漲,和
: 歐元下跌二者加在一起才漲這麼兇,債券本身漲幅有限)
: 我覺得,這支日本債基金才真的是扣掉保管費之後完全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 (內扣費用比平均殖利率還高)長期而言直接換日幣去存都賺得比它多。(當然如果
: 有人能預測短期內債券走勢會漲也是可以買,但漲完就可以賣了)
哈哈...這部分我很贊同耶,雖然我也沒有很了解這支基金
不過我也認為它沒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當一個RR2的債券可以漲到變成RR5基金收益的時候
你如果本來就已經有買了你應該覺得很高興,因為你很有慧眼
但是我會建議你出清,因為這代表它雖然掛著RR2的風險等級
卻可能實質上會和RR5風險等級的基金一樣
我會提到這支基金主要是想說像這類的基金是異類
不用抱持著可以得到相同收益的態度去投資債券基金
: : 另外扣除掉花費和儲蓄之後如果一個月只剩下5000
: : 說真的我也建議留下來投資自己效益應該比投資任何標的好
: : 那些錢留下來本意其實並不是用來平時加碼的
: : 而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加碼,而且也不是要全部丟進去
: : 何謂最危急的時候?就是可能你失業了沒有持續固定資金
: : 但是你又不想放棄眼前的長期投資,那我認為你就可以拿這部分錢繼續買
: : (沒有所得卻持續支出投資是我也認為的加碼)
: : 你可能會想說失業了哪還繼續投資,所以我先說了把錢分成可投資和不可能資部分
: : 你失業了還是有另一半是不可投資所存的現金,你可以拿那部分生活
: 這個看個人需要囉,我並不反對你覺得應該留,只是我認為不是一定要,見仁見智,
: 我認為持續不中斷投入對於長期投資來說非必要,失業了沒錢投入就暫時不投入
: 也無妨。原本投入的資金不會因為沒新資金投入而賠更多或更少。
: : 哪些債券基金不會隨著股票一起跌?我覺得這一般人很難判斷
: : 你如果看到現在Y拍上霸菱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很贊,
: : 然後轉進去或許之後就可能虧損在裡面
: 所以我說了,要作資產配置不要以那些會和股市一起動的為主。
: 至於一般人很難判斷嗎?我想不管是不是要作資產配置,或是長期短期投資都應該
: 搞清楚自己在買什麼東西吧,「高收益債」google一下,應該5分鐘就知道那是
: 什麼了。
: : 而且我看霸菱那支基金裡面還有買Morgan Stanley的債券
: : 這種就像是雷曼兄弟一樣看似很穩永遠不會倒,但是卻倒掉了...
: : 聽說買到雷曼公司債的所有債券基金都狂噴....
: 事實上的情況是,一些公司債基金是持有雷曼公司債沒錯,
: 但比例其實都非常低,(一般連1%都不到)
: 並不會光因為持有雷曼公司債而狂噴,
: 反而是所有的公司債、高收益債相關基金,不管有沒有雷曼都沒差,
: 都因為這事件造成突然下跌,(因為大家開始懷疑這些公司債的可靠性而賣出)
PIMCO的基金就有些之前是持有雷曼公司債的
是不是連1%都不到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它們的債券基金的確是在狂瀉
另外不管那支有沒有持有雷曼公司債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它們會因此而受影響這本來就是該考慮進去的憂慮
: : 定死一萬五的確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只有很少的儲蓄
: : 那我不覺得會安心,就像是我把可投資和不可投資分開一樣
: : 當你可投資那部分虧了你至少還會想說保有40%以上是在銀行的
: : 怎樣都會覺得很安心,相反的那些賺三萬就定期定額兩萬的人
: : 就絕對整天都覺得心神恍恍
: : ^^^^^^^^^^^^^^^^^^^^^^^^^^^^^^^^^^^^^^^^^^^^^^^^^^^^^^^^^^^^^^^^
: : 全部都很對只有最後這句除外,穩穩投資獲得「近於」大盤績效
: : 如果你是投資ETF或是任何指數,我想是成立的無法反駁的
: : 但是如果你長期投資的是「基金」而不是指數
: : 那你穩穩長期投資獲得是大部分「輸於」大盤
: : 當然大盤可能有30%獲利,你買的基金可能是25%或是28%
: : 但是確實還是很可能「輸於」大盤喔
: : 所以這也是之前G兄所發文的疑問和心得
: 嗯!我寫的時候也覺得這句話不是很放心,但一時想不出怎麼換一個講法。你指出這問題
: (錯誤)我覺得非常對。
: 不過回到原本想講的,的確主動基金又多了一個操作人所造成的風險(還有收費太多
: 的不利因素)如果自己又主動去操作主動基金, 等於是又多一個變數。因此比起
: 三個變數(市場、操作人、自己),選擇自己不操作,減成二個變數 仍然是合理的選擇,
: (當然,我一貫的想法,最好是買指數基金,這樣就又少一個變數)
: : 這樣講其實有錯,並不是認為沒有絕對就不投資
: : 不管是巴菲特還是彼得林區還是某某投資大師,
: : 他們都有講過類似這樣的話
: : 「投資沒有一定會賺的,我也常常在虧錢,甚至虧錢次數比贏錢次數多
: : 但是當你出手的時候你必須自己覺得贏的機率是大於51%的,這樣才
: : 值得出手投資。 」
: : 我當然沒辦法說明天「絕對」會跌,
: : 但是我可以說未來幾週跌的機率遠大於漲
: : 至於放空的動作我的確是持續在做的,不過這是個人行為
: 你說得很對啊,但我覺得長期投資,不在恐慌的時候殺低,才能讓自己贏的
: 機率大於51%。所以不會去猜短期我自認猜不對的走勢。
這邊我想說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概八月底的時候我一個正妹好朋友打電話給我
她說她買了美林新能源虧了一些錢問我是不是該贖回
我:「那妳虧了多少阿?」
她:「大概10%左右吧」
我就說:「那還可以接受阿,妳怕什麼」
她:「不要啦,我買基金是不想要虧錢的耶,當初理專說穩賺我才買的。」
我:「這樣喔,那我就議妳等等回家就馬上贖回會比較好。」
事情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來到了九月底
她有一天就打電話給我很高興的說要請我吃飯
我:「沒事幹麻請我吃飯?」(不過心理想有免費的可以吃不可能拒絕)
她:「上次那個基金我賣掉之後雖然漲了幾天,但是後來就狂瀉耶
聽你的話贖回讓我少虧很多錢耶,所以請你吃飯。 」
我:「是喔,那的確是很高興的一件事,那妳覺得妳學到了什麼?」
她:「學到什麼?買基金還可以學到什麼喔?學到少虧錢吧」
我:「..............」
這個故事想告訴各位的是,重點你在這次交易學到了什麼?
我並不是想要各位在恐慌的時候殺低,而是想告訴各位該設停損
了解自己的風險而設停損,我希望她回答我的是
「我不太能承受風險,所以以後我還是少買基金會比較好。」
停損之後如果開始漲怎麼辦?停損之後如果情勢大好當然可以再進場買
你如果本來就有設好停損那怎麼會到現在殺低呢?
那如果現在-30,-40%的虧損你還都可以坦然自如
那代表這個風險對你來講沒什麼,那你當然也不需要去殺低
那如果你抱不住又何必想說之後會漲多少呢?
就像是路上的正妹非常多很多都很漂亮,
但是如果你沒辦法和她要到電話或是認識她
那你又何必在回家的時候很悔恨看到正妹沒和她要電話呢?
我一直想強調是做功課和學習,而不是盲目的跟從
所以為什麼在之前的推文我會說我不贊成跟著第一名的財金blog買
你的績效就可以和那個blog的人差不多,但是你可以跟著買而從中得到學習
重點是「思考」,「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 : 另外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舉巴菲特和長期投資,但是那些人說做的功課有夠嗎?
: : 巴菲特說他所看過的財報數都數不完,辦公司堆滿了財報
: : 另外巴菲特在那圈子裡面一定常常聽到一大堆內線
: : 當然內線有真有假但是我相信以巴老的絕對可判斷真偽
: : 而且巴菲特常常是在低點進入不是在高點,而且不是定期定額進入
: : 另外巴非特常常是因為收購整個公司賺大錢,收購表現上是就只是買股票這麼簡單
: : 但是其實卻不是這樣,整個公司買下來就極有可能干預公司政策
: : BRK的能人這麼多或許派個人去做consulting再助益金錢進去改善公司
: : 之後就賺錢(所以很多私募基金在做這種事情)
: 嗯!這段很贊同我一點也不覺得學他很容易,所以我不是在作他作的事。
: 我是在作他說的,一般人就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好了。
: : ----
: : 話後我想提一下,在我文章裡面有人推說等f大對應
: : 我想說一下我的文章並不是寫給f大看的,f大也根本不需要看
: : 我並不是來討戰的,戰贏f大對我來講也沒意義
: : 我所寫的投資方式其實很簡單也很粗糙,這是因為想給大部分的人用
: : 而不是給多做功課研究很多的人用,多做功課的人會有自己的辦法
: : 所以為什麼f大回文會覺得我講的方法裡面有很多缺陷
: : 而我也覺得f大所說的投資法有很多缺陷,那是因為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式在做
: : 而且有依循的在研究,但是卻不是因為我的方法對他的方法錯
: : 而是我們都知道這樣是比較屬於適合我們兩個人自己的方法
: : f大之前的投資文章都寫的很好,
: : 長期投資的方法可以很粗糙的笨笨定期定額
: : 也可以很細膩的做清楚的有效配置
: :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前者,而不是f大自己所在做的後者
: : 我想這就是整個不安的所在....
: 其實我覺得多討論是很好的,可以把一些點和細節講得更清楚。
: 所以沒有什麼戰不戰或輸贏的啦。
--
: ※ 引述《nixt (不會取暱稱)》之銘言:
: : 用不盡的銀彈我是用比較誇張的方式說,但是其實我想說的是
: : 你必須要有可以撐過整個可能很長的空頭的一筆資金
: : 現在景氣如此的差,說真的你如果下個月被Fire
: : 或者是空頭結束前就被Fire,那之後怎麼繼續投資?
: : 正因為沒有花不完的錢,所以你怎麼可能隨便的長期投資?
: : 我似乎很少聽過巴菲特隨便出手或是隨便買一家野雞公司
: : 至於成熟的市場?印度算是成熟的市場嗎?巴西算是成熟的市場嗎?
: : 其實我應該問...新興國家算是成熟的市場嗎?
: 我應該沒有說要隨便投資吧,我認為長期投資的話,不宜去投單一新興市場國家,
: 整體新興國家是一個集合,當然裡面會有不成熟市場,不成熟的公司,但就像
: 任何一支先進國家基金裡面,都會有公司倒掉一樣(而巴菲特也會買中國的公司)
: 買新興市場夠分散的話,一樣可以適用長期比短期風險要低。(但的確,它風險
: 比先進市場要高,這在配置時就要考慮進去的)
: : 怕清算而不長期投資當然是沒必要的,因為這種事情不常發生
: : 而且清算這種事情也真的沒什麼,但是你卻很難保證十年內不會發生一次
: : 另外如果基金要清算,依我現在所看到的例子
: : 通常不會是只賠一點點這麼簡單,以去年次貸為標的的幾檔基金基金清算
: : 通常都是淨值跌了95%以上,而基金會清算通常有幾個原因
: : 1.淨值太低
: : 2.規模太小
: : 3.基金公司倒掉
: : 如果是淨值太低那你一定是賠翻了
: : 而通常規模太小也常常是因為淨值太低被贖回所以清算,那你一定也賠很多
: : 可能你因為在清算的時候因為每次的投資把損失攤平在或許只有-20%
: : 但是可能因為長期的溫水煮青蛙,你的本金卻有100萬,所以你就虧20萬
: 淨值下跌的風險在作長期配置時就要考慮清楚了。虧20%都不能忍受的話
: 就表示當初整體配置的風險太高。這就和是不是清算沒什麼關系了。
這部份你有點誤會,我的意思不是指只虧20%
而是指說有可能你長期買AAA基金,買著買著卻一直跌
後來它因為淨值過低而被清算
但是你因為長期攤平大概只有20%的虧損(其實這時候即使攤平也一定超過20%)
但是這個20%的虧損大概是20萬左右,而且因為被清算所以一定要贖回
: : 但是通常做短期投資的人了解會比長期投資的人多
: 這點我不贊同,不過也很難證明就是。
: : 但是版上的人幾乎都是這麼買的
: : 標的是我隨便舉立的啦=____=
: : 我並沒有想說你一定要買多少什麼基金什麼基金的
: : 而且你也可以不必要一定要買基金你也可以投資別的
: : 但是因為這邊是基金版所以我才只有舉基金而已
: : 但是其實如果是我自己我就不會把錢配置在基金債券上
: : 債券的獲利通常不高,在扣除手續費和管理費之後要從公債上面獲利實在是很困難的
: : 所以存在公債基金上我傾向全部存銀行
: 不高但目前歐美的國債基金長期而言一定比台幣定存高
: : 另外現在Yahoo上排名第一的債券基金三個月竟然可以有23%
: : 實在讓我覺得恐怖到驚人,債券的績效和RR5的基金差不多
: : (不過這樣的確顯示我之前說買日本債會不錯是沒錯的)
: 那主要不是債券漲,而是匯率漲(而且是因為歐元計價,所以等於把日元上漲,和
: 歐元下跌二者加在一起才漲這麼兇,債券本身漲幅有限)
: 我覺得,這支日本債基金才真的是扣掉保管費之後完全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 (內扣費用比平均殖利率還高)長期而言直接換日幣去存都賺得比它多。(當然如果
: 有人能預測短期內債券走勢會漲也是可以買,但漲完就可以賣了)
哈哈...這部分我很贊同耶,雖然我也沒有很了解這支基金
不過我也認為它沒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當一個RR2的債券可以漲到變成RR5基金收益的時候
你如果本來就已經有買了你應該覺得很高興,因為你很有慧眼
但是我會建議你出清,因為這代表它雖然掛著RR2的風險等級
卻可能實質上會和RR5風險等級的基金一樣
我會提到這支基金主要是想說像這類的基金是異類
不用抱持著可以得到相同收益的態度去投資債券基金
: : 另外扣除掉花費和儲蓄之後如果一個月只剩下5000
: : 說真的我也建議留下來投資自己效益應該比投資任何標的好
: : 那些錢留下來本意其實並不是用來平時加碼的
: : 而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加碼,而且也不是要全部丟進去
: : 何謂最危急的時候?就是可能你失業了沒有持續固定資金
: : 但是你又不想放棄眼前的長期投資,那我認為你就可以拿這部分錢繼續買
: : (沒有所得卻持續支出投資是我也認為的加碼)
: : 你可能會想說失業了哪還繼續投資,所以我先說了把錢分成可投資和不可能資部分
: : 你失業了還是有另一半是不可投資所存的現金,你可以拿那部分生活
: 這個看個人需要囉,我並不反對你覺得應該留,只是我認為不是一定要,見仁見智,
: 我認為持續不中斷投入對於長期投資來說非必要,失業了沒錢投入就暫時不投入
: 也無妨。原本投入的資金不會因為沒新資金投入而賠更多或更少。
: : 哪些債券基金不會隨著股票一起跌?我覺得這一般人很難判斷
: : 你如果看到現在Y拍上霸菱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很贊,
: : 然後轉進去或許之後就可能虧損在裡面
: 所以我說了,要作資產配置不要以那些會和股市一起動的為主。
: 至於一般人很難判斷嗎?我想不管是不是要作資產配置,或是長期短期投資都應該
: 搞清楚自己在買什麼東西吧,「高收益債」google一下,應該5分鐘就知道那是
: 什麼了。
: : 而且我看霸菱那支基金裡面還有買Morgan Stanley的債券
: : 這種就像是雷曼兄弟一樣看似很穩永遠不會倒,但是卻倒掉了...
: : 聽說買到雷曼公司債的所有債券基金都狂噴....
: 事實上的情況是,一些公司債基金是持有雷曼公司債沒錯,
: 但比例其實都非常低,(一般連1%都不到)
: 並不會光因為持有雷曼公司債而狂噴,
: 反而是所有的公司債、高收益債相關基金,不管有沒有雷曼都沒差,
: 都因為這事件造成突然下跌,(因為大家開始懷疑這些公司債的可靠性而賣出)
PIMCO的基金就有些之前是持有雷曼公司債的
是不是連1%都不到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它們的債券基金的確是在狂瀉
另外不管那支有沒有持有雷曼公司債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它們會因此而受影響這本來就是該考慮進去的憂慮
: : 定死一萬五的確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只有很少的儲蓄
: : 那我不覺得會安心,就像是我把可投資和不可投資分開一樣
: : 當你可投資那部分虧了你至少還會想說保有40%以上是在銀行的
: : 怎樣都會覺得很安心,相反的那些賺三萬就定期定額兩萬的人
: : 就絕對整天都覺得心神恍恍
: : ^^^^^^^^^^^^^^^^^^^^^^^^^^^^^^^^^^^^^^^^^^^^^^^^^^^^^^^^^^^^^^^^
: : 全部都很對只有最後這句除外,穩穩投資獲得「近於」大盤績效
: : 如果你是投資ETF或是任何指數,我想是成立的無法反駁的
: : 但是如果你長期投資的是「基金」而不是指數
: : 那你穩穩長期投資獲得是大部分「輸於」大盤
: : 當然大盤可能有30%獲利,你買的基金可能是25%或是28%
: : 但是確實還是很可能「輸於」大盤喔
: : 所以這也是之前G兄所發文的疑問和心得
: 嗯!我寫的時候也覺得這句話不是很放心,但一時想不出怎麼換一個講法。你指出這問題
: (錯誤)我覺得非常對。
: 不過回到原本想講的,的確主動基金又多了一個操作人所造成的風險(還有收費太多
: 的不利因素)如果自己又主動去操作主動基金, 等於是又多一個變數。因此比起
: 三個變數(市場、操作人、自己),選擇自己不操作,減成二個變數 仍然是合理的選擇,
: (當然,我一貫的想法,最好是買指數基金,這樣就又少一個變數)
: : 這樣講其實有錯,並不是認為沒有絕對就不投資
: : 不管是巴菲特還是彼得林區還是某某投資大師,
: : 他們都有講過類似這樣的話
: : 「投資沒有一定會賺的,我也常常在虧錢,甚至虧錢次數比贏錢次數多
: : 但是當你出手的時候你必須自己覺得贏的機率是大於51%的,這樣才
: : 值得出手投資。 」
: : 我當然沒辦法說明天「絕對」會跌,
: : 但是我可以說未來幾週跌的機率遠大於漲
: : 至於放空的動作我的確是持續在做的,不過這是個人行為
: 你說得很對啊,但我覺得長期投資,不在恐慌的時候殺低,才能讓自己贏的
: 機率大於51%。所以不會去猜短期我自認猜不對的走勢。
這邊我想說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概八月底的時候我一個正妹好朋友打電話給我
她說她買了美林新能源虧了一些錢問我是不是該贖回
我:「那妳虧了多少阿?」
她:「大概10%左右吧」
我就說:「那還可以接受阿,妳怕什麼」
她:「不要啦,我買基金是不想要虧錢的耶,當初理專說穩賺我才買的。」
我:「這樣喔,那我就議妳等等回家就馬上贖回會比較好。」
事情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來到了九月底
她有一天就打電話給我很高興的說要請我吃飯
我:「沒事幹麻請我吃飯?」(不過心理想有免費的可以吃不可能拒絕)
她:「上次那個基金我賣掉之後雖然漲了幾天,但是後來就狂瀉耶
聽你的話贖回讓我少虧很多錢耶,所以請你吃飯。 」
我:「是喔,那的確是很高興的一件事,那妳覺得妳學到了什麼?」
她:「學到什麼?買基金還可以學到什麼喔?學到少虧錢吧」
我:「..............」
這個故事想告訴各位的是,重點你在這次交易學到了什麼?
我並不是想要各位在恐慌的時候殺低,而是想告訴各位該設停損
了解自己的風險而設停損,我希望她回答我的是
「我不太能承受風險,所以以後我還是少買基金會比較好。」
停損之後如果開始漲怎麼辦?停損之後如果情勢大好當然可以再進場買
你如果本來就有設好停損那怎麼會到現在殺低呢?
那如果現在-30,-40%的虧損你還都可以坦然自如
那代表這個風險對你來講沒什麼,那你當然也不需要去殺低
那如果你抱不住又何必想說之後會漲多少呢?
就像是路上的正妹非常多很多都很漂亮,
但是如果你沒辦法和她要到電話或是認識她
那你又何必在回家的時候很悔恨看到正妹沒和她要電話呢?
我一直想強調是做功課和學習,而不是盲目的跟從
所以為什麼在之前的推文我會說我不贊成跟著第一名的財金blog買
你的績效就可以和那個blog的人差不多,但是你可以跟著買而從中得到學習
重點是「思考」,「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 : 另外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舉巴菲特和長期投資,但是那些人說做的功課有夠嗎?
: : 巴菲特說他所看過的財報數都數不完,辦公司堆滿了財報
: : 另外巴菲特在那圈子裡面一定常常聽到一大堆內線
: : 當然內線有真有假但是我相信以巴老的絕對可判斷真偽
: : 而且巴菲特常常是在低點進入不是在高點,而且不是定期定額進入
: : 另外巴非特常常是因為收購整個公司賺大錢,收購表現上是就只是買股票這麼簡單
: : 但是其實卻不是這樣,整個公司買下來就極有可能干預公司政策
: : BRK的能人這麼多或許派個人去做consulting再助益金錢進去改善公司
: : 之後就賺錢(所以很多私募基金在做這種事情)
: 嗯!這段很贊同我一點也不覺得學他很容易,所以我不是在作他作的事。
: 我是在作他說的,一般人就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好了。
: : ----
: : 話後我想提一下,在我文章裡面有人推說等f大對應
: : 我想說一下我的文章並不是寫給f大看的,f大也根本不需要看
: : 我並不是來討戰的,戰贏f大對我來講也沒意義
: : 我所寫的投資方式其實很簡單也很粗糙,這是因為想給大部分的人用
: : 而不是給多做功課研究很多的人用,多做功課的人會有自己的辦法
: : 所以為什麼f大回文會覺得我講的方法裡面有很多缺陷
: : 而我也覺得f大所說的投資法有很多缺陷,那是因為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式在做
: : 而且有依循的在研究,但是卻不是因為我的方法對他的方法錯
: : 而是我們都知道這樣是比較屬於適合我們兩個人自己的方法
: : f大之前的投資文章都寫的很好,
: : 長期投資的方法可以很粗糙的笨笨定期定額
: : 也可以很細膩的做清楚的有效配置
: :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前者,而不是f大自己所在做的後者
: : 我想這就是整個不安的所在....
: 其實我覺得多討論是很好的,可以把一些點和細節講得更清楚。
: 所以沒有什麼戰不戰或輸贏的啦。
--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08-10-12T13:39
at 2008-10-12T13:39

By Olga
at 2008-10-13T09:00
at 2008-10-13T09:00

By Adele
at 2008-10-15T21:40
at 2008-10-15T21:40

By Rebecca
at 2008-10-20T14:01
at 2008-10-20T14:01

By William
at 2008-10-24T13:49
at 2008-10-24T13:49

By Charlie
at 2008-10-24T21:13
at 2008-10-24T21:13

By John
at 2008-10-26T03:53
at 2008-10-26T03:53

By Robert
at 2008-10-30T04:47
at 2008-10-30T04:47

By Donna
at 2008-10-31T08:47
at 2008-10-31T08:47
Related Posts
操作的標的物

By Victoria
at 2008-10-09T01:47
at 2008-10-09T01:47
還在撐的應該也是有人吧

By Agatha
at 2008-10-09T00:57
at 2008-10-09T00:57
台銀的停扣??

By Agnes
at 2008-10-09T00:52
at 2008-10-09T00:52
貝萊德新能源及施羅德環球新興亞洲

By Olivia
at 2008-10-09T00:48
at 2008-10-09T00:48
金融風暴 多國央行齊降息2碼

By Lily
at 2008-10-09T00:36
at 2008-10-09T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