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 - 投資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10-08T22:19
at 2008-10-08T22:1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asein79 (白蓮教教主)》之銘言:
: ※ 引述《GENGARGENGAR (GENGARABR)》之銘言:
: : 使我大量閱讀指數化被動投資+資產配置策略的相關網站與書籍
: : 我每天皆作一百次的正反面硬幣投擲,順便說明技術分析的長期無用
: : 一年前,正是某人的大量心得文開始在本版引發風雨的時刻
: : 一年後,對於當時的不滿立場並無改變
: : 你就算不照單全收卻也沒有質疑呢?
: 好吧!談點正經的吧!
: 存在先於本質。這就是人的特色。這句存在主義的名言,在投資領域一樣
: 適用。巴菲特如果當年沒有進入市場,誰知道他將會是一代大師?
: 因為我們活著,所以我們必須做選擇,選擇就會有對錯,在你死亡的那瞬間
: 以前,誰也不知道你的選擇將會是對還是錯。只有你死了,蓋棺論定以後,
: 歷史學家才能從你一生的選擇當中,分析出你的本質出來。
: 就像愛因斯坦,雖然水星實驗證明了他的狹義相對論,但是,除非他從此不
: 再接觸物理學,否則他隨時都有可能在下一場物理學年會中,發表出丟光他
: 的臉的論文。他得先「存在」於物理學界,在一無所知的狀態下,進行研究,
: 而後推論出一套套理論。但是,只有等到他死了以後,再也沒有修正自己理論
: 的機會以後,科技史學家才能斷定:他真的是物理學上空前絕後的偉大物理
: 學大師。
: 當它在世的時候,他只是一個物理學家,沒人知道他的本質竟然如此偉大。
: 但是他依然奮鬥不懈,拿了兩個諾貝爾獎。
: 在科學主義哲學家帕玻爾的說法說:所有的定律或理論,即便是光速恆定,
: 其實都不過只是一種「尚未被推翻的假說」。一旦日後出現反證,這個定律
: 或理論就破產了,必須修正或改寫。
: 在股市或基金裡的芸芸眾生,何嘗又不是如此?大家都是個研究者,也是個
: 學習者,時而恐懼,時而信心滿滿,時而貪婪。有時候,看對市場,大賺一
: 票,有時候,看錯市場,把先前賺的都賠光光。江湖子弟江湖老,只要沒離
: 開牌桌,任何大贏家都可能在下一刻輸光褲子。而只有你永遠離開牌桌時,
: 蓋棺論定了,你的投資功力才能分析本質;但是你一旦又加入市場,你的本
: 質又要變了,因為每一次的輸贏,都是「獨立事件」的,萬一這一次你看錯
: 了,輸到永遠沒有機會翻本,那麼很抱歉:你的本質就會從專家變虎爛仙。
: 而所謂被動投資方法真的是被動的嘛?其實根本就是一種「主動預測」的
: 變體。「不做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被動投資優於
: 多數主動投資,但你能給我一個保證:十年後,這個理論還是正確的嘛?
: 如果不行,那你今天採用「被動投資法」,這難道不是你主動的預測呢?
: 「不做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預測無用論」本身就是一種預測。
: 每個採取被動式投資方法的人,還不是因為預測「預測無用」,所以才
: 採取被動投資法?
: 舉個實際的例子好了。當火車剛發明的時候,許多保守主義者認為,這種
: 事物根本就是異想天開,胡鬧成分居多。他們舉出許多事證,例如:車廂
: 設計不良,導致翻車;鍋爐爆炸,釀成人命;火車調度技術不佳,常常卡
: 在一起,一天到晚誤點。當時有志之士就說:我們是不是該想一想,到底
: 花這麼多的錢,製造這麼昂貴的機械,真的能為我們帶來利益嗎?當時甚
: 至有種說法:時速超過五十公里時,人的頸椎容易折斷,造成癱瘓。
: 結果,幾百年過去,預測火車將會帶來巨大商機的人,一代接一代,都成
: 了鉅商富賈。但是,時速超過五十公里,容易導致頸椎折斷的說法,至今
: 還是沒辦法被驗證或推翻。但是,你搭不搭火車?
: 人類的存有性徵,就是存在先於本質。我們不可能驗證一件事情是對是錯,
: 之後再來行動。我們得憑藉現有資訊,進行預測,隨後就得行動。你只要
: 不是這輩子不再碰觸定存以外的事物,不管你採取哪一種理論來行動,甚
: 至你根本不行動,你一樣是在預測未來。
: 但是,我也看到現在投資人的隱憂:理論是用來給你歸納的;不是用來給
: 你學習的。沒有理論化的動作,光是有多年實戰經驗,一樣是沒有用處。
: 既然你的投資環境與條件跟巴菲特不同,你們的投資理論就應該不一樣,
: 不具備可移植性。你必須從實戰經驗中去歸納出自己的理論來。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點淺見。
D大可能略為扯遠了
若要直接證明被動投資優於直接主動投資,通常都淪為口水
但是被動投資的信仰是因為人沒有預測未來能力而無法長期績效勝過市場
故只要證明人有預測能力或沒有預測能力就可以了
當然,主動投資者仍不乏績效長期打敗大盤案例
不過這究竟是通則還是特例?
而且,這些公認的投資高手
在下尚未看過沒有一位不推崇被動的指數化策略
人們到底是信仰他們的精神還是覺得可以模仿他們的策略
這就是自己對自己能力有沒有高估的問題了
我不否認還會再有下一個巴老出現
但多數人並不適合這條路
--
http://tw.myblog.yahoo.com/money-imax
--
: ※ 引述《GENGARGENGAR (GENGARABR)》之銘言:
: : 使我大量閱讀指數化被動投資+資產配置策略的相關網站與書籍
: : 我每天皆作一百次的正反面硬幣投擲,順便說明技術分析的長期無用
: : 一年前,正是某人的大量心得文開始在本版引發風雨的時刻
: : 一年後,對於當時的不滿立場並無改變
: : 你就算不照單全收卻也沒有質疑呢?
: 好吧!談點正經的吧!
: 存在先於本質。這就是人的特色。這句存在主義的名言,在投資領域一樣
: 適用。巴菲特如果當年沒有進入市場,誰知道他將會是一代大師?
: 因為我們活著,所以我們必須做選擇,選擇就會有對錯,在你死亡的那瞬間
: 以前,誰也不知道你的選擇將會是對還是錯。只有你死了,蓋棺論定以後,
: 歷史學家才能從你一生的選擇當中,分析出你的本質出來。
: 就像愛因斯坦,雖然水星實驗證明了他的狹義相對論,但是,除非他從此不
: 再接觸物理學,否則他隨時都有可能在下一場物理學年會中,發表出丟光他
: 的臉的論文。他得先「存在」於物理學界,在一無所知的狀態下,進行研究,
: 而後推論出一套套理論。但是,只有等到他死了以後,再也沒有修正自己理論
: 的機會以後,科技史學家才能斷定:他真的是物理學上空前絕後的偉大物理
: 學大師。
: 當它在世的時候,他只是一個物理學家,沒人知道他的本質竟然如此偉大。
: 但是他依然奮鬥不懈,拿了兩個諾貝爾獎。
: 在科學主義哲學家帕玻爾的說法說:所有的定律或理論,即便是光速恆定,
: 其實都不過只是一種「尚未被推翻的假說」。一旦日後出現反證,這個定律
: 或理論就破產了,必須修正或改寫。
: 在股市或基金裡的芸芸眾生,何嘗又不是如此?大家都是個研究者,也是個
: 學習者,時而恐懼,時而信心滿滿,時而貪婪。有時候,看對市場,大賺一
: 票,有時候,看錯市場,把先前賺的都賠光光。江湖子弟江湖老,只要沒離
: 開牌桌,任何大贏家都可能在下一刻輸光褲子。而只有你永遠離開牌桌時,
: 蓋棺論定了,你的投資功力才能分析本質;但是你一旦又加入市場,你的本
: 質又要變了,因為每一次的輸贏,都是「獨立事件」的,萬一這一次你看錯
: 了,輸到永遠沒有機會翻本,那麼很抱歉:你的本質就會從專家變虎爛仙。
: 而所謂被動投資方法真的是被動的嘛?其實根本就是一種「主動預測」的
: 變體。「不做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被動投資優於
: 多數主動投資,但你能給我一個保證:十年後,這個理論還是正確的嘛?
: 如果不行,那你今天採用「被動投資法」,這難道不是你主動的預測呢?
: 「不做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預測無用論」本身就是一種預測。
: 每個採取被動式投資方法的人,還不是因為預測「預測無用」,所以才
: 採取被動投資法?
: 舉個實際的例子好了。當火車剛發明的時候,許多保守主義者認為,這種
: 事物根本就是異想天開,胡鬧成分居多。他們舉出許多事證,例如:車廂
: 設計不良,導致翻車;鍋爐爆炸,釀成人命;火車調度技術不佳,常常卡
: 在一起,一天到晚誤點。當時有志之士就說:我們是不是該想一想,到底
: 花這麼多的錢,製造這麼昂貴的機械,真的能為我們帶來利益嗎?當時甚
: 至有種說法:時速超過五十公里時,人的頸椎容易折斷,造成癱瘓。
: 結果,幾百年過去,預測火車將會帶來巨大商機的人,一代接一代,都成
: 了鉅商富賈。但是,時速超過五十公里,容易導致頸椎折斷的說法,至今
: 還是沒辦法被驗證或推翻。但是,你搭不搭火車?
: 人類的存有性徵,就是存在先於本質。我們不可能驗證一件事情是對是錯,
: 之後再來行動。我們得憑藉現有資訊,進行預測,隨後就得行動。你只要
: 不是這輩子不再碰觸定存以外的事物,不管你採取哪一種理論來行動,甚
: 至你根本不行動,你一樣是在預測未來。
: 但是,我也看到現在投資人的隱憂:理論是用來給你歸納的;不是用來給
: 你學習的。沒有理論化的動作,光是有多年實戰經驗,一樣是沒有用處。
: 既然你的投資環境與條件跟巴菲特不同,你們的投資理論就應該不一樣,
: 不具備可移植性。你必須從實戰經驗中去歸納出自己的理論來。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點淺見。
D大可能略為扯遠了
若要直接證明被動投資優於直接主動投資,通常都淪為口水
但是被動投資的信仰是因為人沒有預測未來能力而無法長期績效勝過市場
故只要證明人有預測能力或沒有預測能力就可以了
當然,主動投資者仍不乏績效長期打敗大盤案例
不過這究竟是通則還是特例?
而且,這些公認的投資高手
在下尚未看過沒有一位不推崇被動的指數化策略
人們到底是信仰他們的精神還是覺得可以模仿他們的策略
這就是自己對自己能力有沒有高估的問題了
我不否認還會再有下一個巴老出現
但多數人並不適合這條路
--
http://tw.myblog.yahoo.com/money-imax
--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08-10-11T05:22
at 2008-10-11T05:22

By Susan
at 2008-10-14T08:37
at 2008-10-14T08:37

By Elvira
at 2008-10-16T19:39
at 2008-10-16T19:39

By William
at 2008-10-21T06:06
at 2008-10-21T06:06

By Kama
at 2008-10-24T19:01
at 2008-10-24T19:01

By David
at 2008-10-27T09:06
at 2008-10-27T09:06

By Gary
at 2008-10-27T22:14
at 2008-10-27T22:14
Related Posts
請問彰化有沒有人壽保險公司的服務據點呢

By Sandy
at 2008-10-08T21:19
at 2008-10-08T21:19
剛剛全贖了

By Necoo
at 2008-10-08T20:56
at 2008-10-08T20:56
[新聞] Fed與其他央行同步宣布降息 聯合聲明全文

By Poppy
at 2008-10-08T20:51
at 2008-10-08T20:51
還在撐的應該也是有人吧

By Faithe
at 2008-10-08T20:31
at 2008-10-08T20:31
我的想法

By Blanche
at 2008-10-08T20:25
at 2008-10-08T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