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可望絕跡!抗病毒療法證實可阻止HI - 股票
By Daph Bay
at 2019-05-03T22:48
at 2019-05-03T22: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OfficeGL (妤欣)》之銘言:
: 這樣的話,中裕新藥是不是就完蛋了
: 根本不需要再用四線用藥,難怪美國願意授權給中裕做
: 還可以收權利金嗎 QQ
: 中裕的藥跟後續的研發好像都沒意義了呀
: 難怪外資一直賣一直賣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記者署名
: 高揚
: 3.完整新聞標題:
: 愛滋病可望絕跡!抗病毒療法證實可阻止HIV帶原者傳播病毒
原文恕刪
這篇新聞不是新聞,
裡面講的內容就是U=U:體內測不到病毒 = 不具傳染性。
這個理論在2011年被提出,2016年獲得歐洲醫學界臨床研究證實,
體內病毒量抑制到機器無法測出的帶原者,
危險性行為傳染HIV的機率是零。
(可參考我的簽名檔)
之所以會再成為討論焦點,
是因為U=U的見解至今承認的最有公信力單位,是美國疾管署,
每次推廣這個概念時,就會有反同團體出來抗議說此見解沒有充分科學實據,
也沒有獲得醫界認可。
(之前八卦板還有位傳染科醫師出來反駁反同團體的論點)
此次再次證實U=U見解的,是刺胳針期刊,
這已是醫學界臨床領域最權威的期刊。
既然是在股板討論到中裕,就拉回原題。
1.這個新聞與中裕無關,因為愛滋病目前尚無法治癒,
即使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毒量抑制到無法測得,
只要停藥,病毒量就會再度回升。
而且停藥風險相當高,病毒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導致必須更改處方。
2.目前人類技術,可以順利將愛滋病患者的病毒量完全控制與抑制,
無論患者處於尚未發作的潛伏期或是免疫系統已經發病。
現在愛滋防治的重點在於90-90-90,
就是全國有90%的患者經由篩檢或就醫發現已感染,
發現已感染的人有90%接受治療,
接受治療的人有90%病毒抑制到機器無法測得的狀態。
一般學界的人認為只要達成90-90-90的國家,
本土就不會再新增病例,也就是這篇新聞講的" 或許愛滋會在下世代絕跡 "。
但90-90-90是傳染病控制的領域,與中裕的愛滋治療藥物無關。
3.台灣現在愛滋疫情控制的困難,在於帶原者害怕被歧視,
所以拒絕篩檢,或是被診斷出以後拒絕接受治療。
當然,拒絕接受治療導致免疫系統被破壞的患者,很可能會讓一、二線藥物無效,
直接進入三線藥物(這是中裕的業務範圍),
但中裕的業績和目前台灣的愛滋疫情,或是世界上控制愛滋的技術關聯性很弱,
會用到三線藥物的人就會一輩子用下去,回不去一、二線藥物的。
~~
順帶說明,有些患者會因為體質關係,直接宣告一、二線藥物無效,
所以會用到三線藥物的患者不一定曾拒絕治療。
--
https://www.preventionaccess.org/faq (原文)
2016年起科學界已證實,無論學理模擬或人體試驗,
" 愛滋病帶原者 "控制體內病毒在無法測得的狀態下,性行為不具傳染性。
這個結果無法去除歧視與汙名,但願大家都能獲得最新科學知識。
請支持帶原者接受治療,正常生活,做愛要戴套,這就是HIV+OK
--
: 這樣的話,中裕新藥是不是就完蛋了
: 根本不需要再用四線用藥,難怪美國願意授權給中裕做
: 還可以收權利金嗎 QQ
: 中裕的藥跟後續的研發好像都沒意義了呀
: 難怪外資一直賣一直賣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記者署名
: 高揚
: 3.完整新聞標題:
: 愛滋病可望絕跡!抗病毒療法證實可阻止HIV帶原者傳播病毒
原文恕刪
這篇新聞不是新聞,
裡面講的內容就是U=U:體內測不到病毒 = 不具傳染性。
這個理論在2011年被提出,2016年獲得歐洲醫學界臨床研究證實,
體內病毒量抑制到機器無法測出的帶原者,
危險性行為傳染HIV的機率是零。
(可參考我的簽名檔)
之所以會再成為討論焦點,
是因為U=U的見解至今承認的最有公信力單位,是美國疾管署,
每次推廣這個概念時,就會有反同團體出來抗議說此見解沒有充分科學實據,
也沒有獲得醫界認可。
(之前八卦板還有位傳染科醫師出來反駁反同團體的論點)
此次再次證實U=U見解的,是刺胳針期刊,
這已是醫學界臨床領域最權威的期刊。
既然是在股板討論到中裕,就拉回原題。
1.這個新聞與中裕無關,因為愛滋病目前尚無法治癒,
即使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毒量抑制到無法測得,
只要停藥,病毒量就會再度回升。
而且停藥風險相當高,病毒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導致必須更改處方。
2.目前人類技術,可以順利將愛滋病患者的病毒量完全控制與抑制,
無論患者處於尚未發作的潛伏期或是免疫系統已經發病。
現在愛滋防治的重點在於90-90-90,
就是全國有90%的患者經由篩檢或就醫發現已感染,
發現已感染的人有90%接受治療,
接受治療的人有90%病毒抑制到機器無法測得的狀態。
一般學界的人認為只要達成90-90-90的國家,
本土就不會再新增病例,也就是這篇新聞講的" 或許愛滋會在下世代絕跡 "。
但90-90-90是傳染病控制的領域,與中裕的愛滋治療藥物無關。
3.台灣現在愛滋疫情控制的困難,在於帶原者害怕被歧視,
所以拒絕篩檢,或是被診斷出以後拒絕接受治療。
當然,拒絕接受治療導致免疫系統被破壞的患者,很可能會讓一、二線藥物無效,
直接進入三線藥物(這是中裕的業務範圍),
但中裕的業績和目前台灣的愛滋疫情,或是世界上控制愛滋的技術關聯性很弱,
會用到三線藥物的人就會一輩子用下去,回不去一、二線藥物的。
~~
順帶說明,有些患者會因為體質關係,直接宣告一、二線藥物無效,
所以會用到三線藥物的患者不一定曾拒絕治療。
--
https://www.preventionaccess.org/faq (原文)
2016年起科學界已證實,無論學理模擬或人體試驗,
" 愛滋病帶原者 "控制體內病毒在無法測得的狀態下,性行為不具傳染性。
這個結果無法去除歧視與汙名,但願大家都能獲得最新科學知識。
請支持帶原者接受治療,正常生活,做愛要戴套,這就是HIV+OK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19-05-08T11:35
at 2019-05-08T11:35
By Ingrid
at 2019-05-10T01:36
at 2019-05-10T01:36
By Lydia
at 2019-05-12T18:40
at 2019-05-12T18:40
By Hardy
at 2019-05-14T07:59
at 2019-05-14T07:59
By Yedda
at 2019-05-19T00:05
at 2019-05-19T00:05
By Charlotte
at 2019-05-23T15:15
at 2019-05-23T15:15
By Yuri
at 2019-05-27T22:06
at 2019-05-27T22:06
By Odelette
at 2019-05-28T11:00
at 2019-05-28T11:00
By Bennie
at 2019-05-31T12:22
at 2019-05-31T12:2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6-02T18:46
at 2019-06-02T18:46
By Ethan
at 2019-06-05T05:16
at 2019-06-05T05:16
By Sarah
at 2019-06-08T10:31
at 2019-06-08T10:31
By Adele
at 2019-06-12T04:23
at 2019-06-12T04:23
By Vanessa
at 2019-06-15T07:49
at 2019-06-15T07:49
By James
at 2019-06-18T14:15
at 2019-06-18T14:15
By Leila
at 2019-06-23T12:12
at 2019-06-23T12:12
By Jake
at 2019-06-27T04:49
at 2019-06-27T04:4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6-27T22:55
at 2019-06-27T22:55
By Una
at 2019-06-29T05:11
at 2019-06-29T05:11
By Liam
at 2019-06-29T13:21
at 2019-06-29T13:21
By Vanessa
at 2019-06-29T20:41
at 2019-06-29T20:41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7-03T19:37
at 2019-07-03T19:37
By Eartha
at 2019-07-04T17:57
at 2019-07-04T17:57
By Emily
at 2019-07-09T16:30
at 2019-07-09T16:30
By Adele
at 2019-07-10T02:46
at 2019-07-10T02:46
By Quanna
at 2019-07-11T15:05
at 2019-07-11T15:05
By Liam
at 2019-07-13T17:14
at 2019-07-13T17:14
By George
at 2019-07-16T20:25
at 2019-07-16T20:25
By Liam
at 2019-07-20T04:52
at 2019-07-20T04:52
By Sandy
at 2019-07-24T14:32
at 2019-07-24T14:32
By Barb Cronin
at 2019-07-28T07:54
at 2019-07-28T07:54
By Charlie
at 2019-08-01T02:41
at 2019-08-01T02:41
By Rebecca
at 2019-08-01T15:03
at 2019-08-01T15:03
By Hardy
at 2019-08-04T17:40
at 2019-08-04T17:40
By Delia
at 2019-08-09T17:30
at 2019-08-09T17:30
By Caroline
at 2019-08-13T09:26
at 2019-08-13T09:26
By Charlotte
at 2019-08-15T16:51
at 2019-08-15T16:51
By Brianna
at 2019-08-19T03:01
at 2019-08-19T03:01
By Delia
at 2019-08-21T06:57
at 2019-08-21T06:57
By Dinah
at 2019-08-22T03:40
at 2019-08-22T03:40
By Hedwig
at 2019-08-25T12:19
at 2019-08-25T12:19
By Mary
at 2019-08-27T18:28
at 2019-08-27T18:28
By Poppy
at 2019-08-29T03:31
at 2019-08-29T03:31
By Irma
at 2019-08-30T15:14
at 2019-08-30T15:14
By Jake
at 2019-09-04T08:49
at 2019-09-04T08:49
By Damian
at 2019-09-08T09:40
at 2019-09-08T09:40
Related Posts
5/3 台灣集中市場外資買賣超前30名
By Suhail Hany
at 2019-05-03T22:36
at 2019-05-03T22:36
華邦電Q1雙率寫逾2年低點 純益創近5年新
By Michael
at 2019-05-03T22:23
at 2019-05-03T22:23
5/3 台灣店頭市場三大法人買賣超前20名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5-03T22:19
at 2019-05-03T22:19
體恤農民 台肥每包肥料降20元
By Irma
at 2019-05-03T21:41
at 2019-05-03T21:41
宸鴻首季獲利減 每股淨利0.06元
By Steve
at 2019-05-03T21:36
at 2019-05-03T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