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有關基金之複利效果 - 投資
By Elvira
at 2007-11-06T14:28
at 2007-11-06T14:2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itoo (想發財破產都來找我 )》之銘言:
: 我把數學式列出來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這是銀行利息複利的公式
: 但是 也是基金複利的方程式
: 差別就是風險,有正報酬就有付報酬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這就是贖回在投入的公式
: 同上 根本就一樣 都是複利行為
: 如果你硬要說有風險 就不能算是複"利"
: 那我真的沒話講!
: 至於複合成長率
: 公式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公式都是一樣的? 有什麼不同?
: 股票當然是複利的工具
: 好的公司可以提高報酬率,當然是最佳的複利工具,
: 股價快速增值當然是複利成長的曲線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像是鴻海每年淨利成長20%,如果不是早期高配股政策來執行複利而是把現金配光光!
: 這樣公司不可能會持續擴張與增加競爭力,
: 配股便是希望盈餘能夠再投資,盈餘再投資不是複利不然是啥?
: 這跟是不是複利根本就沒關係,
: 複利真正的著眼,是把獲利再投入,如果沒有獲利,那只能說'無能',並不是無法
: 再把複利公式看一次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我們把式子改成
: (a)單利部份 本金+ 本金*p(1)% +本金*p(2)%+....本金*p(n)
: (b)複利部份 本金*p(1)%*p(2)%*p(3)%*.......*p(n-1)
: 本金*p(2)%*.............*p(n-2)
: 本金*p(3)%*.......*p(n-3)
hitoo大,
不要一直重複PO複利的公式啦!!
感覺這樣有點污辱人耶 > <"
這邊人人都知道什麼叫做複利、人人都知道複利怎麼算,
但誰又證明了基金有複利效果??
你看,我刻意設計一個看起來像是以複利在變動的淨值,
就一堆人掉進陷阱了,
別忘了,那個只是假設來的淨值,
我也可以假設淨值從1000 -> 1100 -> 1200 -> 1300
這樣子兩種操作方式的結果還是一樣 -- 都沒有複利!!
很多人也都是複利的方式去想淨值可以怎麼變動,
於是推論出基金的確是有複利的工具,
事實上,我們只能說基金〈包含股票〉是以複合成長的模式在發展,
但不一定是往上的,
所以那個不叫複利。
公式一樣不代表意義相同、也不代表會有相同的結果,
或許我的想法跟kimto大一樣,
只是不喜歡一般的投顧公司或銀行理專一昧告訴人家基金有複利,
然後讓人家誤以為基金〈者投資型保單〉會像銀行定存那樣,
而且是利息很高的銀行定存、放越久越賺 ......
我想,金融從業人員要不就是科班出身、要不就是有證照,
不應該把複利跟複合成長率的概念混用,
因為一般人〈像我這種非科班的〉很容易誤會。
基金的複合「成長」不是只漲不跌,
基金的持股也不是每支都像鴻海那樣N年翻M倍,
這兩者都是特例:
只漲不跌是複合成長的特例 -- 這樣才叫複利,
鴻海那樣的公司也僅是少數 -- 若沒漲那麼多是否就不能用複利去想像了!?
長期投資的用意並不是要去享受股票或基金的複利效果,
重點是要規避風險 -- 但也請弄清楚風險在投資組合理論中的定義,
亦即:
放得越長、越不怕一時的市場波動,
可以提高獲利的機會。
這只是試圖以時間換取空間,
不是要拿時間來跟複利結合、發揮複利的威力。
其實很多概念我都在之前那篇「長期投資30年」裡寫過了
-- 但好像沒人鳥,大家只圍繞著第一句話在打轉 Orz --
都沒有人覺得奇怪:
為什麼銀行裡專或保險業務喜歡用8%或是10%這樣的數字,
幫我們推算長期的「複利」效果??
我不是金融相關科系畢業的,
講起話來會很口語,
最後變得落落長,
感謝大大們的耐心。
--
: 我把數學式列出來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這是銀行利息複利的公式
: 但是 也是基金複利的方程式
: 差別就是風險,有正報酬就有付報酬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這就是贖回在投入的公式
: 同上 根本就一樣 都是複利行為
: 如果你硬要說有風險 就不能算是複"利"
: 那我真的沒話講!
: 至於複合成長率
: 公式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公式都是一樣的? 有什麼不同?
: 股票當然是複利的工具
: 好的公司可以提高報酬率,當然是最佳的複利工具,
: 股價快速增值當然是複利成長的曲線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像是鴻海每年淨利成長20%,如果不是早期高配股政策來執行複利而是把現金配光光!
: 這樣公司不可能會持續擴張與增加競爭力,
: 配股便是希望盈餘能夠再投資,盈餘再投資不是複利不然是啥?
: 這跟是不是複利根本就沒關係,
: 複利真正的著眼,是把獲利再投入,如果沒有獲利,那只能說'無能',並不是無法
: 再把複利公式看一次
: sigma n 本金*(1+p(n)%)^n= 最終價值
: 我們把式子改成
: (a)單利部份 本金+ 本金*p(1)% +本金*p(2)%+....本金*p(n)
: (b)複利部份 本金*p(1)%*p(2)%*p(3)%*.......*p(n-1)
: 本金*p(2)%*.............*p(n-2)
: 本金*p(3)%*.......*p(n-3)
hitoo大,
不要一直重複PO複利的公式啦!!
感覺這樣有點污辱人耶 > <"
這邊人人都知道什麼叫做複利、人人都知道複利怎麼算,
但誰又證明了基金有複利效果??
你看,我刻意設計一個看起來像是以複利在變動的淨值,
就一堆人掉進陷阱了,
別忘了,那個只是假設來的淨值,
我也可以假設淨值從1000 -> 1100 -> 1200 -> 1300
這樣子兩種操作方式的結果還是一樣 -- 都沒有複利!!
很多人也都是複利的方式去想淨值可以怎麼變動,
於是推論出基金的確是有複利的工具,
事實上,我們只能說基金〈包含股票〉是以複合成長的模式在發展,
但不一定是往上的,
所以那個不叫複利。
公式一樣不代表意義相同、也不代表會有相同的結果,
或許我的想法跟kimto大一樣,
只是不喜歡一般的投顧公司或銀行理專一昧告訴人家基金有複利,
然後讓人家誤以為基金〈者投資型保單〉會像銀行定存那樣,
而且是利息很高的銀行定存、放越久越賺 ......
我想,金融從業人員要不就是科班出身、要不就是有證照,
不應該把複利跟複合成長率的概念混用,
因為一般人〈像我這種非科班的〉很容易誤會。
基金的複合「成長」不是只漲不跌,
基金的持股也不是每支都像鴻海那樣N年翻M倍,
這兩者都是特例:
只漲不跌是複合成長的特例 -- 這樣才叫複利,
鴻海那樣的公司也僅是少數 -- 若沒漲那麼多是否就不能用複利去想像了!?
長期投資的用意並不是要去享受股票或基金的複利效果,
重點是要規避風險 -- 但也請弄清楚風險在投資組合理論中的定義,
亦即:
放得越長、越不怕一時的市場波動,
可以提高獲利的機會。
這只是試圖以時間換取空間,
不是要拿時間來跟複利結合、發揮複利的威力。
其實很多概念我都在之前那篇「長期投資30年」裡寫過了
-- 但好像沒人鳥,大家只圍繞著第一句話在打轉 Orz --
都沒有人覺得奇怪:
為什麼銀行裡專或保險業務喜歡用8%或是10%這樣的數字,
幫我們推算長期的「複利」效果??
我不是金融相關科系畢業的,
講起話來會很口語,
最後變得落落長,
感謝大大們的耐心。
--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11-11T07:03
at 2007-11-11T07:03
By Olga
at 2007-11-15T21:27
at 2007-11-15T21:27
By Mary
at 2007-11-17T16:06
at 2007-11-17T16:06
By Annie
at 2007-11-20T12:52
at 2007-11-20T12:52
By Faithe
at 2007-11-21T04:51
at 2007-11-21T04:51
By Ursula
at 2007-11-23T04:57
at 2007-11-23T04:57
By Kumar
at 2007-11-27T20:30
at 2007-11-27T20:30
By Dorothy
at 2007-11-28T09:24
at 2007-11-28T09:24
By Elma
at 2007-11-30T01:45
at 2007-11-30T01:45
By Charlie
at 2007-12-03T09:30
at 2007-12-03T09:30
By Candice
at 2007-12-07T06:21
at 2007-12-07T06:21
By Daph Bay
at 2007-12-10T04:33
at 2007-12-10T04:33
By Vanessa
at 2007-12-13T13:33
at 2007-12-13T13:33
By Candice
at 2007-12-14T15:17
at 2007-12-14T15:17
By Rebecca
at 2007-12-15T10:13
at 2007-12-15T10:13
By David
at 2007-12-16T16:32
at 2007-12-16T16:32
By David
at 2007-12-20T05:58
at 2007-12-20T05:58
By Catherine
at 2007-12-22T05:24
at 2007-12-22T05:24
By David
at 2007-12-23T21:20
at 2007-12-23T21:20
By Quanna
at 2007-12-25T16:24
at 2007-12-25T16:24
By Xanthe
at 2007-12-28T20:23
at 2007-12-28T20:23
Related Posts
海外基金扣款金額到底是要用美金或台幣算呢?
By Bethany
at 2007-11-06T13:52
at 2007-11-06T13:52
有人在荷蘭銀行開戶嗎
By Lauren
at 2007-11-06T13:51
at 2007-11-06T13:51
Re: (新聞)熱錢外流 基金賣翻天趕下架
By Liam
at 2007-11-06T13:30
at 2007-11-06T13:30
(新聞)熱錢外流 基金賣翻天趕下架
By Hardy
at 2007-11-06T13:25
at 2007-11-06T13:25
第一次操作數十萬的資金...
By Elvira
at 2007-11-06T13:11
at 2007-11-06T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