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通膨未來發生的機率 - 股票

By Dora
at 2020-04-25T18:32
at 2020-04-25T18:32
Table of Contents
拿出fed出來嘴我就不爽想回了
雅典、羅馬、威瑪政權
那個不是瘋狂印鈔後造成通膨?
這種簡單供需問題還要嘴學派?
Fed一直以來只怕一件事且會用盡所有手段避免的
不是GDP CPI 失業率
而是通縮
08年危機 fed狂印鈔
物價怎沒漲的天畫亂地?
因為錢都滾去股市 債市 跟金融商品啦
08年後 ceo真的有變保守嗎?
銀行真的有變比較乖嗎?
如果有,高收益跟etf會這樣飆的不像人樣嗎?
我堂堂老闆 公司有政府灑錢保你、不用怕破產
我還不投機投起來?
Fed印鈔經濟真正有變好嗎?
有的話每次要升息 經濟就又不好了? 跟含羞草一樣
印鈔影響的是購買力
購買力降低 信心降低
death spiral
印鈔唯一好處就是對負債國US
債務相對稀釋
但當債權人吃素? 當人民白痴?
還說今年債務負擔沒增加
我都快暈倒
移到資產負債表就不是債?
FED現在可是一堆垃圾債券的保證人
現在疫情就是有通縮危機
所以fed更卯起來印 卯起來降息 卯起來買垃圾債權
就是要把錢10成打進去 (反正印鈔不用成本
要讓一切都跟之前一樣沒有問題
當你這些錢 沒有生產力當支撐 全都拿來信心投機
尤其是美國
你跟我說不會inflation???
抱歉 我還真不信!
我最痛恨學經濟的 就是把一切當成數字合理化一切行為
在我們嘴砲廢話的同時
一堆公司現今已經乾枯 一堆人失業
對呀 股市v轉真美好
※ 引述《CTLien (Fight)》之銘言:
: ※ 引述《werqq (sandy0980)》之銘言:
: : 嗨 大家晚安
: : 最近世界各國瘋狂的QE降息 印鈔票
: : 想問一下
: : 難道大家都不害怕惡性通膨嗎?
: : 雖然熊市會讓做空的人爽爽賺
: : 但碰到惡性通膨
: : 可能做空賺到的錢
: : 下一分鐘馬上買不到麵包
: :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惡性通膨的災難
: : 還是發生機率太低?
: : 有地方可以做多惡性通膨的標的嗎?
: 你到底哪聽到印鈔會帶來通膨的說法
: 簡短答案: 美國,惡性通膨機率,疫情期間 0
: 做多惡性通膨標的:TIPS 現在Yield是-0.5% 左右
: 看到負的 是不是有點害怕 ?
: 但其實上個月Fed Chicago主席來系上訪問,有學生問他一樣的問題,
: 他也做了詳細解釋 (3/3 Fed Chicago主席聊天紀錄 https://reurl.cc/GVElzd )
: 因為這是年經文,所以我寫了長的答案,不想看長的可以end有結語
: 原文+圖:https://reurl.cc/Y10zdL 美國金融日記 4/24
: 原標題: [印鈔一定會通膨? 上個月通膨 -1%。 川普大放送,會債務危機? 別再相信
: 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 ---
: 做投資分析 重要的是 要看當下綜合狀況,不要死背課本
: 通膨與印鈔關係只是幾十年前的一篇論文關於貨幣學派的一個公式 有非常多假設和簡
化
: 事實上,印鈔跟通膨是完全沾不上邊的
: 忘掉印鈔會通膨這個江湖傳說
: 還有順便忘掉 川普大送錢 財政赤字會有債務危機 這個江湖傳說
: 兩件事情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發生。
: 先講通膨,
: 通膨發生,基本上靠普的來源是三個
: 第一個叫做預期通膨
: 預期通膨上升的時候會導致通膨。這是個很北纜無解的東西。完全不用基本面。
: 但我們現在來看 U.S. Inflation-Protected Bonds。
: 以一個十年期的TIPS來說,這周的Yield下降了0.047%,到達-0.423%。
: 以這個數字做為人們預期未來通膨的話,那麼第一個通膨要素並不被滿足。
: 事實上,現在這樣印鈔,還是有預期通縮的問題,所以Fed一再高調喊話說會努力
: 對抗通縮,把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
: (見 Fed Richard Charida 4月13日談話, WSJ: https://reurl.cc/62QzQd )
: 第二個通膨來源是來自 高支出搭配低生產
: 也就是大家大家說得過多的錢追逐過少的產品
: 但現在不是。
: 普林斯頓大學 Mian and Sufi (2020) 的 Indebted Demand這個詞寫得很好。
: Indebted Demand講的是在大量的債務負擔下,
: 人們會因為過多的債務,被迫不成比例的減少支出
: 現在大放送的政府支出,養了大家各種債,未來的副作用不是通膨、反而是支出的減少
。
: 這概念跟買房養老有一半像,當你買房背了一堆債的時候,其他支出不自覺減少,達到
強
: 迫儲蓄的功能。
: 但在COVID,大家背了一大堆債度過今天,未來將需要持續的支出減少很長的時間。
: 在這種大債負擔下,哪來的報復性消費?
: 第三個通膨來源是 企業大幅增加投資並增加薪水
: 誒這不用我解釋了,你薪水漲了嗎?
: 是說,薪資在最美好的年代去年都沒有上漲了,你期待之後上漲?
: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談美好年代:https://reurl.cc/GVElzd )
: 然後,根據過去的資料,COVID後,企業也很難再次大幅擴張
: 第一個資料來自 Malmendier, Tate, Yan (2011) 。他們去研究大蕭條與CEO。
: 他們發現,企業的CEO,如果成長過程經歷過大蕭條期間,那麼他的公司會非常不願意
使?
: 並且不願意使用外部資金融資,傾向進行保守的決策。
: 他們也發現,這些CEO退休後,新任CEO馬上就借了一堆前增加投資。
: 這說明,經歷過經濟的downturn讓CEO這輩子決策有偏向保守的影響。
: 第二個資料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史隆商學院教授 Schoar and Zuo (2017)。
: 他們蒐集了2058個CEO的資料,發現CEO入行時的經濟情況,會影響後續的決策保守程度
。
: 在經濟衰退期間入行的CEO,在差不多的公司,比其他景氣好入行的CEO進行保守的財
: 務決策,較低的投資支出,較低的財務槓桿。
: 總體來說,COVID對於在破產前走一遭、新進的管理者,都可能造成長期的風格改變。
: 可以預期企業投資會跟著下降、財務決策變得保守、薪水一樣難提升。
: ---
: 再講 債務
: 這比較乾脆
: 辛苦送這麼多錢 今年赤字預估 3.8T 占GDP 18.6% 1945年來新高
: 公共債務比占GDP 106% 追平1946年
: 但其實今年債務負擔是沒有增加的 因為利率也到了歷史新低
: 債務利息占GDP一樣維持在 2%
: 這離債務危機大概32767光年遠
: 有Fed上個月買1.5T國債 近似把40%債務赤字轉移到Fed表上
: ---
: 總結
: 忘掉 相信印鈔會通膨這個傳說 ; 也忘掉 川普送錢 = 債務危機這個江湖傳說
: 可以確定的是
: 高負債,帶來Indebted Demand ,低支出
: 高負債,低支出,市場TIPS對未來十年預期低通膨
: 高負債,低支出,不願意擴張使用未來貨幣,帶來低利率
: 美國一堆自信滿滿CEO忽然差點破產一生失業,接下來就是忽然變得保守
: 鄉民wat4103 勇敢下了10口0.025元的小輕原油,賠了550萬,下次會怎麼做?
: 大賠後,變得保守是人性,
: 即使印鈔,大負債後,迎接的是支出的減少
: 三個通膨要素都不存在的時候,哪來的通膨來源?
--
雅典、羅馬、威瑪政權
那個不是瘋狂印鈔後造成通膨?
這種簡單供需問題還要嘴學派?
Fed一直以來只怕一件事且會用盡所有手段避免的
不是GDP CPI 失業率
而是通縮
08年危機 fed狂印鈔
物價怎沒漲的天畫亂地?
因為錢都滾去股市 債市 跟金融商品啦
08年後 ceo真的有變保守嗎?
銀行真的有變比較乖嗎?
如果有,高收益跟etf會這樣飆的不像人樣嗎?
我堂堂老闆 公司有政府灑錢保你、不用怕破產
我還不投機投起來?
Fed印鈔經濟真正有變好嗎?
有的話每次要升息 經濟就又不好了? 跟含羞草一樣
印鈔影響的是購買力
購買力降低 信心降低
death spiral
印鈔唯一好處就是對負債國US
債務相對稀釋
但當債權人吃素? 當人民白痴?
還說今年債務負擔沒增加
我都快暈倒
移到資產負債表就不是債?
FED現在可是一堆垃圾債券的保證人
現在疫情就是有通縮危機
所以fed更卯起來印 卯起來降息 卯起來買垃圾債權
就是要把錢10成打進去 (反正印鈔不用成本
要讓一切都跟之前一樣沒有問題
當你這些錢 沒有生產力當支撐 全都拿來信心投機
尤其是美國
你跟我說不會inflation???
抱歉 我還真不信!
我最痛恨學經濟的 就是把一切當成數字合理化一切行為
在我們嘴砲廢話的同時
一堆公司現今已經乾枯 一堆人失業
對呀 股市v轉真美好
※ 引述《CTLien (Fight)》之銘言:
: ※ 引述《werqq (sandy0980)》之銘言:
: : 嗨 大家晚安
: : 最近世界各國瘋狂的QE降息 印鈔票
: : 想問一下
: : 難道大家都不害怕惡性通膨嗎?
: : 雖然熊市會讓做空的人爽爽賺
: : 但碰到惡性通膨
: : 可能做空賺到的錢
: : 下一分鐘馬上買不到麵包
: :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惡性通膨的災難
: : 還是發生機率太低?
: : 有地方可以做多惡性通膨的標的嗎?
: 你到底哪聽到印鈔會帶來通膨的說法
: 簡短答案: 美國,惡性通膨機率,疫情期間 0
: 做多惡性通膨標的:TIPS 現在Yield是-0.5% 左右
: 看到負的 是不是有點害怕 ?
: 但其實上個月Fed Chicago主席來系上訪問,有學生問他一樣的問題,
: 他也做了詳細解釋 (3/3 Fed Chicago主席聊天紀錄 https://reurl.cc/GVElzd )
: 因為這是年經文,所以我寫了長的答案,不想看長的可以end有結語
: 原文+圖:https://reurl.cc/Y10zdL 美國金融日記 4/24
: 原標題: [印鈔一定會通膨? 上個月通膨 -1%。 川普大放送,會債務危機? 別再相信
: 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 ---
: 做投資分析 重要的是 要看當下綜合狀況,不要死背課本
: 通膨與印鈔關係只是幾十年前的一篇論文關於貨幣學派的一個公式 有非常多假設和簡
化
: 事實上,印鈔跟通膨是完全沾不上邊的
: 忘掉印鈔會通膨這個江湖傳說
: 還有順便忘掉 川普大送錢 財政赤字會有債務危機 這個江湖傳說
: 兩件事情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發生。
: 先講通膨,
: 通膨發生,基本上靠普的來源是三個
: 第一個叫做預期通膨
: 預期通膨上升的時候會導致通膨。這是個很北纜無解的東西。完全不用基本面。
: 但我們現在來看 U.S. Inflation-Protected Bonds。
: 以一個十年期的TIPS來說,這周的Yield下降了0.047%,到達-0.423%。
: 以這個數字做為人們預期未來通膨的話,那麼第一個通膨要素並不被滿足。
: 事實上,現在這樣印鈔,還是有預期通縮的問題,所以Fed一再高調喊話說會努力
: 對抗通縮,把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
: (見 Fed Richard Charida 4月13日談話, WSJ: https://reurl.cc/62QzQd )
: 第二個通膨來源是來自 高支出搭配低生產
: 也就是大家大家說得過多的錢追逐過少的產品
: 但現在不是。
: 普林斯頓大學 Mian and Sufi (2020) 的 Indebted Demand這個詞寫得很好。
: Indebted Demand講的是在大量的債務負擔下,
: 人們會因為過多的債務,被迫不成比例的減少支出
: 現在大放送的政府支出,養了大家各種債,未來的副作用不是通膨、反而是支出的減少
。
: 這概念跟買房養老有一半像,當你買房背了一堆債的時候,其他支出不自覺減少,達到
強
: 迫儲蓄的功能。
: 但在COVID,大家背了一大堆債度過今天,未來將需要持續的支出減少很長的時間。
: 在這種大債負擔下,哪來的報復性消費?
: 第三個通膨來源是 企業大幅增加投資並增加薪水
: 誒這不用我解釋了,你薪水漲了嗎?
: 是說,薪資在最美好的年代去年都沒有上漲了,你期待之後上漲?
: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談美好年代:https://reurl.cc/GVElzd )
: 然後,根據過去的資料,COVID後,企業也很難再次大幅擴張
: 第一個資料來自 Malmendier, Tate, Yan (2011) 。他們去研究大蕭條與CEO。
: 他們發現,企業的CEO,如果成長過程經歷過大蕭條期間,那麼他的公司會非常不願意
使?
: 並且不願意使用外部資金融資,傾向進行保守的決策。
: 他們也發現,這些CEO退休後,新任CEO馬上就借了一堆前增加投資。
: 這說明,經歷過經濟的downturn讓CEO這輩子決策有偏向保守的影響。
: 第二個資料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史隆商學院教授 Schoar and Zuo (2017)。
: 他們蒐集了2058個CEO的資料,發現CEO入行時的經濟情況,會影響後續的決策保守程度
。
: 在經濟衰退期間入行的CEO,在差不多的公司,比其他景氣好入行的CEO進行保守的財
: 務決策,較低的投資支出,較低的財務槓桿。
: 總體來說,COVID對於在破產前走一遭、新進的管理者,都可能造成長期的風格改變。
: 可以預期企業投資會跟著下降、財務決策變得保守、薪水一樣難提升。
: ---
: 再講 債務
: 這比較乾脆
: 辛苦送這麼多錢 今年赤字預估 3.8T 占GDP 18.6% 1945年來新高
: 公共債務比占GDP 106% 追平1946年
: 但其實今年債務負擔是沒有增加的 因為利率也到了歷史新低
: 債務利息占GDP一樣維持在 2%
: 這離債務危機大概32767光年遠
: 有Fed上個月買1.5T國債 近似把40%債務赤字轉移到Fed表上
: ---
: 總結
: 忘掉 相信印鈔會通膨這個傳說 ; 也忘掉 川普送錢 = 債務危機這個江湖傳說
: 可以確定的是
: 高負債,帶來Indebted Demand ,低支出
: 高負債,低支出,市場TIPS對未來十年預期低通膨
: 高負債,低支出,不願意擴張使用未來貨幣,帶來低利率
: 美國一堆自信滿滿CEO忽然差點破產一生失業,接下來就是忽然變得保守
: 鄉民wat4103 勇敢下了10口0.025元的小輕原油,賠了550萬,下次會怎麼做?
: 大賠後,變得保守是人性,
: 即使印鈔,大負債後,迎接的是支出的減少
: 三個通膨要素都不存在的時候,哪來的通膨來源?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20-04-27T22:25
at 2020-04-27T22:25

By Leila
at 2020-04-29T14:20
at 2020-04-29T14:20

By Hardy
at 2020-05-02T15:29
at 2020-05-02T15:29

By Hamiltion
at 2020-05-04T18:01
at 2020-05-04T18:01

By Doris
at 2020-05-06T01:20
at 2020-05-06T01:20

By Kelly
at 2020-05-09T06:53
at 2020-05-09T06:53

By Agatha
at 2020-05-14T03:41
at 2020-05-14T03:41

By Olga
at 2020-05-14T18:38
at 2020-05-14T18:38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5-18T04:23
at 2020-05-18T04:23

By Agatha
at 2020-05-19T17:57
at 2020-05-19T17:57

By Zanna
at 2020-05-21T19:32
at 2020-05-21T19:32

By Andy
at 2020-05-26T15:10
at 2020-05-26T15:10

By Olivia
at 2020-05-27T18:47
at 2020-05-27T18:47

By John
at 2020-06-01T05:05
at 2020-06-01T05:05

By Zora
at 2020-06-03T02:40
at 2020-06-03T02:40

By Selena
at 2020-06-05T11:38
at 2020-06-05T11:38

By James
at 2020-06-08T23:56
at 2020-06-08T23:56

By Isla
at 2020-06-09T19:34
at 2020-06-09T19:34

By Robert
at 2020-06-10T22:05
at 2020-06-10T22:05

By Kelly
at 2020-06-13T23:15
at 2020-06-13T23:15

By Noah
at 2020-06-18T02:45
at 2020-06-18T02:45

By Quintina
at 2020-06-22T08:16
at 2020-06-22T08:16

By Kristin
at 2020-06-25T15:48
at 2020-06-25T15:48

By Ophelia
at 2020-06-26T20:38
at 2020-06-26T20:38

By Valerie
at 2020-06-30T05:02
at 2020-06-30T05:02

By Oliver
at 2020-07-01T08:42
at 2020-07-01T08:42

By Mason
at 2020-07-06T05:11
at 2020-07-06T05:11

By Bennie
at 2020-07-06T13:17
at 2020-07-06T13:17

By Andrew
at 2020-07-07T13:26
at 2020-07-07T13:26

By Ophelia
at 2020-07-09T08:52
at 2020-07-09T08:52

By Barb Cronin
at 2020-07-13T05:06
at 2020-07-13T05:06

By Lydia
at 2020-07-17T02:19
at 2020-07-17T02:19

By Zora
at 2020-07-20T08:21
at 2020-07-20T08:21

By Michael
at 2020-07-24T00:23
at 2020-07-24T00:23

By Faithe
at 2020-07-27T14:28
at 2020-07-27T14:28

By Jacob
at 2020-07-30T01:25
at 2020-07-30T01:25

By Puput
at 2020-08-02T09:33
at 2020-08-02T09:33

By Ina
at 2020-08-05T08:58
at 2020-08-05T08:58

By Hedda
at 2020-08-06T01:35
at 2020-08-06T01:35

By Gary
at 2020-08-10T13:07
at 2020-08-10T13:07

By Hedda
at 2020-08-15T07:06
at 2020-08-15T07:06

By Ula
at 2020-08-15T12:15
at 2020-08-15T12:15

By Tom
at 2020-08-17T00:29
at 2020-08-17T00:29

By Sierra Rose
at 2020-08-18T17:20
at 2020-08-18T17:20

By Donna
at 2020-08-22T21:31
at 2020-08-22T21:31

By Elma
at 2020-08-23T04:53
at 2020-08-23T04:53

By Charlie
at 2020-08-25T11:49
at 2020-08-25T11:49

By Bethany
at 2020-08-27T10:50
at 2020-08-27T10:50

By Gilbert
at 2020-08-31T22:53
at 2020-08-31T22:53

By Ida
at 2020-09-02T01:02
at 2020-09-02T01:02

By Daph Bay
at 2020-09-02T03:29
at 2020-09-02T03:29

By Anonymous
at 2020-09-02T09:49
at 2020-09-02T09:49

By Frederica
at 2020-09-04T20:20
at 2020-09-04T20:20

By Emma
at 2020-09-06T06:48
at 2020-09-06T06:48

By Adele
at 2020-09-08T03:07
at 2020-09-08T03:07

By Delia
at 2020-09-10T09:49
at 2020-09-10T09:49

By Dorothy
at 2020-09-14T19:26
at 2020-09-14T19:26

By Dorothy
at 2020-09-19T07:05
at 2020-09-19T07:05

By Ida
at 2020-09-21T07:08
at 2020-09-21T07:08

By Hamiltion
at 2020-09-25T17:04
at 2020-09-25T17:04

By Jacky
at 2020-09-28T23:38
at 2020-09-28T23:38

By Ursula
at 2020-10-03T03:59
at 2020-10-03T03:59

By Dorothy
at 2020-10-04T16:48
at 2020-10-04T16:48

By Dinah
at 2020-10-04T23:10
at 2020-10-04T23:10

By Frederic
at 2020-10-08T23:18
at 2020-10-08T23:18

By Agatha
at 2020-10-12T13:17
at 2020-10-12T13:17

By Victoria
at 2020-10-16T11:32
at 2020-10-16T11:32

By Poppy
at 2020-10-17T20:10
at 2020-10-17T20:10

By Una
at 2020-10-18T02:07
at 2020-10-18T02:07

By Emily
at 2020-10-19T02:07
at 2020-10-19T02:07

By Liam
at 2020-10-21T07:50
at 2020-10-21T07:50

By Hedwig
at 2020-10-24T17:04
at 2020-10-24T17:04

By Mason
at 2020-10-26T19:59
at 2020-10-26T19:59

By Steve
at 2020-10-29T05:18
at 2020-10-29T05:18

By Anonymous
at 2020-10-30T14:29
at 2020-10-30T14:29

By Ingrid
at 2020-11-04T14:06
at 2020-11-04T14:06

By Jack
at 2020-11-07T09:53
at 2020-11-07T09:53

By Aaliyah
at 2020-11-09T18:36
at 2020-11-09T18:36

By Brianna
at 2020-11-13T03:16
at 2020-11-13T03:16

By Lydia
at 2020-11-13T06:02
at 2020-11-13T06:02

By Candice
at 2020-11-17T01:15
at 2020-11-17T01:15

By Thomas
at 2020-11-19T17:56
at 2020-11-19T17:56

By Jessica
at 2020-11-23T18:21
at 2020-11-23T18:21

By Frederic
at 2020-11-28T13:16
at 2020-11-28T13:16

By Joseph
at 2020-12-03T12:44
at 2020-12-03T12:44

By Jessica
at 2020-12-08T01:29
at 2020-12-08T01:29

By Tracy
at 2020-12-10T08:56
at 2020-12-10T08:56

By Zenobia
at 2020-12-11T15:31
at 2020-12-11T15:31

By Valerie
at 2020-12-13T00:18
at 2020-12-13T00:18

By Edith
at 2020-12-14T15:07
at 2020-12-14T15:07

By Vanessa
at 2020-12-17T15:42
at 2020-12-17T15:42

By Rosalind
at 2020-12-18T13:16
at 2020-12-18T13:16

By Bennie
at 2020-12-23T08:58
at 2020-12-23T08:58

By Jacob
at 2020-12-25T12:57
at 2020-12-25T12:57

By Doris
at 2020-12-25T19:52
at 2020-12-25T19:52

By William
at 2020-12-28T20:06
at 2020-12-28T20:06

By Elvira
at 2021-01-01T05:29
at 2021-01-01T05:2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1-01T08:03
at 2021-01-01T08:03

By Mary
at 2021-01-01T10:18
at 2021-01-01T10:18

By Lucy
at 2021-01-02T09:37
at 2021-01-02T09:37

By Caroline
at 2021-01-05T20:57
at 2021-01-05T20:57

By Annie
at 2021-01-09T04:55
at 2021-01-09T04:55

By Noah
at 2021-01-10T19:27
at 2021-01-10T19:27

By Blanche
at 2021-01-12T07:03
at 2021-01-12T07:03

By Ophelia
at 2021-01-13T01:08
at 2021-01-13T01:08

By Necoo
at 2021-01-16T22:56
at 2021-01-16T22:56

By Annie
at 2021-01-19T05:39
at 2021-01-19T05:39

By Ula
at 2021-01-20T06:27
at 2021-01-20T06:27

By George
at 2021-01-22T17:27
at 2021-01-22T17:27

By Cara
at 2021-01-25T19:55
at 2021-01-25T19:55

By Adele
at 2021-01-26T05:27
at 2021-01-26T05:27

By Lydia
at 2021-01-26T17:03
at 2021-01-26T17:03
Related Posts
為什麼相對貴的股票比便宜的股票好買?

By Wallis
at 2020-04-25T18:28
at 2020-04-25T18:28
銀行爛頭寸 金融海嘯來最多

By Belly
at 2020-04-25T18:04
at 2020-04-25T18:04
大家石油是看多還是看空?

By Zora
at 2020-04-25T17:53
at 2020-04-25T17:53
惡性通膨未來發生的機率

By Anthony
at 2020-04-25T17:47
at 2020-04-25T17:47
請問國安基金何時會退場呢?

By Ingrid
at 2020-04-25T17:23
at 2020-04-25T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