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題經濟學的問題 - 經濟
By Kyle
at 2008-02-28T01:28
at 2008-02-28T01:28
Table of Contents
小弟正在準備經濟系的轉系考
看了考古題後 有一些怎麼想也想不出來的問題
想請教板上的大大^^
1.請以經濟學的角度評論:
A.「電腦的品質變好,價格也日趨便宜,但電腦的銷售量卻沒有增加。」
B.「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
C.「住旅館,不會計算水電費;租整層公寓,水電費要自付。」
D.「近百年唱片、錄音機、CD的發明,使得音樂家突然能夠以低成本
對廣大聽眾群提供他們的作品或演奏。
這項發明,對於一般學音樂的所得其實是有傷害性的。」
E.「在1997和1998年間整個美國的就業增加了兩千一百萬的就業量,
但是整個美國失業率計算的失業量只減少五十萬人。」
F.「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9%,汽車業的新車銷售業績大幅衰退,
豪華餐廳的業績也大幅滑落,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以下是我自己的解析(以我有限的經濟學程度@@")
A.「電腦的品質變好,價格也日趨便宜,但電腦的銷售量卻沒有增加。」
這題我直覺想到的是電腦的供給線往右移了(供給增加),所以價格才會降低;
但始終都想不到為什麼銷售量不會因此而增加
(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在供給線往右移的同時需求現也同時往左移,
如此才能達到價格降低但銷售量不變的結果==>但需求又何故減少呢?)
B.「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
因為多元,所以可提供的選項變多,也就是可入學的管道變多,
乍看之下好像是因為管道彼此之間會互相競爭,所以應該會讓彼此之間的價格降低,
使生產者剩餘增加;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台灣的特殊的教育環境之下,
每個考生為了把握每個機會都試試看,所以反而花了更多的錢去買各種版本的書、
更多的時間成本去閱讀不一樣的考試內容、
以及更多的錢去參加各種可能的入學管道─所以才會更花錢。
但我不確定這樣的理解是否是對的?因為在這些理解中似乎沒有用到什麼經濟學的原理@@
C.「住旅館,不會計算水電費;租整層公寓,水電費要自付。」
其實坦白說在看到這題之前我一直都視它為理所當然的現象,
所以當題目出出來反而有些傻眼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我目前為止只想到這或許跟公共財有關(敵對or非敵對、可排他or不可排它)
但幾乎完全不清楚它們分別哪一個是哪一個
D.「近百年唱片、錄音機、CD的發明,使得音樂家突然能夠以低成本
對廣大聽眾群提供他們的作品或演奏。
這項發明,對於一般學音樂的所得其實是有傷害性的。」
這題我聯想到的概念是彈性與經濟租
也就是說,對於喜歡這些音樂家的樂迷或是聽眾們,
這些音樂家所帶來的音樂(不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對他們而言是無彈性的(小於1)
而在無彈性的時候價位越低、銷售/需求量越大,則兩者之間的成績(也就是收入)則越少
換句話說,如果音樂家所帶來的音樂是無彈性的,若要賺得更多,
則應該提高價位才是──但這些發明使這些音樂家逼不得已以薄利多銷的方式
去銷售他們的音樂。
會提到經濟租其實也是因為最近才學到這個概念,
好像是只要彈性小於無限大的商品就有這個特性,
其經濟租的多寡是消費者對它的需求而定。==>不知道這個概念在這裡用得上用不上?
E.「在1997和1998年間整個美國的就業增加了兩千一百萬的就業量,
但是整個美國失業率計算的失業量只減少五十萬人。」
這題其實我剛看到時也楞了一下,
但後來想想只想到有兩種可能:
1.在1997到1998這兩年之間創造了將近2150萬的工作機會
2.自然增加以及社會增加的人口爆增,這些人在這兩年之間紛紛投入勞動市場,
而且幾乎都有工作做
其實也就是一種可能的兩個條件啦,但是這個想法自己想想都覺得太粗糙了,
而且這跟經濟學好像沒什麼關係(不然就是我還沒學到 囧>)
F.「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9%,汽車業的新車銷售業績大幅衰退,
豪華餐廳的業績也大幅滑落,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這提前半部我還可以了解,
因為經濟成長率是負的(也就是經濟衰退),所以人民自然不會去消耗那種昂貴的奢侈品,
能省吃儉用就省吃儉用,所以所謂的"新車"和"昂貴的食物"自然需求就會下降;
「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這句我就不太能理解了,
以結果論來看應該是這個社會上很缺像大賣場工作人員這種人,
供給減少或需求增加都會導致工資(僱用價格)的增加(這樣才能留住他們)
但是為什麼經濟衰退會導致社會對這些人的需求增加
或是這些人的供給減少呢?
我暫時先把經濟衰退跟失業率攀升聯想在一起好了
(我沒學完總體經濟學,所以也不知道這樣想對不對)
假定經濟衰退會導致失業率攀升
那麼各項工作的勞動供給應該會升高而需求應該會減少啊
但怎麼反而剛好相反呢?這是我想不透的地方
請各位板上的大大們不吝指教<(_ _)>
--
看了考古題後 有一些怎麼想也想不出來的問題
想請教板上的大大^^
1.請以經濟學的角度評論:
A.「電腦的品質變好,價格也日趨便宜,但電腦的銷售量卻沒有增加。」
B.「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
C.「住旅館,不會計算水電費;租整層公寓,水電費要自付。」
D.「近百年唱片、錄音機、CD的發明,使得音樂家突然能夠以低成本
對廣大聽眾群提供他們的作品或演奏。
這項發明,對於一般學音樂的所得其實是有傷害性的。」
E.「在1997和1998年間整個美國的就業增加了兩千一百萬的就業量,
但是整個美國失業率計算的失業量只減少五十萬人。」
F.「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9%,汽車業的新車銷售業績大幅衰退,
豪華餐廳的業績也大幅滑落,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以下是我自己的解析(以我有限的經濟學程度@@")
A.「電腦的品質變好,價格也日趨便宜,但電腦的銷售量卻沒有增加。」
這題我直覺想到的是電腦的供給線往右移了(供給增加),所以價格才會降低;
但始終都想不到為什麼銷售量不會因此而增加
(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在供給線往右移的同時需求現也同時往左移,
如此才能達到價格降低但銷售量不變的結果==>但需求又何故減少呢?)
B.「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
因為多元,所以可提供的選項變多,也就是可入學的管道變多,
乍看之下好像是因為管道彼此之間會互相競爭,所以應該會讓彼此之間的價格降低,
使生產者剩餘增加;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台灣的特殊的教育環境之下,
每個考生為了把握每個機會都試試看,所以反而花了更多的錢去買各種版本的書、
更多的時間成本去閱讀不一樣的考試內容、
以及更多的錢去參加各種可能的入學管道─所以才會更花錢。
但我不確定這樣的理解是否是對的?因為在這些理解中似乎沒有用到什麼經濟學的原理@@
C.「住旅館,不會計算水電費;租整層公寓,水電費要自付。」
其實坦白說在看到這題之前我一直都視它為理所當然的現象,
所以當題目出出來反而有些傻眼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我目前為止只想到這或許跟公共財有關(敵對or非敵對、可排他or不可排它)
但幾乎完全不清楚它們分別哪一個是哪一個
D.「近百年唱片、錄音機、CD的發明,使得音樂家突然能夠以低成本
對廣大聽眾群提供他們的作品或演奏。
這項發明,對於一般學音樂的所得其實是有傷害性的。」
這題我聯想到的概念是彈性與經濟租
也就是說,對於喜歡這些音樂家的樂迷或是聽眾們,
這些音樂家所帶來的音樂(不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對他們而言是無彈性的(小於1)
而在無彈性的時候價位越低、銷售/需求量越大,則兩者之間的成績(也就是收入)則越少
換句話說,如果音樂家所帶來的音樂是無彈性的,若要賺得更多,
則應該提高價位才是──但這些發明使這些音樂家逼不得已以薄利多銷的方式
去銷售他們的音樂。
會提到經濟租其實也是因為最近才學到這個概念,
好像是只要彈性小於無限大的商品就有這個特性,
其經濟租的多寡是消費者對它的需求而定。==>不知道這個概念在這裡用得上用不上?
E.「在1997和1998年間整個美國的就業增加了兩千一百萬的就業量,
但是整個美國失業率計算的失業量只減少五十萬人。」
這題其實我剛看到時也楞了一下,
但後來想想只想到有兩種可能:
1.在1997到1998這兩年之間創造了將近2150萬的工作機會
2.自然增加以及社會增加的人口爆增,這些人在這兩年之間紛紛投入勞動市場,
而且幾乎都有工作做
其實也就是一種可能的兩個條件啦,但是這個想法自己想想都覺得太粗糙了,
而且這跟經濟學好像沒什麼關係(不然就是我還沒學到 囧>)
F.「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9%,汽車業的新車銷售業績大幅衰退,
豪華餐廳的業績也大幅滑落,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
這提前半部我還可以了解,
因為經濟成長率是負的(也就是經濟衰退),所以人民自然不會去消耗那種昂貴的奢侈品,
能省吃儉用就省吃儉用,所以所謂的"新車"和"昂貴的食物"自然需求就會下降;
「但大賣場工作人員"卻"有六個月的年終獎金」這句我就不太能理解了,
以結果論來看應該是這個社會上很缺像大賣場工作人員這種人,
供給減少或需求增加都會導致工資(僱用價格)的增加(這樣才能留住他們)
但是為什麼經濟衰退會導致社會對這些人的需求增加
或是這些人的供給減少呢?
我暫時先把經濟衰退跟失業率攀升聯想在一起好了
(我沒學完總體經濟學,所以也不知道這樣想對不對)
假定經濟衰退會導致失業率攀升
那麼各項工作的勞動供給應該會升高而需求應該會減少啊
但怎麼反而剛好相反呢?這是我想不透的地方
請各位板上的大大們不吝指教<(_ _)>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Connor
at 2008-03-02T00:53
at 2008-03-02T00:53
By Zenobia
at 2008-03-05T20:00
at 2008-03-05T20:00
By Ingrid
at 2008-03-08T17:09
at 2008-03-08T17:09
By Irma
at 2008-03-12T16:18
at 2008-03-12T16:18
By Frederica
at 2008-03-15T02:46
at 2008-03-15T02:46
By Mason
at 2008-03-19T11:50
at 2008-03-19T11:50
By Donna
at 2008-03-20T12:53
at 2008-03-20T12:53
By Quintina
at 2008-03-23T06:41
at 2008-03-23T06:41
By Noah
at 2008-03-24T04:04
at 2008-03-24T04:04
By Quintina
at 2008-03-25T14:05
at 2008-03-25T14:05
By Zanna
at 2008-03-25T19:35
at 2008-03-25T19:35
Related Posts
經濟系 問答集
By Ida
at 2008-02-28T00:22
at 2008-02-28T00:22
經濟系 問答集
By Annie
at 2008-02-28T00:02
at 2008-02-28T00:02
[心得] 辯論會觀後感-兩人經濟理念的不同
By Caroline
at 2008-02-27T22:54
at 2008-02-27T22:54
經濟系 問答集
By Emily
at 2008-02-27T22:42
at 2008-02-27T22:42
經濟系 問答集
By Anonymous
at 2008-02-27T15:10
at 2008-02-27T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