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籲美聯儲降息1% 讓經濟如火箭噴發 - 股票
By Eartha
at 2019-05-01T10:35
at 2019-05-01T10:35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1/n11225484.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2019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在美聯儲於4月30日和5月1
日舉行例行決策會議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抨擊美聯儲的鷹派立場,呼籲應該降息1%(
目前美國聯邦基本利率為2.25-2.5%),而非只是一味消極地到年底之前維持利率不變,
如此將能推升美國經濟「如同火箭噴發」。
川普週二(4月30日)在推文中稱,「如果我們降低利率(例如1%)和實施量化寬鬆(QE
),經濟就會像火箭一樣噴發。的確,首季GDP增長3.2%確實不錯,但通脹仍然神奇地低
,我們可以同時締造紀錄,讓國債負擔開始變小。」
川普除了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18年連續四次升息和祭
出量化緊縮(QT或縮表)之外,也同時罕見地讚揚中國透過降低利率來刺激其經濟的做法
。川普在推文中期許,如果美聯儲也仿效中國的寬鬆作法,美國的經濟將有很大的潛力。
過去兩個月中,川普曾經多次公開批評美聯儲的量化緊縮政策——4月27日在威斯康辛州
的綠灣(Green Bay)的集會中提到一次,4月5日在白宮草坪的記者會上提到了三次,3月
2日在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提到了三次。
所謂的量化緊縮(QT)就是量化寬鬆(QE)的反向政策,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量化緊縮的威
力不下於升息,川普多次公開抨擊量化緊縮,也顯示他預期該政策對經濟已造成重大傷害
。
自金融風暴後,美聯儲透過量化寬鬆讓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了4.5萬億美元,但現在
以每個月500億美元的速度進行量化緊縮或縮表,2017年底迄今縮表的金額已達5,000億美
元。美聯儲此前承諾在五月將減少縮表的規模,並於今年九月結束縮表。
但從川普的推文看來,美聯儲這樣的動作仍然太過消極,他暗示應該轉為量化寬鬆。川普
此前諷刺美聯儲要去感受市場,不要只根據一些無謂的數據做決策。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
德洛(Larry Kudlow)和美聯儲理事提名人摩爾(Stephen Moore)也都提出類似的意見
。
去年底當美股大跌之際,投資大亨卓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和前美聯儲理事沃爾
許(Kevin Warsh)不約而同地敦促美聯儲不要在縮表的同時進行升息,這種貨幣政策的
雙刃利劍將威脅美國經濟增長。
川普週二的推文似乎運用了更高明的談判技巧,他沒有說美聯儲官員此時不該升息,而是
進一步提到要降息1%,他也沒說量化緊縮結束的動作太慢,而是直接暗示應該轉為採取量
化寬鬆政策。
川普這樣的評論對美聯儲官員將構成巨大的壓力,因為市場預期美聯儲這次會議只會決策
不升息,不會有其它寬鬆的作為,如果市場參與者週三以後對美聯儲的政策感到失望而出
現股市較大的獲利回吐賣壓,屆時投資人只會歸咎美聯儲寬鬆腳步太慢。川普此舉頗有讓
市場逼著美聯儲就範,朝向寬鬆政策的味道。#
責任編輯:葉紫微
3.心得/評論:
川普真的是很怕呢
不過他跟美國那群主力群 怕是正常的
因為他們借了太多錢 當所有炒作的錢都是借來的
利率就會對他們造成壓力
目前 感覺上他們套了很多多單 也只能繼續拉了
台灣目前也有點這種味道
所以像是最近2454 2408 6269之類的
盈餘跟產品報價不好的狀況 也是得撐著
美國現在那些控制他們國家指數的人
太在乎權力跟金錢 貧富差距一直在擴大
這樣玩下去早晚跟法國一樣 來個黃背心之類的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1/n11225484.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2019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在美聯儲於4月30日和5月1
日舉行例行決策會議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抨擊美聯儲的鷹派立場,呼籲應該降息1%(
目前美國聯邦基本利率為2.25-2.5%),而非只是一味消極地到年底之前維持利率不變,
如此將能推升美國經濟「如同火箭噴發」。
川普週二(4月30日)在推文中稱,「如果我們降低利率(例如1%)和實施量化寬鬆(QE
),經濟就會像火箭一樣噴發。的確,首季GDP增長3.2%確實不錯,但通脹仍然神奇地低
,我們可以同時締造紀錄,讓國債負擔開始變小。」
川普除了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18年連續四次升息和祭
出量化緊縮(QT或縮表)之外,也同時罕見地讚揚中國透過降低利率來刺激其經濟的做法
。川普在推文中期許,如果美聯儲也仿效中國的寬鬆作法,美國的經濟將有很大的潛力。
過去兩個月中,川普曾經多次公開批評美聯儲的量化緊縮政策——4月27日在威斯康辛州
的綠灣(Green Bay)的集會中提到一次,4月5日在白宮草坪的記者會上提到了三次,3月
2日在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提到了三次。
所謂的量化緊縮(QT)就是量化寬鬆(QE)的反向政策,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量化緊縮的威
力不下於升息,川普多次公開抨擊量化緊縮,也顯示他預期該政策對經濟已造成重大傷害
。
自金融風暴後,美聯儲透過量化寬鬆讓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了4.5萬億美元,但現在
以每個月500億美元的速度進行量化緊縮或縮表,2017年底迄今縮表的金額已達5,000億美
元。美聯儲此前承諾在五月將減少縮表的規模,並於今年九月結束縮表。
但從川普的推文看來,美聯儲這樣的動作仍然太過消極,他暗示應該轉為量化寬鬆。川普
此前諷刺美聯儲要去感受市場,不要只根據一些無謂的數據做決策。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
德洛(Larry Kudlow)和美聯儲理事提名人摩爾(Stephen Moore)也都提出類似的意見
。
去年底當美股大跌之際,投資大亨卓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和前美聯儲理事沃爾
許(Kevin Warsh)不約而同地敦促美聯儲不要在縮表的同時進行升息,這種貨幣政策的
雙刃利劍將威脅美國經濟增長。
川普週二的推文似乎運用了更高明的談判技巧,他沒有說美聯儲官員此時不該升息,而是
進一步提到要降息1%,他也沒說量化緊縮結束的動作太慢,而是直接暗示應該轉為採取量
化寬鬆政策。
川普這樣的評論對美聯儲官員將構成巨大的壓力,因為市場預期美聯儲這次會議只會決策
不升息,不會有其它寬鬆的作為,如果市場參與者週三以後對美聯儲的政策感到失望而出
現股市較大的獲利回吐賣壓,屆時投資人只會歸咎美聯儲寬鬆腳步太慢。川普此舉頗有讓
市場逼著美聯儲就範,朝向寬鬆政策的味道。#
責任編輯:葉紫微
3.心得/評論:
川普真的是很怕呢
不過他跟美國那群主力群 怕是正常的
因為他們借了太多錢 當所有炒作的錢都是借來的
利率就會對他們造成壓力
目前 感覺上他們套了很多多單 也只能繼續拉了
台灣目前也有點這種味道
所以像是最近2454 2408 6269之類的
盈餘跟產品報價不好的狀況 也是得撐著
美國現在那些控制他們國家指數的人
太在乎權力跟金錢 貧富差距一直在擴大
這樣玩下去早晚跟法國一樣 來個黃背心之類的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9-05-01T13:41
at 2019-05-01T13:41
By Elvira
at 2019-05-02T06:19
at 2019-05-02T06:19
By Hedwig
at 2019-05-04T12:23
at 2019-05-04T12:23
By Elvira
at 2019-05-05T05:28
at 2019-05-05T05:28
By Yedda
at 2019-05-07T03:43
at 2019-05-07T03:43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5-10T17:51
at 2019-05-10T17:51
By Daniel
at 2019-05-13T18:09
at 2019-05-13T18:09
By Mary
at 2019-05-18T09:10
at 2019-05-18T09:10
By Ina
at 2019-05-19T15:11
at 2019-05-19T15:11
By Mary
at 2019-05-22T03:40
at 2019-05-22T03:40
By Quintina
at 2019-05-26T20:52
at 2019-05-26T20:52
By Noah
at 2019-05-31T00:35
at 2019-05-31T00:35
By Audriana
at 2019-06-02T07:17
at 2019-06-02T07:17
By Ethan
at 2019-06-06T02:25
at 2019-06-06T02:25
By Belly
at 2019-06-10T22:59
at 2019-06-10T22:5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6-12T04:45
at 2019-06-12T04:45
By Hazel
at 2019-06-15T22:34
at 2019-06-15T22:34
By Kyle
at 2019-06-16T10:41
at 2019-06-16T10:41
By Elizabeth
at 2019-06-18T13:30
at 2019-06-18T13:30
By Agnes
at 2019-06-19T15:51
at 2019-06-19T15:51
By Caitlin
at 2019-06-23T01:59
at 2019-06-23T01:59
By James
at 2019-06-24T09:49
at 2019-06-24T09:49
By Poppy
at 2019-06-24T22:04
at 2019-06-24T22:04
By Charlotte
at 2019-06-27T02:21
at 2019-06-27T02:21
By Rae
at 2019-07-01T01:19
at 2019-07-01T01:19
By John
at 2019-07-04T10:35
at 2019-07-04T10:35
By Isabella
at 2019-07-07T15:33
at 2019-07-07T15:33
By Leila
at 2019-07-10T10:16
at 2019-07-10T10:16
By Isabella
at 2019-07-14T08:00
at 2019-07-14T08:00
By Tom
at 2019-07-17T00:18
at 2019-07-17T00:18
By Zora
at 2019-07-18T05:34
at 2019-07-18T05:34
By Eartha
at 2019-07-20T15:17
at 2019-07-20T15:17
By Edith
at 2019-07-23T02:41
at 2019-07-23T02:41
By Kumar
at 2019-07-27T15:11
at 2019-07-27T15:11
By Susan
at 2019-07-31T12:48
at 2019-07-31T12:48
By Anthony
at 2019-08-03T22:24
at 2019-08-03T22:24
By Carol
at 2019-08-07T21:52
at 2019-08-07T21:52
By Kelly
at 2019-08-12T19:55
at 2019-08-12T19:55
By Margaret
at 2019-08-14T11:43
at 2019-08-14T11:43
By Suhail Hany
at 2019-08-14T15:53
at 2019-08-14T15:53
By Eden
at 2019-08-17T18:53
at 2019-08-17T18:53
By Suhail Hany
at 2019-08-22T12:06
at 2019-08-22T12:06
By Jacob
at 2019-08-26T03:21
at 2019-08-26T03:21
Related Posts
白宮:美中談判若不理想 川普會隨時離場
By Freda
at 2019-05-01T10:31
at 2019-05-01T10:31
ETF分割制 市場新議題
By Ethan
at 2019-05-01T10:16
at 2019-05-01T10:16
很推的訪談:JG vs Mr.羅
By Barb Cronin
at 2019-05-01T10:07
at 2019-05-01T10:07
請問融券回補問題
By Wallis
at 2019-05-01T09:30
at 2019-05-01T09:30
〈蘋果財報優〉蘋果上季獲利、財測展望均
By Sierra Rose
at 2019-05-01T08:23
at 2019-05-01T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