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東不滿被收購案 榮化董座:努力五年 - 股票

By Jacob
at 2018-09-10T16:33
at 2018-09-10T16:33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358668
2.原文內容:
榮化(1704)今天10日舉行臨時股東會,討論KKR收購榮化股權一案。小股東輪流上台發
言,不斷發言表示這個併購案不符合小股東權益,認為收購價格應該要63元才合理。至於
針對會不會下市後在中國上市,董事長洪再興也表示,KKR還是會努力五年後在台灣上市
。
榮化今天股東會也說明Carlton其暫定股權比例分別如下,李長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5.89%)、李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5.80%)、士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3.74%)、華南商業
銀行受託李謀偉信託財產專戶(7.97%)、楊賽芬(1.33%)、李謀偉(0.27%)。
會中也說明,李謀偉及家族成員的公司為投資Carlton之上層控股公司,必須先自行籌措
資金;並說明KKR及李氏家族未來必須承擔榮化公司下市後,股分無流動性、五年內無法
發放股利,及榮化公司是否可以轉型成功的風險。
雖然股東會中已經說明收購的想法及必須承擔的風險,小股東依舊認為這個投資案對小股
東不公。有一位小股東還走到主席台前,特別蹲低姿勢,他說,小股東用這樣的姿勢是想
要告訴董事長、大股東,收購案影響到小股東的權益,請多照顧小股東的權益。
小股東也指出,雖然榮化收購後,參加收購的股東5年沒有股利,但是以現在市場換算出
來李氏家族獲利約39億元,其實,等於每年都可以領3元股利,只是提前把股利領走。
根據目前所得到的財報資訊計算,榮化小股東自已換算合理的收購價格必須要63元,但這
次KKR收購價格只有53元,整整差了一元。如果用投票方式,小股東表決數一定無法投贏
大股東,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不斷的投訴,給主管機關壓力,讓他們知道,投
資榮化的小股東,在這次的收購案真的吃虧。
榮化
3.心得/評論:
小股東真的很吃虧
63跟53的收購價
整整差了一元
應該投訴!
1跟10 差個0而已
不能讓自己權益受損!
--
這個工程我想要 因為我最近事業發展太快 我缺錢週轉 我提出兩個條件
第一:這個工程大概是10億 兩成利潤算 就是賺兩億 我拿四千萬出來 你們七家分
第二:政府下半年還有三個工程 我不投了 你們搓圓仔湯 分我一份就是了
我話講完 誰贊成 誰反對
--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358668
2.原文內容:
榮化(1704)今天10日舉行臨時股東會,討論KKR收購榮化股權一案。小股東輪流上台發
言,不斷發言表示這個併購案不符合小股東權益,認為收購價格應該要63元才合理。至於
針對會不會下市後在中國上市,董事長洪再興也表示,KKR還是會努力五年後在台灣上市
。
榮化今天股東會也說明Carlton其暫定股權比例分別如下,李長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5.89%)、李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5.80%)、士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3.74%)、華南商業
銀行受託李謀偉信託財產專戶(7.97%)、楊賽芬(1.33%)、李謀偉(0.27%)。
會中也說明,李謀偉及家族成員的公司為投資Carlton之上層控股公司,必須先自行籌措
資金;並說明KKR及李氏家族未來必須承擔榮化公司下市後,股分無流動性、五年內無法
發放股利,及榮化公司是否可以轉型成功的風險。
雖然股東會中已經說明收購的想法及必須承擔的風險,小股東依舊認為這個投資案對小股
東不公。有一位小股東還走到主席台前,特別蹲低姿勢,他說,小股東用這樣的姿勢是想
要告訴董事長、大股東,收購案影響到小股東的權益,請多照顧小股東的權益。
小股東也指出,雖然榮化收購後,參加收購的股東5年沒有股利,但是以現在市場換算出
來李氏家族獲利約39億元,其實,等於每年都可以領3元股利,只是提前把股利領走。
根據目前所得到的財報資訊計算,榮化小股東自已換算合理的收購價格必須要63元,但這
次KKR收購價格只有53元,整整差了一元。如果用投票方式,小股東表決數一定無法投贏
大股東,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不斷的投訴,給主管機關壓力,讓他們知道,投
資榮化的小股東,在這次的收購案真的吃虧。
榮化
3.心得/評論:
小股東真的很吃虧
63跟53的收購價
整整差了一元
應該投訴!
1跟10 差個0而已
不能讓自己權益受損!
--
這個工程我想要 因為我最近事業發展太快 我缺錢週轉 我提出兩個條件
第一:這個工程大概是10億 兩成利潤算 就是賺兩億 我拿四千萬出來 你們七家分
第二:政府下半年還有三個工程 我不投了 你們搓圓仔湯 分我一份就是了
我話講完 誰贊成 誰反對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Rachel
at 2018-09-11T09:56
at 2018-09-11T09:56

By Emma
at 2018-09-16T09:09
at 2018-09-16T09:09

By Kelly
at 2018-09-18T19:47
at 2018-09-18T19:47

By Edith
at 2018-09-21T02:08
at 2018-09-21T02:08

By Zanna
at 2018-09-22T17:43
at 2018-09-22T17:43

By Hardy
at 2018-09-25T13:25
at 2018-09-25T13:25

By Joseph
at 2018-09-29T18:44
at 2018-09-29T18:44

By Zenobia
at 2018-09-30T17:22
at 2018-09-30T17:22

By Heather
at 2018-10-02T22:37
at 2018-10-02T22:37

By Puput
at 2018-10-03T05:52
at 2018-10-03T05:52

By Valerie
at 2018-10-03T16:19
at 2018-10-03T16:19

By Christine
at 2018-10-07T18:53
at 2018-10-07T18:53

By Eden
at 2018-10-09T14:05
at 2018-10-09T14:05
Related Posts
新光金8月自結

By Elma
at 2018-09-10T16:09
at 2018-09-10T16:09
年輕人不買股 金管會1個月內提對策

By Olive
at 2018-09-10T15:34
at 2018-09-10T15:34
台股大跌逾百點 生技成避風港 基亞、訊聯

By Harry
at 2018-09-10T15:31
at 2018-09-10T15:31
日本GDP年率大幅上修、創9季來最大增幅;

By Suhail Hany
at 2018-09-10T15:24
at 2018-09-10T15:24
避中美貿易戰,台代工廠掀遷移潮

By Ida
at 2018-09-10T15:19
at 2018-09-10T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