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首日股價破發,這間全球第三大 - 股票
By Selena
at 2018-07-10T12:20
at 2018-07-10T12:20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826/xiaomi-shares-fell-below-the-initial
2.原文內容:
小米上市首日開盤就破發,股價甚至一度造高跌幅逾5%,分析其原因,仍回歸小米的自我
定位與大眾的認知差距——小米究竟是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製造公司?
沸沸揚揚許久,小米今(9)日終於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每股發行價為17元港幣,但
一開盤就破發至16.6元港幣,股價甚至一度最高跌幅超過5%,開盤首日表現不理想。
但據網易財經報導,小米創辦人雷軍今天受訪時,仍保持一貫的樂觀:「因為最近大勢不
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才是最重要的。過去一周焦慮的是萬一跌的很難看
,怎麼見人?但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
。」
以發行價計算,小米市值為543億美元,雖然不如當初預期,但仍是繼阿里巴巴、Faceboo
k之後,全球第三大IPO科技公司。都說萬事起頭難,雷軍口中這間「新物種」公司,現在
碰到的困難究竟在哪裡?
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港交所特製「巨鑼」
https://i.imgur.com/nfNynah.jpg
今天共有600人到港交所,見證小米掛牌。
港交所今天格外熱鬧,原本只能容納100至200人的場地,卻擠進了600多人。包括全球200
位媒體,175位小米老員工,除了投資人、合作夥伴外,甚至還請了讓小米走到今天的關
鍵人物——「米粉」到場。
「8年前,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瘋狂
的想法,」雷軍一上台致詞,便點出小米的核心價值,台下眾人歡呼。小米開張第一天只
有13個人,一起喝一碗小米粥就「開幹」了,至今雷軍都不知道,這些人當時是否真的相
信能成功。但成立2年後,小米年收入便破10億美元;8年後,到港交所掛牌,股票代號18
10-HK。
https://i.imgur.com/9JHz5Yv.png
雷軍在微博分享,今日港交所的「巨型大鑼」是花30萬特別為小米訂製的。
為紀念小米這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港交所除了今天特別準備特製巨型大鑼外,還允許
小米上市第一天就賣空、期貨和期權也同步上市,給足了久違的「特殊待遇」。因為小米
上市背後代表的使命,是這類「新經濟」公司,未來在港股市場究竟會如何發展、未來紅
利是否會持續?但第一天的結果不甚理想。
股市慘淡,是市場動盪?還是投資者沒信心?
以IPO發行價計算,小米估值約543億美元,低於當初市場給的1000億美元,也低於當初雷
軍的底線550億美元。雖然鄰近中午時,股價一度要升回17元港幣,但截至今日收盤,每
股為16.8元港幣、較定價下跌1.18%。
當然,影響因素除了中美貿易戰當前,資本市場波動劇烈,陸股氛圍不好、科技產業也備
受疑慮外,有不具名分析師表示,小米首日「慘淡」的原因,在於小米的「自我定位」與
大眾的「認知差距」。
雷軍說,小米是一間「硬體+互聯網+新零售」的新型態公司,但其實在IPO小米揭露營運
狀況的過程中,對於互聯網的策略說明,並不夠清楚明確,在2017年,互聯網占總體營收
比重只有8.6%。大家眼中的小米仍是「硬體製造商」,仍屬於「消費性產業」,2017年超
過90%的營收來源為手機、家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其中手機就占70.3%;但全球手機市場
已經飽和,去年出貨量達15億台,很難再成長。
https://i.imgur.com/pIVFEh6.jpg
小米公司剛成立時,只有13個人,共同喝了小米粥便一步步走到今天。
而消費性電子產品是下游,毛利率較低也會影響投資意願。同樣的例子,可參照鴻海集團
旗下工業富聯FII,掛牌後股價大漲44.01%,隨後連續漲停兩日,但好景不常,之後還是
回跌,原因出在FII仍以組裝代工為主。
「不屬於上游、沒有高毛利率,投資者對於業績期待就會打折扣;股市波動反映了合理的
價值」他說。
硬體仍是核心,怎麼再增銷量成關鍵
而不具名分析師也分析,很多公司掛牌都是獲利很好的時候,小米去年營收上竄,為1146
億元人民幣、成長67.5%;但若未來整體營收不佳,股價一樣會繼續掉。公司必須持續地
轉型,不可能只仰賴硬體、尤其是手機,而互聯網是最好的出口。
我們知道的是,小米互聯網、生態圈的經營仍附加在硬體上,得透過硬體銷售來擴大。米
粉多了,MIUI的用戶就多了,自然互聯網的用戶也多了。說穿了,小米的核心仍在於「硬
體」,手機和IoT產品的成長就是關鍵。
https://i.imgur.com/pIVFEh6.jpg
小米的硬體如何繼續成長,帶動互聯網用戶,是雷軍下一步要思考的關鍵。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是芳也點出小米未來會碰到的難點。
而IoT還是聚焦在智慧家庭,不管是音箱或是掃地機器人,雖然銷售成績亮眼,但還沒進
入「大幅成長」階段。即使小米IoT平台連結裝置數超過1億台,但產品和產品間多半不能
相互連結,仍要獨立作業,若可以打破這個僵局,才有機會領先其他經營IoT產品的品牌
。
上述觀察最終回歸的是:「你雖然用小米手機,但你不會用很多小米的應用」,小米的「
軟應整合」仍需要時間,小米下一步會怎麼走?會創造神話還是泡沫?
3.心得/評論:
最近到三創逛了一下小米新設立的點,發覺小米賣的東西其實包山包海,在業界有一句話
,如果你做的東西包山包海,沒有一點式進攻策略,等於是在任何區塊並未有過人之處。
不過…小米這方面的過人之處,我想就是價錢吧
https://montagg.io/f/Q93j9N368 <<<財經台連結
--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826/xiaomi-shares-fell-below-the-initial
2.原文內容:
小米上市首日開盤就破發,股價甚至一度造高跌幅逾5%,分析其原因,仍回歸小米的自我
定位與大眾的認知差距——小米究竟是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製造公司?
沸沸揚揚許久,小米今(9)日終於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每股發行價為17元港幣,但
一開盤就破發至16.6元港幣,股價甚至一度最高跌幅超過5%,開盤首日表現不理想。
但據網易財經報導,小米創辦人雷軍今天受訪時,仍保持一貫的樂觀:「因為最近大勢不
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才是最重要的。過去一周焦慮的是萬一跌的很難看
,怎麼見人?但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
。」
以發行價計算,小米市值為543億美元,雖然不如當初預期,但仍是繼阿里巴巴、Faceboo
k之後,全球第三大IPO科技公司。都說萬事起頭難,雷軍口中這間「新物種」公司,現在
碰到的困難究竟在哪裡?
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港交所特製「巨鑼」
https://i.imgur.com/nfNynah.jpg
今天共有600人到港交所,見證小米掛牌。
港交所今天格外熱鬧,原本只能容納100至200人的場地,卻擠進了600多人。包括全球200
位媒體,175位小米老員工,除了投資人、合作夥伴外,甚至還請了讓小米走到今天的關
鍵人物——「米粉」到場。
「8年前,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瘋狂
的想法,」雷軍一上台致詞,便點出小米的核心價值,台下眾人歡呼。小米開張第一天只
有13個人,一起喝一碗小米粥就「開幹」了,至今雷軍都不知道,這些人當時是否真的相
信能成功。但成立2年後,小米年收入便破10億美元;8年後,到港交所掛牌,股票代號18
10-HK。
https://i.imgur.com/9JHz5Yv.png
雷軍在微博分享,今日港交所的「巨型大鑼」是花30萬特別為小米訂製的。
為紀念小米這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港交所除了今天特別準備特製巨型大鑼外,還允許
小米上市第一天就賣空、期貨和期權也同步上市,給足了久違的「特殊待遇」。因為小米
上市背後代表的使命,是這類「新經濟」公司,未來在港股市場究竟會如何發展、未來紅
利是否會持續?但第一天的結果不甚理想。
股市慘淡,是市場動盪?還是投資者沒信心?
以IPO發行價計算,小米估值約543億美元,低於當初市場給的1000億美元,也低於當初雷
軍的底線550億美元。雖然鄰近中午時,股價一度要升回17元港幣,但截至今日收盤,每
股為16.8元港幣、較定價下跌1.18%。
當然,影響因素除了中美貿易戰當前,資本市場波動劇烈,陸股氛圍不好、科技產業也備
受疑慮外,有不具名分析師表示,小米首日「慘淡」的原因,在於小米的「自我定位」與
大眾的「認知差距」。
雷軍說,小米是一間「硬體+互聯網+新零售」的新型態公司,但其實在IPO小米揭露營運
狀況的過程中,對於互聯網的策略說明,並不夠清楚明確,在2017年,互聯網占總體營收
比重只有8.6%。大家眼中的小米仍是「硬體製造商」,仍屬於「消費性產業」,2017年超
過90%的營收來源為手機、家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其中手機就占70.3%;但全球手機市場
已經飽和,去年出貨量達15億台,很難再成長。
https://i.imgur.com/pIVFEh6.jpg
小米公司剛成立時,只有13個人,共同喝了小米粥便一步步走到今天。
而消費性電子產品是下游,毛利率較低也會影響投資意願。同樣的例子,可參照鴻海集團
旗下工業富聯FII,掛牌後股價大漲44.01%,隨後連續漲停兩日,但好景不常,之後還是
回跌,原因出在FII仍以組裝代工為主。
「不屬於上游、沒有高毛利率,投資者對於業績期待就會打折扣;股市波動反映了合理的
價值」他說。
硬體仍是核心,怎麼再增銷量成關鍵
而不具名分析師也分析,很多公司掛牌都是獲利很好的時候,小米去年營收上竄,為1146
億元人民幣、成長67.5%;但若未來整體營收不佳,股價一樣會繼續掉。公司必須持續地
轉型,不可能只仰賴硬體、尤其是手機,而互聯網是最好的出口。
我們知道的是,小米互聯網、生態圈的經營仍附加在硬體上,得透過硬體銷售來擴大。米
粉多了,MIUI的用戶就多了,自然互聯網的用戶也多了。說穿了,小米的核心仍在於「硬
體」,手機和IoT產品的成長就是關鍵。
https://i.imgur.com/pIVFEh6.jpg
小米的硬體如何繼續成長,帶動互聯網用戶,是雷軍下一步要思考的關鍵。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是芳也點出小米未來會碰到的難點。
而IoT還是聚焦在智慧家庭,不管是音箱或是掃地機器人,雖然銷售成績亮眼,但還沒進
入「大幅成長」階段。即使小米IoT平台連結裝置數超過1億台,但產品和產品間多半不能
相互連結,仍要獨立作業,若可以打破這個僵局,才有機會領先其他經營IoT產品的品牌
。
上述觀察最終回歸的是:「你雖然用小米手機,但你不會用很多小米的應用」,小米的「
軟應整合」仍需要時間,小米下一步會怎麼走?會創造神話還是泡沫?
3.心得/評論:
最近到三創逛了一下小米新設立的點,發覺小米賣的東西其實包山包海,在業界有一句話
,如果你做的東西包山包海,沒有一點式進攻策略,等於是在任何區塊並未有過人之處。
不過…小米這方面的過人之處,我想就是價錢吧
https://montagg.io/f/Q93j9N368 <<<財經台連結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8-07-14T23:59
at 2018-07-14T23:59
By Ivy
at 2018-07-16T13:17
at 2018-07-16T13:17
By Ethan
at 2018-07-18T08:07
at 2018-07-18T08:07
By Ophelia
at 2018-07-19T18:08
at 2018-07-19T18:08
By Elvira
at 2018-07-23T16:23
at 2018-07-23T16:23
By Dora
at 2018-07-24T03:01
at 2018-07-24T03:01
By Sandy
at 2018-07-25T22:11
at 2018-07-25T22:11
By Heather
at 2018-07-29T06:52
at 2018-07-29T06:52
By Jacob
at 2018-07-31T08:09
at 2018-07-31T08:09
By Jacob
at 2018-08-03T19:02
at 2018-08-03T19:02
By Enid
at 2018-08-04T00:56
at 2018-08-04T00:56
By Dora
at 2018-08-08T07:11
at 2018-08-08T07:11
By Hedwig
at 2018-08-10T11:22
at 2018-08-10T11:22
By Oscar
at 2018-08-11T05:38
at 2018-08-11T05:38
By Oscar
at 2018-08-14T23:24
at 2018-08-14T23:24
By Kelly
at 2018-08-15T17:16
at 2018-08-15T17:16
By Zanna
at 2018-08-18T03:50
at 2018-08-18T03:50
By Adele
at 2018-08-20T19:30
at 2018-08-20T19:30
By Tom
at 2018-08-24T02:56
at 2018-08-24T02:56
By Mary
at 2018-08-26T03:27
at 2018-08-26T03:27
By Dora
at 2018-08-30T18:29
at 2018-08-30T18:29
By Catherine
at 2018-08-31T12:40
at 2018-08-31T12:40
By Noah
at 2018-09-01T11:46
at 2018-09-01T11:46
Related Posts
有沒有定期定額推薦股?
By Lydia
at 2018-07-10T11:40
at 2018-07-10T11:40
2474 可成 多
By Genevieve
at 2018-07-10T11:37
at 2018-07-10T11:37
2330 台積 多
By Kumar
at 2018-07-10T11:34
at 2018-07-10T11:34
颱風來襲 期貨夜盤今休市
By Caroline
at 2018-07-10T11:21
at 2018-07-10T11:21
出口好到爆 Q2經濟成長可望保3
By Aaliyah
at 2018-07-10T11:13
at 2018-07-10T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