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心得 德盛綠能 - 投資
By Sandy
at 2010-05-13T10:35
at 2010-05-13T10:3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rhugirl1213 (送來的衣服是誰買的)》之銘言:
: 其他國家我不熟,就德國來說,近年應該是不可能再蓋核電廠了。
: 我們教授也說,雖然核電廠排碳量低,
: 但是以民意來看,現在政策吵的是要不要關閉現有核電廠,
: 應該不可能蓋新的,除非不想政治人物不想選舉了。
其實考量能源安全及氣候變遷的議題,其實亦有不少國家在已在思考核能
在國家能源政策的扮演角色:
1.瑞典這個在三十年前已朝向未來廢止核能使用的國家,現在已有不同的想法
或許在能源安全或減碳的考量下,也有思考核能廠延役或新增核能廠的想法,當
然還有很多國內的意見要克服;文中也提到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興趣。我先前
有看過另一篇文章(忘了那個國家),有講到有些歐洲國家的小城鎮會爭取成為核
廢料儲存廠或是接受蓋核電廠,當然除了廢料儲存這是非常無
Other parts of Europe, including Italy and Germany, have also signaled a
renewed interest in nuclear as concerns grow over energy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and as worries about safety risks diminish.
http://www.nytimes.com/2009/02/06/business/worldbusiness/06nuke.html
2.美國這個碳排放大國更不用說了,目前歐巴馬政府非常著重綠能政策,但是在美國
實在很難短期內說服民眾減少石油的使用,因此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核能也一直在他們
能源計畫之中。(當然每個州各有自己的政策目標,加州就不怎麼鼓勵核能的發展)
http://www.nytimes.com/2010/04/22/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22NUKE.html?hp
3.有看過另一篇文章(忘了那個國家,所以找不到連結了),有講到有些歐洲國家的小城
鎮會爭取成為核廢料儲存廠或是接受蓋核電廠,當然除了廢料儲存的技術進步之外,有時
亦非常無奈,因為通常這樣小城失業率高、人口流失,居民會接受核能設廠以增加就業機
會及其他建設或補助。
(表示民眾的想法或觀念在很多時候會改變的,不是只問一句你贊
不贊成廢核能就沒事了,如果不使用核能,我還能在坐在電腦前當PTT鄉民,那我一定贊成
;如果,有人告訴能源政策決定停止使用核能,因此每天晚上須停止供電調節,我相信很
多人的答案可能又不一樣了,我相信有人一定可以舉更專業的例子,我只是想表達有時民
眾意見調查的結果是有非常大的盲點的,而且容易被操縱。)
投資小結:政治及民心會變的,當俄羅斯會用天然氣作為與歐州國家談判的籌碼,當俄
羅斯同樣會威脅利誘烏克蘭不要太親近西方,否則那我家的天然氣開關忘了打開或不小
心關掉,那就祁禱你的西方好朋友會天天送桶裝瓦斯給妳。因此核能在能源安全的戰略
上未來扮演重要角色;更不用說歐、美各國均有減碳的壓力。當民眾面對石油、天然氣
價格在未來有上升可能或不夠用時,核能使用可能是不可規避或是不得不的選擇。
我本身也有投資這支基金,但綠能這幾年要大鳴大放,除非各國「真的去進行」作節能減
碳的政策,要不然這筆定期定額的基金,我會續扣個5年以上,雖然理智告訴我大概10年
跑不掉,不過資產配置亦是如此,短進短出的就留給台股或超高風險超高報酬大樂透了。
--
: 其他國家我不熟,就德國來說,近年應該是不可能再蓋核電廠了。
: 我們教授也說,雖然核電廠排碳量低,
: 但是以民意來看,現在政策吵的是要不要關閉現有核電廠,
: 應該不可能蓋新的,除非不想政治人物不想選舉了。
其實考量能源安全及氣候變遷的議題,其實亦有不少國家在已在思考核能
在國家能源政策的扮演角色:
1.瑞典這個在三十年前已朝向未來廢止核能使用的國家,現在已有不同的想法
或許在能源安全或減碳的考量下,也有思考核能廠延役或新增核能廠的想法,當
然還有很多國內的意見要克服;文中也提到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興趣。我先前
有看過另一篇文章(忘了那個國家),有講到有些歐洲國家的小城鎮會爭取成為核
廢料儲存廠或是接受蓋核電廠,當然除了廢料儲存這是非常無
Other parts of Europe, including Italy and Germany, have also signaled a
renewed interest in nuclear as concerns grow over energy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and as worries about safety risks diminish.
http://www.nytimes.com/2009/02/06/business/worldbusiness/06nuke.html
2.美國這個碳排放大國更不用說了,目前歐巴馬政府非常著重綠能政策,但是在美國
實在很難短期內說服民眾減少石油的使用,因此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核能也一直在他們
能源計畫之中。(當然每個州各有自己的政策目標,加州就不怎麼鼓勵核能的發展)
http://www.nytimes.com/2010/04/22/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22NUKE.html?hp
3.有看過另一篇文章(忘了那個國家,所以找不到連結了),有講到有些歐洲國家的小城
鎮會爭取成為核廢料儲存廠或是接受蓋核電廠,當然除了廢料儲存的技術進步之外,有時
亦非常無奈,因為通常這樣小城失業率高、人口流失,居民會接受核能設廠以增加就業機
會及其他建設或補助。
(表示民眾的想法或觀念在很多時候會改變的,不是只問一句你贊
不贊成廢核能就沒事了,如果不使用核能,我還能在坐在電腦前當PTT鄉民,那我一定贊成
;如果,有人告訴能源政策決定停止使用核能,因此每天晚上須停止供電調節,我相信很
多人的答案可能又不一樣了,我相信有人一定可以舉更專業的例子,我只是想表達有時民
眾意見調查的結果是有非常大的盲點的,而且容易被操縱。)
投資小結:政治及民心會變的,當俄羅斯會用天然氣作為與歐州國家談判的籌碼,當俄
羅斯同樣會威脅利誘烏克蘭不要太親近西方,否則那我家的天然氣開關忘了打開或不小
心關掉,那就祁禱你的西方好朋友會天天送桶裝瓦斯給妳。因此核能在能源安全的戰略
上未來扮演重要角色;更不用說歐、美各國均有減碳的壓力。當民眾面對石油、天然氣
價格在未來有上升可能或不夠用時,核能使用可能是不可規避或是不得不的選擇。
我本身也有投資這支基金,但綠能這幾年要大鳴大放,除非各國「真的去進行」作節能減
碳的政策,要不然這筆定期定額的基金,我會續扣個5年以上,雖然理智告訴我大概10年
跑不掉,不過資產配置亦是如此,短進短出的就留給台股或超高風險超高報酬大樂透了。
--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10-05-14T16:09
at 2010-05-14T16:09
By Lucy
at 2010-05-16T03:25
at 2010-05-16T03:25
By Madame
at 2010-05-17T18:35
at 2010-05-17T18:35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5-19T16:01
at 2010-05-19T16:01
By Madame
at 2010-05-22T11:56
at 2010-05-22T11:56
By Daniel
at 2010-05-24T04:04
at 2010-05-24T04:04
By Anthony
at 2010-05-24T08:32
at 2010-05-24T08:32
By Leila
at 2010-05-29T04:38
at 2010-05-29T04:38
By Annie
at 2010-06-02T02:58
at 2010-06-02T02:58
By Queena
at 2010-06-06T19:20
at 2010-06-06T19:20
By Kristin
at 2010-06-07T22:08
at 2010-06-07T22:08
By Gilbert
at 2010-06-12T11:27
at 2010-06-12T11:27
By Ophelia
at 2010-06-14T14:39
at 2010-06-14T14:39
By Robert
at 2010-06-15T02:15
at 2010-06-15T02:15
By Hedda
at 2010-06-16T06:42
at 2010-06-16T06:42
By Franklin
at 2010-06-17T18:57
at 2010-06-17T18:57
Related Posts
央行重擊 台幣貶6.4分 央行擬拉回32元
By Barb Cronin
at 2010-05-13T09:32
at 2010-05-13T09:32
羅傑斯:紓困案對歐元是致命一擊
By Anonymous
at 2010-05-13T09:14
at 2010-05-13T09:14
霸菱拉美的"特殊機制"
By Charlotte
at 2010-05-12T22:35
at 2010-05-12T22:35
在投資之前擬定投資計畫的重要性
By Puput
at 2010-05-12T19:18
at 2010-05-12T19:18
小小心得 德盛綠能
By Aaliyah
at 2010-05-12T18:18
at 2010-05-12T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