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QE的一些看法 - 股票

By Hamiltion
at 2020-03-17T19:48
at 2020-03-17T19: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pson5566 (ep)》之銘言:
: 我想未來施行QE是應該會看得到
: 但這次的難度應該會高於上次
: 首先我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推估 QE的乘數效應
: 如連結https://reurl.cc/Qd3vyM
: QE要有效施行 要有銀行 消費者 企業 這三個環節串連
: 才有辦法有連鎖效應 讓政府的投入可以有槓桿發生
: 由連結中1~3狀況中可以看出 影響槓桿的比例以銀行願意放出的貸款最為重要
: 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避免銀行縮銀根這個動作
: 否則槓桿就會明顯地縮小
: 但如今與2008年不同的是 在三個要素的循環中 消費者端 以及企業端可能會有問題
: 首先在消費者端由於疫情的關係 絕對會大大減少消費支出的比例
: 而隨之影響的就會是企業的盈餘
: 這兩者都可以讓 乘數效應中瞬間停止
: 而加上目前利率問題已經到達接近0的水準
: 也會影響到銀行將資金貸出的意願(如前面所說 這會大大影響QE效果)
: 若未來美國要採取負利率 那麼將會大大的讓QE效果打折
: 結論是:目前雖然看起來美國似乎想再重新操作QE
: 但不要看到QE就整個一頭腦的往內衝
: QE成功的三樣關鍵因素都還沒完備
: 美國頂多現在以少量的資金來撐住運作 否則絕對肉包子打狗
: 會有大幅度明顯的操作 勢必是在疫情受到控制之後
: 消費者端要優先解決掉 不然整天關在家裡是要怎麼消費
: 而企業端在未來勢必也會遭到嚴重挑戰
: 個人認為目前Fed絕對有菜可以端得出 只是目前沒辦法端而已
你比川普聰明呢!!
歷史告訴我們,通貨膨脹之後的二次衰退,通常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是大家有錢買不起,通貨緊縮是大家沒錢買不起,而且會持續非常久
這波自2008年三次QE以來所造成的通膨,讓物價飛漲
一直到現在,川普還是一直往金融市場灌注資金避免泡泡破裂
當然要避免通貨緊縮硬著陸,金融市場好像也只能這麼做
問題在於,如何讓這些資金進入終端消費者手中,而不是進入大財團、大富豪手中
這就是政策問題了,川普雖然做了減稅,但早已杯水車薪
我們看到的是世界各國都有同一現象: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斷創歷史新高
這個泡泡最終不是自己破裂,而是被武漢肺炎打破
武漢肺炎強制限縮了終端消費,最終會造成通貨緊縮
現在還只是剛開始呢...
--
: 我想未來施行QE是應該會看得到
: 但這次的難度應該會高於上次
: 首先我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推估 QE的乘數效應
: 如連結https://reurl.cc/Qd3vyM
: QE要有效施行 要有銀行 消費者 企業 這三個環節串連
: 才有辦法有連鎖效應 讓政府的投入可以有槓桿發生
: 由連結中1~3狀況中可以看出 影響槓桿的比例以銀行願意放出的貸款最為重要
: 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避免銀行縮銀根這個動作
: 否則槓桿就會明顯地縮小
: 但如今與2008年不同的是 在三個要素的循環中 消費者端 以及企業端可能會有問題
: 首先在消費者端由於疫情的關係 絕對會大大減少消費支出的比例
: 而隨之影響的就會是企業的盈餘
: 這兩者都可以讓 乘數效應中瞬間停止
: 而加上目前利率問題已經到達接近0的水準
: 也會影響到銀行將資金貸出的意願(如前面所說 這會大大影響QE效果)
: 若未來美國要採取負利率 那麼將會大大的讓QE效果打折
: 結論是:目前雖然看起來美國似乎想再重新操作QE
: 但不要看到QE就整個一頭腦的往內衝
: QE成功的三樣關鍵因素都還沒完備
: 美國頂多現在以少量的資金來撐住運作 否則絕對肉包子打狗
: 會有大幅度明顯的操作 勢必是在疫情受到控制之後
: 消費者端要優先解決掉 不然整天關在家裡是要怎麼消費
: 而企業端在未來勢必也會遭到嚴重挑戰
: 個人認為目前Fed絕對有菜可以端得出 只是目前沒辦法端而已
你比川普聰明呢!!
歷史告訴我們,通貨膨脹之後的二次衰退,通常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是大家有錢買不起,通貨緊縮是大家沒錢買不起,而且會持續非常久
這波自2008年三次QE以來所造成的通膨,讓物價飛漲
一直到現在,川普還是一直往金融市場灌注資金避免泡泡破裂
當然要避免通貨緊縮硬著陸,金融市場好像也只能這麼做
問題在於,如何讓這些資金進入終端消費者手中,而不是進入大財團、大富豪手中
這就是政策問題了,川普雖然做了減稅,但早已杯水車薪
我們看到的是世界各國都有同一現象: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斷創歷史新高
這個泡泡最終不是自己破裂,而是被武漢肺炎打破
武漢肺炎強制限縮了終端消費,最終會造成通貨緊縮
現在還只是剛開始呢...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20-03-19T07:34
at 2020-03-19T07:34

By Victoria
at 2020-03-22T16:55
at 2020-03-22T16:55

By Susan
at 2020-03-23T18:19
at 2020-03-23T18:19

By Olive
at 2020-03-23T22:52
at 2020-03-23T22:52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3-26T07:14
at 2020-03-26T07:14

By Elma
at 2020-03-28T12:17
at 2020-03-28T12:17

By Xanthe
at 2020-03-30T00:52
at 2020-03-30T00:52

By Heather
at 2020-04-04T00:14
at 2020-04-04T00:14

By Lauren
at 2020-04-04T04:18
at 2020-04-04T04:18

By Ida
at 2020-04-06T17:41
at 2020-04-06T17:41

By Selena
at 2020-04-08T06:20
at 2020-04-08T06:2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4-11T02:05
at 2020-04-11T02:05

By Zanna
at 2020-04-14T03:06
at 2020-04-14T03:06

By Ursula
at 2020-04-17T00:59
at 2020-04-17T00:59

By Joseph
at 2020-04-17T11:21
at 2020-04-17T11:21
Related Posts
台灣的不動產絕對不能崩

By Christine
at 2020-03-17T19:43
at 2020-03-17T19:43
《股利-橡膠》台橡擬配息0.5元,6月19日

By Oliver
at 2020-03-17T19:35
at 2020-03-17T19:35
不嘎

By Sandy
at 2020-03-17T19:30
at 2020-03-17T19:30
連8賣台股 台積電淪外資提款機遭砍3.9萬

By Connor
at 2020-03-17T19:25
at 2020-03-17T19:25
遏止股市暴跌!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皆

By Hazel
at 2020-03-17T19:25
at 2020-03-17T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