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2019壽險業大挑戰 當心淨值不夠 - 股票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1-06T22:28

Table of Contents

學者:2019壽險業大挑戰 當心淨值不夠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578141
2019-01-06 22:13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今年市場詭譎多變,壽險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不是獲利難看,而是淨值不夠。學者
指出,唯有充足的淨值,才能讓壽險業抵抗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風險。有部分公司RBC(資本
適足率)雖達到法定標準、淨值卻過低,應該適度增資。

去年初,壽險業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9)」,全體淨值因此增加約
1800億元。但去年美元一路升息,再加上第4季金融市場表現不佳,壽險業淨值直落;10
月股災,壽險業淨值單月大減2661億,年初進補的1800億瞬間蒸發。

根據保發中心數據換算,去年9月底,壽險業平均「淨值占資產比率(淨值比)」還有5.3%
,但到去年11月底,因為淨值已大減2千多億、到1兆1191億元,淨值比跌到約百分之
4.14%,部分公司淨值比更只有3%上下,資產太大、淨值過小,呈現高度槓桿化。

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葉銀華說,台灣壽險業平均淨值比,不管是4%或5%,
跟國外比,都相對低。他建議投資人看保險公司財報,「綜合損益表」要整張看完;不能
只看綜合損益表的上半部、「本期損益(即壽險業當期獲利或虧損)」,還要看下半部「其
他綜合損益(OCI)」,因為OCI才能顯現出真實淨值情況。

像10月股災,壽險業單月淨值大減2661億。葉銀華解釋,這是因為股災造成全球股、債價
格都下跌,壽險公司若未「實現(賣掉)」投資部位,股債重挫產生的「巨幅未實現損失」
就不會進本期損益,而是列在OCI;此時壽險公司的OCI會出現巨額負數,若投資人只看本
期損益,就沒法查知公司淨值已大幅減少。

目前金管會是以RBC有無達到法定200%標準,監理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性,各公司「淨值
比」,只列為每月觀察指標。但計算RBC時,顯然又設下太多「機關」。舉例來說,壽險
公司最大宗的債券投資,計算RBC時,不管分類如何,債券價格幾乎都以成本計算,讓RBC
「不受債券未實現損益」影響。葉銀華說,這種方式算出的RBC,在目前「持續升息導致
債券價格下跌」狀態下,已無法反映出真實情況;即可能有公司RBC達200%,淨值卻不斷
下降。

壽險業近年資產增速過快,到去年底已高達27兆多元,但到11月底淨值卻只有1.1兆多元
。葉銀華說,由於壽險資金高達68%都錢投海外,代表國內外股市一有大幅波動,將對壽
險公司產生巨大影響;尤其今年市場下行壓力大,唯有透過增資強化淨值,才能抵抗未來
市場波動。





心得


國內壽險公司真的就一個大坑

張兆順已經先說"不敢合併壽險 因為風險太大"

IFRS9偷吃步認列的今年都虧光光了

接下來要快點增資

預定2021年施行的會計準則要往後延到2025

然後還是要爆炸呀

有壽險的金融股 應該都不是存股好標的唷

--


正~面~能~量~(*⊙皿⊙)/★*"`'*-.,_,.-*'`"*-.,_☆


你怕了吧!!!!!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1-08T21:15
IFRS9預期信用減損損失提早認列認滿,太過保守了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9-01-13T09:20
X如果完全接軌IRFS17 國內壽險業資金缺口超大 但台灣有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01-16T01:58
台灣的玩法 看看那幾家大金控能不能搞出什麼招安然渡過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9-01-18T07:10
我不是學者教授 但我之前文章就提過這些問題了 當時還被噓!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9-01-20T06:14
OCI未實現損失,雖然沒賣掉,但是也可以當做虧損惹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1-25T04:21
大金控就瘋狂發特別股增資囉 中型的就看著辦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1-27T12:51
反正每家壽險公司都會碰到同樣的問題 金管會也不可能讓
他們亂搞 。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1-31T11:44
連特別股都要大出貨了嗎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2-04T17:52
新光會不會先炸掉XD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9-02-07T08:30
多發點特別股籌資一下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02-10T22:41
新光特 嗯...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2-14T10:58
西瓜針對蘋果不曉得要認列多少減損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2-17T12:41
開發金沒在怕的啦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02-18T13:40
請問壽險的債券到底會不會持有到到期呢!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9-02-20T05:37
開發金把整個中壽吃下去 會不會噎死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2-23T09:10
只要保戶繼續買保單,那壽險業就沒有出售帳面虧損債券的壓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2-24T02:58
回頭看這新聞出來的時間點,就是空單要回補了!

金融人士揭中共降準的真實目的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1-06T21:59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6/n10957002.htm 2.原文內容: 金融人士揭中共降準的真實目的 【大紀元2019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中共央行1月4日宣布將下調金 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 ...

【聯電縮手】台灣不力挺 陸「晶片自製」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9-01-06T21:05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qazxc1156892 (QQ) 看板: Tech_Job 標題: [新聞] 【聯電縮手】台灣不力挺 陸「晶片自製」沒得玩 時間: Sun Jan 6 00:31:38 2019 礙於美中貿易緊張,聯電(2303)擬縮減對福建晉華的技術協助,《日 ...

他存股十年只買「金融股」 等同每月加薪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1-06T20:55
※ 引述《WaKao5566 (↖★煞氣a哇靠哥☆↘)》之銘言: : 受市值變動影響,「只要多存個幾年,你就會對本金無感,不要因為股價失去信心」。 650萬的本金以每工作十年為基礎,25~35歲,到35歲時第一個存股金額投入, 每年回報65萬。每個月平均拿5萬4,不貪心的話,其實也可以退休了。 25~35 ...

近幾年推薦投資的新興國家?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1-06T18:41
請教板上的高手們 近幾年是否有推薦投資的新興國家? 印度,越南,俄羅斯,印尼,巴西,中國等等 如果選三個最好標的, 大家會怎麼選呢 印度,越南,俄羅斯? - ...

不擔心美股震盪 Fed前主席柏南奇:沒看?1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01-06T18:15
https://goo.gl/9cozsA 2.原文內容: 根據《彭博社》報導,對於近期美股大幅震盪,聯準會 (Fed) 前主席柏南奇 (Ben Berna nke) 並不擔心,也不覺得驚訝;他認為,當前經濟並未出現與金融海嘯期間類似的風險 。 柏南奇、葉倫 (Janet Yellen) 和鮑爾(Je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