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台灣淪為不義之島 (天下雜誌最新 … - 經濟

By Hedwig
at 2010-05-16T01:11
at 2010-05-16T01: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iton (歐吉桑留學生)》之銘言:
: ※ 引述《mk2 (帥氣美國會計師)》之銘言:
: : Well,看來簡答會是比較省時省力又清楚的方式.
: : 1. 先看一下台灣和主要競爭對手的租稅制度
: : http://www.moeasmea.gov.tw/public/Attachment/812317565971.pdf
: : 2. 租稅只是國家競爭力的一小環.但連這種小程度都不做的話,就沒有所謂的
: : 大規模國家競爭策略.
: : 3. 美國的產業獎勵條款來自於各州且各州皆不同.你在聯邦稅那邊很少看的到.
: : 一個州相當於一個國家.各州之間競爭激烈.它們的對手是各州.不是美國
: : 以外的地方.(世界是以美國為中心在轉的傳統美國思想)
: : 4.台灣和阿六仔正共同使用同一套國家競爭策略,阿六仔是95%的羸面.但台灣
: : 雖然沒肉吃,但是有湯水喝.
: : 5.前面那篇是發善心寫的.不需要認真.
: 之所以會貼前面那篇報導 想要提醒的就三點
: 1.產業政策
: 2.租稅公平
: 3.不要去想應該要怎麼做 而是去理解為什麼現在是這樣做
: 1.產業政策
: 回想一下 你印象中的產業政策有哪些?
: 除了租稅減免之外 還有哪些?
: 兩兆雙星? 還是營運中心之類的?
: 不用去思考台灣應該怎麼做 而是去理解為什麼現在是這樣做
: 如果你覺得台灣需要產業政策 那麼台灣幾十年來你唸不出台灣的產業政策?
: 是那些官員都沒能力?還是現實環境由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注定失敗?
: 聽了這麼多 我其實一直再等有人會提起一個答案
: "信保基金"
: 其實我也不用期待太多啦 猜也知道來這版的人是怎樣的背景
: 應該沒幾個人知道信保基金的重要性
: 其實這也回應EvanYang講的
: 台灣不需要特定產業的產業政策
: 另外還有一點迷思
: 可能是台灣電子股(代工)當道
: 所以當講到產業升級的時候 老是在講研發 一講到研發就要租歲減免 一減免就幾十年
: 更不用提替代役之類的
: 行銷算不算產業升級的一環?財務金融算嗎?法律制度算嗎?
: 當然啦 產業政策的思維模式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當然有背後的原因 這就不多說了
: 2.租稅公平
: 我不反對租歲是產業政策或是競爭力的一環
: 但那個減 這個也減 那個落日條款延 某個適用範圍又擴大的時候
: 別忘了還有幾個總限制式啊
: 資本家將本求利 這本來就無可厚非
: 但如果這些所謂的"產業政策"都個別思考
: 不去管財政均衡
: 收入與稅負的對應性
: 租稅減免是期望受惠企業以後能負擔更多租稅與社會責任
: 跳脫這些總限制式的租稅制度
: 你如何讓人信服這些租稅減免的正當性
: 另外當引用國外的租稅政策時
: 甲國是-A-B+C
: 乙國是-A+B-C
: 丙國事+A-B-C
: 結果我們卻要-A-B-C
: 那怎不去比較阿六 甲片 高麗棒的企業負擔多少比率的總稅負?富 人又負擔多少?
: 至於韓國人或是新加坡人的時薪...
: 與這有議題有何關?
我對稅的部分與信保基金不懂,但是有幾個點想跟大家分享。
1.台灣不需要特定產業的產業政策 .....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但是,台灣若要發展"特定"產業,卻需要相對應的產業政策。
舉例來說目前很熱門的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各國都有一籮筐的產業政策。
基本上,政府提供的政策與L大提的差不多。
你問我台灣有沒有競爭力,就我所知,不管是再生能源與電動車都不斷有國外的大廠商來台灣洽談合作。
所以這兩個產業,政府不管的話,也會有幾個環節是台灣可以做得好的。
不過,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有未來的台積電隱藏在目前的廠商之中。
我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理由也很簡單,替代能源與電動車雖然前景看好,但他們卻仍是不確定性很高的產業。面對國外的大廠投入資源與外國政府的產業政策,現存的本土廠商很大一部分正需要政府"雨露均霑"。政府實施產業政策與否就像買彩票一樣。買一張的中頭獎機率與買十張彩券一樣,差異不大。但,如果買十張的中了頭獎~恩,產業政策是有效的。
所以,我有個問題想問L大,您認為你所提及的產業政策(租稅減免,兩兆雙星與亞太研發中心),是在台灣無效而其他國家卻有效,還是說您認為產業政策幾乎是無效的?如果您認為在其他國家是有效但台灣就是無效,我投一票贊成票,但還請您給點提是讓小的增長見識。
2.租稅公平
這個問題我實在無法回答,雖然我有在補財政學,但公平這個字眼在我來比效率更沒天理
但是台灣以代工產業當道以技術升級為主的產業政策是否是種迷思,我卻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如同你所言,這背後有許多原因,所以不加以贅述。
那我就試著提一兩個點,請L大幫我看看。
a.為什麼不是行銷?財務金融嗎?法律制度?
理由也很簡單,如果上述產業政策都可以算?那~還有哪個產業不能適用?
對於這些高科技產業而言,要讓政府願意把資源灑上去。要件有二。第一、灑下去要看的成果,第二、你要給我一個理由為甚麼其他人可以不用給。
您會發現,對這些號稱高科技的產業而言,研發是一個多好用的擋箭牌。錢砸下去了沒成果也是研發--愛迪生說的。如果看到成果那更是投入資源在研發的成果
研發對於製造業,就如同風險趨避對於金融業。是上蒙政府下騙百姓,左拐同行,右詐投資人的好東西。所以它符合要件一。
那為甚麼符合要件二,例子很簡單。台灣有很多很厲害的理工科博士,但是有否同樣頂尖的財工博士在金融業。有人會說因為台灣無法給好的待遇.....
但我告訴您這只是表面,真正原因是會鑽錢的投資與研發永遠不會浮出檯面,所以一般人所看的產業創新與研發計劃是....有待聰明人補齊
所以,有很多產業都可以提產業政策。但是可以排擠其他產業,又能夠看到成果,看不到成果也沒關係的,在在經濟學家夢境中的那個國家裡,惟有製造業。
b.廠商如何發跡~
我不能確定這個例子否有代表性,僅給大家做參考。
如果有一個國家,超過一半的廠商都是中小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再創業之前的工作多半是技術工程師或者業務,當然創業後也是在同一個產業裡。
請問他為何要創業?在創業後,他要如何維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如果他所在的產業是可以差別取價或者是生產異質產品的,他會採取甚麼行為?
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允許他不繳稅,同時這個國家很和善,人民超時工作也不會抗議,這個老闆又會如何決定要素報酬的分配?同時領到報酬的要素們?假設勞工、資本、土地與企業家精神都有自我思考的意思,這些要素在拿到報酬之後會如何回應
最後,這個國家可以用創歷史新低的價格打遍全世界無敵手,然後人民跟政府都很驕傲。
3.為甚麼現在會是這樣~
我認為第二點就可以解釋為甚麼現在是用這樣的模式在思考問題而未來也是這樣。
但是,這個經濟體系,存在很多個體戶不是用這一套在運行,不過卻能發光發亮,當然這些個體戶都不是老闆,要嘛就是老闆兼員工
Why~從機會成本來看。因為這個經濟體系認為投入就是要有產出,買股票就是一個禮拜漲10%,買房地產就是半年要漲一倍。如果人們對於報酬率存在上述的看法,同時又不清楚自身承擔的風險,話說回來,又有誰知道每一件事情的風險。
我認為~所有奇怪的事情都沒甚麼好奇怪的
--
: ※ 引述《mk2 (帥氣美國會計師)》之銘言:
: : Well,看來簡答會是比較省時省力又清楚的方式.
: : 1. 先看一下台灣和主要競爭對手的租稅制度
: : http://www.moeasmea.gov.tw/public/Attachment/812317565971.pdf
: : 2. 租稅只是國家競爭力的一小環.但連這種小程度都不做的話,就沒有所謂的
: : 大規模國家競爭策略.
: : 3. 美國的產業獎勵條款來自於各州且各州皆不同.你在聯邦稅那邊很少看的到.
: : 一個州相當於一個國家.各州之間競爭激烈.它們的對手是各州.不是美國
: : 以外的地方.(世界是以美國為中心在轉的傳統美國思想)
: : 4.台灣和阿六仔正共同使用同一套國家競爭策略,阿六仔是95%的羸面.但台灣
: : 雖然沒肉吃,但是有湯水喝.
: : 5.前面那篇是發善心寫的.不需要認真.
: 之所以會貼前面那篇報導 想要提醒的就三點
: 1.產業政策
: 2.租稅公平
: 3.不要去想應該要怎麼做 而是去理解為什麼現在是這樣做
: 1.產業政策
: 回想一下 你印象中的產業政策有哪些?
: 除了租稅減免之外 還有哪些?
: 兩兆雙星? 還是營運中心之類的?
: 不用去思考台灣應該怎麼做 而是去理解為什麼現在是這樣做
: 如果你覺得台灣需要產業政策 那麼台灣幾十年來你唸不出台灣的產業政策?
: 是那些官員都沒能力?還是現實環境由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注定失敗?
: 聽了這麼多 我其實一直再等有人會提起一個答案
: "信保基金"
: 其實我也不用期待太多啦 猜也知道來這版的人是怎樣的背景
: 應該沒幾個人知道信保基金的重要性
: 其實這也回應EvanYang講的
: 台灣不需要特定產業的產業政策
: 另外還有一點迷思
: 可能是台灣電子股(代工)當道
: 所以當講到產業升級的時候 老是在講研發 一講到研發就要租歲減免 一減免就幾十年
: 更不用提替代役之類的
: 行銷算不算產業升級的一環?財務金融算嗎?法律制度算嗎?
: 當然啦 產業政策的思維模式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當然有背後的原因 這就不多說了
: 2.租稅公平
: 我不反對租歲是產業政策或是競爭力的一環
: 但那個減 這個也減 那個落日條款延 某個適用範圍又擴大的時候
: 別忘了還有幾個總限制式啊
: 資本家將本求利 這本來就無可厚非
: 但如果這些所謂的"產業政策"都個別思考
: 不去管財政均衡
: 收入與稅負的對應性
: 租稅減免是期望受惠企業以後能負擔更多租稅與社會責任
: 跳脫這些總限制式的租稅制度
: 你如何讓人信服這些租稅減免的正當性
: 另外當引用國外的租稅政策時
: 甲國是-A-B+C
: 乙國是-A+B-C
: 丙國事+A-B-C
: 結果我們卻要-A-B-C
: 那怎不去比較阿六 甲片 高麗棒的企業負擔多少比率的總稅負?富 人又負擔多少?
: 至於韓國人或是新加坡人的時薪...
: 與這有議題有何關?
我對稅的部分與信保基金不懂,但是有幾個點想跟大家分享。
1.台灣不需要特定產業的產業政策 .....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但是,台灣若要發展"特定"產業,卻需要相對應的產業政策。
舉例來說目前很熱門的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各國都有一籮筐的產業政策。
基本上,政府提供的政策與L大提的差不多。
你問我台灣有沒有競爭力,就我所知,不管是再生能源與電動車都不斷有國外的大廠商來台灣洽談合作。
所以這兩個產業,政府不管的話,也會有幾個環節是台灣可以做得好的。
不過,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有未來的台積電隱藏在目前的廠商之中。
我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理由也很簡單,替代能源與電動車雖然前景看好,但他們卻仍是不確定性很高的產業。面對國外的大廠投入資源與外國政府的產業政策,現存的本土廠商很大一部分正需要政府"雨露均霑"。政府實施產業政策與否就像買彩票一樣。買一張的中頭獎機率與買十張彩券一樣,差異不大。但,如果買十張的中了頭獎~恩,產業政策是有效的。
所以,我有個問題想問L大,您認為你所提及的產業政策(租稅減免,兩兆雙星與亞太研發中心),是在台灣無效而其他國家卻有效,還是說您認為產業政策幾乎是無效的?如果您認為在其他國家是有效但台灣就是無效,我投一票贊成票,但還請您給點提是讓小的增長見識。
2.租稅公平
這個問題我實在無法回答,雖然我有在補財政學,但公平這個字眼在我來比效率更沒天理
但是台灣以代工產業當道以技術升級為主的產業政策是否是種迷思,我卻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如同你所言,這背後有許多原因,所以不加以贅述。
那我就試著提一兩個點,請L大幫我看看。
a.為什麼不是行銷?財務金融嗎?法律制度?
理由也很簡單,如果上述產業政策都可以算?那~還有哪個產業不能適用?
對於這些高科技產業而言,要讓政府願意把資源灑上去。要件有二。第一、灑下去要看的成果,第二、你要給我一個理由為甚麼其他人可以不用給。
您會發現,對這些號稱高科技的產業而言,研發是一個多好用的擋箭牌。錢砸下去了沒成果也是研發--愛迪生說的。如果看到成果那更是投入資源在研發的成果
研發對於製造業,就如同風險趨避對於金融業。是上蒙政府下騙百姓,左拐同行,右詐投資人的好東西。所以它符合要件一。
那為甚麼符合要件二,例子很簡單。台灣有很多很厲害的理工科博士,但是有否同樣頂尖的財工博士在金融業。有人會說因為台灣無法給好的待遇.....
但我告訴您這只是表面,真正原因是會鑽錢的投資與研發永遠不會浮出檯面,所以一般人所看的產業創新與研發計劃是....有待聰明人補齊
所以,有很多產業都可以提產業政策。但是可以排擠其他產業,又能夠看到成果,看不到成果也沒關係的,在在經濟學家夢境中的那個國家裡,惟有製造業。
b.廠商如何發跡~
我不能確定這個例子否有代表性,僅給大家做參考。
如果有一個國家,超過一半的廠商都是中小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再創業之前的工作多半是技術工程師或者業務,當然創業後也是在同一個產業裡。
請問他為何要創業?在創業後,他要如何維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如果他所在的產業是可以差別取價或者是生產異質產品的,他會採取甚麼行為?
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允許他不繳稅,同時這個國家很和善,人民超時工作也不會抗議,這個老闆又會如何決定要素報酬的分配?同時領到報酬的要素們?假設勞工、資本、土地與企業家精神都有自我思考的意思,這些要素在拿到報酬之後會如何回應
最後,這個國家可以用創歷史新低的價格打遍全世界無敵手,然後人民跟政府都很驕傲。
3.為甚麼現在會是這樣~
我認為第二點就可以解釋為甚麼現在是用這樣的模式在思考問題而未來也是這樣。
但是,這個經濟體系,存在很多個體戶不是用這一套在運行,不過卻能發光發亮,當然這些個體戶都不是老闆,要嘛就是老闆兼員工
Why~從機會成本來看。因為這個經濟體系認為投入就是要有產出,買股票就是一個禮拜漲10%,買房地產就是半年要漲一倍。如果人們對於報酬率存在上述的看法,同時又不清楚自身承擔的風險,話說回來,又有誰知道每一件事情的風險。
我認為~所有奇怪的事情都沒甚麼好奇怪的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10-05-19T01:28
at 2010-05-19T01:28
Related Posts
[好文] 台灣淪為不義之島 (天下雜誌最新 …

By Thomas
at 2010-05-15T06:12
at 2010-05-15T06:12
有關於ECFA

By Selena
at 2010-05-15T00:26
at 2010-05-15T00:26
正面外部性矯正

By Hedwig
at 2010-05-14T23:42
at 2010-05-14T23:42
[好文] 台灣淪為不義之島 (天下雜誌最新 …

By Dorothy
at 2010-05-14T22:25
at 2010-05-14T22:25
彈性判斷

By Ida
at 2010-05-14T21:31
at 2010-05-14T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