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攜手工研院 發表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 - 股票

By Faithe
at 2021-01-28T17:02
at 2021-01-28T17:02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2961
2.原文內容:
大同攜手工研院 發表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力系統
大同攜手工研院,研發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已通過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認證,不過
商用時程未定,得視國內車廠需求。除此之外,大同未來也將進一步研發電動房車領域。
大同馬達事業部已有數十年歷史,看準電動車商機,大同在2018年起攜手工研院,共同合
作開發馬達驅動器專案,雙方已成功開發台灣首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並
且通過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性能測試。
大同在今天舉行記者會發表成果,大同總經理鍾依文、大同執行副總經理戴豐樹、工研院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長胡竹生等人均出席活動。
大同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是台灣第一套自主研發,也是功率最大的電動車動
力系統。大同說明,採用馬達與驅動器整合設計,馬達最高效率達96%以上,驅動器達97%
以上,整體效率表現與歐美大廠並駕齊驅。
大同補充,馬達是電動車的心臟,驅動器則有如大腦,而系統可整合兩者,且可提高車輛
性能與節能省電。動力系統具備高扭力、爬坡力佳的特性,適用於一般12米電動巴士及17
噸貨卡。在巴士滿載下,擁有20%爬駐坡能力,時速90公里以上極速性能,產品領先國內
同業。
至於動力系統商用時程,戴豐樹說,還有許多事情待洽談,像是價錢、規格等,得視客戶
需求而定。若政府要求國產化,大同已有能量生產,是大同優勢之一。
媒體問及台廠進軍電動車市場優勢,戴豐樹回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說第1台特斯拉是
來自中壢,目前技術越來越進步,台灣業者有發展條件,不過,由誰主導策略聯盟很重要
,應由政府整合,而非亂打一通。
鴻海去年10月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媒體關心雙方是否將進一步合作,鴻海出身的戴
豐樹指出,「若鴻海願意找我們,我們就去」。
戴豐樹指出,大同具品牌力,也深耕相關領域多年,「切入電動車市場是一條必走的路」
,除了目前已開發的巴士系統,未來將進軍電動房車領域,公司也有多項策略,尋找合作
夥伴中,未來目標走向國際市場。
3.心得/評論:
大同2014年代就發展電動車馬達,後來和工研院合作發展電巴動力系統。
除了大同,在做動力系統國產化的還有東元、華創。
目前台灣電巴大多是進口大陸零組件,然後在台組裝,並非完全國產化。
--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2961
2.原文內容:
大同攜手工研院 發表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力系統
大同攜手工研院,研發首款國產電動巴士動力系統,已通過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認證,不過
商用時程未定,得視國內車廠需求。除此之外,大同未來也將進一步研發電動房車領域。
大同馬達事業部已有數十年歷史,看準電動車商機,大同在2018年起攜手工研院,共同合
作開發馬達驅動器專案,雙方已成功開發台灣首款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並
且通過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性能測試。
大同在今天舉行記者會發表成果,大同總經理鍾依文、大同執行副總經理戴豐樹、工研院
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長胡竹生等人均出席活動。
大同國產電動巴士「250kW動力系統」是台灣第一套自主研發,也是功率最大的電動車動
力系統。大同說明,採用馬達與驅動器整合設計,馬達最高效率達96%以上,驅動器達97%
以上,整體效率表現與歐美大廠並駕齊驅。
大同補充,馬達是電動車的心臟,驅動器則有如大腦,而系統可整合兩者,且可提高車輛
性能與節能省電。動力系統具備高扭力、爬坡力佳的特性,適用於一般12米電動巴士及17
噸貨卡。在巴士滿載下,擁有20%爬駐坡能力,時速90公里以上極速性能,產品領先國內
同業。
至於動力系統商用時程,戴豐樹說,還有許多事情待洽談,像是價錢、規格等,得視客戶
需求而定。若政府要求國產化,大同已有能量生產,是大同優勢之一。
媒體問及台廠進軍電動車市場優勢,戴豐樹回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說第1台特斯拉是
來自中壢,目前技術越來越進步,台灣業者有發展條件,不過,由誰主導策略聯盟很重要
,應由政府整合,而非亂打一通。
鴻海去年10月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媒體關心雙方是否將進一步合作,鴻海出身的戴
豐樹指出,「若鴻海願意找我們,我們就去」。
戴豐樹指出,大同具品牌力,也深耕相關領域多年,「切入電動車市場是一條必走的路」
,除了目前已開發的巴士系統,未來將進軍電動房車領域,公司也有多項策略,尋找合作
夥伴中,未來目標走向國際市場。
3.心得/評論:
大同2014年代就發展電動車馬達,後來和工研院合作發展電巴動力系統。
除了大同,在做動力系統國產化的還有東元、華創。
目前台灣電巴大多是進口大陸零組件,然後在台組裝,並非完全國產化。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21-01-31T15:53
at 2021-01-31T15:53

By Joseph
at 2021-02-02T14:34
at 2021-02-02T14:34

By Quintina
at 2021-02-02T19:28
at 2021-02-02T19:28

By Ina
at 2021-02-07T15:53
at 2021-02-07T15:53

By Isabella
at 2021-02-08T17:31
at 2021-02-08T17:31

By Delia
at 2021-02-10T09:22
at 2021-02-10T09:22

By Charlotte
at 2021-02-13T17:24
at 2021-02-13T17:24

By Hardy
at 2021-02-17T22:45
at 2021-02-17T22:45

By Hardy
at 2021-02-18T02:09
at 2021-02-18T02:09

By Gilbert
at 2021-02-22T18:47
at 2021-02-22T18:47

By Charlotte
at 2021-02-25T03:29
at 2021-02-25T03:29

By Agatha
at 2021-02-26T06:00
at 2021-02-26T06:00

By Lucy
at 2021-03-01T02:58
at 2021-03-01T02:58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3-06T02:32
at 2021-03-06T02:32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3-07T10:43
at 2021-03-07T10:43

By Gary
at 2021-03-09T14:12
at 2021-03-09T14:12

By Ursula
at 2021-03-11T07:54
at 2021-03-11T07:54
Related Posts
趁勝追擊!「豐存股」去年交易額達15.6億

By Isabella
at 2021-01-28T16:57
at 2021-01-28T16:57
嘎偉會員夢

By Yuri
at 2021-01-28T16:50
at 2021-01-28T16:50
聯發科今年挑戰賺四股本 外資調升目標價

By Edith
at 2021-01-28T16:48
at 2021-01-28T16:48
各位還撐得住嗎?

By Heather
at 2021-01-28T16:40
at 2021-01-28T16:40
放空避險的投資策略

By Victoria
at 2021-01-28T16:36
at 2021-01-28T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