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流心理經濟學 - 經濟

By Bethany
at 2009-03-04T18:23
at 2009-03-04T18:23
Table of Contents
大前流心理經濟學中談論到日本人的「不安心理」,大前研一將他視為日本
景氣低迷的主因,他認為大半的資產躺在銀行和郵局中睡覺,個人消費停滯
使景氣無法恢復,景氣不恢復就更加深心理的不安,形成惡性循環,但他所
提出來的各種方法本質上並沒有改變,都是根植於競爭,從競爭的架構下所
衍生出的社會結構才是讓人類淪落的主要原因,本質上心理經濟學與凱因斯
理論或其他理論並沒有不同,一樣是架構在競爭之下,所以還稱不上是什麼
革命,因為競爭教導人要抗爭,而抗爭會產生衝突,會摧毀人彼此之間的友
誼而且製造出沒有愛心的人,所以世界上到處都有缺乏愛的人,人類擁有一
大堆的心理疾病其根源都是缺乏愛,信任與快樂都是屬於愛的品質,一個內
心缺乏信任與快樂的人會以一千零一種放式展現出他的問題,「不安心理」
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那是全世界人類都有的問題,每個人都個別以不同的
方式展現。
金錢並非只是表面上的流通工具而已,金錢對現代的人來說不只是物質上的
滿足,他也是對人的逃離以及面對死亡的安全感,他是人想要控制生命的一
千零一種工具,越來越多的錢被留到最後的人生盡頭,大前研一批評日本人
的這種行為是造成日本景氣無法恢復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只有日本這樣,它
是世界性的問題,越來越多人變成吝嗇的而不願意分享,這樣會使金錢失去
它的意義,金錢的意義在於流通而不是累積,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累積金錢
,那金錢會瞬間變的沒有價值,但是因為越來越多人缺乏安全感,變成沒有
安全感的就是變成缺乏信任感的,沒有辦法信任因為最具有權威的金融機構
也倒閉了,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泡沫破裂,這些破滅並不單純屬於少數人的
操守或行為問題,它是競爭的結果,因為競爭是屬於目標取向的,為了達成
目標可以使用一千零一種方法,不能保證全部都是善良的方法,很明顯所有
規範都變成缺角的,所有制度一再而在的另人感到失望,任何政策目前都很
難令人信任,所以人民對於領導人的不信任也是可以了解的。
大前研一也提出他的教育理念,然而他的教育理念本質上也沒有不同,教育
是為了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這依然使教育成為目標取向的,雖然他反對只
會考試的學生,但由於本質上的規則模式不變,所以還是無法改變現況,在
學校中你學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考試,社會不斷製造出
只懂競爭的人,終於帶領世界走到了目前的情況,科技是好的但競爭是沒有
愛心的,生活過的越來越便利是好的,但人與人之間變的越來越無法親近,
現在已經很難再度說服人們開始信任,因為大家都經歷了這麼多的方法,然
而世界並沒有因此變的更好,以目前的時事變遷來看,在邏輯上競爭會導致
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性的自殺,競爭也無法拉近貧富差距,因為一定有人
會不必要的累積過多財富,所以這麼多的經濟理論都失敗了,時間一直把人
類逼近一個雙叉路口,迫使人類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生態環境不斷的惡化
著,這幾乎攸關全人類的生死,時間一直不停在倒數,加深了人們的不安,
心理經濟學還不夠強而有力,人們期待著具有本質上改變的革命,否則不安
的心理無法消除。
但是本質上的改變還是無法從群體意識中產生,人類習慣於生存在群體意識中
,而群體意識並沒有一個中心,因為沒有”一個個人”需要負責任,個人為了
社會而活為了社會犧牲,但是反過來社會並沒有為個人而活為個人犧牲,這就
是為何人們無法真正期待成億上兆的經濟計畫能帶來多大效益,或許對於少數
人或既得利益者有利,或許人們已經看清了這個事實但仍束手無策,因為在集
體意識中人們是順從的、卑下的、受奴役的,怎麼說呢?員工認為努力為老闆
工作幫老闆賺錢是應該的,分配不公是應該的,雇主也認為是應該的,因為他
們投資了這麼多錢是有風險的,沒有人
會反對這種經濟學的說法,因為人們被訓練成順從的,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國家
,雖然權力是人民給予的,但是人民卻反過來被控制了,仍然熱中於相信我們
用選票所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雖然大前研一也質疑過政府的功能,但是無論如
何將自己的未來還有生命托付給別人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只有個人的覺醒才
能走出這些遊戲規則,是誰說生命就該是如此?是誰說遵循這些規則才是一個
人的一生?只有當你成為既得利益者才會發現,這些經濟理論還有國家政策是
如何服務你的,當人們願意相信的時候,這些機構跟組織才能擁有力量,當人
們開始發現這些機構跟組織將人們帶領到絕望的時候,也就是他要消失的時候
,這是任何經濟理論跟政策都無法挽救的情況。
--
http://tw.myblog.yahoo.com/jw!.H6NvmqYCRLCYBvDQagQ
--
景氣低迷的主因,他認為大半的資產躺在銀行和郵局中睡覺,個人消費停滯
使景氣無法恢復,景氣不恢復就更加深心理的不安,形成惡性循環,但他所
提出來的各種方法本質上並沒有改變,都是根植於競爭,從競爭的架構下所
衍生出的社會結構才是讓人類淪落的主要原因,本質上心理經濟學與凱因斯
理論或其他理論並沒有不同,一樣是架構在競爭之下,所以還稱不上是什麼
革命,因為競爭教導人要抗爭,而抗爭會產生衝突,會摧毀人彼此之間的友
誼而且製造出沒有愛心的人,所以世界上到處都有缺乏愛的人,人類擁有一
大堆的心理疾病其根源都是缺乏愛,信任與快樂都是屬於愛的品質,一個內
心缺乏信任與快樂的人會以一千零一種放式展現出他的問題,「不安心理」
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那是全世界人類都有的問題,每個人都個別以不同的
方式展現。
金錢並非只是表面上的流通工具而已,金錢對現代的人來說不只是物質上的
滿足,他也是對人的逃離以及面對死亡的安全感,他是人想要控制生命的一
千零一種工具,越來越多的錢被留到最後的人生盡頭,大前研一批評日本人
的這種行為是造成日本景氣無法恢復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只有日本這樣,它
是世界性的問題,越來越多人變成吝嗇的而不願意分享,這樣會使金錢失去
它的意義,金錢的意義在於流通而不是累積,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累積金錢
,那金錢會瞬間變的沒有價值,但是因為越來越多人缺乏安全感,變成沒有
安全感的就是變成缺乏信任感的,沒有辦法信任因為最具有權威的金融機構
也倒閉了,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泡沫破裂,這些破滅並不單純屬於少數人的
操守或行為問題,它是競爭的結果,因為競爭是屬於目標取向的,為了達成
目標可以使用一千零一種方法,不能保證全部都是善良的方法,很明顯所有
規範都變成缺角的,所有制度一再而在的另人感到失望,任何政策目前都很
難令人信任,所以人民對於領導人的不信任也是可以了解的。
大前研一也提出他的教育理念,然而他的教育理念本質上也沒有不同,教育
是為了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這依然使教育成為目標取向的,雖然他反對只
會考試的學生,但由於本質上的規則模式不變,所以還是無法改變現況,在
學校中你學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考試,社會不斷製造出
只懂競爭的人,終於帶領世界走到了目前的情況,科技是好的但競爭是沒有
愛心的,生活過的越來越便利是好的,但人與人之間變的越來越無法親近,
現在已經很難再度說服人們開始信任,因為大家都經歷了這麼多的方法,然
而世界並沒有因此變的更好,以目前的時事變遷來看,在邏輯上競爭會導致
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性的自殺,競爭也無法拉近貧富差距,因為一定有人
會不必要的累積過多財富,所以這麼多的經濟理論都失敗了,時間一直把人
類逼近一個雙叉路口,迫使人類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生態環境不斷的惡化
著,這幾乎攸關全人類的生死,時間一直不停在倒數,加深了人們的不安,
心理經濟學還不夠強而有力,人們期待著具有本質上改變的革命,否則不安
的心理無法消除。
但是本質上的改變還是無法從群體意識中產生,人類習慣於生存在群體意識中
,而群體意識並沒有一個中心,因為沒有”一個個人”需要負責任,個人為了
社會而活為了社會犧牲,但是反過來社會並沒有為個人而活為個人犧牲,這就
是為何人們無法真正期待成億上兆的經濟計畫能帶來多大效益,或許對於少數
人或既得利益者有利,或許人們已經看清了這個事實但仍束手無策,因為在集
體意識中人們是順從的、卑下的、受奴役的,怎麼說呢?員工認為努力為老闆
工作幫老闆賺錢是應該的,分配不公是應該的,雇主也認為是應該的,因為他
們投資了這麼多錢是有風險的,沒有人
會反對這種經濟學的說法,因為人們被訓練成順從的,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國家
,雖然權力是人民給予的,但是人民卻反過來被控制了,仍然熱中於相信我們
用選票所選出來的政治人物,雖然大前研一也質疑過政府的功能,但是無論如
何將自己的未來還有生命托付給別人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只有個人的覺醒才
能走出這些遊戲規則,是誰說生命就該是如此?是誰說遵循這些規則才是一個
人的一生?只有當你成為既得利益者才會發現,這些經濟理論還有國家政策是
如何服務你的,當人們願意相信的時候,這些機構跟組織才能擁有力量,當人
們開始發現這些機構跟組織將人們帶領到絕望的時候,也就是他要消失的時候
,這是任何經濟理論跟政策都無法挽救的情況。
--
http://tw.myblog.yahoo.com/jw!.H6NvmqYCRLCYBvDQagQ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The Crisis of Credit Visualized

By Liam
at 2009-03-04T15:50
at 2009-03-04T15:50
總經五象限圖分析-(開放三通&直航)

By Noah
at 2009-03-04T13:08
at 2009-03-04T13:08
97成功財經 經濟學

By Eartha
at 2009-03-04T12:40
at 2009-03-04T12:40
請問RBE和李嘉圖均等定理及一些問題

By Yedda
at 2009-03-04T01:22
at 2009-03-04T01:22
台大國企98

By Audriana
at 2009-03-03T23:52
at 2009-03-03T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