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資金投台股 擬再鬆綁 - 股票

By Kumar
at 2017-12-19T22:45
at 2017-12-19T22:45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19000210-260202
2.原文內容:
為強化國內機構法人資金進場,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18)日承諾,已請保發中心研議調
整保險業投資台股的資本適足率(RBC)風險係數,即可以因應景氣好壞調整係數,鼓勵
保險業中長期投資台股,「希望明年7月有答案」。
壽險業爭取多時的RBC逆景氣循環制度,今年討論時,因台股仍在高點,各公司也無RBC壓
力,加上公式計算仍有極大歧見,所以未被列入考慮。但壽險業者強調,若能及早定調,
就不用再一直呼喊保險業資金多投資台灣,或是台股波動大時,又有公司要緊急要求紓困
。
風險係數隨景氣調整
保險業表示,目前除了爭取台股係數因應景氣調整,也會希望在自有資本認定上也能隨景
氣機動調整,例如股票未實現損益現在都是100%認列到自有資本裡,未來可以考慮未實
現損失大時,可只認一半或20%,未實現利益大時也可只認80%或50%,有助壽險業中長
期投資。
最快明年底才會適用
顧立雄表示,目前請保發中心儘速研議,明年上半年提出具體方案,再找業者商議,希望
明年7月能定調;保險局則表示,今年已確定未來RBC係數每年底公布一次,明年上半年即
便確定,也是年底RBC才會適用。
針對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預估明年資本市場恐生風暴,顧立雄表示,無人能精準預估外資
何時會撤離或加碼;但若台灣經濟成長率能達到主計處預期,上市櫃公司營收、淨利能維
持高檔,殖利率達到一定層度,仍是可以吸引外資留在台灣,台股就不至於有太大波動。
據金管會掌握統計顯示,外資12月進進出出,如1日淨匯入8億多美元,4日就反向匯出9.6
億美元,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又淨匯入1.23億美元,讓外資累計淨匯入金額重新站上
2,081億美元,但12月到15日外資仍是呈現淨匯出10.71億美元,也因此金管會才會希望增
加國內法人投資,降低外資對台股的影響。
3.心得/評論:
乾脆建議未實現損失可以只認0%在損益表
未實現利益可以認100%這樣是不是大家都很開心啊
或是建議證交所每天的賣價不能低於前一天收盤價
這樣十萬點應該指日可待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19000210-260202
2.原文內容:
為強化國內機構法人資金進場,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18)日承諾,已請保發中心研議調
整保險業投資台股的資本適足率(RBC)風險係數,即可以因應景氣好壞調整係數,鼓勵
保險業中長期投資台股,「希望明年7月有答案」。
壽險業爭取多時的RBC逆景氣循環制度,今年討論時,因台股仍在高點,各公司也無RBC壓
力,加上公式計算仍有極大歧見,所以未被列入考慮。但壽險業者強調,若能及早定調,
就不用再一直呼喊保險業資金多投資台灣,或是台股波動大時,又有公司要緊急要求紓困
。
風險係數隨景氣調整
保險業表示,目前除了爭取台股係數因應景氣調整,也會希望在自有資本認定上也能隨景
氣機動調整,例如股票未實現損益現在都是100%認列到自有資本裡,未來可以考慮未實
現損失大時,可只認一半或20%,未實現利益大時也可只認80%或50%,有助壽險業中長
期投資。
最快明年底才會適用
顧立雄表示,目前請保發中心儘速研議,明年上半年提出具體方案,再找業者商議,希望
明年7月能定調;保險局則表示,今年已確定未來RBC係數每年底公布一次,明年上半年即
便確定,也是年底RBC才會適用。
針對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預估明年資本市場恐生風暴,顧立雄表示,無人能精準預估外資
何時會撤離或加碼;但若台灣經濟成長率能達到主計處預期,上市櫃公司營收、淨利能維
持高檔,殖利率達到一定層度,仍是可以吸引外資留在台灣,台股就不至於有太大波動。
據金管會掌握統計顯示,外資12月進進出出,如1日淨匯入8億多美元,4日就反向匯出9.6
億美元,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又淨匯入1.23億美元,讓外資累計淨匯入金額重新站上
2,081億美元,但12月到15日外資仍是呈現淨匯出10.71億美元,也因此金管會才會希望增
加國內法人投資,降低外資對台股的影響。
3.心得/評論:
乾脆建議未實現損失可以只認0%在損益表
未實現利益可以認100%這樣是不是大家都很開心啊
或是建議證交所每天的賣價不能低於前一天收盤價
這樣十萬點應該指日可待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Brianna
at 2017-12-20T00:45
at 2017-12-20T00:45

By Necoo
at 2017-12-24T08:45
at 2017-12-24T08:45

By Hardy
at 2017-12-26T11:17
at 2017-12-26T11:17

By Jacky
at 2017-12-26T16:20
at 2017-12-26T16:20

By Elizabeth
at 2017-12-27T04:15
at 2017-12-27T04:15

By Gary
at 2017-12-31T20:58
at 2017-12-31T20:58

By Mia
at 2018-01-02T02:02
at 2018-01-02T02:02

By Charlie
at 2018-01-03T11:45
at 2018-01-03T11:45

By Anonymous
at 2018-01-05T06:16
at 2018-01-05T06:16

By Quintina
at 2018-01-06T19:32
at 2018-01-06T19:3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1-11T15:43
at 2018-01-11T15:43

By Kristin
at 2018-01-16T03:07
at 2018-01-16T03:07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1-18T17:06
at 2018-01-18T17:06

By Frederic
at 2018-01-21T06:11
at 2018-01-21T06:11

By Wallis
at 2018-01-25T19:15
at 2018-01-25T19:15

By Bethany
at 2018-01-28T17:56
at 2018-01-28T17:56

By Barb Cronin
at 2018-01-29T23:58
at 2018-01-29T23:58

By Selena
at 2018-02-02T11:54
at 2018-02-02T11:54
Related Posts
12/19 台灣店頭市場三大法人買賣超前20名

By Skylar Davis
at 2017-12-19T20:40
at 2017-12-19T20:40
光學族群低迷,亞光(3019)殺破半年線

By Damian
at 2017-12-19T19:42
at 2017-12-19T19:42
2317 鴻海可以接刀了嗎?

By Joseph
at 2017-12-19T19:06
at 2017-12-19T19:06
蔡英文:鼓勵企業利用景氣回溫 把盈餘

By Charlie
at 2017-12-19T18:50
at 2017-12-19T18:50
法人力挺 統一、聯華 稱霸食品類股

By Tracy
at 2017-12-19T18:26
at 2017-12-19T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