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解約金飆升 4 千億,保單活化成效不 - 股票
By Ingrid
at 2019-10-08T00:03
at 2019-10-08T00:03
Table of Contents
這篇文章誤導的很嚴重,看似好像很專業很有道理,但是整篇都很有問題,這些話一看就
知道是不懂保險公司經營寫的
1.不是所有保費都可以拿來投資
保險有行政成本、佣金等費用,撇除這些不談,保險還有責任準備金制度,所以保險公司
保費收取後扣掉該有的成本,還有一大部分是要當責任準備金提存的,因為這是政府擔心
保險業者若是將保費全數拿去投資如果產生虧損,未來理賠會有問題,所以早就明訂的責
任準備金制度,要求要有一定比例的保費提存責任準備金
2.一張保單損益兩平大約要7年
因為保單大部分發佣金是前面幾年,行政成本最高也是前幾年,所以過去一張保單精算要
損益兩平大約要七年,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你第一年收保費20萬,20萬都拿去投資,然後連
續七年獲利這種事情,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儲蓄險在前面六年解約,解約費用那麼高的原因
3.保險公司的投資受到嚴格規範
投資也不能全數投入股市,因為保險公司被嚴格控管,投資必須風險低也比較保守,所以
進入股市的金額有受到法規規範,請自己看法條
4.4%報酬率根本沒那麼簡單
以保險業當年度投資要超過4%相當不容易,尤其是台灣公債殖利率那麼低的狀況下,幾乎
所有保險公司60%以上都投資海外,原因無他,就是國外報酬率比較高
依照你所說的富邦來說好了,2018年的投資報酬率才3.5%上下,這根本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而且富邦金光富邦人壽總資產就4兆3千億台幣,你知道這樣的資產要創造獲利有多難嗎?
去年富邦人壽的ROA是0.7%,已經是全保險業第一名了,你以為0.7%很低嗎?0.7%是300多
億好嗎?
你知道這麼龐大的資產要投資超過3%投資部門有多難,壓力多大嗎?
居然用台股平均4%殖利率來看一間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我也是服了你
如果這麼簡單,就不會有利差損的問題,保險公司也不用增資了好嗎
另外最後一段,有很多人不是懶,而是把投資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因為過去的儲蓄險
長期來說比放定存好,而對於那些不懂投資和不敢投資的人,他寧願領只要比定存高的利
息,也不願意損失本金
也不是懂的投資的人最後一定會有錢,因為多數人高估了自己的投資能力,低估了風險的
來臨,所以非常多覺得自己懂投資的人最後在股市虧損連連
※ 引述《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之銘言:
: 用一個算法來告訴你,為什麼保險公司賣這種保單不會賠。
: 富邦前陣子大幅加碼台股的新聞,大家應該有看到。
: 我們以台股的平均殖利率約4%為基礎,假設富邦收到你的錢拿去投資台股,
: 每年領4%的股息,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
: 你第一年先繳給富邦20萬,它把這20萬拿去投資,第一年過後它會有20.8萬。
: 你第二年再繳給富邦20萬,它會有40.8萬可投資,第二年過後它會有21.632萬。
: 依此類推一直到六年後,你總共繳了120萬,但是富邦用你的錢去滾錢,
: 這120萬大約可以滾成158萬。
: 就你而言,第七年開始,你每年可以領7萬。
: 就富邦而言,它拿這158萬去投資4%報酬率的標的,他每年會有6.32萬的收入。
: 鄉親,這二個數字是不是非常非常接近?
: 別忘了,以上計算的基準,只是以4%的殖利率為準。
: 我想90%的鄉民,都不會認為4%的殖利率可以算得上是“高殖利率”股。對吧?
: 對一般人而言,想到4%的年報酬率,可說是“嗤之以鼻”。
: 但對富邦而言,只要4%的年報酬率,它幾乎就可以完全不虧。因為它每年
: 付給你的七萬,都是你給它的保費所滾出來的。
: 你說投資有賺有賠,遇到08年那種金融海嘯,保險公司不是賠死。
: 所以要投資壽險股,一定要找現金流不斷而且資本夠雄厚的啊!
: 因為把時間拉長來看,就算強度是百年難得一見等級的08年金融海嘯,
: 在經過3年以後,金融市場就恢復元氣了。
: 所以簡單來講,長期來看,壽險公司只要達到年化4%以上的報酬率,
: 它賣你這張保單就是賺。
: 對於擁有大筆資金還有一堆財金專業人才的壽險公司而言,要達到
: “長期而言年化4%報酬率”,難道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嗎?
: 之前有人提到壽險公司投資土地,那是暴利耶!
: 你覺得每年領7萬領到死,很爽。
: 壽險公司拿你的保費去投資,賺得也很爽。
: 你說不對啊,天下哪有這種事情,雙方都是贏家,沒有輸家。
: 因為
: 其實壽險公司是在賺“你的懶”,而不是在賺“你的保費”。
: 你用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明白為什麼表面上看起來,你只賺不虧。
--
知道是不懂保險公司經營寫的
1.不是所有保費都可以拿來投資
保險有行政成本、佣金等費用,撇除這些不談,保險還有責任準備金制度,所以保險公司
保費收取後扣掉該有的成本,還有一大部分是要當責任準備金提存的,因為這是政府擔心
保險業者若是將保費全數拿去投資如果產生虧損,未來理賠會有問題,所以早就明訂的責
任準備金制度,要求要有一定比例的保費提存責任準備金
2.一張保單損益兩平大約要7年
因為保單大部分發佣金是前面幾年,行政成本最高也是前幾年,所以過去一張保單精算要
損益兩平大約要七年,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你第一年收保費20萬,20萬都拿去投資,然後連
續七年獲利這種事情,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儲蓄險在前面六年解約,解約費用那麼高的原因
3.保險公司的投資受到嚴格規範
投資也不能全數投入股市,因為保險公司被嚴格控管,投資必須風險低也比較保守,所以
進入股市的金額有受到法規規範,請自己看法條
4.4%報酬率根本沒那麼簡單
以保險業當年度投資要超過4%相當不容易,尤其是台灣公債殖利率那麼低的狀況下,幾乎
所有保險公司60%以上都投資海外,原因無他,就是國外報酬率比較高
依照你所說的富邦來說好了,2018年的投資報酬率才3.5%上下,這根本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而且富邦金光富邦人壽總資產就4兆3千億台幣,你知道這樣的資產要創造獲利有多難嗎?
去年富邦人壽的ROA是0.7%,已經是全保險業第一名了,你以為0.7%很低嗎?0.7%是300多
億好嗎?
你知道這麼龐大的資產要投資超過3%投資部門有多難,壓力多大嗎?
居然用台股平均4%殖利率來看一間保險公司的投資報酬率,我也是服了你
如果這麼簡單,就不會有利差損的問題,保險公司也不用增資了好嗎
另外最後一段,有很多人不是懶,而是把投資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因為過去的儲蓄險
長期來說比放定存好,而對於那些不懂投資和不敢投資的人,他寧願領只要比定存高的利
息,也不願意損失本金
也不是懂的投資的人最後一定會有錢,因為多數人高估了自己的投資能力,低估了風險的
來臨,所以非常多覺得自己懂投資的人最後在股市虧損連連
※ 引述《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之銘言:
: 用一個算法來告訴你,為什麼保險公司賣這種保單不會賠。
: 富邦前陣子大幅加碼台股的新聞,大家應該有看到。
: 我們以台股的平均殖利率約4%為基礎,假設富邦收到你的錢拿去投資台股,
: 每年領4%的股息,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
: 你第一年先繳給富邦20萬,它把這20萬拿去投資,第一年過後它會有20.8萬。
: 你第二年再繳給富邦20萬,它會有40.8萬可投資,第二年過後它會有21.632萬。
: 依此類推一直到六年後,你總共繳了120萬,但是富邦用你的錢去滾錢,
: 這120萬大約可以滾成158萬。
: 就你而言,第七年開始,你每年可以領7萬。
: 就富邦而言,它拿這158萬去投資4%報酬率的標的,他每年會有6.32萬的收入。
: 鄉親,這二個數字是不是非常非常接近?
: 別忘了,以上計算的基準,只是以4%的殖利率為準。
: 我想90%的鄉民,都不會認為4%的殖利率可以算得上是“高殖利率”股。對吧?
: 對一般人而言,想到4%的年報酬率,可說是“嗤之以鼻”。
: 但對富邦而言,只要4%的年報酬率,它幾乎就可以完全不虧。因為它每年
: 付給你的七萬,都是你給它的保費所滾出來的。
: 你說投資有賺有賠,遇到08年那種金融海嘯,保險公司不是賠死。
: 所以要投資壽險股,一定要找現金流不斷而且資本夠雄厚的啊!
: 因為把時間拉長來看,就算強度是百年難得一見等級的08年金融海嘯,
: 在經過3年以後,金融市場就恢復元氣了。
: 所以簡單來講,長期來看,壽險公司只要達到年化4%以上的報酬率,
: 它賣你這張保單就是賺。
: 對於擁有大筆資金還有一堆財金專業人才的壽險公司而言,要達到
: “長期而言年化4%報酬率”,難道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嗎?
: 之前有人提到壽險公司投資土地,那是暴利耶!
: 你覺得每年領7萬領到死,很爽。
: 壽險公司拿你的保費去投資,賺得也很爽。
: 你說不對啊,天下哪有這種事情,雙方都是贏家,沒有輸家。
: 因為
: 其實壽險公司是在賺“你的懶”,而不是在賺“你的保費”。
: 你用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明白為什麼表面上看起來,你只賺不虧。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19-10-10T05:58
at 2019-10-10T05:58
By Daph Bay
at 2019-10-12T22:49
at 2019-10-12T22:49
By Hedda
at 2019-10-17T09:50
at 2019-10-17T09:50
By Jacky
at 2019-10-20T01:15
at 2019-10-20T01:15
By Joe
at 2019-10-21T22:56
at 2019-10-21T22:56
By Elizabeth
at 2019-10-26T16:08
at 2019-10-26T16:08
By Susan
at 2019-10-30T03:33
at 2019-10-30T03:33
By Bennie
at 2019-10-31T12:40
at 2019-10-31T12:40
By Charlotte
at 2019-11-03T07:40
at 2019-11-03T07:40
By Cara
at 2019-11-05T14:27
at 2019-11-05T14:27
By Olivia
at 2019-11-06T11:05
at 2019-11-06T11:05
By Oliver
at 2019-11-09T14:00
at 2019-11-09T14:00
By Hamiltion
at 2019-11-13T21:08
at 2019-11-13T21:0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1-17T08:02
at 2019-11-17T08:02
By Gary
at 2019-11-21T09:16
at 2019-11-21T09:16
By James
at 2019-11-26T07:24
at 2019-11-26T07:24
By Ula
at 2019-11-29T21:30
at 2019-11-29T21:3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12-01T17:47
at 2019-12-01T17:47
By Donna
at 2019-12-02T07:14
at 2019-12-02T07:14
By Mason
at 2019-12-03T11:08
at 2019-12-03T11:08
By Hedwig
at 2019-12-07T14:27
at 2019-12-07T14:27
By Olga
at 2019-12-09T16:56
at 2019-12-09T16:56
By Eden
at 2019-12-14T10:16
at 2019-12-14T10:16
By Frederica
at 2019-12-18T04:39
at 2019-12-18T04:39
By Kumar
at 2019-12-19T12:39
at 2019-12-19T12:39
By Lily
at 2019-12-19T16:05
at 2019-12-19T16:05
By Michael
at 2019-12-22T15:10
at 2019-12-22T15:10
By Hazel
at 2019-12-23T04:44
at 2019-12-23T04:44
By Caitlin
at 2019-12-27T10:58
at 2019-12-27T10:58
By Kama
at 2019-12-31T22:37
at 2019-12-31T22:37
By Hazel
at 2020-01-02T06:55
at 2020-01-02T06:55
By Aaliyah
at 2020-01-02T17:41
at 2020-01-02T17:41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1-04T02:39
at 2020-01-04T02:39
By Gary
at 2020-01-05T03:28
at 2020-01-05T03:28
By Doris
at 2020-01-06T19:37
at 2020-01-06T19:37
By Audriana
at 2020-01-10T03:39
at 2020-01-10T03:39
By Kyle
at 2020-01-12T00:16
at 2020-01-12T00:16
By Frederica
at 2020-01-15T20:08
at 2020-01-15T20:08
By Genevieve
at 2020-01-15T22:01
at 2020-01-15T22:01
By Catherine
at 2020-01-18T19:13
at 2020-01-18T19:13
By Emma
at 2020-01-18T22:10
at 2020-01-18T22:10
By Daniel
at 2020-01-23T08:33
at 2020-01-23T08:33
By Caitlin
at 2020-01-23T11:15
at 2020-01-23T11:15
By George
at 2020-01-24T05:54
at 2020-01-24T05:54
By Lucy
at 2020-01-27T16:16
at 2020-01-27T16:16
By Daph Bay
at 2020-01-29T07:37
at 2020-01-29T07:37
By Puput
at 2020-02-02T00:40
at 2020-02-02T00:40
By Franklin
at 2020-02-04T01:47
at 2020-02-04T01:47
By Necoo
at 2020-02-05T13:47
at 2020-02-05T13:47
By Eden
at 2020-02-09T12:58
at 2020-02-09T12:58
By Madame
at 2020-02-12T15:51
at 2020-02-12T15:51
By Queena
at 2020-02-17T03:00
at 2020-02-17T03:00
By Rebecca
at 2020-02-20T04:20
at 2020-02-20T04:20
By John
at 2020-02-21T05:49
at 2020-02-21T05:49
By Ida
at 2020-02-24T01:36
at 2020-02-24T01:36
By Isabella
at 2020-02-25T16:38
at 2020-02-25T16:3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2-28T14:44
at 2020-02-28T14:44
By Daniel
at 2020-03-04T03:30
at 2020-03-04T03:30
By Agatha
at 2020-03-06T03:44
at 2020-03-06T03:44
By Candice
at 2020-03-08T02:04
at 2020-03-08T02:04
By Anonymous
at 2020-03-08T16:15
at 2020-03-08T16:15
By Ingrid
at 2020-03-11T21:34
at 2020-03-11T21:34
By Mia
at 2020-03-15T20:16
at 2020-03-15T20:16
By Audriana
at 2020-03-17T04:19
at 2020-03-17T04:19
By Daniel
at 2020-03-20T23:42
at 2020-03-20T23:42
By Callum
at 2020-03-24T05:46
at 2020-03-24T05:46
By Audriana
at 2020-03-27T06:07
at 2020-03-27T06:07
By Xanthe
at 2020-03-29T13:00
at 2020-03-29T13:00
By Brianna
at 2020-03-30T01:49
at 2020-03-30T01:49
By Jessica
at 2020-04-01T13:06
at 2020-04-01T13:06
By Margaret
at 2020-04-01T15:35
at 2020-04-01T15:35
By Steve
at 2020-04-01T21:26
at 2020-04-01T21:26
By Ivy
at 2020-04-05T14:43
at 2020-04-05T14:43
Related Posts
創櫃股票價格?
By Thomas
at 2019-10-07T23:22
at 2019-10-07T23:22
現在的股民是不是太輕忽風險了?
By Lydia
at 2019-10-07T23:10
at 2019-10-07T23:10
壽險解約金飆升 4 千億,保單活化成效不
By Daph Bay
at 2019-10-07T22:54
at 2019-10-07T22:54
消費降級 陸人不敢花錢?十一旅遊熱潮降
By Linda
at 2019-10-07T22:49
at 2019-10-07T22:49
本金小 應該做價差 對嗎?
By Quintina
at 2019-10-07T22:42
at 2019-10-07T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