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寒冬未了,今年得靠老本吃飯 - 股票

By Aaliyah
at 2019-05-18T22:21
at 2019-05-18T22:2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oken0408 (男人野蠻劍)》之銘言:
我的中壽買在25.4 1x張
請問一下
現在美元升值 美股美債上漲
壽險業多是持有美元計價的債券
那理論上壽險公司持有這些美元債券未實現損失會減少很多
加上未來開發金可能會溢價 二十五塊加上15%=28.75 來併購中壽
現在現金增資價格適用五月最後一週
目前股價下跌似乎是法人壓低出貨
目前手上的中壽要繼續持有抱到2020年底開發金收購嗎?
: 1.原文連結: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287063?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65373965313161663139636465363236_1558083499
: 2.原文內容:
: 四月三十日,開發金召開法人說明會後,外資開始狂賣開發金,從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十四日,短短九個交易日大賣十二萬七千多張,跌到九.二元。外資為何要下重手?
: 主因是開發金今年配發的股利僅有○.三元,創下一四年以來的新低。過去開發金每年都採盈餘七五%配息的高額股利政策,但今年預期的股利卻降至五五%,導致外資等法人失望性賣壓湧現。
: 開發金配息偏低,「禍首」是一七年加入開發金的中壽。中壽今年是五年來首度不配發股利,做為中壽三五%大股東的開發金,今年完全拿不到到股息。開發金董事長王銘陽在法說會上說,是因去年第四季全球股災及利率上升,中壽必須依法提列一百多億元的特別盈餘準備,削弱股利配發能力。
: 此外,中壽今年還要進行一一二.五億元的現金增資,開發金今年不僅拿不到中壽的股利,還要掏錢出來認購六十億元,身為開發金的股東今年應該很哀怨。
: 中壽一直是壽險業公認的資優生,資產部位第五大,保費收入第六大,股東權益報酬率長年維持在一○%,卻還是抵擋不住壽險業的風暴。
: 其實不只是開發金,壽險金控今年都不怎麼好過,多數壽險業在金管會的要求下,通通不能配發現金股利,要保留現金充實資本結構,導致母公司金控的獲利突然少一大塊,讓外資覺得無利可圖,大砍壽險金控,外資已成為大賣壽險金控的主力部隊。
: 壽險業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投資管理,將從保戶收取來的保費投資在不動產、債券及股票上,追求投報率大於預定利率的利差益,才能創造績效。不過,因為台灣金融商品種類少,因而壽險業大約有四○%的資產是放在海外市場,以投資海外債券市場為主。
: 公司賺錢但股東權益卻大減
: 一旦海外市場波動劇烈,對台灣壽險業就會有所影響。就像是去年底,中美貿易大戰開打,導致全球股市大跌,尤其是去年美公債殖利率突然走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使得壽險債券部位出現未實現損失,因為還未出售,這些未實現損失會反映在股東權益(淨值),不會呈現在損益上。
: 去年是匯率、債券與股票「三輸」所導致。壽險業二○一八年全年保費收入高達三兆二九六三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為保險業賺進八四二億元,然而股東權益卻比一七年蒸發掉二七三七億元,股東權益沒有因公司賺錢而跟著受益。雖然今年第一季因股匯債齊揚,未實現損益回升不少,淨值大幅拉升,暫緩去年底的危機。
: 但壽險業的股東還是拿不到去年的股利,這全是IFRS 9國際會計準則實施後所呈現的結果,該會計準則要求壽險業金融資產要用公允價值認列當期損益(FVPL)、綜合損益(FVOCI)及攤銷後成本衡量(AC)。一八年剛實施時,因為金融資產重估讓全體壽險業淨值增加一八○○多億元,沒有到一年之間就因未實現虧損擴大,全吐了回去。
: 當前壽險業正處於三大利空籠罩:金融市場風暴、零股利、現金增資,而這三大利空環環相扣,讓壽險金控公司面臨莫大壓力,他們若在今年要配股利給股東,就必須動用「老本」。
: 因依照法規規定,金控公司須提列一○%的法定盈餘公積,若有未實現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導致權益淨額為負數時,則須再提特別盈餘公積,多出來的部分才能配現金股利。
: 以壽險業龍頭國泰金為例,國泰金今年要配一.五元股利,合計特別股(二十七億元)與普通股股利(一八八億元)共要拿出二一五億元來發股利。
: 然而,從國泰金一八年財報顯示,國泰金因旗下壽險未實現損失擴大,提了高達七二九億元的特別盈餘公積,若加計提列一○%的法定盈餘公積五十一億元,國泰金今年完全沒有盈餘來發股利,必須拿過去的老本,也就是累積未分配盈餘來用。
: 富邦金「老本」最足、新光金最慘
: 但國泰金的老本原有九五六億元,扣除法定盈餘公積與特別盈餘公積後,老本(可供分配盈餘)僅剩下一七八億元,國泰金又動用另一項老本──資本公積來配發,最後國泰金動用二○%的資本公積來發普通股的股利,連國泰金都動用兩大老本了。
: 所謂資本公積是過去股票發行溢價或受贈或庫藏股溢價的累積,是過去留下的資產,在緊要關頭成了上市櫃公司分配股利的利器。
: 在壽險金控中,最慘的要屬新光金了,新光金今年決定配發每股○.二元的股利,但新光金的兩大老本中,累計未分配盈餘是負七億元,必須百分之百拿資本公積來配,使得資本公積僅剩下一三九億元,財務結構是壽險金控中最弱的。
: 體質相對較好的壽險金控,則非富邦金莫屬。富邦金累計到去年底的未分配盈餘高達一九一九億元,即使去年股匯債「三殺」,有侵蝕到老本,但也沒有動用到資本公積,依然可以每股配發二元。
: 只是現金增資才是壽險金控未來的壓力。為因應新的IFRS 17會計準則實施,金管會積極要求壽險業強化財務結構,資本適足率(RBC)最好能超過二五○%(低標二○○%)、淨值/資產最好高於三%(低標二%),否則就是列入警示,要求增資;且從今年開始只能夠用普通股增資,不能用金融次順位債增資,這讓壽險金控的籌資壓力不小。
: 壽險是金控獲利保證的榮景不在?
: 目前已宣布增資的壽險有四家,除中壽外,還有南山人壽要增二四五億元、新壽與台壽保各約增資一百億元,國壽預計也要增資,市場初估今年可能會有千億元的增資潮。
: 過去對於一線金控而言,銀行與壽險是金控的兩大雙引擎,壽險是非常重要的獲利來源,誰擁有壽險,誰就有獲利保證。然而,國際會計準則的變動,加上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已,壽險業面臨投資與增資壓力與日俱增,壽險業的寒冬還未結束。
: 3.心得/評論:
: 99中壽...
: 跌破現增價好多,打去問得到用5月最後一星期
: 其中一天股價當基準最低在打7折,該不會最後現增價破23吧...
--
我的中壽買在25.4 1x張
請問一下
現在美元升值 美股美債上漲
壽險業多是持有美元計價的債券
那理論上壽險公司持有這些美元債券未實現損失會減少很多
加上未來開發金可能會溢價 二十五塊加上15%=28.75 來併購中壽
現在現金增資價格適用五月最後一週
目前股價下跌似乎是法人壓低出貨
目前手上的中壽要繼續持有抱到2020年底開發金收購嗎?
: 1.原文連結: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287063?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65373965313161663139636465363236_1558083499
: 2.原文內容:
: 四月三十日,開發金召開法人說明會後,外資開始狂賣開發金,從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十四日,短短九個交易日大賣十二萬七千多張,跌到九.二元。外資為何要下重手?
: 主因是開發金今年配發的股利僅有○.三元,創下一四年以來的新低。過去開發金每年都採盈餘七五%配息的高額股利政策,但今年預期的股利卻降至五五%,導致外資等法人失望性賣壓湧現。
: 開發金配息偏低,「禍首」是一七年加入開發金的中壽。中壽今年是五年來首度不配發股利,做為中壽三五%大股東的開發金,今年完全拿不到到股息。開發金董事長王銘陽在法說會上說,是因去年第四季全球股災及利率上升,中壽必須依法提列一百多億元的特別盈餘準備,削弱股利配發能力。
: 此外,中壽今年還要進行一一二.五億元的現金增資,開發金今年不僅拿不到中壽的股利,還要掏錢出來認購六十億元,身為開發金的股東今年應該很哀怨。
: 中壽一直是壽險業公認的資優生,資產部位第五大,保費收入第六大,股東權益報酬率長年維持在一○%,卻還是抵擋不住壽險業的風暴。
: 其實不只是開發金,壽險金控今年都不怎麼好過,多數壽險業在金管會的要求下,通通不能配發現金股利,要保留現金充實資本結構,導致母公司金控的獲利突然少一大塊,讓外資覺得無利可圖,大砍壽險金控,外資已成為大賣壽險金控的主力部隊。
: 壽險業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投資管理,將從保戶收取來的保費投資在不動產、債券及股票上,追求投報率大於預定利率的利差益,才能創造績效。不過,因為台灣金融商品種類少,因而壽險業大約有四○%的資產是放在海外市場,以投資海外債券市場為主。
: 公司賺錢但股東權益卻大減
: 一旦海外市場波動劇烈,對台灣壽險業就會有所影響。就像是去年底,中美貿易大戰開打,導致全球股市大跌,尤其是去年美公債殖利率突然走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使得壽險債券部位出現未實現損失,因為還未出售,這些未實現損失會反映在股東權益(淨值),不會呈現在損益上。
: 去年是匯率、債券與股票「三輸」所導致。壽險業二○一八年全年保費收入高達三兆二九六三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為保險業賺進八四二億元,然而股東權益卻比一七年蒸發掉二七三七億元,股東權益沒有因公司賺錢而跟著受益。雖然今年第一季因股匯債齊揚,未實現損益回升不少,淨值大幅拉升,暫緩去年底的危機。
: 但壽險業的股東還是拿不到去年的股利,這全是IFRS 9國際會計準則實施後所呈現的結果,該會計準則要求壽險業金融資產要用公允價值認列當期損益(FVPL)、綜合損益(FVOCI)及攤銷後成本衡量(AC)。一八年剛實施時,因為金融資產重估讓全體壽險業淨值增加一八○○多億元,沒有到一年之間就因未實現虧損擴大,全吐了回去。
: 當前壽險業正處於三大利空籠罩:金融市場風暴、零股利、現金增資,而這三大利空環環相扣,讓壽險金控公司面臨莫大壓力,他們若在今年要配股利給股東,就必須動用「老本」。
: 因依照法規規定,金控公司須提列一○%的法定盈餘公積,若有未實現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導致權益淨額為負數時,則須再提特別盈餘公積,多出來的部分才能配現金股利。
: 以壽險業龍頭國泰金為例,國泰金今年要配一.五元股利,合計特別股(二十七億元)與普通股股利(一八八億元)共要拿出二一五億元來發股利。
: 然而,從國泰金一八年財報顯示,國泰金因旗下壽險未實現損失擴大,提了高達七二九億元的特別盈餘公積,若加計提列一○%的法定盈餘公積五十一億元,國泰金今年完全沒有盈餘來發股利,必須拿過去的老本,也就是累積未分配盈餘來用。
: 富邦金「老本」最足、新光金最慘
: 但國泰金的老本原有九五六億元,扣除法定盈餘公積與特別盈餘公積後,老本(可供分配盈餘)僅剩下一七八億元,國泰金又動用另一項老本──資本公積來配發,最後國泰金動用二○%的資本公積來發普通股的股利,連國泰金都動用兩大老本了。
: 所謂資本公積是過去股票發行溢價或受贈或庫藏股溢價的累積,是過去留下的資產,在緊要關頭成了上市櫃公司分配股利的利器。
: 在壽險金控中,最慘的要屬新光金了,新光金今年決定配發每股○.二元的股利,但新光金的兩大老本中,累計未分配盈餘是負七億元,必須百分之百拿資本公積來配,使得資本公積僅剩下一三九億元,財務結構是壽險金控中最弱的。
: 體質相對較好的壽險金控,則非富邦金莫屬。富邦金累計到去年底的未分配盈餘高達一九一九億元,即使去年股匯債「三殺」,有侵蝕到老本,但也沒有動用到資本公積,依然可以每股配發二元。
: 只是現金增資才是壽險金控未來的壓力。為因應新的IFRS 17會計準則實施,金管會積極要求壽險業強化財務結構,資本適足率(RBC)最好能超過二五○%(低標二○○%)、淨值/資產最好高於三%(低標二%),否則就是列入警示,要求增資;且從今年開始只能夠用普通股增資,不能用金融次順位債增資,這讓壽險金控的籌資壓力不小。
: 壽險是金控獲利保證的榮景不在?
: 目前已宣布增資的壽險有四家,除中壽外,還有南山人壽要增二四五億元、新壽與台壽保各約增資一百億元,國壽預計也要增資,市場初估今年可能會有千億元的增資潮。
: 過去對於一線金控而言,銀行與壽險是金控的兩大雙引擎,壽險是非常重要的獲利來源,誰擁有壽險,誰就有獲利保證。然而,國際會計準則的變動,加上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已,壽險業面臨投資與增資壓力與日俱增,壽險業的寒冬還未結束。
: 3.心得/評論:
: 99中壽...
: 跌破現增價好多,打去問得到用5月最後一星期
: 其中一天股價當基準最低在打7折,該不會最後現增價破23吧...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9-05-21T05:16
at 2019-05-21T05:16

By Genevieve
at 2019-05-22T12:53
at 2019-05-22T12:53

By Susan
at 2019-05-26T15:50
at 2019-05-26T15:50

By Hazel
at 2019-05-28T21:33
at 2019-05-28T21:33

By Mary
at 2019-06-01T22:24
at 2019-06-01T22:24

By Genevieve
at 2019-06-03T17:07
at 2019-06-03T17:07

By Doris
at 2019-06-07T09:20
at 2019-06-07T09:20

By Lily
at 2019-06-07T15:15
at 2019-06-07T15:15

By Quintina
at 2019-06-10T22:52
at 2019-06-10T22:52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6-14T08:31
at 2019-06-14T08:31

By Ivy
at 2019-06-19T01:28
at 2019-06-19T01:28

By Candice
at 2019-06-23T17:33
at 2019-06-23T17:33

By Noah
at 2019-06-26T17:22
at 2019-06-26T17:22

By Isabella
at 2019-06-29T03:51
at 2019-06-29T03:51

By Kelly
at 2019-06-30T05:57
at 2019-06-30T05:57

By Joe
at 2019-07-03T11:30
at 2019-07-03T11:30

By Joe
at 2019-07-08T05:16
at 2019-07-08T05:16

By David
at 2019-07-09T19:55
at 2019-07-09T19:55

By Edwina
at 2019-07-12T09:44
at 2019-07-12T09:44

By Isla
at 2019-07-14T08:19
at 2019-07-14T08:19

By Elma
at 2019-07-14T15:14
at 2019-07-14T15:14

By Erin
at 2019-07-18T16:45
at 2019-07-18T16:45

By Hedy
at 2019-07-20T19:09
at 2019-07-20T19:09

By Tracy
at 2019-07-25T02:38
at 2019-07-25T02:38

By Rebecca
at 2019-07-25T04:22
at 2019-07-25T04:22
Related Posts
中國邊境禁緬甸稀土礦入關 業界憂衝擊供

By Poppy
at 2019-05-18T21:51
at 2019-05-18T21:51
味全 1201 多

By Donna
at 2019-05-18T21:43
at 2019-05-18T21:43
2382廣達

By Kama
at 2019-05-18T21:01
at 2019-05-18T21:01
遭美方指「威脅國安」 豐田罕見發聲明反

By Anonymous
at 2019-05-18T20:52
at 2019-05-18T20:52
15檔三強股 與贏零距離

By Aaliyah
at 2019-05-18T20:52
at 2019-05-18T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