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資金回流閒錢爆量 2020年超額儲蓄首 - 股票

By Jacob
at 2020-12-05T14:17
at 2020-12-05T14:17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050025.aspx
2.新聞原文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5日電)疫情陰影未散之下,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仍能寫下2.54%
的好成績,放眼全球也是相當亮眼的表現;但有項數據值得關注,疫情導致消費大幅縮減
,加上資金匯回,使得超額儲蓄「暴衝」,一舉飆破新台幣3兆元。
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便是當年度的「超額儲蓄」,可反映資金閒置狀
況;而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的比率,即是「超額儲蓄率」,當超額儲蓄的數
字愈高,代表國內資金閒置情況愈嚴重。
觀察台灣超額儲蓄變化,2014年首度衝破2兆元大關,超額儲蓄率則在2013年便已超過10%
,2017年更衝上15.15%的高點,凸顯國內閒置資金亂竄,卻未能有效引導到投資、建設的
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超額儲蓄連年處在2兆元以上的高水位,主計總處8月時估2020年、20
21年超額儲蓄分別為2.47兆元、2.70兆元,但11月底最新發布的國民所得統計,今明年超
額儲蓄大暴衝,分別跳升至3.05兆元與3.01兆元。
台灣超額儲蓄水位激增,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點出3大因素,其中也不乏疫情
帶來的影響。
首先,今年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
台灣受惠於5G布建、遠距商機及電子新品備貨需求,出口寫下亮眼成績,也是今年經濟成
長率得以大幅上修的關鍵。
其次,儲蓄可簡單理解為可支配所得減掉消費,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人出不了國,民間
消費失去一大塊,蔡鈺泰坦言,就算國人不能出國,轉在國內消費,力道依舊有限,主計
總處最新預測因此下修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至-2.52%。
綜合上述2點原因,蔡鈺泰解釋,當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所得隨之增加,今年消費
又受到疫情衝擊明顯縮水,所得增加、消費減少的情況下,超額儲蓄自然向上攀升。
據主計總處最新預測資料,國民儲蓄毛額足足比8月預測值多了逾5700億元,與超額儲蓄
(國民儲蓄毛額-國內投資毛額)成長大致相符。
此外,美中貿易戰、武漢肺炎疫情接連爆發,加速台商回流、供應鏈移轉,蔡鈺泰也說,
以2020年的情況來看,海外資金匯回確實是推升超額儲蓄的原因之一。
對於台灣今明兩年超額儲蓄規模飆上3兆元,蔡鈺泰認為不須過度憂慮,因超額儲蓄規模
攀升有短期因素,另一方面,外界抱持憂心態度是擔心資金無法流向實體投資,但台灣民
間投資在去年基期已高的情況下,今年仍能維持正成長,是相當正面的訊號,「不覺得(
超額儲蓄)是太大問題」。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指出,今年台灣超額儲蓄率雖然升至15.02%,明年就回落至14.39%
;她認為,只要疫苗研發順利,隨著疫苗問世、疫情受控,民間消費動能會慢慢回升,加
上國內投資持續成長,超額儲蓄率應不會繼續攀升。
高仙桂直言,國內投資有3大力道支撐,一是台商回台趨勢延續,二是全球開始發展「去
中供應鏈」,台灣具備產業實力,是最好的合作夥伴,近期也陸續看到國際大廠來台投資
,第三,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以及危老都更;這些因素有助於引導資金流向實體投資,
不只推升投資率、收斂超額儲蓄,更能挹注經濟成長。(編輯:潘羿菁)1091205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空軍畢業派對要擴大舉辦了嗎
若有來生我願當個傻多
錢多錢少會賺就好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050025.aspx
2.新聞原文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5日電)疫情陰影未散之下,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仍能寫下2.54%
的好成績,放眼全球也是相當亮眼的表現;但有項數據值得關注,疫情導致消費大幅縮減
,加上資金匯回,使得超額儲蓄「暴衝」,一舉飆破新台幣3兆元。
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便是當年度的「超額儲蓄」,可反映資金閒置狀
況;而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的比率,即是「超額儲蓄率」,當超額儲蓄的數
字愈高,代表國內資金閒置情況愈嚴重。
觀察台灣超額儲蓄變化,2014年首度衝破2兆元大關,超額儲蓄率則在2013年便已超過10%
,2017年更衝上15.15%的高點,凸顯國內閒置資金亂竄,卻未能有效引導到投資、建設的
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超額儲蓄連年處在2兆元以上的高水位,主計總處8月時估2020年、20
21年超額儲蓄分別為2.47兆元、2.70兆元,但11月底最新發布的國民所得統計,今明年超
額儲蓄大暴衝,分別跳升至3.05兆元與3.01兆元。
台灣超額儲蓄水位激增,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點出3大因素,其中也不乏疫情
帶來的影響。
首先,今年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
台灣受惠於5G布建、遠距商機及電子新品備貨需求,出口寫下亮眼成績,也是今年經濟成
長率得以大幅上修的關鍵。
其次,儲蓄可簡單理解為可支配所得減掉消費,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人出不了國,民間
消費失去一大塊,蔡鈺泰坦言,就算國人不能出國,轉在國內消費,力道依舊有限,主計
總處最新預測因此下修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至-2.52%。
綜合上述2點原因,蔡鈺泰解釋,當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所得隨之增加,今年消費
又受到疫情衝擊明顯縮水,所得增加、消費減少的情況下,超額儲蓄自然向上攀升。
據主計總處最新預測資料,國民儲蓄毛額足足比8月預測值多了逾5700億元,與超額儲蓄
(國民儲蓄毛額-國內投資毛額)成長大致相符。
此外,美中貿易戰、武漢肺炎疫情接連爆發,加速台商回流、供應鏈移轉,蔡鈺泰也說,
以2020年的情況來看,海外資金匯回確實是推升超額儲蓄的原因之一。
對於台灣今明兩年超額儲蓄規模飆上3兆元,蔡鈺泰認為不須過度憂慮,因超額儲蓄規模
攀升有短期因素,另一方面,外界抱持憂心態度是擔心資金無法流向實體投資,但台灣民
間投資在去年基期已高的情況下,今年仍能維持正成長,是相當正面的訊號,「不覺得(
超額儲蓄)是太大問題」。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指出,今年台灣超額儲蓄率雖然升至15.02%,明年就回落至14.39%
;她認為,只要疫苗研發順利,隨著疫苗問世、疫情受控,民間消費動能會慢慢回升,加
上國內投資持續成長,超額儲蓄率應不會繼續攀升。
高仙桂直言,國內投資有3大力道支撐,一是台商回台趨勢延續,二是全球開始發展「去
中供應鏈」,台灣具備產業實力,是最好的合作夥伴,近期也陸續看到國際大廠來台投資
,第三,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以及危老都更;這些因素有助於引導資金流向實體投資,
不只推升投資率、收斂超額儲蓄,更能挹注經濟成長。(編輯:潘羿菁)1091205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空軍畢業派對要擴大舉辦了嗎
若有來生我願當個傻多
錢多錢少會賺就好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20-12-05T18:32
at 2020-12-05T18:32

By Kama
at 2020-12-06T02:06
at 2020-12-06T02:06

By Charlie
at 2020-12-08T13:58
at 2020-12-08T13:58

By Harry
at 2020-12-12T01:24
at 2020-12-12T01:24

By Kyle
at 2020-12-16T11:28
at 2020-12-16T11:28

By Charlie
at 2020-12-21T03:07
at 2020-12-21T03:07

By Audriana
at 2020-12-21T13:05
at 2020-12-21T13:05

By Mason
at 2020-12-22T23:53
at 2020-12-22T23:53

By Brianna
at 2020-12-23T05:51
at 2020-12-23T05:51

By Jacob
at 2020-12-23T10:02
at 2020-12-23T10:02

By John
at 2020-12-24T11:15
at 2020-12-24T11:15

By Edith
at 2020-12-26T03:45
at 2020-12-26T03:45

By Heather
at 2020-12-27T19:48
at 2020-12-27T19:48

By Isla
at 2021-01-01T03:57
at 2021-01-01T03:57
Related Posts
聯電是否沒救了

By Zenobia
at 2020-12-05T13:44
at 2020-12-05T13:44
以前漲跌幅7%的台股是不是比現在難操作

By Poppy
at 2020-12-05T13:27
at 2020-12-05T13:27
台股上萬四還做空的是哪些人?

By Brianna
at 2020-12-05T13:11
at 2020-12-05T13:11
台灣大 3045 LOL情懷多

By Lily
at 2020-12-05T13:07
at 2020-12-05T13:07
轉機題材夯 面板、記憶體類股成盤面焦點

By Irma
at 2020-12-05T12:59
at 2020-12-05T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