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上,台股是否為零和遊戲(與美股相較) - 股票
By Heather
at 2021-01-11T01:40
at 2021-01-11T01:40
Table of Contents
借題閒談一下。
短期投資是零和;
長期投資且公司經營正成長是正和;
公司經營不佳是負和。
若撇除手續費、交易稅不談,
短期投資就是一個零和遊戲。
假定甲股的股價為原始票面價值 10 塊,
A 君當初的買進成本價為 10 塊,
今日成交量只有一張,
是由 A 君用漲停價 11 賣出,
再由 B 君付出 11 買進,
其中 1 塊是 A 君的獲利所得,
此時為零和遊戲。
問題來了,
市值 = ( 10 + 1 ) * 總股數
成交後,股價為漲停價 11 塊,所有其他持有人帳面獲利自動加 1 塊 * 股數,那市值不就
因為第二天買家的買進成本從 11 塊開始了,其他持股人的帳面獲利,就是從以後願意追高
那,假定第二天沒人願意付出 11 塊來買,
只有 C 君掛 10 塊買,
B 君後悔買進,賠本用 10 塊賣出,
C 君付出 10 塊,B 君收到 10 塊,
這也是零和。
而 B 君淨損的 1 塊,那是他不看好公司而自願捨棄的,可以說是被 A 君賺走,也能說是?
因為 B 君賣掉的是股權,如果以後持續下跌,則可以解釋為當初 B 君錯估情勢而付出超出
君看走眼而賤價賣,所以既被 A 君賺走 1 塊,又被C 君賺走以後會上漲的錢。
此時,
市值 = ( 11 - 1 ) * 總股數
所有持股人的帳面獲利自動不見了,公司市值 “蒸發” 了,但其實股權仍然是相同的,到
接下來,
公司賺錢,並將一部分獲利發配給股東,
此時就破壞了零和的遊戲規則了,變成正和遊戲:
殖利率 10 % ,股利 1 塊,
除息股價後 9 塊,你的銀行多出 1 塊,
對持股人而言總額不變,
所以散戶常常認為:
1. 要填息才算賺錢。
2. 配息會讓股價下降,持股人的帳面價值 + 股息跟之前一樣,那幹嘛還要配息?
其實不完全正確,
因為下一個新的買家,
已經從 10 塊 降為 9 塊了,
你付出更便宜的股價,
卻能擁有跟你除權之前一樣的股權。
破壞零和的,正是為你辛苦賺錢的公司。
此時已經變為正和了。
此時有人問:
“ 那假設股價沒漲,不就越除息,帳面價值越少了? ”
正常交易下,不會,股價反而會越來越漲。
因為公司淨利正成長,每年的配息也就正成長,
假定股價不變,每年配息越配越高,股價越除越低,
殖利率就以驚人的速度正成長,
投資人必定會注意到這隻股票被嚴重貶低,
相互競價拉抬上去。
(有時拉超出應有的價值時就會恢復冷靜而回檔)
這也就是像台積電這種龍頭績優股為何會一直漲,
短期投資人看的是價差而波動來回追高,
長期投資人看的是股利及股價帶來的複利而長期追買。
所以,只要公司大致上是持續成長的,
不論股價短期波動再大,
大盤發生股災時,
不管股價跌再多,
總有一天會填息回來,
只是套多久的問題罷了。
而且,如果你持續投資,
“ 套多久才能解套? ”
就會變成
“ 多久後可以賺更多錢! ”
心情完全不同 。
附帶一提,你買股票,
只要這家公司幾乎每年賺錢且永遠不倒,
你持有的年數夠長,不說價差,
光是股息就足夠讓你回本,
要注意,你買股票所買到的是 “股權” ,
只要你永遠不賣掉也沒被回購,
等同於這家公司永遠要為你賺錢一輩子!
而且,股票是可以被繼承,
也就是可以傳子傳孫,
這也是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的原因之一,
他們懂得遊戲規則,讓錢為他們工作。
而堅持不做任何投資的,
大多人只能為錢工作一輩子。
不論是那種投資,
其遊戲規則都是有錢人為了自己的財富去制定規則,
如果我們沒有仔細研究,
我們及我們的後代子孫都很難翻身。
你我的父母就是沒研究遊戲規則,
盲目聽名牌或打死不肯投資,
所以後代的我們仍然努力在為錢工作。
最後,
公司長期經營不善,
就從零和轉變成負和了,
破壞者就是他媽的經營層了。
公司長年虧損,永遠發不出股利,
如果經營層沒大血洗,或全世界市場突然改變,
天上沒突然掉個大餅給這家公司,
股價就會持續下跌,
除了空軍跟利用短期反彈來獲利者外,
每個投資人都是輸家,
股價漸漸下跌直至破產下市。
以上,我的一點拙見
某腦殘經營者公司的貧窮小職員 淚留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rin
at 2021-01-14T02:20
at 2021-01-14T02:20
By Lydia
at 2021-01-16T00:30
at 2021-01-16T00:30
By Freda
at 2021-01-20T10:57
at 2021-01-20T10:57
By Emma
at 2021-01-22T23:39
at 2021-01-22T23:39
By Faithe
at 2021-01-24T04:25
at 2021-01-24T04:25
By Belly
at 2021-01-28T03:01
at 2021-01-28T03:01
By Caroline
at 2021-01-29T18:54
at 2021-01-29T18:54
By Elizabeth
at 2021-01-31T23:56
at 2021-01-31T23:56
By Kyle
at 2021-02-03T11:45
at 2021-02-03T11:45
By Rachel
at 2021-02-08T05:40
at 2021-02-08T05:40
By Kama
at 2021-02-10T15:07
at 2021-02-10T15:07
By Victoria
at 2021-02-12T18:01
at 2021-02-12T18:01
By Lily
at 2021-02-12T23:36
at 2021-02-12T23:36
By Cara
at 2021-02-16T05:32
at 2021-02-16T05:32
By Ula
at 2021-02-16T22:23
at 2021-02-16T22:23
By Olive
at 2021-02-20T11:34
at 2021-02-20T11:34
By Blanche
at 2021-02-22T08:06
at 2021-02-22T08:06
By Mason
at 2021-02-22T09:35
at 2021-02-22T09:35
By Daph Bay
at 2021-02-23T05:18
at 2021-02-23T05:18
By George
at 2021-02-27T20:48
at 2021-02-27T20:48
Related Posts
無限QE的後果是什麼
By Blanche
at 2021-01-11T01:28
at 2021-01-11T01:28
無限QE的後果是什麼
By Necoo
at 2021-01-11T01:23
at 2021-01-11T01:23
馬士基:歐洲封鎖並未影響航運需求
By Ethan
at 2021-01-11T01:18
at 2021-01-11T01:18
台股週末症候群
By Charlotte
at 2021-01-11T01:01
at 2021-01-11T01:01
無限QE的後果是什麼
By Enid
at 2021-01-11T00:43
at 2021-01-11T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