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真的好幸福 - 股票

By Oscar
at 2020-03-30T19:39
at 2020-03-30T19:3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ello21 (哈里路亞CHANCECE)》之銘言:
: ※ 引述《s90011 (只要有爭議,大聲就搞定)》之銘言:
: : 台灣的確這次做得很不錯
: : 4/9開始14天可以領9片口罩
: : 基本上就是工作天一天一片
: : 現在對外國人斷航,照這樣的態勢發展
: : 國內疫情會漸漸得到控制
: : 但各位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嗎?大錯特錯
: : 第二個要面對的大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 : 也不是要怎麼救台灣的電子業
: : 而是糧食問題
: : 台灣疫情得到控制,並不代表國外得到控制
: : 看歐美人那個死樣子,還有他們領袖那種防疫態度
: : 之後只會越來越嚴重
: : 當疫情越來越嚴重時,各國必定會對實體物資進行出口管制
: : 包括日用品、糧食
: : 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超級低(107年34%),很多東西都靠國外進口
: 主要是吃麵粉的多 台灣產小麥少
: 大家如果回去以前全民吃米的年代
: 糧食自給率 應該很高
: 所以不用擔心基本的糧食不夠
: 真的世界各國封鎖糧食 台灣大概就是麵包 麵 會比較缺
: 米 哈哈 半年就可以收成了 安啦
: 多買一兩袋米 屯在家 要自我安慰這是可以的 反正半年內可以吃完就好
: 但是你要屯個幾十袋 甚至幾百千萬存倉庫 想等缺米 來發國難財
: 告訴你 最後會變成 米長米蟲 你的COCO變成養米蟲
: 所以在基本糧食上 不用擔心
: 除非得了 不吃麵包就會死 不吃麵就會死的病
不知道你的「一袋米」是不是那種25公斤,還是多重?
若25公斤,以一家三口來看,似乎是「多了些」
且你鼓吹的買一袋,也似乎擦邊球到這小氣政府、謹慎政府、說話矛盾的政府
的顧忌範圍。
以一碗白米飯來說,約莫為200公克。其中一半是水蒸成的。
所以一餐一碗飯的最保守攝取,就是100克白米。
假定非常時期,一天吃2.5碗,也大概就是250克的攝取量。
30天一人就是7.5公斤。一家三口就是22.5。
不過所幸現代人飲食來源多,麵條、泡麵、冬粉也是主食來源。
因此若以這些搭五天,大概米飯量可以減少到20公斤內。
但問題是,若其他副食--蛋白質、蔬菜、礦物質、油脂來源不足。
你很難只靠白米等主食撐過去。
在古早時期,農業時代飲食不足重勞力下,甚至一天要高達500克的米…
若不及預備足量蛋白質,醬油沙拉油清炒飯可能是個好選擇。
: : 這就是為什麼農地不能拿來蓋豪宅,不能轉建地的原因
: 我是很支持農地農用 不要來蓋豪宅或蓋工廠
: : 因為就是要讓國家在戰爭、天災、瘟疫等意外發生時能夠自給自足
: : 當糧食問題解決後,再來才是失業率等經濟問題
: : 景氣不會因為台灣防疫好而不衰退
: : 無論如何都會走下坡,但防疫做得不好還會死人
: : 而台灣大多都是電子業
: : 電子業太多都依賴appl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了
: : 而在這種災難時刻,那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 : 不過相較於美國,台灣算是全球資金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 : 雖然外資大賣台股,但匯率卻沒大幅度貶值
: : 可見外資目前對台灣還算是有信心的
: : 美國印鈔無限上綱,疫情又絲毫沒有得到控制
: : 再這樣下去美元崩潰是遲早的事情
: : 搞不好最後台幣都比美元可靠呢,畢竟美國人到那時候可能死得差不多了
: 台幣比美元可靠 短期是可以這樣認為的
: 長期來說 美元還是國際認可的流通貨幣
: 台幣 只能自爽
說個笑話,之前農糧署出來現世,想要邀功,說。
台灣存糧90萬噸,夠台灣人吃九個月…
2000萬斷奶人口,一人分45公斤,沒有任何經濟商務使用
靠45公斤吃9個月…
騙騙沒腦子的可以啦…
--
: ※ 引述《s90011 (只要有爭議,大聲就搞定)》之銘言:
: : 台灣的確這次做得很不錯
: : 4/9開始14天可以領9片口罩
: : 基本上就是工作天一天一片
: : 現在對外國人斷航,照這樣的態勢發展
: : 國內疫情會漸漸得到控制
: : 但各位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嗎?大錯特錯
: : 第二個要面對的大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 : 也不是要怎麼救台灣的電子業
: : 而是糧食問題
: : 台灣疫情得到控制,並不代表國外得到控制
: : 看歐美人那個死樣子,還有他們領袖那種防疫態度
: : 之後只會越來越嚴重
: : 當疫情越來越嚴重時,各國必定會對實體物資進行出口管制
: : 包括日用品、糧食
: : 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超級低(107年34%),很多東西都靠國外進口
: 主要是吃麵粉的多 台灣產小麥少
: 大家如果回去以前全民吃米的年代
: 糧食自給率 應該很高
: 所以不用擔心基本的糧食不夠
: 真的世界各國封鎖糧食 台灣大概就是麵包 麵 會比較缺
: 米 哈哈 半年就可以收成了 安啦
: 多買一兩袋米 屯在家 要自我安慰這是可以的 反正半年內可以吃完就好
: 但是你要屯個幾十袋 甚至幾百千萬存倉庫 想等缺米 來發國難財
: 告訴你 最後會變成 米長米蟲 你的COCO變成養米蟲
: 所以在基本糧食上 不用擔心
: 除非得了 不吃麵包就會死 不吃麵就會死的病
不知道你的「一袋米」是不是那種25公斤,還是多重?
若25公斤,以一家三口來看,似乎是「多了些」
且你鼓吹的買一袋,也似乎擦邊球到這小氣政府、謹慎政府、說話矛盾的政府
的顧忌範圍。
以一碗白米飯來說,約莫為200公克。其中一半是水蒸成的。
所以一餐一碗飯的最保守攝取,就是100克白米。
假定非常時期,一天吃2.5碗,也大概就是250克的攝取量。
30天一人就是7.5公斤。一家三口就是22.5。
不過所幸現代人飲食來源多,麵條、泡麵、冬粉也是主食來源。
因此若以這些搭五天,大概米飯量可以減少到20公斤內。
但問題是,若其他副食--蛋白質、蔬菜、礦物質、油脂來源不足。
你很難只靠白米等主食撐過去。
在古早時期,農業時代飲食不足重勞力下,甚至一天要高達500克的米…
若不及預備足量蛋白質,醬油沙拉油清炒飯可能是個好選擇。
: : 這就是為什麼農地不能拿來蓋豪宅,不能轉建地的原因
: 我是很支持農地農用 不要來蓋豪宅或蓋工廠
: : 因為就是要讓國家在戰爭、天災、瘟疫等意外發生時能夠自給自足
: : 當糧食問題解決後,再來才是失業率等經濟問題
: : 景氣不會因為台灣防疫好而不衰退
: : 無論如何都會走下坡,但防疫做得不好還會死人
: : 而台灣大多都是電子業
: : 電子業太多都依賴appl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了
: : 而在這種災難時刻,那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 : 不過相較於美國,台灣算是全球資金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 : 雖然外資大賣台股,但匯率卻沒大幅度貶值
: : 可見外資目前對台灣還算是有信心的
: : 美國印鈔無限上綱,疫情又絲毫沒有得到控制
: : 再這樣下去美元崩潰是遲早的事情
: : 搞不好最後台幣都比美元可靠呢,畢竟美國人到那時候可能死得差不多了
: 台幣比美元可靠 短期是可以這樣認為的
: 長期來說 美元還是國際認可的流通貨幣
: 台幣 只能自爽
說個笑話,之前農糧署出來現世,想要邀功,說。
台灣存糧90萬噸,夠台灣人吃九個月…
2000萬斷奶人口,一人分45公斤,沒有任何經濟商務使用
靠45公斤吃9個月…
騙騙沒腦子的可以啦…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4-03T12:21
at 2020-04-03T12:21

By Belly
at 2020-04-05T08:39
at 2020-04-05T08:39

By Linda
at 2020-04-08T17:47
at 2020-04-08T17:47

By Puput
at 2020-04-09T21:34
at 2020-04-09T21:34

By Ophelia
at 2020-04-10T09:36
at 2020-04-10T09:36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4-15T09:10
at 2020-04-15T09:10

By Una
at 2020-04-15T23:31
at 2020-04-15T23:31

By Iris
at 2020-04-16T11:12
at 2020-04-16T11:12

By Olivia
at 2020-04-19T12:18
at 2020-04-19T12:18

By Zenobia
at 2020-04-22T14:11
at 2020-04-22T14:11

By Elizabeth
at 2020-04-25T09:20
at 2020-04-25T09:20

By Lucy
at 2020-04-29T00:05
at 2020-04-29T00:05

By Callum
at 2020-05-01T16:02
at 2020-05-01T16:02

By Mason
at 2020-05-02T14:22
at 2020-05-02T14:22

By Frederic
at 2020-05-03T02:36
at 2020-05-03T02:36

By Bethany
at 2020-05-03T14:32
at 2020-05-03T14:32

By Edwina
at 2020-05-06T02:45
at 2020-05-06T02:45

By Zora
at 2020-05-10T03:24
at 2020-05-10T03:24

By Frederic
at 2020-05-15T01:43
at 2020-05-15T01:43

By Jack
at 2020-05-19T14:38
at 2020-05-19T14:38

By Agnes
at 2020-05-20T17:51
at 2020-05-20T17:51

By Adele
at 2020-05-21T15:48
at 2020-05-21T15:48

By Lydia
at 2020-05-25T11:59
at 2020-05-25T11:59

By Lauren
at 2020-05-28T12:58
at 2020-05-28T12:58
Related Posts
潤泰全 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

By Lydia
at 2020-03-30T19:11
at 2020-03-30T19:11
破天荒!裕隆去年慘虧 將首度辦理減資彌

By Isabella
at 2020-03-30T18:44
at 2020-03-30T18:44
筆電5G拉貨旺 雙鴻泰碩3月營收可望優於

By Kama
at 2020-03-30T18:40
at 2020-03-30T18:40
現在好像不是一個適合的入場時機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3-30T18:23
at 2020-03-30T18:23
破天荒!裕隆去年慘虧 將首度辦理減資彌

By Franklin
at 2020-03-30T18:07
at 2020-03-30T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