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獨拿蘋果A13晶片大單 明年晶圓代工 - 股票

By Ivy
at 2018-10-11T07:11
at 2018-10-11T07:11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三星已難扭轉頹勢 台積電獨拿蘋果A13晶片大單 明年晶圓代工龍頭版圖提前挑戰6成大關
https://goo.gl/dPTuiV
2.原文內容: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除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仍企圖奮力追趕外,目前台積電
在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已無對手,不僅獲得華為、高通(Qualcomm)、聯發科、超微(AMD)、
NVIDIA等晶片客戶全面下單,近期供應鏈更確認2019年蘋果(Apple)A13晶片大單續由台積
電通吃,2018年上半台積電全球市佔率達56%,隨著客戶群及訂單規模不斷擴增,業界預
期2019年台積電市佔率可望提前挑戰6成大關。
隨著三星、GlobalFoundries先進製程推進受阻,台積電率先進入7奈米製程世代,並拿下
蘋果、華為、超微等客戶大單,製程霸主地位已難撼動,加上台積電全面建立整合扇出型
晶圓級封裝(InFO)技術門檻,透過一條龍及高良率的完整服務,大幅拉大與三星的差距,
近期供應鏈已確認台積電將通吃2019年蘋果A13晶片大單,預期2019年市佔率有機會直逼6
成新高。
台積電於2018年4月率先進入7奈米製程世代,將是首家真正量產7奈米EUV製程的晶圓代工
業者,未來在5奈米製程世代,恐將只有1~2家業者有能力持續前進,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
廠GlobalFoundries便已宣布暫緩高達百億美元的7奈米FinFET計畫。
三星雖持續拚戰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然迄今7奈米投產及EUV導入狀況仍不明朗,目前亦
只有高通5G晶片及三星自家晶片採用,而最受業界關注的是蘋果iPhone晶片代工訂單,近
年來一直是台積電與三星技術角力戰場,然近期台積電已明顯取得優勢。
台積電自2015年與三星分食蘋果A9晶片代工訂單之後,藉由技術及良率優勢,接連拿下蘋
果A10、A11及最新的A12晶片代工訂單,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已與三星拉開差距,加上
InFO技術拉高競爭門檻,業界預期台積電穩居蘋果獨家代工地位至少將延續至2020年。
過去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競賽,英特爾一直保持領先優勢,先前至少與台積電、三星保持
2~3個世代差距,但自2014年起英特爾製程推進腳步開始放緩,14奈米製程成為英特爾史
上最長壽的製程技術,10奈米製程因技術難度高,良率始終無法有效提升,英特爾量產時
程一再延後。
儘管英特爾敲定2019年第4季10奈米製程全面量產,但與台積電製程技術差距已顯著拉近
,業界估計雙方落差僅約半個世代。英特爾受到10奈米製程延遲衝擊,新舊平台轉換與產
能調配大亂,幾乎已確定將棄守晶圓代工業務,難再爭取蘋果等大客戶訂單,因此,全球
晶圓代工先進製程戰場,只剩下台積電與三星爭霸。
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先進製程技術成本不斷墊高,更難跨越技術障礙,
台積電已成功跨過7奈米,接下來投入5、3奈米製程更是燒錢,三星資金雖充裕,但沒有
大客戶訂單落袋,造成7奈米量產狀況不明。
業者預期蘋果、高通回頭向三星下大單的機率並不高,加上三星自家的手機事業,持續面
臨華為等大陸手機廠的嚴峻挑戰,出貨規模難以擴增,後續三星晶圓代工業務能與台積電
拚戰多久,2019年7奈米EUV製程表現將是觀察重點。
3.心得/評論:
整體而言,全球手機與GPU等高速運算競況激烈,晶片業者在無其他選擇下,掌握製程技
術與良率領先,且保持純晶圓代工定位的台積電成為最大贏家。
--
三星已難扭轉頹勢 台積電獨拿蘋果A13晶片大單 明年晶圓代工龍頭版圖提前挑戰6成大關
https://goo.gl/dPTuiV
2.原文內容: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除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仍企圖奮力追趕外,目前台積電
在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已無對手,不僅獲得華為、高通(Qualcomm)、聯發科、超微(AMD)、
NVIDIA等晶片客戶全面下單,近期供應鏈更確認2019年蘋果(Apple)A13晶片大單續由台積
電通吃,2018年上半台積電全球市佔率達56%,隨著客戶群及訂單規模不斷擴增,業界預
期2019年台積電市佔率可望提前挑戰6成大關。
隨著三星、GlobalFoundries先進製程推進受阻,台積電率先進入7奈米製程世代,並拿下
蘋果、華為、超微等客戶大單,製程霸主地位已難撼動,加上台積電全面建立整合扇出型
晶圓級封裝(InFO)技術門檻,透過一條龍及高良率的完整服務,大幅拉大與三星的差距,
近期供應鏈已確認台積電將通吃2019年蘋果A13晶片大單,預期2019年市佔率有機會直逼6
成新高。
台積電於2018年4月率先進入7奈米製程世代,將是首家真正量產7奈米EUV製程的晶圓代工
業者,未來在5奈米製程世代,恐將只有1~2家業者有能力持續前進,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
廠GlobalFoundries便已宣布暫緩高達百億美元的7奈米FinFET計畫。
三星雖持續拚戰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然迄今7奈米投產及EUV導入狀況仍不明朗,目前亦
只有高通5G晶片及三星自家晶片採用,而最受業界關注的是蘋果iPhone晶片代工訂單,近
年來一直是台積電與三星技術角力戰場,然近期台積電已明顯取得優勢。
台積電自2015年與三星分食蘋果A9晶片代工訂單之後,藉由技術及良率優勢,接連拿下蘋
果A10、A11及最新的A12晶片代工訂單,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已與三星拉開差距,加上
InFO技術拉高競爭門檻,業界預期台積電穩居蘋果獨家代工地位至少將延續至2020年。
過去在半導體製程技術競賽,英特爾一直保持領先優勢,先前至少與台積電、三星保持
2~3個世代差距,但自2014年起英特爾製程推進腳步開始放緩,14奈米製程成為英特爾史
上最長壽的製程技術,10奈米製程因技術難度高,良率始終無法有效提升,英特爾量產時
程一再延後。
儘管英特爾敲定2019年第4季10奈米製程全面量產,但與台積電製程技術差距已顯著拉近
,業界估計雙方落差僅約半個世代。英特爾受到10奈米製程延遲衝擊,新舊平台轉換與產
能調配大亂,幾乎已確定將棄守晶圓代工業務,難再爭取蘋果等大客戶訂單,因此,全球
晶圓代工先進製程戰場,只剩下台積電與三星爭霸。
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先進製程技術成本不斷墊高,更難跨越技術障礙,
台積電已成功跨過7奈米,接下來投入5、3奈米製程更是燒錢,三星資金雖充裕,但沒有
大客戶訂單落袋,造成7奈米量產狀況不明。
業者預期蘋果、高通回頭向三星下大單的機率並不高,加上三星自家的手機事業,持續面
臨華為等大陸手機廠的嚴峻挑戰,出貨規模難以擴增,後續三星晶圓代工業務能與台積電
拚戰多久,2019年7奈米EUV製程表現將是觀察重點。
3.心得/評論:
整體而言,全球手機與GPU等高速運算競況激烈,晶片業者在無其他選擇下,掌握製程技
術與良率領先,且保持純晶圓代工定位的台積電成為最大贏家。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8-10-15T13:32
at 2018-10-15T13:32

By Cara
at 2018-10-19T17:03
at 2018-10-19T17:03

By Mary
at 2018-10-22T01:12
at 2018-10-22T01:12

By Irma
at 2018-10-25T11:46
at 2018-10-25T11:46

By Catherine
at 2018-10-28T09:06
at 2018-10-28T09:06

By Heather
at 2018-11-02T06:37
at 2018-11-02T06:37

By Blanche
at 2018-11-02T22:11
at 2018-11-02T22:11

By Yuri
at 2018-11-05T20:56
at 2018-11-05T20:56

By Gilbert
at 2018-11-10T06:20
at 2018-11-10T06:20

By Daph Bay
at 2018-11-13T10:23
at 2018-11-13T10:23

By Anthony
at 2018-11-16T06:33
at 2018-11-16T06:33

By Enid
at 2018-11-16T22:15
at 2018-11-16T22:15

By Sarah
at 2018-11-20T16:46
at 2018-11-20T16:46

By Enid
at 2018-11-22T09:58
at 2018-11-22T09:58

By Mary
at 2018-11-23T18:01
at 2018-11-23T18:01

By Ula
at 2018-11-25T16:16
at 2018-11-25T16:16

By Olive
at 2018-11-27T11:50
at 2018-11-27T11:50

By Emily
at 2018-12-02T02:02
at 2018-12-02T02:02

By Yedda
at 2018-12-06T16:57
at 2018-12-06T16:57

By Queena
at 2018-12-09T04:00
at 2018-12-09T04:00

By Noah
at 2018-12-09T05:11
at 2018-12-09T05:11

By Noah
at 2018-12-10T09:48
at 2018-12-10T09:48

By Steve
at 2018-12-14T17:46
at 2018-12-14T17:46

By Leila
at 2018-12-15T13:24
at 2018-12-15T13:24

By Kelly
at 2018-12-18T17:27
at 2018-12-18T17:27

By Rosalind
at 2018-12-21T03:04
at 2018-12-21T03:04
Related Posts
國安基金開會 應變國際多重利空

By Caitlin
at 2018-10-11T04:25
at 2018-10-11T04:25
明天行情選擇權

By Una
at 2018-10-11T02:44
at 2018-10-11T02:44
惠譽發布主權評等 指中美貿易戰升溫

By Donna
at 2018-10-11T01:51
at 2018-10-11T01:51
台股國慶休市期間 美股累計漲跌幅--10月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11T01:10
at 2018-10-11T01:10
大盤 空 黑色星期四.五

By Freda
at 2018-10-11T00:59
at 2018-10-11T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