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景氣變好?稅收超徵到底是怎樣的問題 - 股票

By Zenobia
at 2019-01-08T14:54
at 2019-01-08T14:54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9/01/08/what-is-the-problem-of-tax-overlevation/
2.原文內容:
台灣景氣變好?稅收超徵到底是怎樣的問題
作者 黃 敬哲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8 日 13:44 | 分類 財經
稅收超徵其實不是近期才有的問題,而有著相當久的歷史,如今再度引起爭議。
簡單來講,稅收超徵是指國家實際收到的稅收超過所編列預算數,而目前台灣政府的財政
原則仍然是依循量出為入(Spend and Tax),意即先決定要花多少錢,再決定收多少的
稅;基於下年度的政策規劃,再去籌措相應的財源收入。當然這不是必然,而是由政府自
己所制定的原則,不過這對理解稅收超徵很重要。
從實務面而言,稅收超徵其實是一種技術問題,因為原本政府官員評估及計算就可能會有
誤差,尤其預算到實際的稅收結算,光中間的時間跨度,經濟狀況就有可能會出現大幅變
化,超徵或不足其實都很常見。例如台灣自 2005 年以來就連續每年超徵近千億的稅收,
至 2007 年有近 4 千億的規模。
儘管預算與稅收的計算不可能真的完全吻合,但當時預算推估與實際稅收差額近 10%,不
能說政府官員不需要負起責任,尤其是連年如此,那麼就必須重新去審視用於估計的方法
是否有所錯漏。而近幾年來也有同樣現象,2013 至 2017 年也是連年超徵千億,反而
2018 年僅超徵約 500 億,相較之下其實有所收斂。
其實是行政疏漏
若說稅收超徵與經濟狀況相關,那 2018 年相對其實應不是那麼好過的一年,也比較符合
民眾直覺。所以超徵的根本原因除了稅收改革的影響外,需要去檢討政府的評估方法是否
有問題。不過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其實今年評估誤差僅約 3% 而已,尚在可接受的
範圍內。必須理解的是,稅收超徵其實是一種很難避免的行政疏漏,沒必要非將稅收超徵
與經濟景氣等議題做掛勾。
而此議題之所以再度引起爭議,更多其實是因為部分輿論媒體以「發紅包」一詞做為宣傳
。財政學上之所以要求盡量做到對預算精確的評估,就是因為無論是短收或超徵都會有負
面的影響。短收,不用說政府將不夠錢來執行預算,而必須舉債。而超徵也可能有被政府
濫用的疑慮,例如被執政黨用來製造選舉利多。而目前政府就犯了這項忌諱,所以不少聲
音認為應該直接還稅於民。
雖然的確財政學理論上並不鼓勵完全還清國債,但不代表超徵稅收挪用他途合理,這又是
另外一個考量。且超徵稅收的處理與他國用財政盈餘刺激消費或補助弱勢的案例也是不同
的兩件事。此前國庫署就曾表示,事實上政府並沒有盈餘,近年來超徵稅收已被用於還債
,目前債務水平已回到 102 年水準。正常而言,稅收超徵應還是盡量與短收相抵,以維
持預算平衡為重點。若要還稅於民,前提應是政府有非法課稅行為。
政府踩煞車
財政部近日也公告,政府用於補助弱勢是預估 107 年度歲入歲出將有賸餘可供運用,並
非將超徵稅收退還,但也澄清賸餘金額須要等決算編定方能確定。總歸來講,這更多是法
制層面的問題,例如也有學者質疑在《預算法》中已規定就算還債也必須通過立法院審查
,那麼政府到底是如何把超徵稅收用於還債,是否公然違法。目前政府對此已踩煞車,表
示需從長計議。
這些問題都還待釐清,不過可以想見,要實現真正的預算平衡並不容易。尤其台灣目前以
量出為入為財政原則,就表示政府是以開源做為考量,若未來官員在估計預算時仍持續大
幅超收,顯示其作為過於保守,或者時移境遷,到了該重新檢視台灣財政結構的時候。
3.心得/評論:
景氣不好還超徵稅收
再放任公務機關亂亂搞叭,
等著百姓把你輪替輪替再輪替!
木可木可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9/01/08/what-is-the-problem-of-tax-overlevation/
2.原文內容:
台灣景氣變好?稅收超徵到底是怎樣的問題
作者 黃 敬哲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8 日 13:44 | 分類 財經
稅收超徵其實不是近期才有的問題,而有著相當久的歷史,如今再度引起爭議。
簡單來講,稅收超徵是指國家實際收到的稅收超過所編列預算數,而目前台灣政府的財政
原則仍然是依循量出為入(Spend and Tax),意即先決定要花多少錢,再決定收多少的
稅;基於下年度的政策規劃,再去籌措相應的財源收入。當然這不是必然,而是由政府自
己所制定的原則,不過這對理解稅收超徵很重要。
從實務面而言,稅收超徵其實是一種技術問題,因為原本政府官員評估及計算就可能會有
誤差,尤其預算到實際的稅收結算,光中間的時間跨度,經濟狀況就有可能會出現大幅變
化,超徵或不足其實都很常見。例如台灣自 2005 年以來就連續每年超徵近千億的稅收,
至 2007 年有近 4 千億的規模。
儘管預算與稅收的計算不可能真的完全吻合,但當時預算推估與實際稅收差額近 10%,不
能說政府官員不需要負起責任,尤其是連年如此,那麼就必須重新去審視用於估計的方法
是否有所錯漏。而近幾年來也有同樣現象,2013 至 2017 年也是連年超徵千億,反而
2018 年僅超徵約 500 億,相較之下其實有所收斂。
其實是行政疏漏
若說稅收超徵與經濟狀況相關,那 2018 年相對其實應不是那麼好過的一年,也比較符合
民眾直覺。所以超徵的根本原因除了稅收改革的影響外,需要去檢討政府的評估方法是否
有問題。不過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其實今年評估誤差僅約 3% 而已,尚在可接受的
範圍內。必須理解的是,稅收超徵其實是一種很難避免的行政疏漏,沒必要非將稅收超徵
與經濟景氣等議題做掛勾。
而此議題之所以再度引起爭議,更多其實是因為部分輿論媒體以「發紅包」一詞做為宣傳
。財政學上之所以要求盡量做到對預算精確的評估,就是因為無論是短收或超徵都會有負
面的影響。短收,不用說政府將不夠錢來執行預算,而必須舉債。而超徵也可能有被政府
濫用的疑慮,例如被執政黨用來製造選舉利多。而目前政府就犯了這項忌諱,所以不少聲
音認為應該直接還稅於民。
雖然的確財政學理論上並不鼓勵完全還清國債,但不代表超徵稅收挪用他途合理,這又是
另外一個考量。且超徵稅收的處理與他國用財政盈餘刺激消費或補助弱勢的案例也是不同
的兩件事。此前國庫署就曾表示,事實上政府並沒有盈餘,近年來超徵稅收已被用於還債
,目前債務水平已回到 102 年水準。正常而言,稅收超徵應還是盡量與短收相抵,以維
持預算平衡為重點。若要還稅於民,前提應是政府有非法課稅行為。
政府踩煞車
財政部近日也公告,政府用於補助弱勢是預估 107 年度歲入歲出將有賸餘可供運用,並
非將超徵稅收退還,但也澄清賸餘金額須要等決算編定方能確定。總歸來講,這更多是法
制層面的問題,例如也有學者質疑在《預算法》中已規定就算還債也必須通過立法院審查
,那麼政府到底是如何把超徵稅收用於還債,是否公然違法。目前政府對此已踩煞車,表
示需從長計議。
這些問題都還待釐清,不過可以想見,要實現真正的預算平衡並不容易。尤其台灣目前以
量出為入為財政原則,就表示政府是以開源做為考量,若未來官員在估計預算時仍持續大
幅超收,顯示其作為過於保守,或者時移境遷,到了該重新檢視台灣財政結構的時候。
3.心得/評論:
景氣不好還超徵稅收
再放任公務機關亂亂搞叭,
等著百姓把你輪替輪替再輪替!
木可木可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19-01-09T04:11
at 2019-01-09T04:11

By Yedda
at 2019-01-12T21:20
at 2019-01-12T21:20

By Elvira
at 2019-01-17T05:18
at 2019-01-17T05:18

By Rosalind
at 2019-01-18T22:17
at 2019-01-18T22:17

By Barb Cronin
at 2019-01-21T02:32
at 2019-01-21T02:32

By Daniel
at 2019-01-22T05:12
at 2019-01-22T05:12

By Linda
at 2019-01-25T15:02
at 2019-01-25T15:02

By Rachel
at 2019-01-28T20:58
at 2019-01-28T20:58

By William
at 2019-01-30T14:03
at 2019-01-30T14:03

By Rosalind
at 2019-02-02T08:49
at 2019-02-02T08:49

By Hedda
at 2019-02-02T22:39
at 2019-02-02T22:39

By Ina
at 2019-02-04T12:11
at 2019-02-04T12:11

By Kumar
at 2019-02-08T17:54
at 2019-02-08T17:54

By Quintina
at 2019-02-13T07:15
at 2019-02-13T07:15

By Blanche
at 2019-02-15T08:29
at 2019-02-15T08:29

By Tracy
at 2019-02-19T07:23
at 2019-02-19T07:23

By David
at 2019-02-23T22:31
at 2019-02-23T22:31

By Belly
at 2019-02-26T16:53
at 2019-02-26T16:53

By Una
at 2019-03-01T20:44
at 2019-03-01T20:44

By Jack
at 2019-03-06T08:25
at 2019-03-06T08:25

By Eartha
at 2019-03-06T22:44
at 2019-03-06T22:4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3-10T18:03
at 2019-03-10T18:03

By Anonymous
at 2019-03-14T13:50
at 2019-03-14T13:50

By Olga
at 2019-03-17T13:23
at 2019-03-17T13:23

By Selena
at 2019-03-20T22:20
at 2019-03-20T22:20

By Regina
at 2019-03-24T01:37
at 2019-03-24T01:37

By Harry
at 2019-03-26T04:03
at 2019-03-26T04:0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3-29T01:49
at 2019-03-29T01:49

By Hazel
at 2019-04-02T05:56
at 2019-04-02T05:56

By Ivy
at 2019-04-02T13:51
at 2019-04-02T13:51

By Caroline
at 2019-04-04T17:10
at 2019-04-04T17:10

By Rachel
at 2019-04-06T04:32
at 2019-04-06T04:32

By Hamiltion
at 2019-04-06T15:00
at 2019-04-06T15:00

By Regina
at 2019-04-08T16:35
at 2019-04-08T16:35

By Puput
at 2019-04-12T06:00
at 2019-04-12T06:00

By Jacky
at 2019-04-12T23:30
at 2019-04-12T23:30

By Bennie
at 2019-04-14T15:44
at 2019-04-14T15:44

By Rachel
at 2019-04-17T16:48
at 2019-04-17T16:48

By Audriana
at 2019-04-19T11:02
at 2019-04-19T11:02

By Edwina
at 2019-04-19T22:51
at 2019-04-19T22:51

By Ina
at 2019-04-21T04:15
at 2019-04-21T04:15

By Adele
at 2019-04-23T03:14
at 2019-04-23T03:14

By Elma
at 2019-04-25T12:14
at 2019-04-25T12:14

By Blanche
at 2019-04-28T03:58
at 2019-04-28T03:58

By Brianna
at 2019-05-01T12:59
at 2019-05-01T12:59

By Robert
at 2019-05-05T22:15
at 2019-05-05T22:15

By Agnes
at 2019-05-07T02:40
at 2019-05-07T02:40

By Madame
at 2019-05-08T17:50
at 2019-05-08T17:50

By Daph Bay
at 2019-05-11T01:13
at 2019-05-11T01:13

By Frederica
at 2019-05-14T11:01
at 2019-05-14T11:01

By Audriana
at 2019-05-16T06:27
at 2019-05-16T06:27

By Zenobia
at 2019-05-20T09:39
at 2019-05-20T09:39

By Madame
at 2019-05-20T16:17
at 2019-05-20T16:17
Related Posts
美商務部長:中美貿易協議要有三個內容

By George
at 2019-01-08T14:48
at 2019-01-08T14:48
尾盤壓低吃貨的問題

By Madame
at 2019-01-08T14:40
at 2019-01-08T14:40
中美談判內幕曝光:美施壓中國兌現承諾

By Rosalind
at 2019-01-08T14:06
at 2019-01-08T14:06
2019/01/08 盤後閒聊

By Carol
at 2019-01-08T14:00
at 2019-01-08T14:00
美股牛市行情 尚未斷氣

By Anonymous
at 2019-01-08T13:54
at 2019-01-08T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