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先生新任務 讓國際看向中小型股 - 股票
By Enid
at 2019-04-11T16:24
at 2019-04-11T16:24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0WjE9
2.原文內容:
隨著外資法人對台灣中小型個股興趣漸增,已在這個領域打開知名度的李鴻基,
希望藉由「台灣先生」谷月涵強化寬量國際的品牌形象。
「我等Peter等了二十年了!」四月八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及寬量國際(QIC)共同於香港
主辦「2019 Taiwan CEO Week」,這是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對外資法人介紹「
台灣先生」谷月涵(Peter Kurz)加盟寬量國際擔任策略長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向來喜
怒不形於色的李鴻基,神情也難掩驕傲。
李鴻基與谷月涵,這兩位外資圈資歷都超過三十年、分別在銷售與研究部門享有「大腕」
美名的老先覺,決定在寬量國際攜手再創事業第二春。
「之前在外資圈,我和Peter是朋友、也是競爭對手,但他永遠是我的『大哥』,也是我
創業寬量國際以來,極少數『定期回報進度』的對象。」李鴻基透露,早在兩年前谷月涵
初次萌生退休想法時,「我就三顧茅廬力邀他,兩年後終於讓我等到他。」
聚積三十年人脈
大腕助台股招徠國際資金
用「外資長青樹」來形容谷月涵再適合不過,在八○年代後期「同梯」來台灣發展的外資
圈老外,包括龍森(Jonathan Ross)與應志昂(John Engle)等,早在二○○○年初網
路泡沫化後就陸續離開這個圈子,谷月涵則一路關注台股直到一九年,還在台灣結婚生子
、拿到身分證,把「台灣先生」的內涵,從台股分析師一路延伸到徹底融入台灣在地生活
。
讓谷月涵決定從外資圈退休的原因,除了時間,還包括大環境的急遽惡化。
「以前,我們研究報告等於是免費提供客戶參考,但在歐盟開始實施『金融工具市場指令
第二版(MiFID II)』後,客戶看我們報告都要付費,索性就自己養分析師,根本用不到
我們;再加上證券監理法規趨嚴,報告上面沒寫的不能跟客戶說,那客戶自己看報告就好
了,根本不需要我們的服務,在這雙重利空夾擊下,以往的黃金年代早已消失不見。」谷
月涵雙手一攤這麼說。
3.心得/評論:
昨天的文章 難怪今天會崩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9-04-11T21:56
at 2019-04-11T21:56
By Victoria
at 2019-04-13T02:40
at 2019-04-13T02:40
By Isla
at 2019-04-14T13:29
at 2019-04-14T13:29
By Sierra Rose
at 2019-04-15T17:51
at 2019-04-15T17:51
By Emily
at 2019-04-16T21:34
at 2019-04-16T21:34
By Odelette
at 2019-04-17T14:07
at 2019-04-17T14:07
By Jessica
at 2019-04-19T16:07
at 2019-04-19T16:07
By George
at 2019-04-20T02:12
at 2019-04-20T02:12
By Noah
at 2019-04-23T12:11
at 2019-04-23T12:11
By Isabella
at 2019-04-28T06:13
at 2019-04-28T06:13
By Ula
at 2019-05-02T19:36
at 2019-05-02T19:36
By Daph Bay
at 2019-05-07T04:54
at 2019-05-07T04:54
By Lucy
at 2019-05-07T17:48
at 2019-05-07T17:48
Related Posts
108年04月11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Dinah
at 2019-04-11T15:03
at 2019-04-11T15:03
寶佳金融布局 劍指永豐金
By Heather
at 2019-04-11T14:43
at 2019-04-11T14:43
ASML技術機密遭員工竊給中國政府
By Agatha
at 2019-04-11T14:40
at 2019-04-11T14:40
AR比起VR在行動領域更具有發展潛力
By Adele
at 2019-04-11T14:34
at 2019-04-11T14:34
2019/04/11 盤後閒聊
By Emily
at 2019-04-11T14:00
at 2019-04-11T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