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 與 選擇權避險策略 - 投資
By Rachel
at 2012-12-15T11:14
at 2012-12-15T11:1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saacwu974 (退隱江湖摟)》之銘言:
: 「理論上,理論跟實務沒有差距,但是,實務上有。」
: 結合選擇權是有機會讓長期操作績效更好,
: Covered Call是其中一種,既然etf和指數走勢類似,
: 理論上指數選擇權也可以跟etf做結合,
: 但是指數選擇權是針對指數設計的,並不是針對etf,
: 實務上要先解決一個問題:怎麼計算多少張0050配一口op?
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1/50-by-covered-call-writing-4.html
: 再或者我打算在57.5塊的價位拋掉0050,那麼op履約價要設多少,8000還是8200?
用什麼履約價都可以,但必須了解如何用個別選擇權的delta來換算,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2/50-by-covered-call-writing-7.html
: 0050跟大盤雖然同向,但是只跟0050指數有收斂特性,和加權指數並沒有,
: 期現貨價差的拉鋸會是個問題。
: 再或者是到期日,漲到57.5塊目標價了,同時未到期的8000call也從50點漲到150點,
: 如果是期貨我可以一概等結算日左右再同時交易,但是0050沒有到期日,
: 所以這時你要賣掉57.5塊的0050,然後平倉認列100點的虧損?
: 可不要原本的上漲獲利出場,倒弄成了放空虧損了,
所謂避險,會使原持股部位虧損縮減,當然也會侵蝕獲利,
必須計算避險部位相對於原持股部位的Delta大小,通常介於0與1之間。
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2/50-by-covered-call-writing-8.html
: 勉強用一個不是專為etf設計的工具做搭配,問題多多,在在都有機會弄巧成拙,
: 所以目前最完美結合的選擇還是指數期貨,
台灣50與指數的走勢相關性高,
以指數選擇權來避險交易成本最低,若是指數盤整時,還可賺取時間價值。
操作的重點在於股價(或指數)漲跌過程中避險部位調整的彈性。
: 期貨/op在同一帳戶內交易,還可以互通有無、節約保證金,
: 如果另外準備一套做op的資金,還會降低總體報酬率。
: ※ 引述《oskwu (old dog)》之銘言:
: : 持有台灣50就是持有台灣前50大權值股組合,持股部位的大小與股價水準有關,屬於多方
: : 部位,當指數暴跌時,逐步往下承接,降低持有成本,可以緩和指數暴跌的虧損風險。然
: : 而,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指數暴跌時的風險?
: : 部位避險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出脫持股,然而以永續投資為目標的台灣50平
: : 衡比例投資法,並不建議在指數暴跌時賣出持股,而違反操作機制。
: : 避險必須花費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虧損,當然也會侵蝕獲利,端視投資人如何設定部位避
: : 險的程度。既然台灣50代表近7成的上市權值,相關係數95%以上,因此可考慮指數選擇權
: : 的Covered Call(抵補銷售買權)策略,雖然指數上漲時會侵蝕部份獲利,但可收取時間價
: : 值,緩和指數下跌時的虧損,而且其交易成本相較於其他避險工具有利,不失為很好的避
: : 險策略。
: : 請參考:
: :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1/50-by-covered-call-writing-1.html
: : 【台灣50社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7494754992667/
--
: 「理論上,理論跟實務沒有差距,但是,實務上有。」
: 結合選擇權是有機會讓長期操作績效更好,
: Covered Call是其中一種,既然etf和指數走勢類似,
: 理論上指數選擇權也可以跟etf做結合,
: 但是指數選擇權是針對指數設計的,並不是針對etf,
: 實務上要先解決一個問題:怎麼計算多少張0050配一口op?
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1/50-by-covered-call-writing-4.html
: 再或者我打算在57.5塊的價位拋掉0050,那麼op履約價要設多少,8000還是8200?
用什麼履約價都可以,但必須了解如何用個別選擇權的delta來換算,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2/50-by-covered-call-writing-7.html
: 0050跟大盤雖然同向,但是只跟0050指數有收斂特性,和加權指數並沒有,
: 期現貨價差的拉鋸會是個問題。
: 再或者是到期日,漲到57.5塊目標價了,同時未到期的8000call也從50點漲到150點,
: 如果是期貨我可以一概等結算日左右再同時交易,但是0050沒有到期日,
: 所以這時你要賣掉57.5塊的0050,然後平倉認列100點的虧損?
: 可不要原本的上漲獲利出場,倒弄成了放空虧損了,
所謂避險,會使原持股部位虧損縮減,當然也會侵蝕獲利,
必須計算避險部位相對於原持股部位的Delta大小,通常介於0與1之間。
請參考: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2/50-by-covered-call-writing-8.html
: 勉強用一個不是專為etf設計的工具做搭配,問題多多,在在都有機會弄巧成拙,
: 所以目前最完美結合的選擇還是指數期貨,
台灣50與指數的走勢相關性高,
以指數選擇權來避險交易成本最低,若是指數盤整時,還可賺取時間價值。
操作的重點在於股價(或指數)漲跌過程中避險部位調整的彈性。
: 期貨/op在同一帳戶內交易,還可以互通有無、節約保證金,
: 如果另外準備一套做op的資金,還會降低總體報酬率。
: ※ 引述《oskwu (old dog)》之銘言:
: : 持有台灣50就是持有台灣前50大權值股組合,持股部位的大小與股價水準有關,屬於多方
: : 部位,當指數暴跌時,逐步往下承接,降低持有成本,可以緩和指數暴跌的虧損風險。然
: : 而,是不是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指數暴跌時的風險?
: : 部位避險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出脫持股,然而以永續投資為目標的台灣50平
: : 衡比例投資法,並不建議在指數暴跌時賣出持股,而違反操作機制。
: : 避險必須花費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虧損,當然也會侵蝕獲利,端視投資人如何設定部位避
: : 險的程度。既然台灣50代表近7成的上市權值,相關係數95%以上,因此可考慮指數選擇權
: : 的Covered Call(抵補銷售買權)策略,雖然指數上漲時會侵蝕部份獲利,但可收取時間價
: : 值,緩和指數下跌時的虧損,而且其交易成本相較於其他避險工具有利,不失為很好的避
: : 險策略。
: : 請參考:
: :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2/11/50-by-covered-call-writing-1.html
: : 【台灣50社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7494754992667/
--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12-12-20T06:12
at 2012-12-20T06:12
By James
at 2012-12-22T15:56
at 2012-12-22T15:56
By Blanche
at 2012-12-23T16:26
at 2012-12-23T16:26
By Yuri
at 2012-12-25T18:36
at 2012-12-25T18:36
By Necoo
at 2012-12-26T22:14
at 2012-12-26T22:14
By Blanche
at 2012-12-28T03:50
at 2012-12-28T03:50
By Selena
at 2012-12-28T19:27
at 2012-12-28T19:27
By Robert
at 2012-12-30T18:28
at 2012-12-30T18:28
By George
at 2013-01-03T01:18
at 2013-01-03T01:18
By Susan
at 2013-01-06T00:36
at 2013-01-06T00:36
By Odelette
at 2013-01-07T22:28
at 2013-01-07T22:28
By Dorothy
at 2013-01-12T03:09
at 2013-01-12T03:09
By Blanche
at 2013-01-13T01:32
at 2013-01-13T01:32
By Queena
at 2013-01-13T05:31
at 2013-01-13T05:31
By Connor
at 2013-01-15T13:20
at 2013-01-15T13:20
By Ethan
at 2013-01-17T12:28
at 2013-01-17T12:28
By Kyle
at 2013-01-18T23:07
at 2013-01-18T23:07
By Frederica
at 2013-01-23T19:06
at 2013-01-23T19:06
By Eartha
at 2013-01-28T09:12
at 2013-01-28T09:12
Related Posts
台灣50 與 選擇權避險策略
By Ula
at 2012-12-15T10:46
at 2012-12-15T10:46
不同風險情況下之偏好和決策行為調查
By Liam
at 2012-12-15T10:41
at 2012-12-15T10:41
基金經理費迷思
By Emma
at 2012-12-15T07:00
at 2012-12-15T07:00
台灣50 與 選擇權避險策略
By Jake
at 2012-12-15T06:51
at 2012-12-15T06:51
世礦&世金&未來故事討論
By Anonymous
at 2012-12-15T04:22
at 2012-12-15T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