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與財政部纏鬥14年,該坐下來談了 - 銀行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8-02T10:18
at 2019-08-02T10:18
Table of Contents
今年以來,官股行庫的股價各個走勢凌厲,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台企銀等
股價都不斷創新高。其中,最受注目的是彰銀,股價於七月二十二日再創新高,來到二十
二元。從五月二十日起漲至今,彰銀兩個月來漲了一九%,更是二○一一年中以來的最高
價,而背後似乎有一股買盤撐起彰銀的股價,也暗示著彰銀的董監改選題材已提早一年開
打。
為了彰銀的經營權,台新金與財政部已經纏鬥了十四年,從綠營的陳水扁時代,歷經國民
黨馬英九的八年執政,再到民進黨小英執政,終究還是解不開台新金與財政部的結,每三
年都要來場爭奪董監席次的戲碼。原本台新金想要透過司法來解決,現在卻又呈現膠著局
面。
雙方皆大撒錢搶進持股
五月二十三日,最高法院將彰銀經營權的爭議發回高院更審,財政部占上風,士氣大振;
台新金則相對忿忿不平。
高等法院於一七年做出的判決是,確認財政部與台新金有契約關係,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
在彰銀的席次過半,讓台新金拿回彰銀經營權,但財政部決定繼續上訴。如今,最高法院
最後認為契約應有一定的範圍與合理時間,要求高院重新審查,讓台新金想以司法解決彰
銀問題的期待落空。
就在最高法院宣判的同一時間,彰銀揭露前十大股東,發現代表台新金出任彰銀常務董事
的吳澄清,其旗下的合興石化躍升為彰銀第五大股東,持股二.七八%,比去年增加十二
萬多張的持股,約占彰銀股本一.二%,僅次於台新金、龍巖集團,這可讓彰銀經營階層
與財政部相當緊張。
因此,財政部召集八大官股行庫大買彰銀股票,從五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二日的前十大買
超券商中,有六家都是公股行庫的券商,合計兩個月買了約十二萬九千多張的彰銀股票,
約占彰銀兩個月來成交量的近二五%;也就是說,彰銀這兩個月的成交量有四分之一都是
官股買進的。
不過,來自民股的買盤也不小,光凱基證券站前分公司近兩個月的成交量就高達六萬八千
張,占兩個月成交量比重達一二%,顯示這位買家的積極。
若比對吳澄清的合興石化去年一年增加的彰銀持股,與這一年買超的券商,凱基證券似乎
是吳澄清的主要進出券商,近兩個月來的這股大買盤,應該也是來自吳澄清,他加碼彰銀
的力道不輸官股行庫。
https://i.imgur.com/BDo8oZg.jpg
官股行庫是彰銀近兩個月的最大買盤
董監改選財政部提前一年運作
也許因為這波民股買盤力道太強,讓財政部繃緊神經。日前政務次長張清華親自打電話給
部分券商關切,開始詢問彰銀委託的狀況。距離明年彰銀董監改選還有一年,財政部就已
經積極在運作,提早做好防範。而金管會也加入戰局,主委顧立雄要兼任台新金與彰銀兩
家董事的吳澄清只能選一家,因而被稱為「吳澄清條款」。
為了彰銀經營權,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已經苦惱了十四年了,在○五年以每股二十六.一
二元、溢價四五%,以總價三六五億元標得政府的彰銀特別股,為當時體質羸弱的彰銀注
入強心針。然而,在合併彰銀的認知上,台新金與後來執政的馬政府有了歧見。連英政府
首任行政院長林全,是當時標彰銀案的財政部長,都不願意大膽承認彰銀案的契約存在與
否,使得該案至今仍是官民對立,財政部與台新金搞到勢不兩立,每三年都要上演爭奪董
監席次的戲碼。
如今,彰銀股價回到二十元以上,距離台新金的出價二十六.一二元約四、五元,市場也
開始關注台新金是否能從彰銀解套。日前彰銀工會指稱,十四年來台新金從彰銀領走的股
息已超過一八五億元。但台新金則認為這個說法不盡人情,當時是為了解決彰銀的財務困
境來投資,「當時這筆錢若拿去併購,也許綜效更高、賺得更多,這是機會成本的問題。
」
台新金已領走逾一八五億元股息
之前台新金曾提出,若財政部不能將彰銀給台新經營,希望財政部能用台新標得的價格買
回彰銀股票。當時馬政府的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不可能高於市價來買。那時彰銀股價約在
十七、八元,如今已經來到二十二元,現在該是政府與台新金好好坐下來談彰銀股權價格
的最好時刻,否則雙方為搶經營權不斷民官相鬥,絕非社會國家之福。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6339
--
股價都不斷創新高。其中,最受注目的是彰銀,股價於七月二十二日再創新高,來到二十
二元。從五月二十日起漲至今,彰銀兩個月來漲了一九%,更是二○一一年中以來的最高
價,而背後似乎有一股買盤撐起彰銀的股價,也暗示著彰銀的董監改選題材已提早一年開
打。
為了彰銀的經營權,台新金與財政部已經纏鬥了十四年,從綠營的陳水扁時代,歷經國民
黨馬英九的八年執政,再到民進黨小英執政,終究還是解不開台新金與財政部的結,每三
年都要來場爭奪董監席次的戲碼。原本台新金想要透過司法來解決,現在卻又呈現膠著局
面。
雙方皆大撒錢搶進持股
五月二十三日,最高法院將彰銀經營權的爭議發回高院更審,財政部占上風,士氣大振;
台新金則相對忿忿不平。
高等法院於一七年做出的判決是,確認財政部與台新金有契約關係,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
在彰銀的席次過半,讓台新金拿回彰銀經營權,但財政部決定繼續上訴。如今,最高法院
最後認為契約應有一定的範圍與合理時間,要求高院重新審查,讓台新金想以司法解決彰
銀問題的期待落空。
就在最高法院宣判的同一時間,彰銀揭露前十大股東,發現代表台新金出任彰銀常務董事
的吳澄清,其旗下的合興石化躍升為彰銀第五大股東,持股二.七八%,比去年增加十二
萬多張的持股,約占彰銀股本一.二%,僅次於台新金、龍巖集團,這可讓彰銀經營階層
與財政部相當緊張。
因此,財政部召集八大官股行庫大買彰銀股票,從五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二日的前十大買
超券商中,有六家都是公股行庫的券商,合計兩個月買了約十二萬九千多張的彰銀股票,
約占彰銀兩個月來成交量的近二五%;也就是說,彰銀這兩個月的成交量有四分之一都是
官股買進的。
不過,來自民股的買盤也不小,光凱基證券站前分公司近兩個月的成交量就高達六萬八千
張,占兩個月成交量比重達一二%,顯示這位買家的積極。
若比對吳澄清的合興石化去年一年增加的彰銀持股,與這一年買超的券商,凱基證券似乎
是吳澄清的主要進出券商,近兩個月來的這股大買盤,應該也是來自吳澄清,他加碼彰銀
的力道不輸官股行庫。
https://i.imgur.com/BDo8oZg.jpg
官股行庫是彰銀近兩個月的最大買盤
董監改選財政部提前一年運作
也許因為這波民股買盤力道太強,讓財政部繃緊神經。日前政務次長張清華親自打電話給
部分券商關切,開始詢問彰銀委託的狀況。距離明年彰銀董監改選還有一年,財政部就已
經積極在運作,提早做好防範。而金管會也加入戰局,主委顧立雄要兼任台新金與彰銀兩
家董事的吳澄清只能選一家,因而被稱為「吳澄清條款」。
為了彰銀經營權,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已經苦惱了十四年了,在○五年以每股二十六.一
二元、溢價四五%,以總價三六五億元標得政府的彰銀特別股,為當時體質羸弱的彰銀注
入強心針。然而,在合併彰銀的認知上,台新金與後來執政的馬政府有了歧見。連英政府
首任行政院長林全,是當時標彰銀案的財政部長,都不願意大膽承認彰銀案的契約存在與
否,使得該案至今仍是官民對立,財政部與台新金搞到勢不兩立,每三年都要上演爭奪董
監席次的戲碼。
如今,彰銀股價回到二十元以上,距離台新金的出價二十六.一二元約四、五元,市場也
開始關注台新金是否能從彰銀解套。日前彰銀工會指稱,十四年來台新金從彰銀領走的股
息已超過一八五億元。但台新金則認為這個說法不盡人情,當時是為了解決彰銀的財務困
境來投資,「當時這筆錢若拿去併購,也許綜效更高、賺得更多,這是機會成本的問題。
」
台新金已領走逾一八五億元股息
之前台新金曾提出,若財政部不能將彰銀給台新經營,希望財政部能用台新標得的價格買
回彰銀股票。當時馬政府的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不可能高於市價來買。那時彰銀股價約在
十七、八元,如今已經來到二十二元,現在該是政府與台新金好好坐下來談彰銀股權價格
的最好時刻,否則雙方為搶經營權不斷民官相鬥,絕非社會國家之福。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6339
--
Tags:
銀行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合庫金國外提款(香港)
By Charlotte
at 2019-08-01T17:53
at 2019-08-01T17:53
台新richart買外幣沒現鈔
By Zenobia
at 2019-08-01T15:41
at 2019-08-01T15:41
渣打電話銀行的帳戶格式
By William
at 2019-08-01T14:49
at 2019-08-01T14:49
國泰口袋人生 解任務賺購物金
By Emma
at 2019-08-01T13:27
at 2019-08-01T13:27
澳幣匯回台灣問題請教
By Jacob
at 2019-08-01T12:38
at 2019-08-01T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