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紛紛撤出中國!為何近年台商投資中國金額砍半?《經濟學 - 股票
By Liam
at 2020-11-25T20:52
at 2020-11-25T20:52
Table of Contents
台企紛紛撤出中國!為何近年台商投資中國金額砍半?《經濟學人》點出三大因素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38029
2.原文內容:
蔡娪嫣 2020-11-25 14:40
https://i.imgur.com/6rZZ61W.jpg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位於中國廣東深圳的工廠(AP)
中國1988年開放台灣投資的3個月後,鴻海富士康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台企中國工廠,開啟
台商西進淘金的風潮;到了2008年,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外商投資量
約有1/6來自台灣。然而近年隨著兩岸關係改變、市場環境惡化,台企逐漸撤離中國,另
覓投資樂園,從2015年以後,每年從台灣流入中國的投資金額已銳減逾50%。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質疑加深,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還
要希望獲取台企的青睞,雖然中國祭出諸多惠台政策,宣稱要幫助廣大台商、台企應對疫
情和復工復產,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一是地緣政治,二是在中國市場
的競爭優勢消逝,三為台企出現接班斷層。
曾經的西進登陸淘金年代
一個秋日早晨,成千上百求職者在江蘇省崑山市的台企公司「厚聲」門外大排長龍,厚聲
開出每月工資人民幣4000元(約新台幣1.7萬元),是當地最低工資的兩倍。崑山市人稱
「小台北」,10萬多名台灣人在此打拼事業,當地遍布著數百家台灣製造商,這說明了台
商在中國的廣泛現象,據估計有多達120萬台灣人(占台灣人口的5%)居住在中國,其中
許多是商務人士。
1980年代開啟的台商登陸風潮,受到語言優勢、廉價勞力和廣大腹地的誘惑,台商很快在
沿海省份設廠,資金多半流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過去30年來,台灣公司總共
在中國投資至少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富士康有七成產
能位於中國,雇用多達100萬名中國勞工,這員工數已經超過中國本地任何私營企業。
從營收來看,中國12個最受歡迎的消費品牌中,有3個是台灣品牌──中國人最愛搶購的
康師傅泡麵、旺旺餅乾和統一食品。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三大供應商──富士康、和碩和緯
創公司,老闆都是台灣人。中國則將台灣視為投資與晶片關鍵技術的重要來源,中國竭盡
全力從台灣招募更多企業,2018年至2019年之間出台惠台31條、26條措施,給予減稅、參
與5G建設競標等機會,「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
迄今為止,北京努力爭取台商投資的成果有限,2015年以來台企投資金額逐年下降了一半
以上,由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107億元)降為2019年的4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88億元
)。
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
一、地緣政治惡化嚇走台商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想通過加強兩岸交流聯繫來阻止台獨,
北京對台灣公司祭出特殊優惠待遇,但卻公開指稱台企為「國內公司」,引起更多懷疑。
地緣政治紛爭惡化也嚇走了不少台商,美中相互施加報復性關稅,促使許多台灣製造商將
產線撤出中國。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在中國內地設廠的台灣老闆表示,他們
已經或考慮把產能轉向東南亞,台灣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Giant)已確定到匈牙
利設立新廠,同時藉此將產品銷售到東歐及歐洲內陸。美國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列入黑名
單,也給台灣公司帶來不少麻煩,台積電(TSMC)因此損失提供15%收入的第二大客戶。
台積電本月證實,已斥資35億美元(約新台幣997.5億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
先進晶圓廠。
二、台企在中國競爭優勢消失
台灣企業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消失。在上海的台企老闆張英
德(Zhang Yingde,音譯)指出,北京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因此大型標案依舊傾向
給予中國本地的投標人。代表寧波約300家台灣製造商的寧波台商協會會長黃聖朝說,迄
今為止,沒有一家台灣公司贏過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大型合約。
但黃聖朝並沒有認為台灣公司遭到歧視,相反,他指出中國本土公司的能力近年得到大幅
提升,變得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此前,台企緯創同意將其在崑山的iPhone工廠出售給中
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表明台灣公司不再認為電子組裝廠技術是必須捍衛的門檻。浙
江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耿曙表示,台企在中國製造業中的獨霸地位正在削弱,未來想要在中
國取得成功的台灣公司可能需要依靠「台灣軟實力」。
三、台企在中國出現接班斷層
台企逐漸離開中國的第三個原因與世代傳承有關,在中國各地的台企老闆都有同感,公司
領導階級的接班斷層問題加劇,也因此他們對於在中國進行大手筆投資已抱持謹慎態度。
崑山的厚聲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掌管該公司管理層的台商已屆退休年齡,但年輕的
台灣員工不願承擔在中國工廠擔任主管職的艱鉅任務。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該雜誌的附圖數據:
https://i.imgur.com/Xlm81m9.png
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還會有願意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設新廠的台灣企業嗎……?
原文:https://econ.st/39cPkJx
--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北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38029
2.原文內容:
蔡娪嫣 2020-11-25 14:40
https://i.imgur.com/6rZZ61W.jpg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位於中國廣東深圳的工廠(AP)
中國1988年開放台灣投資的3個月後,鴻海富士康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台企中國工廠,開啟
台商西進淘金的風潮;到了2008年,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外商投資量
約有1/6來自台灣。然而近年隨著兩岸關係改變、市場環境惡化,台企逐漸撤離中國,另
覓投資樂園,從2015年以後,每年從台灣流入中國的投資金額已銳減逾50%。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質疑加深,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還
要希望獲取台企的青睞,雖然中國祭出諸多惠台政策,宣稱要幫助廣大台商、台企應對疫
情和復工復產,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一是地緣政治,二是在中國市場
的競爭優勢消逝,三為台企出現接班斷層。
曾經的西進登陸淘金年代
一個秋日早晨,成千上百求職者在江蘇省崑山市的台企公司「厚聲」門外大排長龍,厚聲
開出每月工資人民幣4000元(約新台幣1.7萬元),是當地最低工資的兩倍。崑山市人稱
「小台北」,10萬多名台灣人在此打拼事業,當地遍布著數百家台灣製造商,這說明了台
商在中國的廣泛現象,據估計有多達120萬台灣人(占台灣人口的5%)居住在中國,其中
許多是商務人士。
1980年代開啟的台商登陸風潮,受到語言優勢、廉價勞力和廣大腹地的誘惑,台商很快在
沿海省份設廠,資金多半流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過去30年來,台灣公司總共
在中國投資至少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富士康有七成產
能位於中國,雇用多達100萬名中國勞工,這員工數已經超過中國本地任何私營企業。
從營收來看,中國12個最受歡迎的消費品牌中,有3個是台灣品牌──中國人最愛搶購的
康師傅泡麵、旺旺餅乾和統一食品。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三大供應商──富士康、和碩和緯
創公司,老闆都是台灣人。中國則將台灣視為投資與晶片關鍵技術的重要來源,中國竭盡
全力從台灣招募更多企業,2018年至2019年之間出台惠台31條、26條措施,給予減稅、參
與5G建設競標等機會,「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
迄今為止,北京努力爭取台商投資的成果有限,2015年以來台企投資金額逐年下降了一半
以上,由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107億元)降為2019年的4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88億元
)。
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
一、地緣政治惡化嚇走台商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想通過加強兩岸交流聯繫來阻止台獨,
北京對台灣公司祭出特殊優惠待遇,但卻公開指稱台企為「國內公司」,引起更多懷疑。
地緣政治紛爭惡化也嚇走了不少台商,美中相互施加報復性關稅,促使許多台灣製造商將
產線撤出中國。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在中國內地設廠的台灣老闆表示,他們
已經或考慮把產能轉向東南亞,台灣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Giant)已確定到匈牙
利設立新廠,同時藉此將產品銷售到東歐及歐洲內陸。美國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列入黑名
單,也給台灣公司帶來不少麻煩,台積電(TSMC)因此損失提供15%收入的第二大客戶。
台積電本月證實,已斥資35億美元(約新台幣997.5億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
先進晶圓廠。
二、台企在中國競爭優勢消失
台灣企業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消失。在上海的台企老闆張英
德(Zhang Yingde,音譯)指出,北京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因此大型標案依舊傾向
給予中國本地的投標人。代表寧波約300家台灣製造商的寧波台商協會會長黃聖朝說,迄
今為止,沒有一家台灣公司贏過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大型合約。
但黃聖朝並沒有認為台灣公司遭到歧視,相反,他指出中國本土公司的能力近年得到大幅
提升,變得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此前,台企緯創同意將其在崑山的iPhone工廠出售給中
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表明台灣公司不再認為電子組裝廠技術是必須捍衛的門檻。浙
江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耿曙表示,台企在中國製造業中的獨霸地位正在削弱,未來想要在中
國取得成功的台灣公司可能需要依靠「台灣軟實力」。
三、台企在中國出現接班斷層
台企逐漸離開中國的第三個原因與世代傳承有關,在中國各地的台企老闆都有同感,公司
領導階級的接班斷層問題加劇,也因此他們對於在中國進行大手筆投資已抱持謹慎態度。
崑山的厚聲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掌管該公司管理層的台商已屆退休年齡,但年輕的
台灣員工不願承擔在中國工廠擔任主管職的艱鉅任務。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該雜誌的附圖數據:
https://i.imgur.com/Xlm81m9.png
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還會有願意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設新廠的台灣企業嗎……?
原文:https://econ.st/39cPkJx
--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北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20-11-28T13:37
at 2020-11-28T13:37
By Thomas
at 2020-11-30T02:35
at 2020-11-30T02:35
By Damian
at 2020-12-03T20:39
at 2020-12-03T20:39
By Victoria
at 2020-12-05T22:30
at 2020-12-05T22:30
By Cara
at 2020-12-05T23:38
at 2020-12-05T23:38
By Irma
at 2020-12-09T14:35
at 2020-12-09T14:35
By Elma
at 2020-12-13T19:03
at 2020-12-13T19:03
By Cara
at 2020-12-16T02:36
at 2020-12-16T02:36
By Daph Bay
at 2020-12-16T23:29
at 2020-12-16T23:29
By Elvira
at 2020-12-21T10:30
at 2020-12-21T10:30
By Jake
at 2020-12-23T09:52
at 2020-12-23T09:52
By Skylar Davis
at 2020-12-27T17:25
at 2020-12-27T17:25
By Genevieve
at 2020-12-31T23:19
at 2020-12-31T23:19
By Catherine
at 2021-01-05T04:38
at 2021-01-05T04:38
By Dora
at 2021-01-10T01:53
at 2021-01-10T01:53
By Noah
at 2021-01-14T10:54
at 2021-01-14T10:54
By Valerie
at 2021-01-17T23:17
at 2021-01-17T23:17
By Adele
at 2021-01-19T02:56
at 2021-01-19T02:56
By Quanna
at 2021-01-20T06:15
at 2021-01-20T06:15
By Odelette
at 2021-01-24T00:28
at 2021-01-24T00:28
By Anthony
at 2021-01-25T21:43
at 2021-01-25T21:43
By Catherine
at 2021-01-26T12:05
at 2021-01-26T12:0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1-26T23:01
at 2021-01-26T23:01
By Kelly
at 2021-01-29T06:57
at 2021-01-29T06:57
By Iris
at 2021-01-31T03:57
at 2021-01-31T03:57
By Ophelia
at 2021-02-04T09:29
at 2021-02-04T09:29
By Elizabeth
at 2021-02-07T08:39
at 2021-02-07T08:39
By Kyle
at 2021-02-11T02:16
at 2021-02-11T02:16
By Gilbert
at 2021-02-12T09:44
at 2021-02-12T09:44
By Dora
at 2021-02-16T21:17
at 2021-02-16T21:17
By Bethany
at 2021-02-19T04:15
at 2021-02-19T04:15
By Sarah
at 2021-02-20T13:33
at 2021-02-20T13:3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2-24T01:32
at 2021-02-24T01:32
By Olivia
at 2021-02-26T18:08
at 2021-02-26T18:08
By Sarah
at 2021-02-28T05:58
at 2021-02-28T05:58
By Connor
at 2021-03-04T19:11
at 2021-03-04T19:11
By Delia
at 2021-03-06T05:22
at 2021-03-06T05:22
By Elizabeth
at 2021-03-10T05:32
at 2021-03-10T05:32
Related Posts
治療劑明年年初上市…韓國將成為全球第一
By Thomas
at 2020-11-25T19:35
at 2020-11-25T19:35
動能回溫 中租前10月每股賺10.06元
By Mia
at 2020-11-25T18:50
at 2020-11-25T18:50
2461 光群雷 多(母以子貴)
By Faithe
at 2020-11-25T18:25
at 2020-11-25T18:25
3713新晶 抄心經讓心驚
By Jacky
at 2020-11-25T18:25
at 2020-11-25T18:25
6244茂迪 多
By Frederica
at 2020-11-25T18:16
at 2020-11-25T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