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跌.... - 投資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12-14T22:50
at 2007-12-14T22:5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cclemon (nn)》之銘言:
我實在不知道ccc沒事波這篇幹麻?
複利被拿來當過度宣傳的工具,一定很多人不明究理就噓下去了!
: ※ 引述《jamie530 (Ricky)》之銘言:
: : 全部吃光光...
: : 看JF印度以來從10月中開始跌到11月底246塊一路開始爬呀爬~
: : 爬到今天為止已經爬到了270塊...真是猛呀...
: : 真的不知道現在在進去是不是會開始走下坡
: : 這樣飆了24塊,應該也快達到最高點了吧!
: : 請問各位板上的投資人們的看法如何呢?
: 想想若有人是在JF印度募集時以10塊買進的,
: 最近飆了24塊就賺了240%,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我來電人了,閒閒沒事做,無聊一直討論複利這個問題!
不過一定有我的理由的啦..
噓 charmingc:有學過國中數學~~~嗎 12/14 12:51
複利公式 本利和=本金*(1+利率)^n n是基期數
只要把利率改成投資報酬率,又是一個複利公式,不是嗎?
簡單說,複利就是把利得再投資,就是複利了阿!
噓 wei0529:~~好玩的鄉民~~ 12/14 13:58
→ wei0529:喔~看不懂我說的,請爬文吧,懶的解釋~~~~ 12/14 14:00
噓 wei0529:http://www.funddj.com/y/fundblog/Article.aspx?aid=678 12/14 14:17
這篇作者提到:「而且利息一定是正數,本金也不會減少(不考慮銀行倒閉的特殊情況),
但投資基金或股票卻是有漲有跌,股價在下跌的時候,你還跟投資人說下跌有複利效果
,不是自討沒趣嗎?」
你有看到'不考慮'三個字吧,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給了不少前提呢!
日本鄉民經過好幾年的零利率時代,不只沒利息還要付管理費呢!把錢放銀行,不見得
都能複利不是嗎?或許你會覺得至少利息是可以掌握的!但是"投資能達到複利的效果!
"這句話有錯嗎?'能'、'一定能' 這語法應該不難理解吧!我說,投資能達到複利的效果
,並不代表一定能,不是嗎?
→ wei0529:原po大概不知道單利複利複合成長率的差別ㄅ,不會就潛水ㄅ 12/14 14:18
複利跟複合成長率基本上是同一個數學公式不是嗎?
難道我能說,標的也不保證成長,所以基金沒有複合成長率嗎?
成長率可以是負數為什麼複利不能是負數呢?
噓 wei0529:"我只是把時間拉長看複利效果" ~~好玩的鄉民~~ㄎㄎ 12/14 14:27
這句的確是理專愛用的嘴泡專用詞!
噓 wei0529:對了~~我的噓還沒改耶,剛誰說要電的呢,等你耶~~ 12/14 14:43
來不及改了!
為什麼複利這觀念這麼重要,我解釋一下,
以JF印度來說,
假設你買在246,246~270塊報酬率是9.7%
假設你是買在10,246~270一樣是報酬率是9.7%
但是"當期與本金報酬率卻是240%",見鬼了嗎?我一樣用數學式解釋給你聽,
(10+236)*1.097 = 10*1.097+ 236*1.097
A B
A項是他的成本利得,B項是他的獲利再投資的利得,"獲利再投資的利得"不叫
複利,我不懂要叫啥? ~~~~~~~~
因為B項實在太大了,這就是複利的可怕不是嗎?
這有什麼重要?一般人投資基金都只在意價格的波動,不會去注意投資標的究竟能
帶來多少收益價值,假設我今天發現能源基金,每年能提供我超過9.7%的收益,
這時候我可能會把投資JF印度的獲利放棄複利,轉移標的;或是我認為風險太高,
未來收益率會下滑,所以我保留現金。
這樣的手法當然是建立在長期價值投資的觀點上,何處資金應用的效率高,就把錢移轉
到何處,但更重要的是,要能算出標的未來的盈餘折現,以上都是嘴砲,因為我也不會算
買基金最重要的就是買他的投資團隊,為什麼巴菲特的波克夏從來不配息,因為他認為
他有能力幫客戶執行複利的效果,所以他不希望把盈餘還給你..
為什麼巴菲特強,因為他總是能保持15%~20%的複利,每年不斷的累積,所以他大概是
有史以來能維持快半個世紀首富前五吧!說到這,該不會有人又要噴嘴說這不是複利吧!
寫巴菲特的書的人,難道都是騙子嗎?要騙你去買他的股票嗎?
以上又是嘴砲,因為我們很難找到第二個像巴菲特一樣讓人能夠相信經理人,
所以買共同基金其實時間點變得很重要(買波克夏的股票只是比較不重要),例如亞太科
技類型基金,持股不外乎三星、LG、TSM..,基本上景氣不好,通殺...
中小型股的基金,那更沒有買的必要,看得懂直接去買股票就好了,而投資團隊你能信任
嗎?聽的進這段話,至少七月份不會栽進去買小型台股基金,跟著經理人一起賭博,因為
我們跟經理人一樣都看不懂不是嗎?
--
我實在不知道ccc沒事波這篇幹麻?
複利被拿來當過度宣傳的工具,一定很多人不明究理就噓下去了!
: ※ 引述《jamie530 (Ricky)》之銘言:
: : 全部吃光光...
: : 看JF印度以來從10月中開始跌到11月底246塊一路開始爬呀爬~
: : 爬到今天為止已經爬到了270塊...真是猛呀...
: : 真的不知道現在在進去是不是會開始走下坡
: : 這樣飆了24塊,應該也快達到最高點了吧!
: : 請問各位板上的投資人們的看法如何呢?
: 想想若有人是在JF印度募集時以10塊買進的,
: 最近飆了24塊就賺了240%,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我來電人了,閒閒沒事做,無聊一直討論複利這個問題!
不過一定有我的理由的啦..
噓 charmingc:有學過國中數學~~~嗎 12/14 12:51
複利公式 本利和=本金*(1+利率)^n n是基期數
只要把利率改成投資報酬率,又是一個複利公式,不是嗎?
簡單說,複利就是把利得再投資,就是複利了阿!
噓 wei0529:~~好玩的鄉民~~ 12/14 13:58
→ wei0529:喔~看不懂我說的,請爬文吧,懶的解釋~~~~ 12/14 14:00
噓 wei0529:http://www.funddj.com/y/fundblog/Article.aspx?aid=678 12/14 14:17
這篇作者提到:「而且利息一定是正數,本金也不會減少(不考慮銀行倒閉的特殊情況),
但投資基金或股票卻是有漲有跌,股價在下跌的時候,你還跟投資人說下跌有複利效果
,不是自討沒趣嗎?」
你有看到'不考慮'三個字吧,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給了不少前提呢!
日本鄉民經過好幾年的零利率時代,不只沒利息還要付管理費呢!把錢放銀行,不見得
都能複利不是嗎?或許你會覺得至少利息是可以掌握的!但是"投資能達到複利的效果!
"這句話有錯嗎?'能'、'一定能' 這語法應該不難理解吧!我說,投資能達到複利的效果
,並不代表一定能,不是嗎?
→ wei0529:原po大概不知道單利複利複合成長率的差別ㄅ,不會就潛水ㄅ 12/14 14:18
複利跟複合成長率基本上是同一個數學公式不是嗎?
難道我能說,標的也不保證成長,所以基金沒有複合成長率嗎?
成長率可以是負數為什麼複利不能是負數呢?
噓 wei0529:"我只是把時間拉長看複利效果" ~~好玩的鄉民~~ㄎㄎ 12/14 14:27
這句的確是理專愛用的嘴泡專用詞!
噓 wei0529:對了~~我的噓還沒改耶,剛誰說要電的呢,等你耶~~ 12/14 14:43
來不及改了!
為什麼複利這觀念這麼重要,我解釋一下,
以JF印度來說,
假設你買在246,246~270塊報酬率是9.7%
假設你是買在10,246~270一樣是報酬率是9.7%
但是"當期與本金報酬率卻是240%",見鬼了嗎?我一樣用數學式解釋給你聽,
(10+236)*1.097 = 10*1.097+ 236*1.097
A B
A項是他的成本利得,B項是他的獲利再投資的利得,"獲利再投資的利得"不叫
複利,我不懂要叫啥? ~~~~~~~~
因為B項實在太大了,這就是複利的可怕不是嗎?
這有什麼重要?一般人投資基金都只在意價格的波動,不會去注意投資標的究竟能
帶來多少收益價值,假設我今天發現能源基金,每年能提供我超過9.7%的收益,
這時候我可能會把投資JF印度的獲利放棄複利,轉移標的;或是我認為風險太高,
未來收益率會下滑,所以我保留現金。
這樣的手法當然是建立在長期價值投資的觀點上,何處資金應用的效率高,就把錢移轉
到何處,但更重要的是,要能算出標的未來的盈餘折現,以上都是嘴砲,因為我也不會算
買基金最重要的就是買他的投資團隊,為什麼巴菲特的波克夏從來不配息,因為他認為
他有能力幫客戶執行複利的效果,所以他不希望把盈餘還給你..
為什麼巴菲特強,因為他總是能保持15%~20%的複利,每年不斷的累積,所以他大概是
有史以來能維持快半個世紀首富前五吧!說到這,該不會有人又要噴嘴說這不是複利吧!
寫巴菲特的書的人,難道都是騙子嗎?要騙你去買他的股票嗎?
以上又是嘴砲,因為我們很難找到第二個像巴菲特一樣讓人能夠相信經理人,
所以買共同基金其實時間點變得很重要(買波克夏的股票只是比較不重要),例如亞太科
技類型基金,持股不外乎三星、LG、TSM..,基本上景氣不好,通殺...
中小型股的基金,那更沒有買的必要,看得懂直接去買股票就好了,而投資團隊你能信任
嗎?聽的進這段話,至少七月份不會栽進去買小型台股基金,跟著經理人一起賭博,因為
我們跟經理人一樣都看不懂不是嗎?
--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07-12-18T23:27
at 2007-12-18T23:27

By Poppy
at 2007-12-21T20:09
at 2007-12-21T20:09

By Edwina
at 2007-12-24T22:29
at 2007-12-24T22:29

By Elma
at 2007-12-27T17:04
at 2007-12-27T17:04

By Anthony
at 2007-12-31T22:33
at 2007-12-31T22:33

By Steve
at 2008-01-01T17:14
at 2008-01-01T17:14

By Olivia
at 2008-01-03T09:43
at 2008-01-03T09:43

By Yuri
at 2008-01-07T14:10
at 2008-01-07T14:10

By Odelette
at 2008-01-09T00:12
at 2008-01-09T00:12

By Tracy
at 2008-01-09T01:54
at 2008-01-09T01:54

By Eden
at 2008-01-13T23:37
at 2008-01-13T23:37

By Yedda
at 2008-01-17T14:24
at 2008-01-17T14:24

By Hedy
at 2008-01-18T20:10
at 2008-01-18T20:10

By Margaret
at 2008-01-22T16:00
at 2008-01-22T16:00

By Caitlin
at 2008-01-24T02:23
at 2008-01-24T02:23

By Dinah
at 2008-01-25T10:40
at 2008-01-25T10:40
Related Posts
基金配置

By Andrew
at 2007-12-14T22:34
at 2007-12-14T22:34
有沒有把自己投資組合 指數化

By Candice
at 2007-12-14T21:31
at 2007-12-14T21:31
貸款投資

By Sierra Rose
at 2007-12-14T17:32
at 2007-12-14T17:32
韓國局勢

By Eden
at 2007-12-14T16:16
at 2007-12-14T16:16
基金配置

By Barb Cronin
at 2007-12-14T15:47
at 2007-12-14T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