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規劃生物健康戰略,目標全球市占從1. - 股票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9-05-24T14:35

Table of Contents

南韓規劃生物健康戰略,目標全球市占從1.8%到2030年達6%

1.原文連結:
http://bit.ly/2K0dBpD

2.原文內容:
南韓政府於2019年5月22日宣布的生物健康產業創新戰略,目的是從研發到許可、製造、
營銷,建構一個完整生物健康領域的生態系統。

南韓政府決心大力投資三個未來重點領域以形成成長引擎,其中之一就是生物健康,另外
兩個重點就是非記憶半導體和先進汽車。它計劃到2030年將南韓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全球市
場占額從目前的1.8%提高三倍至6%,並將其出口額從目前的144億美元增加到500億美元。

首先,將建立五大數據平台作為生物健康創新的基礎數據。政府已接受製藥公司的意見,
即有必要收集有關患者的訊息,以便治療未知的遺傳性疾病。核心平台是計劃中的「國家
生物大數據」 (National Bio Big Data),政府計劃從多達100萬名自願者收集基因組、
醫療和健康訊息,並利用所收集的訊息開發患者專屬的藥物。它將收集的訊息保存在國家
生物資源中心。政府計劃明年(2020)啟動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到2021年收集20,000人的訊
息,整個項目將於2029年完成。

為了利用醫院作為生物健康研究生態系統的創新基地,政府將建立醫療技術合作的技術控
股公司。

政府還將大力投資研發,並給予財政和稅收支持,計劃將生物技術和醫療保健行業的年度
研發投資額從2017年的2.6兆韓元增加到2025年的4兆韓元以上,甚至還將在未來五年內每
年提供2兆韓元的政策性貸款。韓國製藥公司將推動新劑型的開發,這些藥物的年銷售額
可超過1兆韓元。關於稅收優惠,政府計劃將新藥的免稅範圍擴大到生物標靶,生物標靶
是指與原始生物製劑具有相同目標但更安全,更有效的生物製藥。

同時正在進行寬鬆管制,包括縮短審查期。食品藥物安全部(MFDS)計劃在三年內將審核人
數增加一倍,以縮短審查和許可藥品和醫療器械所需的時間。因此,預計新藥審核的審查
期將從目前平均的18個月縮短至一年。根據食品藥物安全部的數據,美國每個生物製藥項
目有多達45個審查委員,而韓國只有5個。

同時,將引入一個高優先權和快速審查系統,以促進創新藥物公司的新藥進入市場。政府
還決定透過將某些特定區域指定為特殊的無監管區域,為因法規難以商業化的產品提供大
規模示範機會。此外,在設計中還採用先進生物製藥產品的患者進行短片段重複序列
(short tanden repeat,STR)分析和長期追蹤及管理系統。

此外,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生物製藥生產設施所需的30%的原材料和設備本地化。韓
國雖在世界生物製藥生產中排名第二,但卻進口大部分醫療原材料和設備。

此外,該戰略還包括將醫院系統、醫院訊息管理解決方案、藥品、醫療設備和幹細胞等,
進行出口海外銷售。

台灣生醫產業方面
生醫產業是政府的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去年(2018)生醫產業民間投資額為552.64億元新臺
幣,投資案達到133件。

由於,台灣擁有半導體及資通訊的產業供應鏈優勢,還有政府大力建構竹北生醫園區串聯
周邊交大、清大、工研院等學研機構體系,發展出橫跨生醫及資通訊領域的新興醫療科技
產業,在加上提供從研發到臨床、法規驗證、專利諮詢等資源帶動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希
望台灣成為亞太新興醫療科技及醫材產業的重鎮。尤其,台灣在智慧醫材、精準醫療、人
工智慧、醫學影像輔助判讀等領域,更是台灣醫療新創團隊著力點,有機會獲得投資人青
睞。

由此可見,台灣政府在生物健康之政策,雖較偏重智慧醫材,然而現行法規卻成為創新的
絆腳石。衛生福利部於105年11月5日公布「醫療器材管理法」草案,擬將醫療器材獨立於
藥事法外而另以專法規範。

歐盟與美國的醫材法規有些許不同,台灣到底要走美規或歐規?仍受制於我國醫療體系及
立法機關之派系各方角力。另外,AI的相關產品規範在世界各國已經逐漸被納入法規裡,
對台灣來說,仍需有足夠強的軟實力開發AI產品,但在現行的法規下,其實是很難將產品
上市的,甚至在申請臨床試驗時就會遇到許多的阻礙。法規鬆綁與各方勢力放下成見,才
能引領我國生物健康產業更快跟上全球發展的腳步。

3.心得/評論:
除了系統半導體及汽車產業,南韓亦將重心投入生物製藥產業,台灣則比較偏向智慧醫療
器材,但礙於法規,雖有軟實力,但仍無法大力發展。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5-29T01:04
生技要出頭天了嗎?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9-05-31T17:59
台灣生技製藥比南韓弱一個檔次,尤其在規模上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6-05T02:41
不用爭了 最強是印度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6-06T21:03
電子產品了不起不要玩 生病了不能不吃藥啊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6-09T04:41
台灣誰敢提這種東西?被砲到死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06-13T01:39
收集資料:侵犯人權,政府監控
寬鬆管制:圖利廠商,罔顧人命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6-13T09:27
劃定特區:開放中資,引狼入室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06-14T17:59
台韓競爭的關鍵點在2000年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6-15T09:19
http://i.imgur.com/6zAHRgY.jpg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06-17T01:13
台灣受限於能源,產業無法發展,資金外移。反觀南韓
,沒有能源制肘,投資大舉湧入,各行各業蒸蒸日上,
開始反超台灣,連子瑜都過去了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6-17T18:25
而我們台灣備轉率只剩6.73,台積電新奈米要電,台商
大舉回台設廠要電,能當為了非核選票,害死台灣
https://reurl.cc/nxpQv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6-22T16:47
小英上任時曾提過這個政策,但是被k黨抹黑了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6-23T12:44
不管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6-26T12:00
s大的講法永遠只有一個因素 不知道有沒meeting過XD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6-28T23:04
台灣健保繼續總額,又規定自費項目收費上限,就是
限制生醫產業的最大殺手。市場不成長,生醫產業永
遠發展不起來。

川普政府再出新招 擬對「貨幣低估」國家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9-05-24T14:33
1.原文連結:http://m.cnyes.com/news/id/4325892?utm_source=Appandamp;utm_medium=androidandamp;utm_campaign=4325892 2.原文內容: 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再出新招,提議對來自「貨幣低估」的國家課徵關稅, ...

3406玉晶光 發生什麼事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05-24T14:30
舒服的走勢 空方恭喜大家賺錢 我猜啦 ~先說好 我猜的..做夢的..跟單賠錢真的別怪我 還沒跌到位 套牢的也難解套 預估291會是一個支撐點 沒撐過 破了就往260了 https://i.imgur.com/YiYjsbF.jpg 3座山頭 第一波596跌至221滿足 第2波580跌至162滿足 這波第3波5 ...

2019/05/24 盤後閒聊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5-24T14:00
台 股 10328.28 ▲19.91 (0.19%) 1014.71億 台指06 10344 ▲33 (0.32%) 109,852口 櫃買指 131.38 ▼0.15 (0.11%) 285.44億 台指期 自營商 -1680 投信 -110 外資 +4387 台 ...

市場需求旺,陸Q1太陽能出口量年增77%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5-24T13:14
來源: https://blog.moneydj.com/news/2019/05/23/海外新興市場需求旺,陸q1太陽能出口量 年增77/ 內文: 界面新聞報導,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最新發布《2019年第一季中國太陽能產品進出 口分析報告》顯示,今(2019)年第一季,受大陸太陽能元件價格快速下降影響 ...

5876 上海商銀 長多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5-24T12:29
外資投信瘋狂入場 今天又噴到57了 上方沒壓力 國泰 富邦還沉在水底 配息也還好 真的是海外子公司這麼賺嗎 還有機會入場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