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央行宣布準備緊縮 全球央行 「鴿轉鷹 - 股票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5-27T17:30
at 2021-05-27T17:30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得刪除 -------------------------
原文標題:南韓央行宣布準備緊縮 全球央行 「鴿轉鷹」訊號增強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489894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1-05-27 16:14 經濟日報 /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韓國央行27日調升對經濟前景和通膨的預估,暗示著最終將趨向緊縮政策,結束新冠疫情
時期的創紀錄低利率。央行總裁總裁李柱烈表示,面對通膨持續加速和失衡持續擴大,正
準備撤回疫情期間實施的龐大刺激措施。
南韓央行現在預期,今年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成長速度將創下2010年來最快,並將經
濟成長率從2月預估的3%調升至4.0%,通膨率也由先前預估的1.3%上修為1.8%。
南韓的這項緊縮政策說法,使其成為繼紐西蘭、英國和挪威之後,另一可能從緊急貨幣政
策退場的國家。
紐西蘭央行26日宣布貨幣政策按兵不動,但暗示最快明年9月就會升息,市場立即反映這
項鷹派訊息,紐國公債殖利率和紐元應聲走高。隨著愈來愈多民眾接種疫苗和經濟重啟,
交易員對其他地區升息或放慢資產收購速度的預期正逐漸攀升。
澳盛銀行(ANZ)首席經濟學家Sharon Zollner認為,紐國央行對利率前景的看法,比市
場的預期更加鷹派,可能預示全球央行的政策轉向,「我們不能排除小國央行影響大國央
行決策的可能性,他們也可能影響全球市場的預期,例如,其他央行是否可能也採取更鷹
派的做法」。
全球主要央行仍在實施購債和其他寬鬆計畫,通常的做法是先縮減這些刺激計畫,因此,
目前看起來距離升息仍很遙遠。不過,近來有關縮減購債計畫的討論已開始增多。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克拉瑞達(Richard Clarida)25日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說,在
未來的決策會議中,官員可能會討論縮減購債。負責金融業監管的Fed副主席夸利斯(
Randal Quarles)26日也說,如果經濟保持強勁,未來幾個月開始討論縮減購債計畫對
Fed來說就至關重要。
英國央行已經放慢購債步調,並暗示將在今年稍後結束這項疫情時期的支持措施。澳洲央
行也設定7月為最終期限,屆時須決定是否延長購債計畫。
挪威有望啟動升息周期,而冰島已開始提高利率。加拿大央行上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並
預測經濟將更快復甦,可能為明年升息奠基。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亞洲第一槍,歐美現在還在演,不過台灣反而可能持續刺激
利多利多,拉回繼續撿。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得刪除 -------------------------
原文標題:南韓央行宣布準備緊縮 全球央行 「鴿轉鷹」訊號增強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489894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1-05-27 16:14 經濟日報 /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韓國央行27日調升對經濟前景和通膨的預估,暗示著最終將趨向緊縮政策,結束新冠疫情
時期的創紀錄低利率。央行總裁總裁李柱烈表示,面對通膨持續加速和失衡持續擴大,正
準備撤回疫情期間實施的龐大刺激措施。
南韓央行現在預期,今年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成長速度將創下2010年來最快,並將經
濟成長率從2月預估的3%調升至4.0%,通膨率也由先前預估的1.3%上修為1.8%。
南韓的這項緊縮政策說法,使其成為繼紐西蘭、英國和挪威之後,另一可能從緊急貨幣政
策退場的國家。
紐西蘭央行26日宣布貨幣政策按兵不動,但暗示最快明年9月就會升息,市場立即反映這
項鷹派訊息,紐國公債殖利率和紐元應聲走高。隨著愈來愈多民眾接種疫苗和經濟重啟,
交易員對其他地區升息或放慢資產收購速度的預期正逐漸攀升。
澳盛銀行(ANZ)首席經濟學家Sharon Zollner認為,紐國央行對利率前景的看法,比市
場的預期更加鷹派,可能預示全球央行的政策轉向,「我們不能排除小國央行影響大國央
行決策的可能性,他們也可能影響全球市場的預期,例如,其他央行是否可能也採取更鷹
派的做法」。
全球主要央行仍在實施購債和其他寬鬆計畫,通常的做法是先縮減這些刺激計畫,因此,
目前看起來距離升息仍很遙遠。不過,近來有關縮減購債計畫的討論已開始增多。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克拉瑞達(Richard Clarida)25日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說,在
未來的決策會議中,官員可能會討論縮減購債。負責金融業監管的Fed副主席夸利斯(
Randal Quarles)26日也說,如果經濟保持強勁,未來幾個月開始討論縮減購債計畫對
Fed來說就至關重要。
英國央行已經放慢購債步調,並暗示將在今年稍後結束這項疫情時期的支持措施。澳洲央
行也設定7月為最終期限,屆時須決定是否延長購債計畫。
挪威有望啟動升息周期,而冰島已開始提高利率。加拿大央行上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並
預測經濟將更快復甦,可能為明年升息奠基。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亞洲第一槍,歐美現在還在演,不過台灣反而可能持續刺激
利多利多,拉回繼續撿。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21-05-31T04:12
at 2021-05-31T04:12

By Oliver
at 2021-06-04T05:31
at 2021-06-04T05:31

By Aaliyah
at 2021-06-06T09:26
at 2021-06-06T09:26

By Mia
at 2021-06-08T14:50
at 2021-06-08T14:50

By Gilbert
at 2021-06-08T18:23
at 2021-06-08T18:23

By Gilbert
at 2021-06-09T21:40
at 2021-06-09T21:40

By Jessica
at 2021-06-10T05:27
at 2021-06-10T05:27

By Ursula
at 2021-06-13T05:04
at 2021-06-13T05:04

By Adele
at 2021-06-18T01:11
at 2021-06-18T01:11

By Lily
at 2021-06-18T12:17
at 2021-06-18T12:17

By Elizabeth
at 2021-06-22T09:20
at 2021-06-22T09:20

By Selena
at 2021-06-23T10:33
at 2021-06-23T10:33

By Xanthe
at 2021-06-27T16:15
at 2021-06-27T16:15

By Andrew
at 2021-06-27T21:11
at 2021-06-27T21:11

By Joe
at 2021-06-28T07:24
at 2021-06-28T07:24

By Dinah
at 2021-07-03T04:40
at 2021-07-03T04:40

By Rachel
at 2021-07-04T02:33
at 2021-07-04T02:33

By Cara
at 2021-07-07T18:52
at 2021-07-07T18:52

By Emily
at 2021-07-09T09:27
at 2021-07-09T09:27

By Poppy
at 2021-07-13T13:14
at 2021-07-13T13:14

By Hamiltion
at 2021-07-18T11:06
at 2021-07-18T11:06

By Eden
at 2021-07-19T05:49
at 2021-07-19T05:49

By Rosalind
at 2021-07-23T07:20
at 2021-07-23T07:20

By Noah
at 2021-07-27T17:37
at 2021-07-27T17:37

By Candice
at 2021-07-31T18:59
at 2021-07-31T18:59

By Frederica
at 2021-08-03T14:24
at 2021-08-03T14:24

By James
at 2021-08-06T12:44
at 2021-08-06T12:44

By Isla
at 2021-08-09T04:52
at 2021-08-09T04:52

By Kyle
at 2021-08-12T11:48
at 2021-08-12T11:48

By Franklin
at 2021-08-14T05:29
at 2021-08-14T05:29

By Iris
at 2021-08-14T16:02
at 2021-08-14T16:02

By Gary
at 2021-08-18T03:48
at 2021-08-18T03:48

By Ivy
at 2021-08-22T16:02
at 2021-08-22T16:02

By Gary
at 2021-08-24T02:59
at 2021-08-24T02:59
Related Posts
大盤會過前高17700?

By Delia
at 2021-05-27T17:24
at 2021-05-27T17:24
日盛金大股東陸資疑雲 金管會重罰2500萬、1年內處分持股

By Puput
at 2021-05-27T17:20
at 2021-05-27T17:20
本土疫苗加速,聯亞生技:6月生產、7月起

By Hedy
at 2021-05-27T17:18
at 2021-05-27T17:18
大宗商品漲漲漲 李克強:不准囤積、抬價

By Charlie
at 2021-05-27T17:12
at 2021-05-27T17:12
IDC:未來2年 量子計算佔IT總投資 從7%成

By Queena
at 2021-05-27T16:47
at 2021-05-27T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