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18.6M - 期貨

By Ophelia
at 2021-07-05T20:43
at 2021-07-05T20:43
Table of Contents
先提醒酸民不要看,不要沒事愛看又愛酸,更不要偷學我的方法,有本事的話請自行下單
https://youtu.be/OYEYxoaZuQo
https://youtu.be/NvnUIvgiN8c
二個影片為證,第一個是上次被水桶刪文的影片,前五個月收益
第二個是歷年六月的收益,券商系統最久只有105年,所以是近六年紀錄,可以看出長期
損益情形,不是每次都賺,但總結是大賺小賠且慢慢越賺越多
之前愛酸的酸民中,有哪個人可以分享長期獲利的對帳單呢?
接下來是正文分享,把之前文章提過的重點做更詳細的說明
1:循序漸進,股票穩穩賺再挑戰期貨
A:期貨有很多種,股票期貨、ETF期貨、指數期貨、外匯期貨、商品期貨、海外期貨等,
大多數人都是由指數期貨入門,不是不行,只是難度高一點。建議由股票期貨入門較簡單
,因為股票跟股期走勢都一樣,只要股票會賺錢,股期自然會賺錢;股票賠錢,股期當然
賠錢。這點講了很多次都在暗示由股期入門,找對門路,後面自然簡單很多。
2:撲克下注法,大把握下大注,小把握下小注,沒把握不下注
A:期貨是保證金制度,槓桿比例取決於保證金多寡,絕對不是依照最低保證金額度計算
。因此遇到有把握的情況,直接提高槓桿比例是簡單有效的方式,如果把握度不高則用低
槓桿試單,沒把握當然別下單。依照不同標的、不同資金規模、不同風報比、不同風險承
受度等會有不同槓桿比例,每個人可以設置自有標準,沒有正確答案。
3:避險很重要,主要方法有三種
A:降低原本部位、選擇權買方、選擇權賣方這三種,因為股期比較沒有適合搭配的選擇
權,所以最適合的避險方式就是降低原本部位,既然降低部位後,手中資金自然會變多,
因此調整部位大小與資金比例就可以適當避險,也是我每天的例行性工作。
4:多看期交所與教科書學習正確知識
A:每種期貨都有不同的產品規格,遊戲規則都會寫得很清楚,偶爾看到新手提問,大部
份在期交所網站與教科書裡面都找得到答案,先了解產品架構再思考如何下單才是正確順
序。
這些內容都在以前文章講過許多次,重點也一再提示,我相信聰明人早就看得懂關鍵處了
。接下來的部份我只提示重點,因為我的心胸還不夠開闊,目前還無法接受酸民們酸言酸
語卻又偷學我的方法跟著賺錢,但我相信聰明人照著我的思路去走都會有好成績。
接下來請思考(1)股期的優點以及如何最大化;(2)股期的缺點以及如何避免;(3)
股期與不同產品間的搭配;(4)自身條件是否適合操作期貨。
最後還是想喊冤,上次被水桶的文章,如果有看上下文應該更能理解我的用意,被一些酸
民講得好像來詐騙一樣讓我覺得無言,下附被水桶刪文的內容,當然已經把違規那段拿掉
,上下文留供各位參考。
——————-
這次不是貼圖,直接放6/1錄的影片,應該不會有人再質疑真假了吧。
https://youtu.be/OYEYxoaZuQo
這次沒有太多專業的技術內容可分享,主要是分享一點心態的部份,還有一些未來的想
法請大家給點建議
從小家裡沒什麼錢,求學階段有打工與家教賺點零用錢,幸運的是出社會就從金融業開
始,收入比一般行業好,再加上會投資理財,資產累積的速度很快,而且我的個人花費不
高,所以沒幾年就達到個人財富自由的目標。前幾年有家人過世且這二年受到疫情影響,
因此我去年的心態是人生無常,想要讓生活過得愜意點,出去吃飯點餐不用看菜單價格的
程度就很快樂了。這波疫情看到許多醫護人員的辛勞,非常感謝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讓我
也想對社會多點貢獻,但我除了投資理財以外沒別的專長啊!
之前文章有提到,我覺得社會很不公平,我們會投資理財的人很輕鬆就能擁有不錯的收
入,甚至比大部份醫師都高,但是我們對社會似乎沒什麼貢獻,付出一點手續費交易稅實
在不算什麼,所得稅更是少得荒謬。所以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將我的能
力對社會有點幫助。
我對於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蠻有自信的,不管是債券、特別股、一般股、期貨、選擇權都
可以穩定獲利。債券、特別股太簡單沒什麼好說的,股票獲利比不上隔壁股版許多大神。
但是期貨選擇權的部份應該算是佼佼者,所以我才在本版陸續發表一些文章,雖然內容有
點炫耀,但都是按照我實際操作技巧在分享。
對了,順便分享一點海外期貨的心得,很早就開好戶但沒下單,這次疫情關在家,為了
打發時間就試著下看看,時間不到一個月就有不錯的獲利,我認為應該是原本的做法依然
有用而不是運氣,等時間更久一點確定真的好賺再多分享細節。
簡單分享海外期貨的優缺點。
優點:交易時間更長可以打發時間、標的選擇更多、有機會順便賺點匯差。
缺點:交易費用高一點、沒有選擇權可以做策略單。
目前看來是還OK的產品,我未來應該會繼續操作賺點錢,把國外的資金賺回台灣來!
--
https://youtu.be/OYEYxoaZuQo
二個影片為證,第一個是上次被水桶刪文的影片,前五個月收益
第二個是歷年六月的收益,券商系統最久只有105年,所以是近六年紀錄,可以看出長期
損益情形,不是每次都賺,但總結是大賺小賠且慢慢越賺越多
之前愛酸的酸民中,有哪個人可以分享長期獲利的對帳單呢?
接下來是正文分享,把之前文章提過的重點做更詳細的說明
1:循序漸進,股票穩穩賺再挑戰期貨
A:期貨有很多種,股票期貨、ETF期貨、指數期貨、外匯期貨、商品期貨、海外期貨等,
大多數人都是由指數期貨入門,不是不行,只是難度高一點。建議由股票期貨入門較簡單
,因為股票跟股期走勢都一樣,只要股票會賺錢,股期自然會賺錢;股票賠錢,股期當然
賠錢。這點講了很多次都在暗示由股期入門,找對門路,後面自然簡單很多。
2:撲克下注法,大把握下大注,小把握下小注,沒把握不下注
A:期貨是保證金制度,槓桿比例取決於保證金多寡,絕對不是依照最低保證金額度計算
。因此遇到有把握的情況,直接提高槓桿比例是簡單有效的方式,如果把握度不高則用低
槓桿試單,沒把握當然別下單。依照不同標的、不同資金規模、不同風報比、不同風險承
受度等會有不同槓桿比例,每個人可以設置自有標準,沒有正確答案。
3:避險很重要,主要方法有三種
A:降低原本部位、選擇權買方、選擇權賣方這三種,因為股期比較沒有適合搭配的選擇
權,所以最適合的避險方式就是降低原本部位,既然降低部位後,手中資金自然會變多,
因此調整部位大小與資金比例就可以適當避險,也是我每天的例行性工作。
4:多看期交所與教科書學習正確知識
A:每種期貨都有不同的產品規格,遊戲規則都會寫得很清楚,偶爾看到新手提問,大部
份在期交所網站與教科書裡面都找得到答案,先了解產品架構再思考如何下單才是正確順
序。
這些內容都在以前文章講過許多次,重點也一再提示,我相信聰明人早就看得懂關鍵處了
。接下來的部份我只提示重點,因為我的心胸還不夠開闊,目前還無法接受酸民們酸言酸
語卻又偷學我的方法跟著賺錢,但我相信聰明人照著我的思路去走都會有好成績。
接下來請思考(1)股期的優點以及如何最大化;(2)股期的缺點以及如何避免;(3)
股期與不同產品間的搭配;(4)自身條件是否適合操作期貨。
最後還是想喊冤,上次被水桶的文章,如果有看上下文應該更能理解我的用意,被一些酸
民講得好像來詐騙一樣讓我覺得無言,下附被水桶刪文的內容,當然已經把違規那段拿掉
,上下文留供各位參考。
——————-
這次不是貼圖,直接放6/1錄的影片,應該不會有人再質疑真假了吧。
https://youtu.be/OYEYxoaZuQo
這次沒有太多專業的技術內容可分享,主要是分享一點心態的部份,還有一些未來的想
法請大家給點建議
從小家裡沒什麼錢,求學階段有打工與家教賺點零用錢,幸運的是出社會就從金融業開
始,收入比一般行業好,再加上會投資理財,資產累積的速度很快,而且我的個人花費不
高,所以沒幾年就達到個人財富自由的目標。前幾年有家人過世且這二年受到疫情影響,
因此我去年的心態是人生無常,想要讓生活過得愜意點,出去吃飯點餐不用看菜單價格的
程度就很快樂了。這波疫情看到許多醫護人員的辛勞,非常感謝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讓我
也想對社會多點貢獻,但我除了投資理財以外沒別的專長啊!
之前文章有提到,我覺得社會很不公平,我們會投資理財的人很輕鬆就能擁有不錯的收
入,甚至比大部份醫師都高,但是我們對社會似乎沒什麼貢獻,付出一點手續費交易稅實
在不算什麼,所得稅更是少得荒謬。所以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將我的能
力對社會有點幫助。
我對於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蠻有自信的,不管是債券、特別股、一般股、期貨、選擇權都
可以穩定獲利。債券、特別股太簡單沒什麼好說的,股票獲利比不上隔壁股版許多大神。
但是期貨選擇權的部份應該算是佼佼者,所以我才在本版陸續發表一些文章,雖然內容有
點炫耀,但都是按照我實際操作技巧在分享。
對了,順便分享一點海外期貨的心得,很早就開好戶但沒下單,這次疫情關在家,為了
打發時間就試著下看看,時間不到一個月就有不錯的獲利,我認為應該是原本的做法依然
有用而不是運氣,等時間更久一點確定真的好賺再多分享細節。
簡單分享海外期貨的優缺點。
優點:交易時間更長可以打發時間、標的選擇更多、有機會順便賺點匯差。
缺點:交易費用高一點、沒有選擇權可以做策略單。
目前看來是還OK的產品,我未來應該會繼續操作賺點錢,把國外的資金賺回台灣來!
--
Tags:
期貨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21-07-08T05:18
at 2021-07-08T05:18

By Zanna
at 2021-07-13T01:56
at 2021-07-13T01:56

By Michael
at 2021-07-16T11:08
at 2021-07-16T11:08

By Lily
at 2021-07-17T04:36
at 2021-07-17T04:36

By Lily
at 2021-07-17T22:08
at 2021-07-17T22:08

By Olive
at 2021-07-21T15:30
at 2021-07-21T15:30

By Annie
at 2021-07-22T23:38
at 2021-07-22T23:38

By Erin
at 2021-07-25T14:04
at 2021-07-25T14:04

By Adele
at 2021-07-27T18:43
at 2021-07-27T18:43

By Lauren
at 2021-07-28T06:52
at 2021-07-28T06:52

By Leila
at 2021-07-28T13:06
at 2021-07-28T13:06

By Yuri
at 2021-07-30T03:59
at 2021-07-30T03:59

By Kyle
at 2021-07-31T05:55
at 2021-07-31T05:55

By Joseph
at 2021-08-03T18:02
at 2021-08-03T18:02

By Odelette
at 2021-08-03T23:05
at 2021-08-03T23:05

By Kumar
at 2021-08-07T18:10
at 2021-08-07T18:10

By Sandy
at 2021-08-09T22:58
at 2021-08-09T22:58

By Iris
at 2021-08-13T00:03
at 2021-08-13T00:03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8-15T09:07
at 2021-08-15T09:07

By Dora
at 2021-08-15T20:23
at 2021-08-15T20:23

By Delia
at 2021-08-16T07:02
at 2021-08-16T07:02

By Bethany
at 2021-08-18T07:02
at 2021-08-18T07:02

By Una
at 2021-08-20T15:22
at 2021-08-20T15:22

By Daph Bay
at 2021-08-20T17:41
at 2021-08-20T17:41

By Hardy
at 2021-08-24T01:28
at 2021-08-24T01:28

By Elizabeth
at 2021-08-24T23:47
at 2021-08-24T23:47

By Eartha
at 2021-08-29T23:11
at 2021-08-29T23:11

By Poppy
at 2021-08-30T02:51
at 2021-08-30T02:51

By James
at 2021-08-31T19:30
at 2021-08-31T19:30

By Donna
at 2021-09-05T14:24
at 2021-09-05T14:24

By Jacky
at 2021-09-09T07:34
at 2021-09-09T07:34

By Zora
at 2021-09-09T12:36
at 2021-09-09T12:36

By Steve
at 2021-09-11T17:33
at 2021-09-11T17:33

By Oliver
at 2021-09-12T15:10
at 2021-09-12T15:10

By Isla
at 2021-09-13T13:50
at 2021-09-13T13:50

By Zanna
at 2021-09-14T09:20
at 2021-09-14T09:20

By Mason
at 2021-09-19T07:38
at 2021-09-19T07:38

By Isabella
at 2021-09-21T20:06
at 2021-09-21T20:06

By Rebecca
at 2021-09-22T22:11
at 2021-09-22T22:11

By Audriana
at 2021-09-26T23:52
at 2021-09-26T23:52

By Mia
at 2021-09-27T16:58
at 2021-09-27T16:58

By Queena
at 2021-10-01T13:04
at 2021-10-01T13:04

By Kumar
at 2021-10-01T16:26
at 2021-10-01T16:26

By Necoo
at 2021-10-04T21:04
at 2021-10-04T21:04

By Lily
at 2021-10-09T11:01
at 2021-10-09T11:01

By Margaret
at 2021-10-12T08:38
at 2021-10-12T08:38

By Harry
at 2021-10-14T10:10
at 2021-10-14T10:10

By Dorothy
at 2021-10-16T18:58
at 2021-10-16T18:58

By Hazel
at 2021-10-20T10:13
at 2021-10-20T10:13

By Rae
at 2021-10-21T10:56
at 2021-10-21T10:56

By Sandy
at 2021-10-26T01:16
at 2021-10-26T01:16

By Ivy
at 2021-10-27T09:45
at 2021-10-27T09:45

By Ophelia
at 2021-10-30T09:55
at 2021-10-30T09:55

By Jake
at 2021-11-04T06:48
at 2021-11-04T06:48

By Victoria
at 2021-11-07T06:51
at 2021-11-07T06:51

By Odelette
at 2021-11-11T01:53
at 2021-11-11T01:53
Related Posts
程式交易約三年的心得

By Anonymous
at 2021-07-05T17:35
at 2021-07-05T17:35
110年07月05日 期貨收盤價&結算價一覽表

By Rachel
at 2021-07-05T15:25
at 2021-07-05T15:25
110年07月05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Agnes
at 2021-07-05T15:13
at 2021-07-05T15:13
2021/07/05 盤後閒聊

By Steve
at 2021-07-05T13:50
at 2021-07-05T13:50
2021/07/05 盤中閒聊

By Noah
at 2021-07-05T06:10
at 2021-07-05T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