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自提6%划算嗎?專家建議「雙管齊下」 - 理財
By Kristin
at 2022-12-08T12:13
at 2022-12-08T12:13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https://reurl.cc/KX9myR
2.內容:
2022年12月4日 週日 下午7:34
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問,自己剛入職是否建議「勞退自提6%」,引發熱議。有網友說若
不會理財,提撥是最好選擇,但也有人認為,未來通膨會把錢吃光光。而實際以月薪5萬
元計算,假設投資殖利率5%和勞退自提6%,30年後存款相差15萬元,專家認為應該同時進
行,雙管齊下才能在退休前多一分保障。
勞退自提6%划算嗎? 兩派論點引熱議
每個月拿到的薪水,除了扣除勞健保費用,不少人還要提撥勞工退休金。有一名女網友在
社群平台發問,她的月薪約5萬元,入職時勾勞退自提6%,約3千多元,大家建議把這筆錢
拿去定期定額存股嗎?結果引發網友熱議。
有人說,「不認為勞退能打敗市值型ETF,退休要靠自己、不要靠政府」、「不管薪水多
少都別自提,就怕通貨膨脹會把錢吃光光」,但也有人說,如果不會理財,提撥是最好的
選擇。而實際上街詢問民眾,有人說自己投資的獲利可能會比較高,但也有人認為,提撥
可以為自己未來退休留一點保障。
試算結果曝 「月薪5萬」自提6%比投資少約15萬
兩者比一比實際試算,假設月薪5萬元,勞退自提6%約3千元,預估個人退休金投資報酬率
2%,個人薪資成長率3%,工作30年後可存約230萬元的退休金。
但若以同樣月薪,不論未來薪資是否成長,每個月都拿出3千元自行投資,若以證券公會2
年前發布,上市公司過去10年整體搭配股息殖利率近5%來計算,工作30年後,可存下成本
加獲利大約245萬元。
投資?勞退自提?專家:均有風險應「雙管齊下」
兩者差距15萬元,亞洲投顧副總張甄薇解釋,3千多塊自提可以為退休金做一個保障,但
她建議應該另外再去擠出3千塊做相關投資,同時也為自己加薪。
專家認為股市動盪,勞退自提能多一分保障,建議無論勞退自提或自己理財投資,雙管齊
下才能替未來的退休生活提前鋪路。
台北/楊祥瑜、林益新 責任編輯/吳苡榛
3.新聞短評(起碼30字):
前陣子版上也有討論關於勞退自選的議題
覺得自提6%可以節稅、政府保障收益都是不錯的優點
但就跟專家說的一樣再拿相同比例出來儲蓄就不錯
自己推薦給別人存錢方法都是說好好退休,門檻最低也才3000對年輕人來說也沒多困難
其實用哪種方法真的是各有優缺,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存下去。
--
2.內容:
2022年12月4日 週日 下午7:34
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問,自己剛入職是否建議「勞退自提6%」,引發熱議。有網友說若
不會理財,提撥是最好選擇,但也有人認為,未來通膨會把錢吃光光。而實際以月薪5萬
元計算,假設投資殖利率5%和勞退自提6%,30年後存款相差15萬元,專家認為應該同時進
行,雙管齊下才能在退休前多一分保障。
勞退自提6%划算嗎? 兩派論點引熱議
每個月拿到的薪水,除了扣除勞健保費用,不少人還要提撥勞工退休金。有一名女網友在
社群平台發問,她的月薪約5萬元,入職時勾勞退自提6%,約3千多元,大家建議把這筆錢
拿去定期定額存股嗎?結果引發網友熱議。
有人說,「不認為勞退能打敗市值型ETF,退休要靠自己、不要靠政府」、「不管薪水多
少都別自提,就怕通貨膨脹會把錢吃光光」,但也有人說,如果不會理財,提撥是最好的
選擇。而實際上街詢問民眾,有人說自己投資的獲利可能會比較高,但也有人認為,提撥
可以為自己未來退休留一點保障。
試算結果曝 「月薪5萬」自提6%比投資少約15萬
兩者比一比實際試算,假設月薪5萬元,勞退自提6%約3千元,預估個人退休金投資報酬率
2%,個人薪資成長率3%,工作30年後可存約230萬元的退休金。
但若以同樣月薪,不論未來薪資是否成長,每個月都拿出3千元自行投資,若以證券公會2
年前發布,上市公司過去10年整體搭配股息殖利率近5%來計算,工作30年後,可存下成本
加獲利大約245萬元。
投資?勞退自提?專家:均有風險應「雙管齊下」
兩者差距15萬元,亞洲投顧副總張甄薇解釋,3千多塊自提可以為退休金做一個保障,但
她建議應該另外再去擠出3千塊做相關投資,同時也為自己加薪。
專家認為股市動盪,勞退自提能多一分保障,建議無論勞退自提或自己理財投資,雙管齊
下才能替未來的退休生活提前鋪路。
台北/楊祥瑜、林益新 責任編輯/吳苡榛
3.新聞短評(起碼30字):
前陣子版上也有討論關於勞退自選的議題
覺得自提6%可以節稅、政府保障收益都是不錯的優點
但就跟專家說的一樣再拿相同比例出來儲蓄就不錯
自己推薦給別人存錢方法都是說好好退休,門檻最低也才3000對年輕人來說也沒多困難
其實用哪種方法真的是各有優缺,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存下去。
--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22-12-12T16:30
at 2022-12-12T16:30
By Mia
at 2022-12-16T20:46
at 2022-12-16T20:46
By Delia
at 2022-12-21T01:03
at 2022-12-21T01:03
By Ursula
at 2022-12-25T05:19
at 2022-12-25T05:19
By Poppy
at 2022-12-29T09:36
at 2022-12-29T09:36
By Kyle
at 2023-01-02T13:52
at 2023-01-02T13:52
By Ida
at 2023-01-06T18:09
at 2023-01-06T18:09
By Zora
at 2023-01-10T22:25
at 2023-01-10T22:25
By Heather
at 2023-01-15T02:42
at 2023-01-15T02:42
By Donna
at 2023-01-19T06:58
at 2023-01-19T06:58
By Wallis
at 2023-01-23T11:15
at 2023-01-23T11:15
By Joe
at 2023-01-27T15:32
at 2023-01-27T15:32
By Joe
at 2023-01-23T15:55
at 2023-01-23T15:55
By Freda
at 2023-01-27T20:11
at 2023-01-27T20:11
By Kristin
at 2023-01-23T15:55
at 2023-01-23T15:55
By Erin
at 2023-01-27T20:11
at 2023-01-27T20:11
By Jacob
at 2023-01-23T15:55
at 2023-01-23T15:55
By Jacky
at 2023-01-27T20:11
at 2023-01-27T20:11
By Kama
at 2023-01-23T15:55
at 2023-01-23T15:55
By Madame
at 2023-01-27T20:11
at 2023-01-27T20:11
By Una
at 2023-01-23T15:55
at 2023-01-23T15:55
By Victoria
at 2023-01-27T20:11
at 2023-01-27T20:11
Related Posts
在IB買債券
By Hedy
at 2022-12-08T10:24
at 2022-12-08T10:24
國泰複委託
By Thomas
at 2022-12-08T10:21
at 2022-12-08T10:21
請問鋒裕匯理這支基金發生什麼事了?
By Hardy
at 2022-12-07T19:49
at 2022-12-07T19:49
大學生理財
By Franklin
at 2022-12-07T10:38
at 2022-12-07T10:38
國民基金-安聯收益成長
By Mason
at 2022-12-06T21:26
at 2022-12-06T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