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昇昌:虛設行號 最常見稅務犯行 - 稅務

By Elizabeth
at 2005-07-20T23:37
at 2005-07-20T23:37
Table of Contents
劉昇昌:虛設行號 最常見稅務犯行
■ 記者曾多聞/台北報導
重大經濟犯罪頻傳,法務部特別邀請王金來、巫鑫、劉昇昌三名資深會計師擔任檢查官
財稅專業顧問,並協助檢查官辦案。三位分別擔任檢察官辦案時在會計、金融、稅務等
三方面諮詢的資深會計師,接受本報專訪對經濟犯罪的看法。
擔任法務部稅務諮詢專家的日正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劉昇
昌會計師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目前稅務查核最經常發現的經濟犯罪就是虛設行號。他
說:「國內目前虛設行號之多,遠超過一般民眾的想像。」
劉昇昌本身的專長在於稅務查核,他表示稅務實務上最常見的經濟犯罪問題是虛設行號
及虛偽交易,而虛偽交易的犯罪型態,依目的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逃稅為目的,
另一種則是以美化帳面為目的。像國內有很多虛設行號,這些虛設行號唯一的業務就是
「賣發票」,即為一般中小企業開立虛偽的交易憑證,幫這些企業虛增開支,以便逃漏
稅。
打銷超額呆帳
可能掏空公司
劉昇昌認為,法務部請會計師擔任顧問相當有意義,事實上,站在專業顧問的立場,會
計師本來就有義務及責任告知自己的客戶,哪些行為是違法的,並提醒他們不要從事可
能觸法的行為。這次有機會擔任法務部顧問,他很樂意並希望協助檢方在辦案時毋枉毋
縱。
劉昇昌說,檢方因對會計專業知識有限,有時無法正確判斷某一會計行為是否可疑。以
提列呆帳準備為例,超額提列呆帳準備並予以打消是掏空公司最常見的手法之一,但另
一方面,若應提呆帳而未提,就變成企業美化帳面手法。所以對於單一會計行為,不能
逕行判斷是否違法,要考慮很多不同的情況。
劉昇昌說,每一次接觸新客戶時,都會提醒客戶們切莫「不慎」取得虛設行號的發票。
現在國稅局的電腦勾稽查核能力很強,而這些虛設行號開立虛偽交易憑證給太多不同的
中小企業,很容易形成異常現象,被國稅局勾稽出來。
不過,現在虛設行號過多,抓不勝抓,也罰不勝罰。劉昇昌說,目前國稅局勾稽出虛偽
交易後,只將虛設行號移送法辦,對於買假發票的企業,通常以「不慎」取得假發票為
由,不追究其刑責,僅處以相當於營業稅兩到五倍的行政罰鍰,這種情形也使許多蓄意
逃稅的中小企業心存僥倖。
美化帳面犯罪
博達案為借鏡
以美化帳面為犯罪目的虛偽交易則較為複雜,博達案就是最「經典」的案例。劉昇昌說
,這些大企業為了逃避國稅局的勾稽查核,並不使用上述一般虛設行號所開立的虛偽交
易憑證,而是自設數家人頭公司,並且把這些人頭公司弄的很「正常」,讓同一筆資金
在這些人頭公司之間循環交易。
會計師看報表
查出蛛絲馬跡
劉昇昌指出,這些大企業型虛偽交易的目的是為美化帳面,以炒作股價,再拿股票換鈔
票;他們反而喜歡多繳稅,以製造自己營運狀況良好的假象。這種計畫周詳的虛偽交易
,除非等到公司跳票或是爆發地雷股弊案,才會被發現。
劉昇昌說,這種虛偽交易,即使是會計師都很容易被蒙蔽,因為會計師在案發前,本於
信任客戶的立場,不會追查每一筆資金的流向;不過,會計師仍然可以從應收帳款或存
貨量過高等蛛絲馬跡,看出該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與帳面數字間的落差。
劉昇昌表示,對於這類案件,會計師可以提供的協助就是幫檢調人員判讀問題公司報表
,有經驗的會計師,應該都可以從資產負債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等三種
報表,看出大致的犯罪操作手法。
【2005/07/20 經濟日報】
--
與本文無關,記者的名字取的真好,天生要吃記者飯XD。
--
▄▄▄▄▄▄▄▄▄▄▄▄▄▄▄▄▄▄
▄▄▄▄▄▄▄▄▄▄▄▄▄▄▄▄▄▄▄
▄▄▄▄▄▄▄▄▄▄▄▄▄▄▄▄▄▄▄
▄▄▄▄▄▄▄▄▄▄▄▄▄▄▄▄▄▄▄▄ 你也是大人嗎?
▄▄▄▄▄▄▄▄▄▄▄▄▄▄▄▄▄▄▄▄▄▄
▄▄▄▄▄▄▄▄▄▄▄▄▄▄▄▄▄▄▄▄▄▄▄ http://www.pixnet.net/smartlai
--
■ 記者曾多聞/台北報導
重大經濟犯罪頻傳,法務部特別邀請王金來、巫鑫、劉昇昌三名資深會計師擔任檢查官
財稅專業顧問,並協助檢查官辦案。三位分別擔任檢察官辦案時在會計、金融、稅務等
三方面諮詢的資深會計師,接受本報專訪對經濟犯罪的看法。
擔任法務部稅務諮詢專家的日正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劉昇
昌會計師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目前稅務查核最經常發現的經濟犯罪就是虛設行號。他
說:「國內目前虛設行號之多,遠超過一般民眾的想像。」
劉昇昌本身的專長在於稅務查核,他表示稅務實務上最常見的經濟犯罪問題是虛設行號
及虛偽交易,而虛偽交易的犯罪型態,依目的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逃稅為目的,
另一種則是以美化帳面為目的。像國內有很多虛設行號,這些虛設行號唯一的業務就是
「賣發票」,即為一般中小企業開立虛偽的交易憑證,幫這些企業虛增開支,以便逃漏
稅。
打銷超額呆帳
可能掏空公司
劉昇昌認為,法務部請會計師擔任顧問相當有意義,事實上,站在專業顧問的立場,會
計師本來就有義務及責任告知自己的客戶,哪些行為是違法的,並提醒他們不要從事可
能觸法的行為。這次有機會擔任法務部顧問,他很樂意並希望協助檢方在辦案時毋枉毋
縱。
劉昇昌說,檢方因對會計專業知識有限,有時無法正確判斷某一會計行為是否可疑。以
提列呆帳準備為例,超額提列呆帳準備並予以打消是掏空公司最常見的手法之一,但另
一方面,若應提呆帳而未提,就變成企業美化帳面手法。所以對於單一會計行為,不能
逕行判斷是否違法,要考慮很多不同的情況。
劉昇昌說,每一次接觸新客戶時,都會提醒客戶們切莫「不慎」取得虛設行號的發票。
現在國稅局的電腦勾稽查核能力很強,而這些虛設行號開立虛偽交易憑證給太多不同的
中小企業,很容易形成異常現象,被國稅局勾稽出來。
不過,現在虛設行號過多,抓不勝抓,也罰不勝罰。劉昇昌說,目前國稅局勾稽出虛偽
交易後,只將虛設行號移送法辦,對於買假發票的企業,通常以「不慎」取得假發票為
由,不追究其刑責,僅處以相當於營業稅兩到五倍的行政罰鍰,這種情形也使許多蓄意
逃稅的中小企業心存僥倖。
美化帳面犯罪
博達案為借鏡
以美化帳面為犯罪目的虛偽交易則較為複雜,博達案就是最「經典」的案例。劉昇昌說
,這些大企業為了逃避國稅局的勾稽查核,並不使用上述一般虛設行號所開立的虛偽交
易憑證,而是自設數家人頭公司,並且把這些人頭公司弄的很「正常」,讓同一筆資金
在這些人頭公司之間循環交易。
會計師看報表
查出蛛絲馬跡
劉昇昌指出,這些大企業型虛偽交易的目的是為美化帳面,以炒作股價,再拿股票換鈔
票;他們反而喜歡多繳稅,以製造自己營運狀況良好的假象。這種計畫周詳的虛偽交易
,除非等到公司跳票或是爆發地雷股弊案,才會被發現。
劉昇昌說,這種虛偽交易,即使是會計師都很容易被蒙蔽,因為會計師在案發前,本於
信任客戶的立場,不會追查每一筆資金的流向;不過,會計師仍然可以從應收帳款或存
貨量過高等蛛絲馬跡,看出該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與帳面數字間的落差。
劉昇昌表示,對於這類案件,會計師可以提供的協助就是幫檢調人員判讀問題公司報表
,有經驗的會計師,應該都可以從資產負債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等三種
報表,看出大致的犯罪操作手法。
【2005/07/20 經濟日報】
--
與本文無關,記者的名字取的真好,天生要吃記者飯XD。
--
▄▄▄▄▄▄▄▄▄▄▄▄▄▄▄▄▄▄
▄▄▄▄▄▄▄▄▄▄▄▄▄▄▄▄▄▄▄
▄▄▄▄▄▄▄▄▄▄▄▄▄▄▄▄▄▄▄
▄▄▄▄▄▄▄▄▄▄▄▄▄▄▄▄▄▄▄▄ 你也是大人嗎?
▄▄▄▄▄▄▄▄▄▄▄▄▄▄▄▄▄▄▄▄▄▄
▄▄▄▄▄▄▄▄▄▄▄▄▄▄▄▄▄▄▄▄▄▄▄ http://www.pixnet.net/smartlai
--
Tags:
稅務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呂旭明:做好租稅規劃 合法避稅

By Jessica
at 2005-07-20T23:35
at 2005-07-20T23:35
稅務問答》廠房抵租金 地主收受時須課稅

By Carol
at 2005-07-20T23:34
at 2005-07-20T23:34
稅務問答》合建分售廣告費 不得列報費用

By Delia
at 2005-07-20T23:33
at 2005-07-20T23:33
工商協進會:超過最低稅負 未分配盈餘勿課稅

By Tracy
at 2005-07-20T23:33
at 2005-07-20T23:33
稅務問答》為子女置產 須申報贈與稅

By Gilbert
at 2005-07-20T15:38
at 2005-07-20T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