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每月9萬現金流 理財達人郭俊宏的賺 - 股票

By Emma
at 2018-09-27T21:44
at 2018-09-27T21:44
Table of Contents
創造每月9萬現金流 理財達人郭俊宏的賺錢筆記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3389651
2018-09-27 10:30今周刊
【撰文/今周刊 林心怡】
早期在上市科技公司上班的郭俊宏,第一次認購自家股票,股價就在一年內從15元飆漲5
倍,在那個台股大多頭的年代,不論台股還是海外股票基金都是「賺多賠少」;可惜,
2000年遭遇網路泡沫,在台股受傷後,他才老老實實從記帳節流開始,重新儲備資金,做
好投資理財規畫,甚至學出心得,還考上CFP(國際金融理財規畫師)的證照。
「以債養股」 創造每年固定收入
記帳,一開始只記錄每月支出,郭俊宏不否認,透過不斷檢視消費行為,的確能達到一定
程度的減少浪費效果。「但這樣的記帳動作卻沒法持續……。」
「後來,我決定記錄收入。」這個小小轉變,讓他的筆記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功能。簡單來
說,單純的支出筆記,能夠讓你思考如何節流,而當記錄收入之後,「很自然地,就會思
考如何開源。」郭俊宏回憶,當時連續記了幾個月,會對「靠固定薪水無法變有錢」這件
事開始有感,於是,設法創造穩定現金流的想法油然而生,固定收益債券基金,就成了他
的解方之一。
十年前,郭俊宏開始紀律投資年配息7%以上的債券型基金,以三年為一個多頭循環週期
,期間他會把「配息再投入」拿去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透過「以債養股」創造每年固定
的現金流。
「基金理財就好比運動,要持之以恆,效果才會顯著……。」有固定運動習慣的郭俊宏分
析,以一個月薪4萬元、27歲的上班族為例,若拿每月收入的三成,約一萬二千元試算,
假設定期定額買股票型基金的年預期報酬是10%,每三年為一週期,三年後可累積到五十
萬元,再將這50萬元單筆投入配息基金,以7%配息率來算,每月就可獲得將近3000元配
息。
他繼續推算,隨著薪資水準提高,之後,若再將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加碼到月扣
15000元,仍以三年為一週期,以此類推,估計45歲時,月配息收入至少有32400元。光是
這樣試想,用配息基金創造穩定現金流,就是一個安心賺的理財方案。
寫下市場變數 隨時留意減碼警訊
當然他也知道,真實世界裡,經濟環境不可能乖乖依循著自己的盤算,因此,一方面必須
嚴格篩選基金,並嚴設停利點,另一方面,也得在筆記上隨時記錄可能影響投資計畫的大
環境變數。
在篩選固定配息基金部分,郭俊宏會透過「鉅亨網」之類的網路基金平台,先做投資池的
篩選,條件包括年化配息率為7%、晨星評級超過 三顆星,並搭配觀察三年總報酬率,在
同類型基金先取前四分之一,再搭配過去三年夏普值大於0.5的基金。
在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部分,重點則是設定停利,他的基本原則是獲利10%以上即考
慮贖回,待回跌後再投入,並重啟定期定額,目前包括陸股與美股基金,都是他持續扣款
的標的。
對比當年記帳本「收入」欄只有「薪水」一項來源,如今,他的EXCEL檔有著多種基金收
益紀錄,薪水反而像配角。
巴菲特說過 趁年輕定期定額投資,老年時享受複利甜美的果實。
結果一堆人當沖國巨,直接從股市畢業。
--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3389651
2018-09-27 10:30今周刊
【撰文/今周刊 林心怡】
早期在上市科技公司上班的郭俊宏,第一次認購自家股票,股價就在一年內從15元飆漲5
倍,在那個台股大多頭的年代,不論台股還是海外股票基金都是「賺多賠少」;可惜,
2000年遭遇網路泡沫,在台股受傷後,他才老老實實從記帳節流開始,重新儲備資金,做
好投資理財規畫,甚至學出心得,還考上CFP(國際金融理財規畫師)的證照。
「以債養股」 創造每年固定收入
記帳,一開始只記錄每月支出,郭俊宏不否認,透過不斷檢視消費行為,的確能達到一定
程度的減少浪費效果。「但這樣的記帳動作卻沒法持續……。」
「後來,我決定記錄收入。」這個小小轉變,讓他的筆記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功能。簡單來
說,單純的支出筆記,能夠讓你思考如何節流,而當記錄收入之後,「很自然地,就會思
考如何開源。」郭俊宏回憶,當時連續記了幾個月,會對「靠固定薪水無法變有錢」這件
事開始有感,於是,設法創造穩定現金流的想法油然而生,固定收益債券基金,就成了他
的解方之一。
十年前,郭俊宏開始紀律投資年配息7%以上的債券型基金,以三年為一個多頭循環週期
,期間他會把「配息再投入」拿去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透過「以債養股」創造每年固定
的現金流。
「基金理財就好比運動,要持之以恆,效果才會顯著……。」有固定運動習慣的郭俊宏分
析,以一個月薪4萬元、27歲的上班族為例,若拿每月收入的三成,約一萬二千元試算,
假設定期定額買股票型基金的年預期報酬是10%,每三年為一週期,三年後可累積到五十
萬元,再將這50萬元單筆投入配息基金,以7%配息率來算,每月就可獲得將近3000元配
息。
他繼續推算,隨著薪資水準提高,之後,若再將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加碼到月扣
15000元,仍以三年為一週期,以此類推,估計45歲時,月配息收入至少有32400元。光是
這樣試想,用配息基金創造穩定現金流,就是一個安心賺的理財方案。
寫下市場變數 隨時留意減碼警訊
當然他也知道,真實世界裡,經濟環境不可能乖乖依循著自己的盤算,因此,一方面必須
嚴格篩選基金,並嚴設停利點,另一方面,也得在筆記上隨時記錄可能影響投資計畫的大
環境變數。
在篩選固定配息基金部分,郭俊宏會透過「鉅亨網」之類的網路基金平台,先做投資池的
篩選,條件包括年化配息率為7%、晨星評級超過 三顆星,並搭配觀察三年總報酬率,在
同類型基金先取前四分之一,再搭配過去三年夏普值大於0.5的基金。
在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部分,重點則是設定停利,他的基本原則是獲利10%以上即考
慮贖回,待回跌後再投入,並重啟定期定額,目前包括陸股與美股基金,都是他持續扣款
的標的。
對比當年記帳本「收入」欄只有「薪水」一項來源,如今,他的EXCEL檔有著多種基金收
益紀錄,薪水反而像配角。
巴菲特說過 趁年輕定期定額投資,老年時享受複利甜美的果實。
結果一堆人當沖國巨,直接從股市畢業。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8-10-02T11:17
at 2018-10-02T11:17

By Gary
at 2018-10-04T20:42
at 2018-10-04T20:42

By Jacky
at 2018-10-05T05:00
at 2018-10-05T05:00

By Ingrid
at 2018-10-09T08:49
at 2018-10-09T08:49

By Mason
at 2018-10-10T19:09
at 2018-10-10T19:09

By Bethany
at 2018-10-13T15:55
at 2018-10-13T15:55

By Ingrid
at 2018-10-16T20:24
at 2018-10-16T20:24

By Vanessa
at 2018-10-19T18:33
at 2018-10-19T18:33

By Isabella
at 2018-10-20T07:30
at 2018-10-20T07:30

By Callum
at 2018-10-21T07:26
at 2018-10-21T07:26

By John
at 2018-10-24T22:12
at 2018-10-24T22:12

By Charlie
at 2018-10-27T13:19
at 2018-10-27T13:19

By Franklin
at 2018-10-28T20:30
at 2018-10-28T20:30

By Freda
at 2018-10-29T14:40
at 2018-10-29T14:40

By Charlie
at 2018-10-30T13:37
at 2018-10-30T13:37

By Vanessa
at 2018-10-31T18:02
at 2018-10-31T18:02

By Enid
at 2018-11-04T13:22
at 2018-11-04T13:22

By Damian
at 2018-11-05T03:19
at 2018-11-05T03:19

By Caitlin
at 2018-11-08T18:48
at 2018-11-08T18:48

By Mia
at 2018-11-13T16:26
at 2018-11-13T16:26

By Callum
at 2018-11-14T10:37
at 2018-11-14T10:37

By Ula
at 2018-11-18T02:11
at 2018-11-18T02:11

By William
at 2018-11-21T15:01
at 2018-11-21T15:01

By Queena
at 2018-11-23T21:17
at 2018-11-23T21:17

By Xanthe
at 2018-11-25T02:39
at 2018-11-25T02:39

By Zenobia
at 2018-11-26T17:49
at 2018-11-26T17:49

By Noah
at 2018-11-28T16:15
at 2018-11-28T16:15

By Tom
at 2018-11-29T10:04
at 2018-11-29T10:04

By Cara
at 2018-12-03T03:20
at 2018-12-03T03:20
Related Posts
淺談FB收費報牌亂象

By Jack
at 2018-09-27T21:35
at 2018-09-27T21:35
1710 東聯 多

By Megan
at 2018-09-27T21:35
at 2018-09-27T21:35
風力發電+國艦國造,台船連2漲

By Mia
at 2018-09-27T21:33
at 2018-09-27T21:33
不只想納A股!富時:中國債券將納觀察名

By Irma
at 2018-09-27T20:58
at 2018-09-27T20:58
賠(賺)幾個股本,有意義嗎?

By Thomas
at 2018-09-27T20:47
at 2018-09-27T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