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搶攻電動車 打進「中國特斯拉」供應鏈 - 股票

By David
at 2017-12-26T08:24
at 2017-12-26T08:24
Table of Contents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894651
2.原文內容:
代工廠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今(25)日指出,公司正全力搶攻電動車市場,目前已
成功打入電動車品牌大廠蔚來(Nio)供應鏈,並且獨家供貨電動車專用的電控設備,目
標2020年時,車用相關產品將佔緯創總營收10%。
據悉,Nio因旗下電動車性能優異、外型亮眼,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特斯拉」,其背後
的股東也大有來頭,包括騰訊、紅衫資本等大咖,均有投資該公司,而緯創喜獲電動車零
組件訂單後,也有助於未來打入其他電動車廠供應鏈,藉此擴張集團事業版圖。
據悉,緯創的電控設備生產基地位於中國大陸華東,目前已獲得Nio車用認證,預計明年
開始大量供貨,成為繼鴻海後,第二家攻入電動車領域的EMS廠。
林憲銘表示,電動車最大的成本來自於電池,前次則是電控設備,最後才是機殼;其中,
電控設備包含電子零組件、模組,這是緯創擅長的領域,毛利率也比筆電代工高上不少,
很慶幸獲得Nio青睞,預估明年起就能開始供貨給Nio最新一代的電動車。
此外,由於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喊出2040年時,台灣要全面改成全電動車,引發市場熱議
;對此,林憲銘指出,緯創早已在電動車市場佈局已久,但過去都因為尚未有成果,因此
沒有分享,如今公司已成功打入電動車供應鏈,未來將不會在此市場缺席。
談到電動車未來前景,林憲銘認為,電動車遲早會取代燃油車,這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
電動車所需要的電控設備正是台灣廠商的機會;目前中國大陸市場發展電動車的速度相當
快,主因來自於當地政府執行力強、政策補助等,也因此緯創跨足電動車就是以中國大陸
為第一個市場。
緯創今年受惠大咬蘋果iPhone新機訂單,前三季每股純益0.87元,優於去年同期每股純益
0.59元,累計今年前十一月合併營收達7,531.43億元,年增27.7%,創歷史新高,明年電
動車產品加入後,預料整體營運表現有望維持高檔水準。
3.心得/評論:
緯創十一月到現在讓人怕怕Der
但是這幾天翻紅應該就是這個消息的反應,提早反應偷跑完應該是要拉回了吧?
季線24.39都還沒站到,要跳車還是補票繼續抱呢?!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894651
2.原文內容:
代工廠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今(25)日指出,公司正全力搶攻電動車市場,目前已
成功打入電動車品牌大廠蔚來(Nio)供應鏈,並且獨家供貨電動車專用的電控設備,目
標2020年時,車用相關產品將佔緯創總營收10%。
據悉,Nio因旗下電動車性能優異、外型亮眼,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特斯拉」,其背後
的股東也大有來頭,包括騰訊、紅衫資本等大咖,均有投資該公司,而緯創喜獲電動車零
組件訂單後,也有助於未來打入其他電動車廠供應鏈,藉此擴張集團事業版圖。
據悉,緯創的電控設備生產基地位於中國大陸華東,目前已獲得Nio車用認證,預計明年
開始大量供貨,成為繼鴻海後,第二家攻入電動車領域的EMS廠。
林憲銘表示,電動車最大的成本來自於電池,前次則是電控設備,最後才是機殼;其中,
電控設備包含電子零組件、模組,這是緯創擅長的領域,毛利率也比筆電代工高上不少,
很慶幸獲得Nio青睞,預估明年起就能開始供貨給Nio最新一代的電動車。
此外,由於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喊出2040年時,台灣要全面改成全電動車,引發市場熱議
;對此,林憲銘指出,緯創早已在電動車市場佈局已久,但過去都因為尚未有成果,因此
沒有分享,如今公司已成功打入電動車供應鏈,未來將不會在此市場缺席。
談到電動車未來前景,林憲銘認為,電動車遲早會取代燃油車,這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
電動車所需要的電控設備正是台灣廠商的機會;目前中國大陸市場發展電動車的速度相當
快,主因來自於當地政府執行力強、政策補助等,也因此緯創跨足電動車就是以中國大陸
為第一個市場。
緯創今年受惠大咬蘋果iPhone新機訂單,前三季每股純益0.87元,優於去年同期每股純益
0.59元,累計今年前十一月合併營收達7,531.43億元,年增27.7%,創歷史新高,明年電
動車產品加入後,預料整體營運表現有望維持高檔水準。
3.心得/評論:
緯創十一月到現在讓人怕怕Der
但是這幾天翻紅應該就是這個消息的反應,提早反應偷跑完應該是要拉回了吧?
季線24.39都還沒站到,要跳車還是補票繼續抱呢?!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7-12-27T22:42
at 2017-12-27T22:42

By Noah
at 2018-01-01T19:32
at 2018-01-01T19:32

By Daph Bay
at 2018-01-02T13:56
at 2018-01-02T13:56

By Olga
at 2018-01-06T00:30
at 2018-01-06T00:30

By Poppy
at 2018-01-11T00:12
at 2018-01-11T00:12

By Charlie
at 2018-01-14T03:32
at 2018-01-14T03:32

By Joe
at 2018-01-14T18:39
at 2018-01-14T18:39

By Suhail Hany
at 2018-01-16T17:00
at 2018-01-16T17:00

By Aaliyah
at 2018-01-21T10:24
at 2018-01-21T10:24

By Adele
at 2018-01-24T10:45
at 2018-01-24T10:45

By Zenobia
at 2018-01-26T00:30
at 2018-01-26T00:30

By Jessica
at 2018-01-26T10:11
at 2018-01-26T10:11

By Xanthe
at 2018-01-27T01:48
at 2018-01-27T01:48

By Damian
at 2018-01-29T07:29
at 2018-01-29T07:2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2-01T20:21
at 2018-02-01T20:21

By Mary
at 2018-02-02T15:35
at 2018-02-02T15:35

By Olivia
at 2018-02-05T21:23
at 2018-02-05T21:23

By Bennie
at 2018-02-06T16:22
at 2018-02-06T16:22

By Yedda
at 2018-02-10T02:30
at 2018-02-10T02:30

By Tom
at 2018-02-13T08:26
at 2018-02-13T08:26

By Blanche
at 2018-02-15T06:38
at 2018-02-15T06:38

By Sierra Rose
at 2018-02-19T17:38
at 2018-02-19T17:38

By Andrew
at 2018-02-21T19:14
at 2018-02-21T19:14

By Lily
at 2018-02-25T17:17
at 2018-02-25T17:17

By Madame
at 2018-02-27T00:44
at 2018-02-27T00:44

By Selena
at 2018-03-02T13:03
at 2018-03-02T13:03
Related Posts
app當中自選股註記畫線

By Dinah
at 2017-12-26T00:50
at 2017-12-26T00:50
美股料享聖誕行情、旺到1月中?

By Emma
at 2017-12-26T00:20
at 2017-12-26T00:20
證交所逐筆交易宣導說明會

By Gilbert
at 2017-12-25T22:22
at 2017-12-25T22:22
1101 台泥

By Donna
at 2017-12-25T22:20
at 2017-12-25T22:20
旺宏 多

By Rebecca
at 2017-12-25T22:17
at 2017-12-25T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