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變年金大吸金 11月起禁售 - 銀行

By Carol
at 2010-09-23T13:57
at 2010-09-23T13:57
Table of Contents
中國時報【林上祚/台北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23/4/2dku0.html
台灣游資淹腳目,金融風暴過了兩年,游資氾濫現象更為嚴重,八.六兆元的超額儲蓄,
比二年前又多出了二兆元。為了吸引民間氾濫游資,金融機構紛紛推出「類存款商品」吸
金,引發金管會高度重視,對相關商品祭出停售令。
其中,壽險業的「利變型年金」,今年賣了近四千億元;聯博投顧一檔主打「每月配息」
、「年報酬率八%」的境外基金,居然從台灣吸金三千億元。「類存款商品」吸金現象令
人咋舌。
台灣超額儲蓄現象到底有多嚴重,比對二位財經官員的說法,就可以看出端倪。前年十月
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台灣民間超額儲蓄約六.五兆元。今年六月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上任
,大力鼓吹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她當時統計的民間超額儲蓄達八.六兆元,但如果從
「央行發行定期存單餘額」與「郵政儲金餘額」二項游資指標來看,前者二年內增加了三
.二兆元,後者目前餘額已來到四.五兆元,台灣的超額儲蓄恐怕有十兆元之譜。
由於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一%,五百萬以上大額定存利率更只有○.四%,許多大型行庫
還會婉拒大額存款。為了要尋找高收益,部份資金紛紛轉向投信、壽險業發行「類存款商
品」。
以國泰人壽的超利HIGH利變型年金為例(甲型),這款「零到七十歲可投保」、免體檢
、「綁約一年解約,免付解約費用」、保費一次繳二十萬元以上的保單。儘管一.一二%
的宣告利率,只比定存利率高出一些,但類似的利變年金,還是吸引到無處可去的濫頭寸
,「很多銀行理專,都是把它當定存在推。」壽險業主管形容。
保單利率不到三%的利變型年金,今年都賣到三、四千億元,標榜「每月配息」、「年報
酬率六或八%」、升值題材(如澳幣)的境外基金與外幣高利活存,更是賣到嚇嚇叫。由
聯博投顧引進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四千億元的基金淨值,其中居然有三千億元是台
灣人投資。聯博為了吸引台灣民眾投資,還特別設計了台灣投資人專屬級別(share
class),歐元、美元、澳幣,各種計價幣別應有盡有。
由於利變年金與部分境外基金,吸金的金額已經大到有些離譜,金管會最近針對相關商品
,已經祭出銷售禁令。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表示,利變年金靠著高於銀行定存利率,吸收
大量銀行游資,但壽險業收到這些錢以後,是否有地方投資,如果缺乏投資管道,錢愈收
愈多,日後可能發生實際投資報酬率,低於宣告利率的情形。除非壽險業者可以針對利變
年金,另外提存保險準備金,否則短年期利變年金十一月起,將不得再販售。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23/4/2dku0.html
台灣游資淹腳目,金融風暴過了兩年,游資氾濫現象更為嚴重,八.六兆元的超額儲蓄,
比二年前又多出了二兆元。為了吸引民間氾濫游資,金融機構紛紛推出「類存款商品」吸
金,引發金管會高度重視,對相關商品祭出停售令。
其中,壽險業的「利變型年金」,今年賣了近四千億元;聯博投顧一檔主打「每月配息」
、「年報酬率八%」的境外基金,居然從台灣吸金三千億元。「類存款商品」吸金現象令
人咋舌。
台灣超額儲蓄現象到底有多嚴重,比對二位財經官員的說法,就可以看出端倪。前年十月
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台灣民間超額儲蓄約六.五兆元。今年六月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上任
,大力鼓吹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她當時統計的民間超額儲蓄達八.六兆元,但如果從
「央行發行定期存單餘額」與「郵政儲金餘額」二項游資指標來看,前者二年內增加了三
.二兆元,後者目前餘額已來到四.五兆元,台灣的超額儲蓄恐怕有十兆元之譜。
由於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一%,五百萬以上大額定存利率更只有○.四%,許多大型行庫
還會婉拒大額存款。為了要尋找高收益,部份資金紛紛轉向投信、壽險業發行「類存款商
品」。
以國泰人壽的超利HIGH利變型年金為例(甲型),這款「零到七十歲可投保」、免體檢
、「綁約一年解約,免付解約費用」、保費一次繳二十萬元以上的保單。儘管一.一二%
的宣告利率,只比定存利率高出一些,但類似的利變年金,還是吸引到無處可去的濫頭寸
,「很多銀行理專,都是把它當定存在推。」壽險業主管形容。
保單利率不到三%的利變型年金,今年都賣到三、四千億元,標榜「每月配息」、「年報
酬率六或八%」、升值題材(如澳幣)的境外基金與外幣高利活存,更是賣到嚇嚇叫。由
聯博投顧引進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四千億元的基金淨值,其中居然有三千億元是台
灣人投資。聯博為了吸引台灣民眾投資,還特別設計了台灣投資人專屬級別(share
class),歐元、美元、澳幣,各種計價幣別應有盡有。
由於利變年金與部分境外基金,吸金的金額已經大到有些離譜,金管會最近針對相關商品
,已經祭出銷售禁令。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表示,利變年金靠著高於銀行定存利率,吸收
大量銀行游資,但壽險業收到這些錢以後,是否有地方投資,如果缺乏投資管道,錢愈收
愈多,日後可能發生實際投資報酬率,低於宣告利率的情形。除非壽險業者可以針對利變
年金,另外提存保險準備金,否則短年期利變年金十一月起,將不得再販售。
--
Tags:
銀行
All Comments

By Oliver
at 2010-09-27T15:50
at 2010-09-27T15:50

By Tom
at 2010-09-29T21:53
at 2010-09-29T21:53

By Caitlin
at 2010-09-29T22:57
at 2010-09-29T22:57

By Liam
at 2010-10-03T12:12
at 2010-10-03T12:12
Related Posts
新版個資法 衝擊金融、保險業

By Cara
at 2010-09-23T00:30
at 2010-09-23T00:30
兆豐的網路銀行

By Connor
at 2010-09-23T00:06
at 2010-09-23T00:06
銀行吸金 活儲利率飆0.75%

By Mary
at 2010-09-22T16:13
at 2010-09-22T16:13
沒開戶,想轉帳,哪間網銀比較好?

By Joe
at 2010-09-22T10:06
at 2010-09-22T10:06
中國信託網路銀行

By Enid
at 2010-09-22T09:58
at 2010-09-22T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