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聰明買保單 I - 保險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5-10-15T00:40

Table of Contents


盲點一:閉著眼簽約 國人保險IQ不及格人數高達三成

支藝樺說,她在買保險時,會設想自己遇到最壞的狀況時,她需要什麼保障?好比說,當
她生病時,要住頭等病房,要有看護,讓自己的病情不受隔壁病床的干擾,也不會打擾到
家人的生活,在清楚自己需求後,再依據自己預算規畫自己需要的保單。

為何許多人會不清楚自己的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發中心)執行副總梁正
德表示,由於保險合約太過艱澀難懂,以至於讓消費者不去或懶得翻閱條文,最後淪為只
聽保險員的片面之詞,也因此,保發中心擬推動「口語化契約」,讓大部分沒有學過法律
的人都看的懂。

究竟國人對保險的認知有多少?保發中心委託世新大學作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國人的保
險IQ居然只有六十二分,而低於六十分不及格的人數更高達三成,至於九十分以上的高
IQ者,只占一三.八%,滿分更只有三.二%,顯示國人對於保險常識仍有待加強。

保發中心接著針對調查的數字作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保險低IQ的特徵
,大部分是男性、五十歲以上、學歷在高中以下、沒有收入、非都會區,而相對高IQ的
族群,卻是以女性居多,普遍集中在三十至四十九歲、專科以上學歷、中高收入,而且大
部分集中在台北及台中等都會地區。

在保險低IQ的族群裡,有四成的人不花時間搜集資訊,如果要獲得保險知識,他們都是
單方面聽從親友的意見,連購買管道也大都來自親友;反觀高IQ族群,每周接觸保險資
訊都在兩個小時以上,購買保險時也都會細心考慮自身健康險和壽險的需要。

盲點二:拿保險撈本 強調保障功能的險種反而乏人問津

一位南山人壽主管表示,過去銀行在財富管理服務未興起前,台灣民眾的理財除了投資股
票外,就是買保險,而這些保險幾乎都是年金險、儲蓄險,「去問問你爸爸媽媽那一代,
就知道本土保險公司的儲蓄險賣得多氾濫,」而這種盛況,也造就早期國泰、新光、南山
等保險公司「怎麼賣怎麼賺」的奇特現象。

這種「撈本」的想法,直到現在,仍充斥在年輕一代的腦海裡,只要有報酬率,只要拿回
來的比繳出去的多,每個人都趨之若鶩;反而那些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強調保障功能
的險種,卻乏人問津,或者只是意思意思買一點,等於是將保險與投資畫上等號,原本應
有的保障條件卻變成附加的功能。

三商美邦人壽執行副總張財源就指出,早期許多保戶繳了幾年保費後,發現保險公司「怎
麼愈開愈大間」,自己卻什麼都拿不到,一氣之下都罵保險業者是吸血公司,甚至要求解
約,而為了安撫這些保戶,保險公司只好推出投資型保單、分紅保單等商品,來滿足消費
者的需要。

此外,銀行保險的崛起,也為儲蓄險和附加投資功能的保單銷售推上高峰,近年來銀行憑
著通路和客戶的優勢,要求保險公司如果要將商品上架銷售,必須符合佣金高、產品簡單
、核保率高等三項條件,而投資型保單和儲蓄險,正好滿足這些要求。

一位保險業者形容,為博得銀行的青睞,拚出長紅業績,「保險公司在銀行面前幾乎脫光
光,」只要保單賣不掉或不好賣,就設計更誘人的商品,並犧牲掉保障的功能,「某個程
度來說,已經變成定存的替代品,」這位業者無奈指出。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只要能結合投資,就是一份好保單,然而保險的目的應是在於分擔和
轉移風險,而不是獲利,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只看有沒有投資機會來
決定要不要購買保險,等於是拿保費來賭博,失去保險原本應有的初衷。

盲點三:無風險意識 二一%民眾不知投資型保單會虧損

看過投資型保單DM(廣告傳單)的人都會發現,裡頭塑造出的高報酬率數字,著實讓人怦
然心動,但這卻是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同時也是金管會
人身保險商品審查委員的彭金隆表示,許多投資型保單強調第一年可以給一○%以上的報
酬率,遠遠超過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但如果真的那麼好賺,為什麼銀行和保險公司自己
不去賺?」

彭金隆指出,現在銀行體系爛頭寸太多,連存款利率調高一碼(○.二五%)都很計較,
如果這些投資型保單獲利可期,為何銀行不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再轉投資呢?既然銀行自己
都找不到好標的來引導多餘資金,如今卻來賣高報酬率的商品,「在邏輯上實在讓人想不
通。」

至於刊載在DM上的風險標語,更讓人匪夷所思,主要是很多風險標語都故意將字寫得很小
,這是不是代表銷售者感到心虛?

彭金隆曾經在一次偶然機會以訪察員身分去跟銀行理專接觸,在談到投資型保單時,他發
現這些理專只懂賣商品的「投資報酬」,但只要涉及保險的部分,比方除外責任,理專的
概念就很模糊,甚至問到後來一律「莫宰羊」回應,讓人不禁對銀行的訓練捏一把冷汗。

彭金隆強調,他不是貶低銀行理專,而是提醒大家對投資型保單要有風險意識,「不要陷
入高報酬的迷霧中。」保發中心的研究調查也顯示,有二一%的民眾仍不知投資型保單會
產生虧損,儘管投資型保單這兩年申訴案件不斷,但還是有民眾不了解它的風險。

盲點四:追熱門商品 七成民眾不知道保單紅利來自何處

根據南山人壽委託世新大學有關分紅保單的調查結果,由於受到電視廣告強力促銷,受訪
者有高達五三.五%聽過分紅保單,購買者也有三成之多,但對於分紅保單的紅利是如何
產生的,卻有七成的人不知道,而有購買的人,也有五成四的人不清楚。

世新大學財金系系主任郭迺峰認為,這是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國人對於分紅保單這項保險
產品,仍處於似懂非懂的階段,不過這分調查可能仍高估了國人對分紅保單的常識,因為
過去曾有「強制分紅保單」,但與現在的「分紅保單」完全不同,調查時難免有民眾混淆
,讓數字偏高。

過去的強制分紅保單,只要保險公司預定利率低於四家行庫(台銀、一銀、合庫、中信局
)的兩年定存平均利率,差額就要分派給保戶,而現在的分紅保單,則很像傳統保單加上
一個買權,這個買權,就是來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績效,也因為如此,分紅保單的保費比
傳統型貴上一至二成。

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為何?舉例來說,有家保險公司經計算分紅保單資產所產生的盈餘為
一億元,公司精算人員視外在環境決定拿出其中的五千萬元交與董事會,而董事會再視情
況決定分派多少紅利給保戶,依法令規定,董事會最多只能保留三○%,也就是最低分派
金額不得低於七○%。

然而這樣的流程,卻有很多不透明的地方,彭金隆指出,分紅保單的資產與公司資產混在
一起,公司聲稱分紅保單產生的盈餘是一億元,成本分攤是否合理?其次,交與董事會的
五千萬元金額是如何決定?最後,七○%的最低分派比率是法令規定,並非公司「堅持的
」,消費者投保前必須先認清楚這些。

不過南山人壽商品部副總黃淑芬表示,雖然很多人質疑分紅保單的內容透明度不夠,但由
於該保單是採用虛擬的帳戶計算,除經會計師查核簽證,還受主管機關監督,層層關卡,
消費者只要找商譽良好的保險公司,就不必擔心透明度的問題。

--

☆★☆★快樂的南山人壽理財專員★☆★☆

簡 瑋 誼

0926057037 0982282250

--

All Comments

請問保險業的前輩們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05-10-08T10:35
※ 引述《a9au (ani)》之銘言: : 什麼是核心競爭能力?! 這說穿了,就是比別人強勢的特質, 這可以從個人到單位,甚至公司,再來到國家。 舉個例子來說: 麥當勞、肯德基同樣是「速食店」,但賣的東西卻盡不相同。 麥當勞:快樂兒童餐、漢堡為主。 肯德基:薄皮嫩雞、蛋塔為主。 各家都有其特色之處, ...

請問保險業的前輩們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5-10-08T00:24
※ 引述《a9au (ani)》之銘言: : 現在保險公司似乎都融合了理財與投資 : 請問有什麼特質的人較適合這樣的行業?! and#34;努力、堅持、專業and#34; 有心肯做是最重要的啦…因為專業也是我們肯用心去學才會有的啊!你說是嗎? : 加入此行業前,需要有啥認知嗎?! : 最近有人介紹我 ...

請問保險業的前輩們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5-10-07T22:02
※ 引述《a9au (ani)》之銘言: : 現在保險公司似乎都融合了理財與投資 : 請問有什麼特質的人較適合這樣的行業?! : 加入此行業前,需要有啥認知嗎?! 這一行比較需要「堅持」的特性。 什麼是「堅持」呢?(忘了是從那聽來的,若是版上的人,請多包含) 當你要放棄時,你再給它撐一下就是了! 其它口才 ...

請問保險業的前輩們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5-10-07T21:37
現在保險公司似乎都融合了理財與投資 請問有什麼特質的人較適合這樣的行業?! 加入此行業前,需要有啥認知嗎?! 最近有人介紹我去國泰人壽參加免費的上課與考試 她說可以等考到證照後再來考慮是否要從事這個行業 真的有那麼好康的事嗎?! 聽他簡介,這行業似乎融合了好多東西像壽險啊,投資啊等等 那是不是要一直進修學很多 ...

投資的重要性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5-10-07T00:17
坦白說,看了版主的幾篇文章,發現有些東西還蠻有道理的, 但總好像觀點太過於主觀.. 我提出我的見解,大家也可以看看.. 在這之前我先聲明,我無意與任何人發生筆戰.. 經濟趨勢,總有一些投信法人看多,但是同時間也有另外的投資法人看空 比如面板好了,可能就是高盛看空,美林看多.. 但是投資人該相信誰? 我提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