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美大型跨國公司開始轉移在華供應鏈 - 股票
By Kyle
at 2019-04-09T12:12
at 2019-04-09T12:12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4/8/n11171481.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洪雅文編譯報導)
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的調查顯示,美中談判正在推動美國跨國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重新安置工廠並調整其在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業務。
該項調查訪問了200多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跨國公司高級主管,並評估他們對貿易談判的看法。
「這種轉變正在發生,」貝恩管理顧問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週一(4月8日)在CNBC「Squawk Box」節目上表示,「反觀2018年底,我們曾發布過類似的報告,發現當時很多公司,超過50%沒有採取任何重大行動。 」
但現在,60%的受訪者坦言,他們看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存在不利因素,並已經準備好採取行動。Mattios指出,這些企業已設想客戶必須支付部分費用,並且試圖重新評估他們的供應鏈。
Mattios表示,隨著成本上升、中國正走向消費驅動型經濟框架,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未來會看到一些原先在中國出口的產品裝配線將移至東南亞。不過,他認為東南亞不會像二十年前中國大陸那樣成為世界工廠。
現在的製造業趨向自動化、技術改進,未來製造產業將從統一的全球製造中心分散轉移至多處地區,Mattios舉例,一些公司已計劃把生產工廠建在更接近美國或歐洲消費者的地方。
此外,由於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貿易談判牽動著全球市場和商業情緒,他指出,部分跨國公司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創新設計來源和製造地。
「最終必須有人支付長期貿易談判帶來的成本——供應鏈成本增加。」Mattios表示,消費者或製造商將不得不承擔一些成本以維持市場份額,即使利潤率會降低也得這麼做。
3.心得/評論:
貿易戰打到這邊川普總統其實已經贏了、所以協議一點都不著急,
當世界工廠的定位逐漸分散到全世界、中國又無法迅速轉型-只能衰退;
而供應鏈跑光自然貿易逆差就會下降、能偷技術的來源也會變少;
可以看出不僅簽署的協議內容可以規範這些事項,光貿易戰本身就是在解決問題。
--
川普競選顧問:大紀元是最好的新聞來源
https://tinyurl.com/y5a4orzp
「川普總統天天看大紀元」 真實報導獲讚賞
http://tinyurl.com/y9tpd2r2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4/8/n11171481.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記者洪雅文編譯報導)
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的調查顯示,美中談判正在推動美國跨國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重新安置工廠並調整其在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業務。
該項調查訪問了200多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跨國公司高級主管,並評估他們對貿易談判的看法。
「這種轉變正在發生,」貝恩管理顧問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週一(4月8日)在CNBC「Squawk Box」節目上表示,「反觀2018年底,我們曾發布過類似的報告,發現當時很多公司,超過50%沒有採取任何重大行動。 」
但現在,60%的受訪者坦言,他們看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存在不利因素,並已經準備好採取行動。Mattios指出,這些企業已設想客戶必須支付部分費用,並且試圖重新評估他們的供應鏈。
Mattios表示,隨著成本上升、中國正走向消費驅動型經濟框架,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未來會看到一些原先在中國出口的產品裝配線將移至東南亞。不過,他認為東南亞不會像二十年前中國大陸那樣成為世界工廠。
現在的製造業趨向自動化、技術改進,未來製造產業將從統一的全球製造中心分散轉移至多處地區,Mattios舉例,一些公司已計劃把生產工廠建在更接近美國或歐洲消費者的地方。
此外,由於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貿易談判牽動著全球市場和商業情緒,他指出,部分跨國公司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創新設計來源和製造地。
「最終必須有人支付長期貿易談判帶來的成本——供應鏈成本增加。」Mattios表示,消費者或製造商將不得不承擔一些成本以維持市場份額,即使利潤率會降低也得這麼做。
3.心得/評論:
貿易戰打到這邊川普總統其實已經贏了、所以協議一點都不著急,
當世界工廠的定位逐漸分散到全世界、中國又無法迅速轉型-只能衰退;
而供應鏈跑光自然貿易逆差就會下降、能偷技術的來源也會變少;
可以看出不僅簽署的協議內容可以規範這些事項,光貿易戰本身就是在解決問題。
--
川普競選顧問:大紀元是最好的新聞來源
https://tinyurl.com/y5a4orzp
「川普總統天天看大紀元」 真實報導獲讚賞
http://tinyurl.com/y9tpd2r2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9-04-14T09:58
at 2019-04-14T09:58
By Frederica
at 2019-04-17T08:25
at 2019-04-17T08:25
By Charlotte
at 2019-04-22T01:49
at 2019-04-22T01:4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4-23T13:11
at 2019-04-23T13:11
By Carol
at 2019-04-27T19:58
at 2019-04-27T19:58
By Kumar
at 2019-05-02T08:20
at 2019-05-02T08:20
By Adele
at 2019-05-04T04:06
at 2019-05-04T04:06
By Edwina
at 2019-05-08T02:30
at 2019-05-08T02:30
By Eartha
at 2019-05-12T13:37
at 2019-05-12T13:37
By Anthony
at 2019-05-17T03:26
at 2019-05-17T03:26
By Donna
at 2019-05-21T05:32
at 2019-05-21T05:32
By Doris
at 2019-05-25T18:16
at 2019-05-25T18:16
By Susan
at 2019-05-27T17:24
at 2019-05-27T17:24
Related Posts
8069元太
By Jessica
at 2019-04-09T10:22
at 2019-04-09T10:22
谷歌重啟機器人計畫,期望將機器學習帶入
By Charlie
at 2019-04-09T10:16
at 2019-04-09T10:16
元大投資先生app問題
By Lydia
at 2019-04-09T09:32
at 2019-04-09T09:32
華碩5G概念手機曝光 配備無瀏海全螢幕
By Edwina
at 2019-04-09T09:27
at 2019-04-09T09:27
富邦vix近兩次低點
By Brianna
at 2019-04-09T09:25
at 2019-04-09T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