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的四大問題 - 外匯
![Mason avatar](/img/girl1.jpg)
By Mason
at 2008-07-03T09:09
at 2008-07-03T09:09
Table of Contents
全球金融危機的四大問題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我們跟你說過會這樣。」國際清算銀行(BIS)早就警告過無節制的信貸增長和資產價格
通脹的危險。在今年的年度報告——最後一份在長期擔任其經濟顧問的加拿大人威廉‧
懷特(William White)的指導下寫就的年度報告——中,該行毫不諱言自己的正確性。
不過,它表現得很克制:「當務之急並非分清責任,而是認真思考該如何應對。」
該報告正是在進行這樣的思考。但它也描述了那些不聽警告的人造成的爛攤子。報告
指出:「當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發生的市場動蕩,在戰後時期是沒有先例的。鑒於美國
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風險,加上許多國家通脹急劇上升,人們日益擔心全球經濟可能
正處於某種危急關頭。這些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
正如國際清算銀行年度報告的讀者所能夠預想到的,這份報告很好地回答了四大問題。
首先,為什麼會發生危機?報告指出:「質量日益下降的貸款發放出來後,被賣給了
輕信而貪婪的人——他們經常依靠槓桿操作和短期融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利潤。這本身
就構成了一大弱點。更糟糕的是,由於過程不透明,風險最終落在何處往往並不明顯。」
顯然,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管存在不足。報告問到:「一個龐大影子銀行系統的形成,
怎麼會沒有讓官方明確表示關注?」的確,怎麼會這樣呢?此外,這場危機的特征之一
是,證券化貸款的銷售范圍事實上非常廣泛。誰擁有它們?它們價值多少?近一年來,
圍繞這些問題的不確定性一直在沖擊著貨幣市場。
然而,報告堅持認為,引發危機的與其說是新鮮事物,不如說是舊有的弊端:
長期寬松的貨幣政策、資產價格通脹以及快速的信貸增長。我非常贊同這一觀點,
^^^^^^^^^^^^^^^^^^ ^^^^^^^^^^^^ ^^^^^^^^^^^^^^
還有它的結論:各央行應當承擔一部分責任。報告中還告誡各央行結束這種局面。
我上周在國際清算銀行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曾提出,實行匯率目標制的國家所積累的
大量儲蓄和外匯儲備,也是本世紀初美國長期實際利率處於低水平以及能夠實行
寬松貨幣政策的原因。
接著就帶來了第二個問題:眼下的風險有多大?
答案是:非常大。這部分是因為,全球經濟正處於某些高收入國家金融及房價通縮與
全球性商品價格通脹的夾擊之下。同樣驚人的是許多巨大的不確定因素。近期商品價格
飆升是短期泡沫還是會長期持續?美國家庭會大幅縮減開支嗎(在2003至2007年期間,
私人消費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0%)?美國及其他高收入國家的去槓桿化過程能否平穩
進行,而不會引起高通脹?還會出現多少壞賬?新興經濟體會否通脹上升步伐過快而
不得不放棄干預匯市?如果是這樣,美國長期利率會大幅上升嗎?新興經濟體是否比
許多人預料的更容易受到美國進口放緩的沖擊?金融市場何時能復蘇?股市對未來的
風險是否有充分的評估?
對於可能出現的結果,人們的分歧非常之大,沒有人敢斷言未來將會怎樣。大規模風險
重估與全球通脹壓力並存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相當令人驚慌的。
第三大問題是目前我們需要什麼政策。國際清算銀行的觀點是,貨幣政策的正確傾向應
是「減少寬松性」。該行認為,即使全球經濟大幅放緩,也好於通脹急劇上升。我同意
^^^^^^^^^^ ^^^^^^^^^^^^^^^^^^^^^^^^^^^^^^^^^^^^^^^^
這個觀點。但是,該行同時強調,在如今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一種貨幣政策是不可能
普遍適用的。各央行必須評估本國形勢。這本身就是新興大國放棄盯住匯率制的好理由。
報告還將矛頭指向美聯儲(Fed)的政策。美聯儲是以防范不愉快後果為前提來決定采取
什麼政策的。這種做法的危險在於,如果不會出現極端情況,在多數時候,美聯儲的
^^^^^^^^^^^^^^^^^^^^^^^^^^^^^^^^^^^^^^^^^^
貨幣政策可能都是嚴重錯誤的。國際清算銀行還強調,政策制定者和私人部門必須正視
^^^^^^^^^^^^^^^^^^^^^^^^^^
如下現實:「如果資產價格處於不切實際的高位,最終必然會下跌;如果儲蓄率處於不切
實際的低位,就必然會上升;如果債務不能得到清償,就必須勾銷。」
第四個、也是最大的問題涉及我們應該吸取什麼教訓。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是資本主義
經濟的正常組成部分。但我不認為,過去10年股市和樓市的巨大泡沫是正常的。而且,
即使這是正常的,它們的下跌都是不是人們所希望的。
在對教訓的分析中,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國際清算銀行不是著眼於新的東西——現代
金融系統的裝備,而是針對舊有的內容——
「金融系統內在的順周期性和信貸的過度增長」。這裡的要點是,修補監管機制的細節
^^^^^^^^^^^^^^^^^^^^^^^^^^^^^^^^^^^^^^^^^
或者加強對個別機構的監管,並非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於整個系統的運作。
^^^^^^^^^^^^^^
這就是為什麼國際清算銀行堅持認為,在信貸增長過快和資產價格猛漲之時,必須收緊
貨幣政策,即使這會令通脹暫時降至目標水平以下。國際清算銀行認為,這將是對政策
工具更為對稱的應用。報告強調「宏觀審慎」政策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它們針對的
不是具體機構的不當行為,而是系統風險,例如在共同沖擊下共有的風險,以及機構
之間、市場之間以及機構與市場之間潛在的負面相互作用。
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既不是要防止機構破產,也不是要消除盛衰的輪替。前者是不受
歡迎的,後者是不可能的。真正的目的在於降低危機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說問題
可以留待事後解決是不夠的。那種說法太自滿,也太片面。
我們不能給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但是,國際清算銀行至少界定了恰當的問題,對此,
它應得到肯定。
--
Tags:
外匯
All Comments
![Elvira avatar](/img/girl2.jpg)
By Elvira
at 2008-07-06T11:04
at 2008-07-06T11:04
![Oscar avatar](/img/beaver.jpg)
By Oscar
at 2008-07-09T07:08
at 2008-07-09T07:08
![Kama avatar](/img/girl3.jpg)
By Kama
at 2008-07-09T10:21
at 2008-07-09T10:21
![Steve avatar](/img/bee.jpg)
By Steve
at 2008-07-11T13:18
at 2008-07-11T13:18
![Quanna avatar](/img/girl4.jpg)
By Quanna
at 2008-07-16T05:56
at 2008-07-16T05:56
![Isla avatar](/img/girl5.jpg)
By Isla
at 2008-07-17T22:37
at 2008-07-17T22:37
![Andrew avatar](/img/beret.jpg)
By Andrew
at 2008-07-22T14:19
at 2008-07-22T14:19
Related Posts
新台幣匯率與近期外資大賣台股
![Mary avatar](/img/cat1.jpg)
By Mary
at 2008-07-03T00:25
at 2008-07-03T00:25
歐盟首例!信貸風暴橫掃 丹麥Q1經濟陷ꐠ…
![Vanessa avatar](/img/cat1.jpg)
By Vanessa
at 2008-07-02T00:25
at 2008-07-02T00:25
國泰網路銀行外匯定存起存額調降
![Elizabeth avatar](/img/girl1.jpg)
By Elizabeth
at 2008-06-28T18:32
at 2008-06-28T18:32
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 06/26/2008
![Frederica avatar](/img/girl1.jpg)
By Frederica
at 2008-06-26T18:13
at 2008-06-26T18:13
央行盯場》台幣短線 陷入膠著
![Doris avatar](/img/girl5.jpg)
By Doris
at 2008-06-24T10:38
at 2008-06-24T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