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86萬空屋房價卻降不下來 65%年輕人 - 股票
By Kumar
at 2019-10-09T09:36
at 2019-10-09T09:36
Table of Contents
找央行處理空屋問題不是請鬼抓藥嗎?
銀行對於信貸或房貸的擔保品是什麼?
如果擔保品價格一直減損 想想看銀行會
發生什麼事情? 央行會笨到打房燒自己?
別鬧了
※ 引述《humbler (獸人H)》之銘言:
: 1.原文連結:
: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4092610
: 2.原文內容:
: 2019-10-08 13:02今周刊
: 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
: 他花了8年時間,準備好自備款,買下了一棟在新店安坑、7百萬元左右的老房子。那8
年
: ,他都和女友蝸居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的一間小小套房裡,兩人收入破10萬元,但每個月
只
: 能用不到8千元當伙食費。「小套房月租1萬1,是一層30幾坪的房子隔出的隔間,大小
只
: 有4、5坪。」
: 沒有任何娛樂、沒有任何休閒生活,鴻鴻靠非常了得的忍功和時間換取他的未來,「為
求
: 未來穩定,我只能拖長整個結婚生子的計畫。」他還想生孩子呢,鴻鴻笑笑地說,「就
是
: 熬。」也只能熬,一個好的住所、結婚、生孩子,對年輕世代來說,真的只能用極其清
苦
: 的生活去換。
: 「真的是晚婚,有點晚了……」他又哈哈苦笑說。
: 《今周刊》委請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問卷調查,台灣20至40歲年輕世代最深沉的憂慮
,
: 就是「低薪資」(82.3%)與「高房價」(81%),近6成5年輕人,曾因買房而想過要
晚
: 婚或不生小孩,較6年前本刊調查比率(5成)更高 ,調查也顯示,高達9成5的年輕人
都
: 認為,政府應更積極推動政策,合理化房價,開展完整的「住宅政策」。
: 台灣房價貴,房價所得比更一路向上攀升。今年是「巢運30年」,但數十年間歷史沉痾
猶
: 在,政策假球又還在飛,年輕世代更加無力了。
: 談到住宅政策,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嘆了口氣,「房市問題,一是貴,一是漲,另外
一
: 個是炒。」接著他又皺眉:「最近3、4年,『漲』沒有整體上發生。『炒』也還好。」
然
: 而「貴」呢?他攤手點了頭。
: 10月3日,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一如往常,站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他捲起襯衫袖子
,
: 緊盯著對面男人的瞳孔問:「總裁,房價指數在過去3、4年間,不斷地在攀升,這樣情
況
: 下,您認為到底是供需面?還是制度面出了問題?」
: 「我覺得我們的房地產,供給面、需求面、制度面都有些問題。」被質詢的人正是央行
總
: 裁楊金龍,他慎重緩慢地說出,「供應面上,我們的矛盾在於,房價這樣走(指不斷往
上
: 攀高),但我們的空屋還很多。」
: 其實,央行會開始注意房市,絕對不是沒有道理。
: 《經濟學人》分析,港人對中國不滿的原因不僅來自於自治權遭破壞,也因貧富差距情
形
: 在中國介入後急遽擴大,尤其體現在節節攀升的房價上。分配不均與遙不可及的居住正
義
: ,在香港年輕人心中埋下不滿現狀的種子,成了「反送中運動」深沉的社會經濟結構因
素
: 。
: 香港房價所得比高達20.9倍,香港年輕人不吃不喝20年才買得起一棟樓。香港狀況看起
來
: 怵目驚心,但事實上,台北年輕人的處境其實也不遑多讓。台北14.15倍的房價所得比
,
: 在全球主要都市中,僅次香港。更何況,台灣房地產還擁有獨特的「虛坪制」,北台灣
去
: 年整體大樓、華廈建案,平均公設比高達32.4%,若算淨坪,台北的房價所得比與香港
也
: 不相上下。
: 3.心得/評論:
: 身為竹北人,
: 覺得今年房價上漲真的有感,
: 還不錯的案件一釋出,
: 兩周內就被買走了,
: 想買還要加價。
: 覺得現在房價調控反而要依靠央行,
: 怪怪的...
--
銀行對於信貸或房貸的擔保品是什麼?
如果擔保品價格一直減損 想想看銀行會
發生什麼事情? 央行會笨到打房燒自己?
別鬧了
※ 引述《humbler (獸人H)》之銘言:
: 1.原文連結:
: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4092610
: 2.原文內容:
: 2019-10-08 13:02今周刊
: 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
: 他花了8年時間,準備好自備款,買下了一棟在新店安坑、7百萬元左右的老房子。那8
年
: ,他都和女友蝸居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的一間小小套房裡,兩人收入破10萬元,但每個月
只
: 能用不到8千元當伙食費。「小套房月租1萬1,是一層30幾坪的房子隔出的隔間,大小
只
: 有4、5坪。」
: 沒有任何娛樂、沒有任何休閒生活,鴻鴻靠非常了得的忍功和時間換取他的未來,「為
求
: 未來穩定,我只能拖長整個結婚生子的計畫。」他還想生孩子呢,鴻鴻笑笑地說,「就
是
: 熬。」也只能熬,一個好的住所、結婚、生孩子,對年輕世代來說,真的只能用極其清
苦
: 的生活去換。
: 「真的是晚婚,有點晚了……」他又哈哈苦笑說。
: 《今周刊》委請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問卷調查,台灣20至40歲年輕世代最深沉的憂慮
,
: 就是「低薪資」(82.3%)與「高房價」(81%),近6成5年輕人,曾因買房而想過要
晚
: 婚或不生小孩,較6年前本刊調查比率(5成)更高 ,調查也顯示,高達9成5的年輕人
都
: 認為,政府應更積極推動政策,合理化房價,開展完整的「住宅政策」。
: 台灣房價貴,房價所得比更一路向上攀升。今年是「巢運30年」,但數十年間歷史沉痾
猶
: 在,政策假球又還在飛,年輕世代更加無力了。
: 談到住宅政策,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嘆了口氣,「房市問題,一是貴,一是漲,另外
一
: 個是炒。」接著他又皺眉:「最近3、4年,『漲』沒有整體上發生。『炒』也還好。」
然
: 而「貴」呢?他攤手點了頭。
: 10月3日,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一如往常,站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他捲起襯衫袖子
,
: 緊盯著對面男人的瞳孔問:「總裁,房價指數在過去3、4年間,不斷地在攀升,這樣情
況
: 下,您認為到底是供需面?還是制度面出了問題?」
: 「我覺得我們的房地產,供給面、需求面、制度面都有些問題。」被質詢的人正是央行
總
: 裁楊金龍,他慎重緩慢地說出,「供應面上,我們的矛盾在於,房價這樣走(指不斷往
上
: 攀高),但我們的空屋還很多。」
: 其實,央行會開始注意房市,絕對不是沒有道理。
: 《經濟學人》分析,港人對中國不滿的原因不僅來自於自治權遭破壞,也因貧富差距情
形
: 在中國介入後急遽擴大,尤其體現在節節攀升的房價上。分配不均與遙不可及的居住正
義
: ,在香港年輕人心中埋下不滿現狀的種子,成了「反送中運動」深沉的社會經濟結構因
素
: 。
: 香港房價所得比高達20.9倍,香港年輕人不吃不喝20年才買得起一棟樓。香港狀況看起
來
: 怵目驚心,但事實上,台北年輕人的處境其實也不遑多讓。台北14.15倍的房價所得比
,
: 在全球主要都市中,僅次香港。更何況,台灣房地產還擁有獨特的「虛坪制」,北台灣
去
: 年整體大樓、華廈建案,平均公設比高達32.4%,若算淨坪,台北的房價所得比與香港
也
: 不相上下。
: 3.心得/評論:
: 身為竹北人,
: 覺得今年房價上漲真的有感,
: 還不錯的案件一釋出,
: 兩周內就被買走了,
: 想買還要加價。
: 覺得現在房價調控反而要依靠央行,
: 怪怪的...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19-10-11T01:59
at 2019-10-11T01:59
By Daph Bay
at 2019-10-14T13:56
at 2019-10-14T13:56
By Charlie
at 2019-10-17T20:06
at 2019-10-17T20:06
By Hamiltion
at 2019-10-18T06:24
at 2019-10-18T06:24
By Una
at 2019-10-20T22:01
at 2019-10-20T22:01
By Frederica
at 2019-10-24T12:29
at 2019-10-24T12:29
By Catherine
at 2019-10-28T16:02
at 2019-10-28T16:02
By Jacob
at 2019-10-29T19:03
at 2019-10-29T19:03
By Faithe
at 2019-10-31T15:42
at 2019-10-31T15:42
By Oscar
at 2019-11-01T05:16
at 2019-11-01T05:16
By Michael
at 2019-11-02T05:00
at 2019-11-02T05:00
By Zora
at 2019-11-03T11:31
at 2019-11-03T11:31
By Mason
at 2019-11-07T08:54
at 2019-11-07T08:54
By Elma
at 2019-11-10T04:39
at 2019-11-10T04:39
By Lauren
at 2019-11-12T10:20
at 2019-11-12T10:20
By Heather
at 2019-11-14T17:28
at 2019-11-14T17:28
By Anthony
at 2019-11-19T08:06
at 2019-11-19T08:06
By Catherine
at 2019-11-23T02:46
at 2019-11-23T02:46
By Yuri
at 2019-11-26T18:39
at 2019-11-26T18:39
By Iris
at 2019-11-27T02:43
at 2019-11-27T02:43
By Yedda
at 2019-12-01T05:03
at 2019-12-01T05:03
By Oliver
at 2019-12-02T07:54
at 2019-12-02T07:54
By Suhail Hany
at 2019-12-04T00:24
at 2019-12-04T00:24
By Caitlin
at 2019-12-06T00:06
at 2019-12-06T00:06
By Lucy
at 2019-12-08T12:06
at 2019-12-08T12:06
By Iris
at 2019-12-12T12:46
at 2019-12-12T12:46
By Necoo
at 2019-12-17T00:50
at 2019-12-17T00:50
By Sarah
at 2019-12-20T01:02
at 2019-12-20T01:02
By Belly
at 2019-12-22T20:06
at 2019-12-22T20:06
By Linda
at 2019-12-27T13:48
at 2019-12-27T13:48
By Ursula
at 2019-12-30T11:49
at 2019-12-30T11:49
By Hazel
at 2020-01-04T05:25
at 2020-01-04T05:25
By Elvira
at 2020-01-04T16:30
at 2020-01-04T16:30
Related Posts
智邦 2345 (多)
By Aaliyah
at 2019-10-09T08:54
at 2019-10-09T08:54
開發金 9月稅後獲利2.26億元
By Agnes
at 2019-10-09T08:47
at 2019-10-09T08:47
廣州廠近百億欠款爭議 鴻海72小時滅火
By Brianna
at 2019-10-09T08:36
at 2019-10-09T08:36
2019/10/09 盤中閒聊
By Xanthe
at 2019-10-09T08:30
at 2019-10-09T08:30
QE 來了?鮑爾:Fed 將盡快擴大資產負債
By Poppy
at 2019-10-09T08:22
at 2019-10-09T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