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交易佣金,美國券商葫蘆賣什麼藥? - 股票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8-09-01T10:4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Foreign_Inv 看板 #1RX_v9eJ ]

作者: saiada (J) 看板: Foreign_Inv
標題: [心得] 免交易佣金,美國券商葫蘆賣什麼藥?
時間: Thu Aug 30 22:25:10 2018

本文文長,慎入。

圖文好讀版:http://blog.usstocks.com.tw/?p=1881


最近兩週,美股券商相繼推出0元的交易佣金,讓很多人第一時間都大吃一驚,記得第一
週,摩根大通推出首年100筆免交易佣金,之後每筆2.95美元(從24.95美元大降),上週
四(2018/8/23)在紐約皇后區的華人美股證券第一證券(Firstrade),也推出全面免除
交易佣金,這兩家券商到底在玩什麼?

首先,免除交易佣金並不是這兩家券商的專利,降低佣金也不是僅有少數美股券商在做,
麥道森研究過後,降低佣金是美股券商的行業趨勢,甚至是美股金融業的趨勢,免除交易
佣金,也不僅僅是券商,包含基金公司也開始進入免佣金的時代。

舉例來說,富達集團Fidelity大家應該不陌生,是一家很大的基金集團,基金公司幫客戶
管理資產,需要支付管理資產的管理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過基金的管理費收到被動式
基金的競爭,導致管理費率一路下降。


但,沒想到,富達集團率先領先對手,推出零管理費、零申購門檻的基金,就在2018/8/1
,富達推出兩檔指數型基金,進入零的時代。富達也大方的推出聲明稿,全部免費。相關
新聞請見 http://bit.ly/2N32YEn


不過富達表示,這個零,僅限幾個條件:
1.只能通過富達證券(富達集團的美股券商)
2.只能是零售客戶,不能通過顧問購買
3.被動型基金的指數公司也是富達旗下的指數公司

2018/8/21摩根大通推出的零元特餐,也有類似的限制條款,限定那些是Self Directed的
客戶,所謂的Self Directed就是自己決定下單的客戶。
2018/8/21Vanguard最大的ETF發行商之一,也宣布將推出免交易的ETF交易平台
2018/8/23 第一證券宣布全面免除交易佣金,包含股票、ETF、期權


可以看到,從美股基金公司、美股券商,都在免費,為什麼呢?

幾個原因:
1.市場競爭:大家都在殺價競爭
2.客戶分級:可以看到,都有限定是那些你可以自主作出投資判斷的客戶
3.集團綁定:富達就說了,只能在集團內的指數以及券商買這些基金

客戶分級其實一直是金融業相較於零售行業較為落後的地方,在美股各行業中,都早已看
到許多客戶分級成功的例子,如亞馬遜的會員管理,你可以支付一年150美元左右的
Prime Member享有很多福利,好市多的會員費早已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這幾年對很多金融業來說,無法創造流量,無法跟上互聯網世界早已經盛行的客戶分級,
客戶引流,現在透過免費,先大量找到用戶,然後開始首級客戶收集,找出高含金量的客
戶,是客戶分級的主要目的。

特別提的是市場殺價競爭,究竟交易佣金的下降,對美股券商來說,是好是壞呢?還有一
個是大家常問的問題,券商究竟賺什麼呢?

這兩個問題,我們都可以在美股第一大的折扣券商身上,找到答案:嘉信理財(美股代號
:SCHW.us)

在金融行業中,一家一枝獨秀的公司跑出來,嘉信理財的營業利益已經連續八個季度高度增長,到底怎麼回事,這不是一家折扣券商嗎?如
果交易佣金下降,應該對行業不好,為何嘉信理財還能夠一直獲利成長呢?嘉信有諸多原因,讓他能夠成長,不過第一個誤解是:嘉信理財是一家靠交易佣金吃飯的
券商。

不,嘉信的收入來源如下:根據一份JP Morgan統計的報告,嘉信僅有14%的收入來自於交
易佣金,占最高的比重41%是資產管理收入,第二高40%則是銀行收入。

嘉信理財顛覆一般人對美股券商的理解,交易佣金並非主要收入,不過這並非業界常態,
嘉信理財是行業中,最不依靠交易佣金的。下圖可以看到,競爭對手TD Ameritrade,
E-Trade都有較高的比重依靠交易佣金。

而嘉信理財也一直將成本壓低,不管是透過用戶增加,來創造規模經濟,或者是將實體據
點裁減,高度轉型為電子化券商。


回到現在,不管是摩根大通、Vanguard、富達或者第一證券,其交易佣金殺價競爭必定有
其背後的策略,就如同嘉信理財已經成功轉向不依靠交易佣金為主的券商。

這些可能的收入會是美股融資收入、利差收入、貨幣型基金收入、美股借券收入、平台使
用管理費、即時報價收費,投資諮詢費用。

融資收入,容易理解,如果你開立的是美股融資賬戶,一但使用到融資服務,就會被收取
利息。以美國聯邦利率目前較低的水準,目前都有3-5%的高利息收入可以賺。

利差收入:一般來說,券商可以跟銀行談交割款的回饋金,或者如果其他有銀行,如嘉信
有嘉信銀行,就可以賺取利差收入。

貨幣型基金收入:使用美股帳戶的人通常會發現,券商也有提供一個Money Market Fund
,一般來說,你可以自動選擇掃入這個Money Market Fund,同樣的,券商在這塊,也有
管理收入可以賺取,不過相對較微薄,以嘉信來說,目前大約20bps,如果升息,之後這
個利差可以上升。

美股借券收入:如果你開立的是現金帳戶,並同意出借你的庫存股票,你就能夠賺取出借
股票的收入。

美股借券收入(ETF或基金公司):富達推出免管理費的被動型基金,不代表肯定賠錢,
因此被動型基金,可以將基金中的庫存出借給市場,賺取額外的收入。(這個內容麥道森
將在ETF課程中,獨家說明)。如ETF:IVV就有賺取出借收入

平台使用管理費:以IB盈透證券來說,如果你每個月的帳戶金額低於10萬美金,且每個月
貢獻不到10美元手續費,他就補足收取10美元。

即時報價收費:使用美股券商,買賣股票,如果需要看即時報價,就需要支付即時報價費
用,一般來說每個月要支付30-50美金不等,但是成本可能是1美元,中間的差距30美元就
是券商可以賺的。

投資諮詢費用:文章一開始有提到,券商僅針對自主作出投資判斷的人有免費,但是如果
你需要顧問諮詢,一般來說,你必須支付以資產總額而定0.25-2%不等的投資諮詢費用,
這個就是很多已經率先轉型做投資諮詢的公司能夠多賺的,畢竟多數人還是需要專家給予
建議,且這些諮詢可以不限於投資標的的選擇,如何通過投資帳戶節稅、規劃退休金等,
都是顧問的工作。

簡單講一下 個人的五個結論:
1.想要享有免費交易佣金,還是必須注意有沒有其他隱藏成本
2.美股券商還是有其他收入賺取,如融資、利差、出借、平台費...
3.美股券商想要的是客戶分級,先把流量引進來,然後慢慢的把你導向它可以收費的項目
4.如果你可以自己學會美股、ETF或基金投資,就可以不求人
5.嘉信在這個戰爭中,已經轉型成功,不靠佣金吃飯,這也是多數券商轉型的參考標的之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8-09-06T04:26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8-09-08T05:05
推 可惜台灣還是有很多人看到英文直接放棄買美股的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8-09-09T15:28
推分析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8-09-13T21:59
長知識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8-09-14T19:26
推分析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8-09-16T01:33
推 我覺得美股比台股還好入門XD 至少免傭金可以只買一股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8-09-17T07:21
我現在FT都一次只買幾百鎂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8-09-20T11:57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9-24T21:55
大推二樓,在親友間推廣無效超氣餒的~~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09-27T17:38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8-09-28T09:05
真心別推廣 投資功課是自己要做的 要是推廣到時人家賠
錢就會變成公親變事主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8-09-28T18:07
我都不推廣,存在風險 盈虧自負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10-03T06:15
但美股金額高 遺產稅是一大問題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10-06T10:20
不用推廣,市場需要他們XD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8-10-09T13:08
樓上說的就是我想講的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8-10-11T14:46
就提供參考就好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8-10-13T11:50
小推...每次跟別人說不用手續費 都被說騙人的XD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8-10-16T03:48
會辦FT是因為好心人分享心得加上FT可以線上辦超方便,不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10-20T03:12
過因為資訊跟國內股市相比複雜多了,風險大,所以也不會推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8-10-21T12:06
廣給不想研究的人..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8-10-23T03:27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8-10-25T00:50
我覺得沒必要推 有人問再跟他們說就好 不然賠錢又哇哇叫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8-10-27T22:57
我覺得各券商推零佣金,跟目前美股創下歷史高點有關係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10-28T11:52
或多或少有關係囉 我個人是不建議這時間點推薦新人進場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8-10-29T12:20
已經到中後段了 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新人未必了解風險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8-11-01T06:45
免佣金最先是Robinhood羅賓漢開始的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8-11-05T07:21
借分享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8-11-07T00:11
說穿了就是績效跟不上,能賺錢誰還管那一點傭金管理費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8-11-09T19:35
主要現在都電子化 多一個客戶沒增加甚麼成本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11-12T20:32
那搶市占的當然就不會特別在乎那一點點手續費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8-11-14T20:34
門檻越低傻子越多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8-11-17T16:50
如果元大也說買0050免手續費應該會吸引更多人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11-22T13:38
準備申請拉 全免爽歪歪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8-11-24T16:31
想再開個嘉信理財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8-11-28T21:05
台灣人覺得服務不值錢,不會花錢買報價買報告買資料買理財
規劃,自然這個市場只能賺你手續費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11-30T23:48
你們金融業,很專業也很值錢,同意,但我希望免費提供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8-12-01T10:49
台灣人民族性就是這樣,根深蒂固啊…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8-12-02T02:00
台灣還有很多傻B,付給台灣券商高額手續費啊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12-05T22:40
然後吹眠自己台灣券商安全,出事錢找得回來~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8-12-06T09:44
正在研究中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8-12-07T07:53
奈米散戶容易犯一個毛病,用自己的立場替中實戶擔心他們付
太多手續費 XD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12-10T11:14
好多人在擔心券商的獲利喔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8-12-10T14:16
我是不擔心券商獲利,而是一堆只看到海外券商帳戶低手續費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12-14T11:40
的人,其實並不一定清楚別人的考量是什麼.像綠角的家人應
該英文也不錯,也請得其米國律師(這貴鬆鬆)合法的把遺產拿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8-12-18T16:17
回來,說不定連米國律師事務所都早就找好了. 年輕一族從不
思考明天和死亡哪個先到,再加上錢少少可能達不到遺產稅門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8-12-21T12:15
檻,問題就算錢再少是家人還是要有能力拿得回來才行.
mobile01有一篇考慮得更深遠,一切不申報米國遺產稅就偷偷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2-26T11:11
各種管道拿回錢的方法,他們家都不採用,而且已經告知晚輩,
不要跟比IRA還可怕的IRS對抗,付完稅再拿回錢,以免哪天一
入境美國,就被IRS派人扣押帶走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2-30T20:19
請問綠角家人遺產是什麼事情?求詳細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1-04T00:58
就是萬一主要負責投資負責的人掛了,家屬有沒有能力(英文,
報米國遺產稅)把錢合法(這對以後終身不去米國的人就沒差)
拿回來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1-06T03:58
所以萬一當初是開聯名帳戶,在台灣沒有公證,可能有問題?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01-07T19:10
米國連貿易戰都要走完聽證會程序,大家應該知道這個國家有
多重視法律程序,不依法律程序把錢拿回來,就要賭以後不會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1-11T11:46
進美國變Jr. Android Sun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1-16T01:02
好像應該寫Android Sun Jr. XD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9-01-20T07:44
感謝提醒,看來要盡早處理這部分的問題了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9-01-24T13:53
別問我其他細節,我是奈米戶,所以沒試著搞懂過那些方案 XD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9-01-27T17:08
不客氣,我只是看到推文一堆人在嘲笑自己無法想像的事務,
也覺得很有趣,提一下而以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1-30T16:39
幾年前的一位網路投資名人,Allan Lin, 前一天還好好的,突
然某一天就走了,聽說是心肌梗塞,走時才50歲,大家都不願
相信,完全沒徵兆,他離開前幾年就倡導複委託的優勢,主要
就是遺產的處理,還好他有作,遺產處理起來就簡單多了,大
家可以去google他的文章,到現在很多資訊都還是很受用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9-02-03T15:07
補一點,家人沒能力,只要錢付完米國稅以及請人處理的費用
還有剩,那就有機會付錢請人拿回來,但前提是要家人知道有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2-04T14:10
這筆,以及什麼金融機構之類的大概,所以直接用米國券商的
人,記得要寫好詳細資料(類似遺囑),免得家人辦遺產繼承時,
連有這筆都不知道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02-06T08:28
台灣的金融機構證券和保險,只要有繳過股息稅,國稅局資料
會有前兩者,保單可透過公會查到,米國就自己想辦法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2-08T12:50
推sussj大,我有印象那位Allan大. 反正就是考慮起遺產稅處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2-09T01:01
理,美國券商划算的合法(逃漏米國遺產稅這裏不論)門檻就要
再大幅提高,先問問請不請得起米國律師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02-11T14:07
再補一點,逃漏米國稅不是只有入境米國會有問題,只要金額
夠大,入境很多國都會有問題,以前剛實施肥咖時有新聞,一個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2-14T11:54
日本人歸化成美國人,他逃漏申報米國的稅(米國籍在全球都
要向米國報稅),想說以後不去美國就好,就不補稅.後來在印
度入境被扣押引渡到米國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2-15T02:46
補充一下,我是長期投資,買了就不賣,所以複委託有優勢,
但如果你要作短線,複委託真的太貴,還是要用美國劵商,兩
者是互補,不是一定只能選一個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2-18T08:18
同意,我也只是提一下,但是即使作短線,如果金額大,所有問
題還是同一個 XD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02-21T17:43
綠角說不定全家人都是美國籍 不只是英文 他們就是有能力
處理這些事情 如果是這樣的條件 他當然開美國券商有利 用
國內券商笨蛋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9-02-22T20:39
不只英文能力,因為他是醫生,很多他智力能做的別人不一定
有此能力,看他部落格就知道他也有去研究米國稅法,一般人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9-02-26T16:50
要看法律文字還是有理解困難的,他的朋友圈問一下可能連米
國律師都有
很多美國人把稅都交給會計師(電影經常這樣演),就是怕自己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2-27T17:04
對稅法不夠清楚,寧可付錢給專業,減少自己麻煩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9-03-03T20:39
我敢說本板十個聽到美國券商便宜就衝去學會流程下單的,有
9.9(9循環)沒有先讀國美國的各種稅法(主要是遺產稅) XD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9-03-04T21:13
推 希望台灣能趕快跟進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3-06T23:45
這點沒研究就開始衝去下單,其實和今年2/6被坑殺的op賣方
概念很像,就是沒徹底搞懂前,平常看起來獲利不錯,還會嘲笑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9-03-08T03:54
其他人賺少少,一旦來個黑天鵝(op是今年2月,美國券商就是
當事人死亡或失能)就賠大條的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3-09T03:03
當初宣傳op賣方穩穩收租獲利的群組,現在全部消失了.而感
謝Allan大的提醒,以及他不幸的早逝,才會有不少人開始注意
這點,不用等到黑天鵝.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3-10T12:03
台灣如果學習美國,對各種不求助專業的錯誤予以較重罰金,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03-10T19:31
應該能改善國內各專業技師或證照的業務狀況,內需也能夠成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9-03-11T07:46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3-16T04:07
該讓金融業者賺的就讓人家賺,長期投資就一次進跟一次
出的費用,這比起冗長的跨國法律繼承划算多了。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9-03-18T09:32
跨國訴訟比在路上被車撞死的機率低太多了
有人出門被車撞死,你就不出門了嗎?笑死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9-03-21T06:14
券商就靠這些盤子在養,真幸福,年終靠你們囉~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9-03-22T14:21
很多人是長期投資到退休的,甚至退休繼續領現金流,以後當
遺產給子孫的,不是什麼機率問題. 不要見笑轉生氣,你想的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03-22T23:20
很人家想的不一樣,不用這樣以管窺天. 上面推文都寫人家還
叫子女不要對抗IRS哩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03-26T22:47
出門跟海外投資類比也是不簡單啦~羨慕家人有能力處理
的人,這樣真的不要浪費錢在複委託上。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3-30T16:14
老人永遠觀念都跟不上時代就是這樣啊,講也講不聽
永遠就是我以前都這樣做,為何要有改變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9-04-02T22:50
擔心訴訟擔心,突然掛掉,你先擔心有沒有賺錢讓人領吧
台灣券商那種爛軟體還收那麼高手續費,真服了用戶耐心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4-05T17:49
就像有人堅持打電話下單一樣,說這樣比較安全同樣可笑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4-08T19:06
不能類比,那要用啥類比,,閃電打到的機率?你說了算?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9-04-13T08:17
在那唱衰的,不知道有多少是券商人馬出來消毒的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9-04-16T00:31
出門跟海外投資不能類比也是不簡單啦~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4-20T03:18
我海外&富委託兩個都用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4-21T16:22
如果富委託公司有主動退稅,一般人我會推薦富委託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9-04-22T05:05
所以K大有想過意外發生時,你的繼承人如何處理?還是
這類比意外不會發生在你身上?這是我疑問,K大願意提
供方法嗎?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04-26T01:22
對啊,你都說突然發生意外,所以出門被車撞死不是意外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04-30T17:55
你的邏輯是否該加強一下?
發生意外的機率拿來對比,為何不可?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5-01T21:42
你擔心的話,不會把帳密告訴你家人膩?
網路出金到自己帳戶又不用驗證,你匯回台灣領出來阿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05-05T15:42
有這麼困難?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05-06T08:42
方法我也提供了,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只有懶得解決的人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5-09T08:42
好啊 我邏輯需要加強。那請問複委託出門被撞死辦繼承
跟開海外券商出門被撞死,後者家屬該如何處理繼承案?
是按照海外券商流程處理,那會不會比複委託麻煩很多呢
?所需費用又多少呢?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5-14T02:30
你沒有多少錢也不用考慮啥遺產繼承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9-05-18T18:28
你很有錢,就算你不想讓家人繼承,他們都會把錢討回來
我講方法了,你又要用你自己的方法叫我幫你算費用?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5-19T03:17
OK 感謝你提供方法。我也轉述我客戶經驗給你參考。他
的繼承人遇到要電話詢問匯款事宜,所以這造成我後來選
用複委託的原因。或許是金額太大的關係。
澄清一下,我職業非券商,只是我的業務涉及繼承而已。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5-23T17:48
我不是你免費的私人顧問,請搞清楚
看吧,果然又是券商人馬在黑海外券商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9-05-27T09:11
感謝你的方式啦,但這還沒有達到我能給客戶的處理建議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5-29T13:37
你真有本事就去做個表比較費用,不是叫別人幫你做功課
你再拿別人做的功課去給客戶看,說你好棒棒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5-31T14:25
但這還沒有達到我能給客戶的處理建議XD
你是不是以為你是我主管啊?還要我跟你報告,評價我?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6-05T05:00
呵呵 真是抱歉 我浪費你的時間,我的錯,跟你道歉。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6-09T17:28
希望K大原諒我這種伸手牌的無理。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06-13T02:29
美國劵商網路出金金額多通常要電話驗證啊,台灣這邊銀行接
收也要電話驗證,哪裡不用驗證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6-16T05:36
海外券商拿回來這件事 好像真的有點麻煩 目前比較可行
的解法應該是開共同帳戶 讓另一個人能直接處理 因為如
果是個人帳戶 會出現雙邊電話驗證的問題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6-21T02:40
但帳戶持有人身故 美國端根本不可能接受另一個人幫妳
照會就把錢匯回來 所以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美國那邊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6-22T14:28
如果開成共同持有人應該可在不驚擾券商的情況下 直接
由另一人把他取回 不過另一個人同樣也是要再走一次一
模一樣的開戶程序 不過主要還是英文的帳單地址好麻煩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06-23T04:49
講到我有點害怕 決定來買保險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9-06-24T18:46
不過共同帳戶美國那邊應該就可以跳過遺產稅吧?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6-26T19:21
共同帳戶更慘,兩個人都要驗證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6-28T00:44
我查到的資料是說嘉信的不用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6-29T00:34
https://i.imgur.com/EF6KgKB.jpg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7-02T19:00
看來繳稅還是需要 不過我的總資產六萬鎂以下 所以只要
讓帳戶持有自動轉成另一個人就好了 至少處理上會變簡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9-07-07T16:17
仍需進行稅務結算,還是要繳遺產稅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7-09T03:32
http://t.cn/RFK1DyY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7-09T06:10
Buy and hold的一般人真的不太推海外券商(前提是富委
託有自動退稅)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9-07-10T02:47
我覺得是各家銀行的處理方式不同耶 因為我查到的文件是
嘉信自己出的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7-10T07:07
光是研究各類美國相關規定,時間成本就花到划不來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07-13T00:58
嘉信是寫自行轉移給另一個持有人 當然遺產稅超過一定
金額還是要課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9-07-14T08:53
不信的可以自己開海外戶玩玩看XD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9-07-15T21:38
扯到券商打手去了,這樣好了,1千萬來賭我是否券商或相關行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9-07-20T14:57
我現在是用嘉信的在玩啊 只是一直沒有跟客服討論這件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07-21T03:45
業從業人員,敢的就下注,不敢的就不要拿這種廢言來發推文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9-07-23T17:40
包含配偶三等親內都可以,但是注碼再加倍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07-28T13:20
再補一句,我吃點虧,贈與稅我幫出,所以是稅前1千萬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7-31T00:37
另外一條路是老虎證劵,註冊地是紐西蘭,沒遺產稅,沒贈與
稅,沒移轉稅,手續費超低,但我是不敢用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9-07-31T22:29
不行啦 我現在只敢用美國的 其他的我真的不是很信任 XD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8-03T11:42
當初光是匯到美國自己都覺得怪怪的 因為你指定的是券
商的帳戶 然後remark寫自己的帳號 我超怕被吞掉會匯錯
該怎麼辦 後來覺得其實也還好XD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9-08-07T22:44
英國的應該也ok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9-08-09T10:25
如果考慮到金流轉移的問題 嘉信我認為是必須辦理開戶
會方便很多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08-13T13:58
遺產稅的問題 在我海外資產達到千萬級別前 我不會考慮
這個問題 除非出意外或是重病 不然應該以獲取投資報酬
為目的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9-08-18T06:39
人死掉的機率就是百分之百,只是什麼時候而已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8-18T15:43
所以擔心掛了怎麼辦是很實際的考慮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9-08-21T14:04
年過四十自然會開始擔心自己掛掉的問題,年輕人你跟他
講這個他哪聽得進去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08-25T06:18
你是指辦理嘉信的銀行帳戶嗎?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8-27T22:56
我不是怕遺產稅,我是怕家人不會處理,一毛都拿不回來,尤
其美國對這方面處理又特別複雜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8-29T07:41
嗯 問題真的不是遺產稅 是怕拿不回來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8-31T01:17
如果你有這個疑慮 應該做的是花點錢尋求國際法律事務所
進行諮詢服務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09-01T22:40
蘿蔔你是轉文來證明裝睡的人叫不醒嗎XDDD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09-04T18:44
Allan說過萬一得老年痴呆,海外券商會給你一堆英文文件
請你花錢 找 usa 律師 or 會計師 處理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9-09-05T14:11
反正我財產也沒多少 FT爽爽用 真的出事就算了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9-09-07T04:18
不過如果真的是要無腦買的話還是推複委託啦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9-09-10T06:06
我也是複委託和FT都有開 FT大概佔我美股資產的3%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9-12T20:43
不見就真的算了 當成大盤一天掉300點這樣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9-09-14T20:49
好啦嫌麻煩複委託也不錯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9-09-14T22:23
各有利弊,評估自己的條件,再決定是否投入。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9-19T06:11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9-09-23T11:00
就希望你們快來買啊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9-27T00:30
嘉信和TD的電視廣告都打蠻大的

劣油損商譽 強冠判賠味全1.29億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8-09-01T09:57
https://goo.gl/SFMR9i 劣油損商譽 強冠判賠味全1.29億 屏東地院判決強冠公司與強冠董事長葉文祥、副總經理戴啟川應賠償味全1億2895萬餘元 。味全29日表示,感謝社會各界對於油品案件的關注,將在收到法院判決後,與律師研商 後續因應措施。味全指出,自油品案件發生以來,對上游廠商及其負 ...

法人看好新光金獲利表現 投資人追捧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9-01T09:46
1.原文連結: https://goo.gl/y2GgWP 2.原文內容: 新光金(2888)在上半年大量實現資本利得,使獲利大增。 外資券商大和資本及匯豐等上調新光金目標價2%,並給予優於大盤的投資評等,法人預估新光金全年獲利可望超過220億元,較去年倍增。 新光金今日開盤股價向上,漲幅近2%,在金融股 ...

三星小米稱霸印度:出貨量各達990萬部 總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09-01T04:10
http://goo.gl/S5reCW 印度手機供應鏈正快速成形,目前印度12億人口中仍有相當高的比例未持有手機,且有一 半持有的是功能型手機,儘管印度4G滲透持續提升,但印度許多民眾仍使用2G手機,由於 印度民眾換機週期較短,未來幾年印度手機需求將持續成長。 印度每年約可生產2.25億支手機(包含功 ...

「iPhone太便宜!」 巴菲特又出手買蘋果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9-01T03:51
1.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31001566-260410 2.原文內容: 儘管蘋果股價處在歷史高點附近,「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仍繼續買進,他透 露在過去兩個月內,又買了一點蘋果(Apple)股 ...

富邦證的複委託實在太爛 在實際比較後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8-09-01T02:00
推文不能太長 另回一篇 我想問題模糊了 再釐清一下 我很清楚保留稅(withholding) 是每家券商都必須預扣給美國政府 這也是保留稅的精神 FT等海外券商也只是發函(1042-S)給客戶自己申請 他們不會幫忙退稅的 富邦證的營 業員當下其實只要 訴我他們可不可以提供退稅的資料就好了 但是他直接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