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損之後要怎麼把股票接回來 - 股票

By Vanessa
at 2018-05-12T17:19
at 2018-05-12T17:1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emusement (曳尾塗中)》之銘言:
: 我一直很納悶不停損會有時間成本不如停損去買其他標的的這個論點
: 如何可以知道改買其他標的就會漲
: 而停損的標的不會反彈呢?
: 看版上也不乏賣股後就漲換股後就跌的例子
: 感覺停損之後抓龜走鱉的機會也不小
: 請版上高手解答小弟疑惑
Hello各位股版版友我又來了
身為一個已經完全把自己定義為,沒有停損點就不會交易的交易員
被停損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甚至已經是把停損點當好朋友的程度
我當初進交易室時 我老闆教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 就是
Every trade should have a reason and an out.
(所有交易都應該有個入場理由和一個停損點)
也來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思路
一樣是關於"交易"而非"投資"的,希望股版股神版友們鞭小力點~
停損對我而言的最核心邏輯是「多空思路轉變」
以做多舉例,就是一個「一旦跌破,就不再看多」的點位。
另外一大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用來計算開倉倉位--所謂的資金/風險管理
也就是進場前如果我知道這筆交易的停損點大約是10%左右
而我可以承受的每筆交易虧損是1w 的話,
我就抓10w的金額來計算這次要買多少股
Ex: 一支股票我決定在50.0買進 45.0停損,而且我可以承受的虧損是1W
則我可以操作 10000/(50-45)=2000股 = 2張
也就是一個 如果被停損 會輸1W的狀態
--
停損點的設定方式 主要比較常見有以下3種
(1) 固定%數 / 絕對金額 停損法
應該是最多人使用的方法
無論是進場的時候就決定要在下跌7%、10%、15%、20%.....之類的時候停損
或是先決定可承受虧損風險是多少錢 再用操作的股數去配合它
(Ex: 做了5張,可承受風險是10000台幣,就在它下跌2塊錢時停損)
好處是方便,但也只有方便而已
理由是市場根本不在乎你的買入價和停損點
也就是說 無論是用固定%數還是絕對金額,所找到的停損點
雖然可以滿足計算開倉倉位的功能
但事實上並沒有辦法滿足多空思路轉變的這個核心邏輯
--
(2) 買進理由停損法
這是基本面投資人比較常使用的
也是執行所謂的Buy and hold strategy少數會停損的方式
例如買進的理由是連年EPS穩定成長 股利穩定 本益比也落在合理區間
那麼在這些理由消失之前,都不應該停損
這個策略會有相對最長的持倉時間週期 如果你的分析最終是正確的
也有最大的機會等到市場還你正義
但最核心的缺點和風險就是
等你發現 或是願意承認你的買進理由消失的時候
很有可能已經套得很深很深 甚至砍不下去了
也就是可以滿足多空思路轉變,卻不能夠滿足計算開倉倉位
--
(3) 技術分析停損法
就是使用個別的技術分析體系去決定停損點或是停損時機
要細分的還可以再分成
A. 進場前決定類 --
例如黃金分割位買進/突破鎚子線作多 停損點設於前低
這種自帶set-up的交易方式
(註: Set-up = 帶好進場 停利 停損的交易計畫)
B. 進場後出現賣訊類 --
例如入場後出現帶量長黑或帶量長上影線 或是均線死亡交叉時賣出
B和(2)一樣,也是屬於滿足多空思路轉變,卻不能夠滿足計算開倉倉位
最終在上述例子裡,只有(3)-A會是兩個願望都能夠滿足的
也是在交易中,具備最好的可重複性的選項
(3)-A的世界裡的交易 就是一個一個可以被量化的 獨立事件似的交易機會
一旦停損點觸及,代表這個交易失敗了。(但絕不代表不會打了停損點就起飛。)
就繼續去找下一個交易機會就好 讓大數法則去發揮這些交易系統的效果
也就是我前一篇在板上的文的重點~
講得落落長,至於原po最一開始的問題「停損了以後怎麼接回來呢」?
假設同樣時間內基本面籌碼面消息面等其他因素 並沒有改變你看多的觀點的話
那答案就是「下一次同一支股票出現符合定義的做多set-up的時候」!
小小淺見 供大家參考!!
--
中文版TradingView排名世界第二
一個被交易耽誤的音樂人
https://www.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英文版
https://tw.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繁體中文
https://cn.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簡體中文
--
: 我一直很納悶不停損會有時間成本不如停損去買其他標的的這個論點
: 如何可以知道改買其他標的就會漲
: 而停損的標的不會反彈呢?
: 看版上也不乏賣股後就漲換股後就跌的例子
: 感覺停損之後抓龜走鱉的機會也不小
: 請版上高手解答小弟疑惑
Hello各位股版版友我又來了
身為一個已經完全把自己定義為,沒有停損點就不會交易的交易員
被停損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甚至已經是把停損點當好朋友的程度
我當初進交易室時 我老闆教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 就是
Every trade should have a reason and an out.
(所有交易都應該有個入場理由和一個停損點)
也來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思路
一樣是關於"交易"而非"投資"的,希望股版股神版友們鞭小力點~
停損對我而言的最核心邏輯是「多空思路轉變」
以做多舉例,就是一個「一旦跌破,就不再看多」的點位。
另外一大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用來計算開倉倉位--所謂的資金/風險管理
也就是進場前如果我知道這筆交易的停損點大約是10%左右
而我可以承受的每筆交易虧損是1w 的話,
我就抓10w的金額來計算這次要買多少股
Ex: 一支股票我決定在50.0買進 45.0停損,而且我可以承受的虧損是1W
則我可以操作 10000/(50-45)=2000股 = 2張
也就是一個 如果被停損 會輸1W的狀態
--
停損點的設定方式 主要比較常見有以下3種
(1) 固定%數 / 絕對金額 停損法
應該是最多人使用的方法
無論是進場的時候就決定要在下跌7%、10%、15%、20%.....之類的時候停損
或是先決定可承受虧損風險是多少錢 再用操作的股數去配合它
(Ex: 做了5張,可承受風險是10000台幣,就在它下跌2塊錢時停損)
好處是方便,但也只有方便而已
理由是市場根本不在乎你的買入價和停損點
也就是說 無論是用固定%數還是絕對金額,所找到的停損點
雖然可以滿足計算開倉倉位的功能
但事實上並沒有辦法滿足多空思路轉變的這個核心邏輯
--
(2) 買進理由停損法
這是基本面投資人比較常使用的
也是執行所謂的Buy and hold strategy少數會停損的方式
例如買進的理由是連年EPS穩定成長 股利穩定 本益比也落在合理區間
那麼在這些理由消失之前,都不應該停損
這個策略會有相對最長的持倉時間週期 如果你的分析最終是正確的
也有最大的機會等到市場還你正義
但最核心的缺點和風險就是
等你發現 或是願意承認你的買進理由消失的時候
很有可能已經套得很深很深 甚至砍不下去了
也就是可以滿足多空思路轉變,卻不能夠滿足計算開倉倉位
--
(3) 技術分析停損法
就是使用個別的技術分析體系去決定停損點或是停損時機
要細分的還可以再分成
A. 進場前決定類 --
例如黃金分割位買進/突破鎚子線作多 停損點設於前低
這種自帶set-up的交易方式
(註: Set-up = 帶好進場 停利 停損的交易計畫)
B. 進場後出現賣訊類 --
例如入場後出現帶量長黑或帶量長上影線 或是均線死亡交叉時賣出
B和(2)一樣,也是屬於滿足多空思路轉變,卻不能夠滿足計算開倉倉位
最終在上述例子裡,只有(3)-A會是兩個願望都能夠滿足的
也是在交易中,具備最好的可重複性的選項
(3)-A的世界裡的交易 就是一個一個可以被量化的 獨立事件似的交易機會
一旦停損點觸及,代表這個交易失敗了。(但絕不代表不會打了停損點就起飛。)
就繼續去找下一個交易機會就好 讓大數法則去發揮這些交易系統的效果
也就是我前一篇在板上的文的重點~
講得落落長,至於原po最一開始的問題「停損了以後怎麼接回來呢」?
假設同樣時間內基本面籌碼面消息面等其他因素 並沒有改變你看多的觀點的話
那答案就是「下一次同一支股票出現符合定義的做多set-up的時候」!
小小淺見 供大家參考!!
--
中文版TradingView排名世界第二
一個被交易耽誤的音樂人
https://www.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英文版
https://tw.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繁體中文
https://cn.tradingview.com/u/Trader_Joe_Lee/#published-charts 簡體中文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Mary
at 2018-05-13T22:24
at 2018-05-13T22:24

By Noah
at 2018-05-17T07:25
at 2018-05-17T07:25

By Joe
at 2018-05-17T10:10
at 2018-05-17T10:10

By Bennie
at 2018-05-17T13:31
at 2018-05-17T13:31

By Emily
at 2018-05-22T02:06
at 2018-05-22T02:06

By Cara
at 2018-05-22T17:37
at 2018-05-22T17:37

By Yedda
at 2018-05-27T01:40
at 2018-05-27T01:40

By Callum
at 2018-05-27T05:40
at 2018-05-27T05:40

By Ida
at 2018-05-31T20:04
at 2018-05-31T20:04

By Isabella
at 2018-06-03T19:57
at 2018-06-03T19:57

By Annie
at 2018-06-07T01:11
at 2018-06-07T01:11

By Sierra Rose
at 2018-06-09T13:06
at 2018-06-09T13:06

By Zenobia
at 2018-06-11T00:44
at 2018-06-11T00:44

By Lydia
at 2018-06-12T10:15
at 2018-06-12T10:15

By Gilbert
at 2018-06-12T12:47
at 2018-06-12T12:47

By Emma
at 2018-06-16T14:32
at 2018-06-16T14:32

By Yuri
at 2018-06-20T07:44
at 2018-06-20T07:44

By Lucy
at 2018-06-24T22:48
at 2018-06-24T22:48

By Bethany
at 2018-06-26T10:49
at 2018-06-26T10:49

By Megan
at 2018-06-30T10:13
at 2018-06-30T10:13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6-30T21:59
at 2018-06-30T21:59

By Jacky
at 2018-07-01T08:22
at 2018-07-01T08:22

By Kristin
at 2018-07-03T05:33
at 2018-07-03T05:33

By Lydia
at 2018-07-07T15:31
at 2018-07-07T15:31

By Caroline
at 2018-07-11T21:36
at 2018-07-11T21:36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7-12T12:35
at 2018-07-12T12:35

By Poppy
at 2018-07-17T09:30
at 2018-07-17T09:30

By Jacky
at 2018-07-18T13:50
at 2018-07-18T13:50

By Hedwig
at 2018-07-18T18:50
at 2018-07-18T18:50

By Christine
at 2018-07-20T03:58
at 2018-07-20T03:58

By Olivia
at 2018-07-24T04:45
at 2018-07-24T04:45

By Agatha
at 2018-07-28T20:53
at 2018-07-28T20:53

By Madame
at 2018-08-02T00:31
at 2018-08-02T00:31

By Una
at 2018-08-02T09:48
at 2018-08-02T09:48

By Kama
at 2018-08-06T21:30
at 2018-08-06T21:30

By Ingrid
at 2018-08-07T21:13
at 2018-08-07T21:13

By Liam
at 2018-08-08T02:41
at 2018-08-08T02:41

By Carol
at 2018-08-08T17:13
at 2018-08-08T17:13

By David
at 2018-08-13T05:38
at 2018-08-13T05:38

By Callum
at 2018-08-16T08:24
at 2018-08-16T08:24

By Sandy
at 2018-08-19T12:40
at 2018-08-19T12:40

By John
at 2018-08-20T03:37
at 2018-08-20T03:37

By Belly
at 2018-08-21T01:35
at 2018-08-21T01:35

By Eden
at 2018-08-25T19:15
at 2018-08-25T19:15

By Erin
at 2018-08-26T06:37
at 2018-08-26T06:37

By William
at 2018-08-30T23:32
at 2018-08-30T23:32

By Hazel
at 2018-08-31T23:07
at 2018-08-31T23:07

By Enid
at 2018-09-04T09:33
at 2018-09-04T09:33

By Zenobia
at 2018-09-06T18:50
at 2018-09-06T18:50

By Dorothy
at 2018-09-09T09:40
at 2018-09-09T09:40

By Quintina
at 2018-09-10T03:37
at 2018-09-10T03:37

By Linda
at 2018-09-10T10:21
at 2018-09-10T10:21

By Jessica
at 2018-09-12T06:12
at 2018-09-12T06:12

By Charlotte
at 2018-09-15T03:42
at 2018-09-15T03:42

By Ethan
at 2018-09-19T11:01
at 2018-09-19T11:01
Related Posts
昆盈 2365 多

By Rosalind
at 2018-05-12T14:45
at 2018-05-12T14:45
6510精測

By Isla
at 2018-05-12T14:05
at 2018-05-12T14:05
南電(8046)

By Tracy
at 2018-05-12T13:52
at 2018-05-12T13:52
2603長榮海運,何時除權息呢(已做功課)

By Leila
at 2018-05-12T13:28
at 2018-05-12T13:28
金控獲利猛,金融類股指數創19年新高

By Zenobia
at 2018-05-12T13:18
at 2018-05-12T13:18